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产业了望——从XBOX、ZUNE到SURFACE微软越来越[硬]了吗?




陳婉菁/DIGITIMES [td]2007/06/23

  
 日前,微軟(Microsoft)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蘋果(Apple)執行長Steve Jobs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第5屆D-All Things Digital會議上,24年來首度同台公開露面,Jobs恭維蓋茲領世人之先,全力投入至軟體業務中,並讚揚微軟與他人合作能力。

的確,一直以來,微軟成功模式即專注在軟體上,硬體則與他人合作。然而,就在第5屆D—All Things Digital會議前,微軟公布繼Xbox、Xbox 360、Zune後,最新的硬體產品—Surface桌面電腦,這家以「軟」起家的公司,是否即將「硬」起來了呢?



一路走來 始終挺軟

微軟成立時,以銷售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語言為主,但真正起飛則是在DOS躍上IBM的PC,從此奠下微軟難以撼動基礎。

然在微軟作業系統已佔據超過9成PC市場下,微軟欲再有所突破,不可能僅依靠PC市場每年的自然成長。對微軟來說,有2個可行辦法,一為跨出PC領域,攻佔別種裝置作業系統版圖;一為推出PC新應用,讓PC產生新的變化,大幅度擴張PC功用,以促進PC成長。

當微軟舉劍四顧,可攻佔的裝置著實不少。Windows CE便登陸許多PC以外的各式各樣裝置,如STB、閘道器等。另外,微軟也將念頭動到遊戲機上面,過去微軟對遊戲並不陌生,雖然只專注於PC遊戲上,但微軟遊戲部門(2002年以後改為微軟遊戲工作室)擁有「世紀帝國」等知名遊戲,非等閒之輩。而在遊戲這塊領域,軟體向來可說是比硬體還重要,恰好是最適合微軟的發展方式。

但當微軟要跨入遊戲機市場,卻遍尋不著願意合作的硬體廠商,最後不得已,自行開發Xbox,而此為微軟頭一遭跨入硬體裝置領域(滑鼠、鍵盤、搖桿等週邊產品除外)。

微軟自行推出Xbox可說出於被迫,然其在PDA領域上就順利得多。微軟看上當時由Palm所掌握的肥美市場,便與各硬體廠商合作,以Pocket PC與Palm打對台。起初,使用Windows CE的Pocket PC裝置,在電池續航力及使用性上都不如Palm,因此無法動搖Palm地位,然隨半導體業快速進步,硬體能力增強,能夠承擔更耗資源的作業系統,加上微軟持續改進其軟體,到Windows Mobile時代,Palm漸漸落居下風,最後連Palm自家產品中亦採用微軟作業系統。微軟專注軟體,與硬體廠商合作的黃金模式,可謂再下一城。

PC領域起義結果不甚理想

不過,在為PC推出新應用方面,微軟可說一路挫敗。

2002年,微軟推出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宣示將大力推動平板電腦,預期可開拓各種企業用、專業繪圖、醫療等嶄新領域。當時包括宏碁、惠普(HP)在內的多家電腦廠商立即推出產品。

然而,最後推出的平板電腦產品,價格比同規格NB高出一大截,除螢幕可旋轉的功能很炫外,其餘功能與一般NB再加購一塊數位板並沒有明顯差別,且平板電腦在重量和電池續航力上亦不理想,市場反應不佳。而當年率先響應的宏碁,雖平板電腦產品對提升其產品形象有所幫助,但由於實際銷售平平,導致日後微軟再高舉UMPC(Ultra Mobile PC)大旗時,宏碁興趣缺缺。

到2005年,微軟揭櫫數位家庭願景,推出MCE(Media Center Edition)多媒體家庭影音平台,硬體廠商亦紛紛推出相關產品,但同樣發生與平板電腦類似現象—雷聲大,雨點小。

此2次失敗,或許微軟得負上大部分責任,因創新功能不足,無法快速吸引消費者目光,MCE甚至被評為讓消費者難以理解;此外,微軟對作業系統價格堅決不讓步,使得終端售價過高,亦不易成功;另外,微軟在行銷上亦未盡心力,只靠硬體廠商敲邊鼓,無力打動消費者。

2006年,微軟重起爐灶,進行成功的病毒性行銷,在微軟故作神秘下,代號為Origami的新裝置成為全球亟欲一探究竟的當紅炸子雞,而當謎底揭曉,微軟正式介紹UMPC概念,其訴求之介面與使用性,的確讓人眼睛一亮。

雖然這回微軟在行銷與開發上可說盡心盡力,但各家廠商產品推出後,馬上又讓消費者大失所望,UMPC作為手持裝置實在過於笨重,作為工作平台效能又不足,不僅價格高昂,電池續航力亦無法應付實際使用需求。於是,UMPC再度被打入冷宮,觀察UMPC到目前為止的失敗,可說硬體跟不上微軟當初的規畫所導致。

合作夥伴路線將大幅改變?

