»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光盘发展面临历史上最大危机

【日经BP社报道】 从CD、到DVD、再到新一代DVD,光盘的研发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那就是对于蓝光光盘和HD DVD光盘之后的下一代(第4代)光盘,尚未找到它的有效应用目标。

  目前主流的光盘技术,无论哪一种在研发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应用目标。比如CD,它的应用目标是“保存音乐”、DVD是“保存SDTV映像”,蓝光光盘和HD DVD等新一代DVD是“保存HDTV映像”。而且,每种光盘都根据上述用途所要求的容量和记录速度,确定了各自的标准。

  而对于容量瞄准1TB的第4代光盘来说,至今尚未找到一个有力的用途。如若向企业的信息存档等领域寻找出路的话,该领域却存在着磁带和硬盘等强大的竞争对手。战胜这些竞争对手并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光存储国际学会“ISOM”指导委员会历时约1年半时间完成了第4代光盘发展蓝图。该路线图是56名技术人员分成多个工作组,经过总计约50次讨论后制定出来的。

  此次牵头路线图制定工作的日立制作所中央研究所存储技术研究中心光应用记录研究部骨干研究员前田武志表示,ISOM此次制定路线图的目的就是向业界明确为实现1TB容量目标需要去解决的技术课题。其目的是通过明确研发目标,加快技术创新。另外,还希望通过明确1TB光盘的实现时期,让设备厂商和内容供应商等向业界提出新的应用目标。

光盘业界和硅谷的相似点

  其实,前田还向我们表明了制作蓝图的另一个目的。这就是通过蓝图的制作,将不同行业的厂商技术人员召集到同一张桌子上进行探讨。“也许是受到了蓝光光盘和HD DVD标准对抗的影响,最近几年各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已经完全中断”,对此状况,前田持有强烈的危机感。

  的确,笔者看来,仅仅在几年前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一种超越企业界线的密切协同状态。原因也许是为了完成光盘规格的制定工作,大家都在一起坚持同内容供应商进行艰苦的谈判。前田强调说,技术人员超越企业界线的热烈探讨支撑了光盘技术的快速发展。

  听了这话,笔者想起了在畅销书《Web进化论》中讲到的硅谷技术人员的故事。该书介绍了斯坦福大学参加专题研讨会的技术人员在“不知保密为何物”的气氛中,以开放性的姿态对对方的技术优势进行探讨的情景。这种开放性文化正是硅谷这块土地保持强大的源泉之一。

  全息记录和多层记录等第4代光盘将如何面对网络存储和闪存等前所未有的强敌?这完全取决于技术人员跨企业联合行动的力量有多大。(记者:浅川 直辉)


TOP

在BD和HDDVD还刚刚投入市场的时候,不好说



TOP

蓝光和hd还没角出胜负呢,下一代还是等等吧


TOP

想小声地问一下 所谓第四代光盘的传输速率是多少

TOP

我想~至少要100M/S吧~
不过妈的硬盘现在都没有1T的,光盘搞P啊

TOP

1T 我家的电脑加起来都没那么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dllxn 于 2006-10-31 16:45 发表
我想~至少要100M/S吧~
不过妈的硬盘现在都没有1T的,光盘搞P啊
在80年代硬盘都只有百兆都不到的时候,Data CD已经640MB了

TOP

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制定目标不就好了?
为什么要先去想没必要的东西呢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