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59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本周新作首日(10/15)成绩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09-10-16 18:02 发表

欧美人能接受pes,日本人能接受fifa么?
欧美人能接受mgs,日本人能接受halo么?
欧美人能接受忍龙,日本人能接受战神么?
欧美人能接受ff,日本人能接受老头滚动条么?

至于美剧,我现在也不喜欢看了。反正 ...
日本的消费特点其实很简单

同类的东西国内有类似的,国外的东西如果做不出非常具有超越性的东西根本就没法卖

成功的例子是iPod,可以占据日本60%以上的音乐播放器市场


TOP

引用:
原帖由 lesliex 于 2009-10-16 16:28 发表
消化率70%,说明出货就不多啊,日本SONY也不看好这个游戏吧
你先搞明白日本的出货机制才出来喷不迟



TOP

360 Halo 3 微软 07/9/27 - 59,000 (59,000)
——————————————————
黑老三第一周不错,然后第二周直接出前30;神海2其实可以了。


TOP

那银河战士这种巅峰级别的东西为啥每作都在日本卖的稀烂呢?

TOP

日本人不喜欢主视角...

TOP

引用: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09-10-16 17:24 发表


日本人的出路就是闭门造车。表去理什么世界潮流,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典型的例子,N。
Capcom?这样做下去迟早桥老赛。
如果只是安于现状的话,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我想不少日本制作人还是很有志向想要引领潮流的,否则小岛稻船也不会说出日本业界完了之类的话.毕竟八九十年代日本游戏是世界的主流.
这就是一个自身定位的问题了.

TOP

看到日本游戏市场对游戏文化的宽容~
我更想起国内玩家的对游戏文化宽容度。。。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01 于 2009-10-16 18:53 发表
日本人不喜欢主视角...
系列公认最高峰SUPER METROID,GBA的FUSION和ZERO MISSION,都是传统2D画面,但下场也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09-10-16 18:02 发表

欧美人能接受pes,日本人能接受fifa么?
欧美人能接受mgs,日本人能接受halo么?
欧美人能接受忍龙,日本人能接受战神么?
欧美人能接受ff,日本人能接受老头滚动条么?

至于美剧,我现在也不喜欢看了。反正 ...
没见过不能接受PES的欧美人么?
没见过能够接受战神的日本人么?
欧美有多少游戏人口,日本有多少?想想看Monster Hunter?

打起来就像电影 的游戏,在日本向来没有什么市场。这个国家对这类纯感官刺激的不是很有反应。
或者说这个国家对于传统游戏已经麻木了。

我很喜欢看美剧。:D 我承认我就这么点欣赏水准,不鄙视看日剧韩剧国产主旋律清宫剧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yt777 于 2009-10-16 18:59 发表


系列公认最高峰SUPER METROID,GBA的FUSION和ZERO MISSION,都是传统2D画面,但下场也一样。
这三个游戏那里卖得差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okinie 于 2009-10-16 18:54 发表

如果只是安于现状的话,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我想不少日本制作人还是很有志向想要引领潮流的,否则小岛稻船也不会说出日本业界完了之类的话.毕竟八九十年代日本游戏是世界的主流.
这就是一个自身定位的问题了.
已经证明的道理
技术 不是游戏原动力,不是必要内容。
大工作量 不等于游戏质量,不是必要内容。

以日本开发体制的闭塞程度,追逐现在的图像技术发展,是死路一条。
以日本人的开发习惯,追求现在的工作量增长速度,是死路一条。
即使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充满金属和橡胶质感的材质,刚体的物理运动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的游戏内容。

日本的出路在于差异化
把游戏做小,成本做低,做出卖10w 20w就能出利润,但在某些方面无可替代的实验性作品。然后再图翻身。

所谓引导潮流,说难听点就是人傻钱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09-10-17 00:04 发表
已经证明的道理
技术 不是游戏原动力,不是必要内容。
大工作量 不等于游戏质量,不是必要内容。

以日本开发体制的闭塞程度,追逐现在的图像技术发展,是死路一条。
以日本人的开发习惯,追求现在的工作量增长速度,是死路一条。
即使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充满金属和橡胶质感的材质,刚体的物理运动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的游戏内容。

日本的出路在于差异化
把游戏做小,成本做低,做出卖10w 20w就能出利润,但在某些方面无可替代的实验性作品。然后再图翻身。

所谓引导潮流,说难听点就是人傻钱多。
基本同意。想明白手冢和Disney叔叔的区别;吉普力和Pixar的区别,就明白了
日本再大的文化产业也是作坊;老美再小的文化产业也是工厂。

TOP

日本的销量算个p

TOP

引用:
原帖由 mushroom 于 2009-10-17 00:04 发表


已经证明的道理
技术 不是游戏原动力,不是必要内容。
大工作量 不等于游戏质量,不是必要内容。

以日本开发体制的闭塞程度,追逐现在的图像技术发展,是死路一条。
以日本人的开发习惯,追求现在的工作量 ...
你再装,真是不知所谓,都像你说的做小游戏,做低成本游戏,那么我问你以后拿什么翻身,出那么高级的主机干吗?
那些方面又是无可替代的?日本厂商敢做实验性的作品吗,只会一味的炒冷饭。
任天堂已经形成了一种购买趋势,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 本帖最后由 leeking1981 于 2009-10-17 00:29 编辑 ]

TOP

 59 1234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