若說Xbox是微軟硬起來的第一步,那麼Zune或許是合作夥伴路線即將終結的風向球。

在手持式播放器領域,原本微軟推出PlaysForSure計畫,欲與硬體廠商合作,推廣一系列採用Windows Media 技術的服務與播放器,豈料所有合作夥伴都無法與蘋果的iPod抗衡。微軟檢討後認為:失敗主要原因為各家廠商推出的產品無法提供一致的體驗,亦無法完全達成微軟所設計的功能。

此亦為與人合作的原罪之一,回過頭來看平板電腦與MCE為何如此「平凡」,或許是因為微軟在考量到必須與多家硬體商合作時,做出妥協的結果。微軟從PDA領域乘勝追擊進入Smartphone時,有宏達電與其深度密切合作,因而表現成績不俗,若沒有宏達電,或許微軟在Smartphone上就會遭到敗績。

Jobs讚許Bill Gates擅長合作,但自己並非如此。實際上,2家公司的消長或許正是合作路線的風向球。

在產品十分標準化的年代,微軟的合作路線大獲全勝,但當技術更進步,強調產品差異化與推陳出新的年代,同一項產品的軟硬體取決於單一公司,或許才能保證消費者得到完整的體驗,且避免軟體設計與硬體脫節的現象,例如iPod的成功,便說明完整體驗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的重要性。

以微軟最近的動作來看,或許這家以軟體起家的大企業,已經體認到這點了。推出Xbox是無人肯合作,推出Zune是合作夥伴不爭氣,然而,推出Surface桌面電腦,事先卻沒有經過尋求硬體夥伴的過程。

Surface桌面電腦發表後,果然一鳴驚人,其擁有諸多跨越時代的嶄新功能,讓原本只存在於電影與科幻小說中的功能成真,引起驚嘆。其實,Surface桌面電腦只是一台搭載Windows Vista的特製電腦;相對之下,Windows Vista推出後,其在PC與NB上的表現,令消費者認為與XP相差無幾,因而無力推動PC市場成長。兩相比較,整體設計與只負責軟體,2者間的差異一目瞭然。

從Xbox、Zune到Surface,可以看出微軟路線轉換,未來這家世人普遍印象中的軟體公司,在後蓋茲時代,可能不再是以軟體為主的公司,而是積極跨足硬體的公司。微軟巨人的轉變,將對不論是品牌,或代工廠商的未來,都投下一顆潛藏的震撼彈。



TOP

做消费电子 MS还嫩点



TOP

...............MS钱多


TOP

微软和APPLE抛弃前嫌开始合作???
这个世界完蛋了

TOP

APPLE和GOOGLE现在合作搞Iphone

MS有点麻烦啊

TOP

ms银蛋,慢慢来

TOP

MS的对手太多 战线太长

TOP

MS终究会胜利的   就像现在   越来越感觉MS有收购Razer来对付罗技  收购创新来对付iPod

TOP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6-23 19:59 发表
APPLE和GOOGLE现在合作搞Iphone

MS有点麻烦啊
Iphone不错,,不过要头痛麻烦的不是MS,,应该是诺基亚,索爱手机制造商吧,,不过诺基亚这种巨头基本不在乎,,还是那些小公司危险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神话传说完美版 于 2007-6-23 20:10 发表



Iphone不错,,不过要头痛麻烦的不是MS,,应该是诺基亚,索爱手机制造商吧,,不过诺基亚这种巨头基本不在乎,,还是那些小公司危险点
如果GOOGLE把搜索在移动设备上发扬光大 而且Iphone还支持YOUTUBE Google Maps,GOOGLE的广告又将无孔不入了

MS又慢一拍了

[ 本帖最后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6-23 20: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6-23 20:07 发表
MS的对手太多 战线太长

TOP

MS 必胜,Y 有钱啊
微软 千秋万载 一统江湖

TOP

大了以后当然要发展新行业

TOP

什么乱七八糟的

TOP

tablet pc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去年我利用它在专业方面得到长足进步,其中制图的速度是非常梦幻的,有望成为下一个设计制图的革命。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