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友情连动贴]当游戏不再仅仅为了娱乐

YAK 做老师之后写教案的本领是登峰造极了啊


TOP

怎么就开始讨论起我的工作来了。。。。我只是一个乡村教师,没了。

--------------
这个贴本来还有一个副标题的,叫“谈nds的路线”,但是觉得谈得不到那么深,于是去掉了;

说是技能可能也有点过,毕竟不是用来营生的技巧,但是游戏软件生活化,确实是nds在做的事情。


很期待nds更能推出更生活化的小功能,
比如便签本;
比如计算器(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了,摸摸wario里就已经有了,但是只能算加减法
比如厨房记时器(这个倒是在摸摸wario里带了)

闹钟什么的机器本身就有,不过日程记录本其实也就不差这点了吧?

游戏只有生活化,才能大众化;
只有人民喜爱的,才是三个代表的需求~~~



TOP

我相信任天堂这些都会厚道的给我们的~:D


TOP

引用:
原帖由 Leny 于 2007-4-6 23:17 发表
YAK 做老师之后写教案的本领是登峰造极了啊
做个活动吧

不觉的N区很散么?

TOP

我的NDS现在只玩8MB的欧版国际象棋,休闲益智,修炼棋艺

TOP

:D 还有,NDS现在我完完全全当闹钟用,半个月不充电都可以一直用下去,太赞了,尤其当我发现设置闹铃定时按X就可以进入倒计时状态,早晨闭了铃声不用关机直接回到设定界面重新设定闹铃时间以后...........

太适合我这样喜欢睡回笼觉的人了。我每天7点被吵醒后时间重新设到7:30然后再次吵醒起床
要是可以把闹铃声音烧录到ROM里面就好了,不过NDS现在的闹钟声音虽然只有一种不过也很耐听

TOP

引用:
原帖由 788414 于 2007-4-6 23:48 发表

做个活动吧

不觉的N区很散么?
都流落到战区和掌机区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风飞 于 2007-4-6 23:51 发表
:D 还有,NDS现在我完完全全当闹钟用,半个月不充电都可以一直用下去,太赞了,尤其当我发现设置闹铃定时按X就可以进入倒计时状态,早晨闭了铃声不用关机直接回到设定界面重新设定闹铃时间以后...........

太 ...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TOP

我也有段时间用NDS做闹钟来着。不过现在改成用手机了。声音单调了些。

TOP

手机做闹钟,开机吧,有辐射,伤身体
关机吧,早上响了,按灭后回到关机状态,这时候如果想重新调整一下闹铃就要开机,而且手机调整闹铃需要按进去目录,太繁琐


所以,NDS

TOP

人为什么打游戏?

第一阶段:第一次玩的时候,是因为觉得轻松愉快,操控的乐趣;
第二阶段:长大几岁后,为了挑战难度而打游戏,最速爆机成了一种荣耀;
第三阶段:再后来,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为了等某些游戏的尾号越来越大,不离不弃;
第四阶段:最后来,又回到第一次玩游戏时的心态,而且更加喜欢纯粹的游戏,不喜欢那些强加于使用者的东西。

很多人说任天堂的游戏低幼,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经历FC时代,对任没有爱,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实是他们自己还没有长大,还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

NDS的技能型软件(引楼主的说法)是纯粹的游戏,可是在中国是注定没有前途的,连小孩都不一定愿意玩,因为中国人对一切没有证书的技能培训都毫无兴趣,甚至持相反的态度。比如脑锻炼,被说成是弱智儿童才玩的,可是说这话的人往往连自行车水平都达不到。智商低下,自信超凡,且坚持以锻炼大脑为耻,导致TG战区的水平越来越低,而战区的水平直接影响了TG的人气,间接的影响了任区的人气。现在战区就几个人的文字能做到笔法精炼、逻辑清晰,他们都是玩脑锻炼出身的 越聪明的人越懂得脑锻炼的重要性

其实技能教育广泛存在于所有游戏中,比如从GTA中可以学到大量的地道美国英语,再推开去说,还有美国文化,市政规划,建筑物设计,等等;可是这部分恰恰被大部分玩家认为是“低幼”,肆无忌惮的杀人、召妓才是游戏的精髓部分。在玩新马或者节奏天国时,有人会被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妙的关卡设计而折服,而有人看到卡通画面就又给灌上了“低幼”的帽子。高中以下游戏玩的特别好的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成绩特别好的,一种是成绩特别差的;我不是想为应试教育唱赞歌,也不是想把玩游戏的人分成三六九等,只是,有些人能在游戏中汲取养料,而其他人不能,当然这也并不必要——因为游戏,毕竟仅仅是个娱乐而已,跟去卡拉ok和洗浴中心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那一定就是低幼游戏,天朝人是不屑一玩的。

聂荣臻说过:要先低头认错,才能抬头做人。要是我们一直是智商无下限,自信无上限的状态,那么亚洲的未来永远还是在日本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Leny 发贴积分 +8 很好 2007-4-8 21:38

TOP

当游戏不再仅仅为了娱乐

其实 yak 订这个题目有点大了

从音画的角度来说,当游戏不再仅仅为了娱乐,他同样可以是别的方面的享受。比如BIO式的恐怖享受,比如GOW和战神电影互动视觉式的享受,再比如REZ的听觉享受。

只是N发掘的生活享受更引导了主要浪潮。

TOP

娱乐本身其实也可以细分的。

有一种比较纯,他们的中心思想就是“放松”,电影里的商业片,看过笑过,让心情维持愉悦的状态度过一个不算长的假日,就足够了;
跟这个形式类似的,我想用一个WOW玩家(我的一个同事)作为例子,他可以一边看(听?)电视一边打副本,而且他自己也承认,上机纯粹是为了陪LP。
他不是组队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我问过他,你这样玩有什么技术含量?
都是人家告诉你站在哪里,什么时候勾引小怪,什么时候用什么阵型,其余的时间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RETRY中KILL TIME。

他说,“我要的就是下班后能放松的坐在电脑前,陪LP说说话”。

========================

而令一种娱乐,其实只是和前一种类型有部分形式上的符合,因此很容易就混淆了 。

父亲喜欢练太极剑,喜欢qq上的游戏——每次和人家打象棋输了(一般都是看漏子,人老了嘛)都拍桌子骂娘 ,还喜欢看报纸,然后每次都把报纸上登的一些偏方啊菜谱啊保健方法在家里推广……

这种类型娱乐,其实算不上真正的放松,但是她让你从一种“have to”形式的紧张中解放出来,让人能够从事另一类相对宽松,但是依然需要投入脑力,体力,注意力,分析力,判断力,联想力等等等等一切正式工作中需要的FORCE;


LENY也说过,你们公司里其实就有一部分人现在其实已经把工作作为了这种娱乐;

而SONY之前的社内流行语“工作的回报是更有意义的工作”,其实他们哪里还是在工作?
他们只是在暗爽着有报酬的娱乐




最后,在这个游戏与娱乐的词性日益狭义的社会,我似乎看到了一条新路,将放松与学习两者融合之路。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今天,你“悦”了没有?

TOP

 28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