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4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足球] 这个球不判点球,难道判攻方撞人么。

引用:
原帖由 多啦A梦 于 2011-9-5 10:57 发表

你的说法我不太认同
禁区内的冲撞,守门员一般都处在被动的状态
所以才会有规则在禁区内要保护门将
而且一般比赛中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吹的比较偏门将
陈涛这个,我还是那句话,门将没有干扰到陈涛射门的整个过程 ...
不是禁区是球门区


TOP

我倒是认为这个点球可判可不判,但是应该守门员红牌下场
各位经常踢球(是踢球不是看球)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裁判在场上出示红黄牌的原因有二:1、维持比赛秩序,2、保护球员
“保护球员”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无论是进攻球员或是守门员都一样,都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之所以守门员在禁区里更受照顾一些(比如跳起接球或击球时可以抬膝),是因为在更多的情况下守门员处于“弱势一方”
而新加坡守门员和陈涛之间的冲撞,无论从实况转播或是照片来看,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陈涛这一方完成了射门动作,而守门员跳起之后并没有将手伸高接球或击球,而是使用了类似勾拳的动作去击打进攻队员面部。同时在顶楼照片里可以看到,守门员跳起的时候也同时抬起了膝盖去顶进攻队员。前面说过,守门员在跳起的时候可以抬膝,以保护因伸臂而相对变得舒展、失去防备的躯干部位。参照德罗巴的那个受伤,守门员就很聪明地利用了这一点。而新加坡守门员却是使用了“拳击面部”这一动作,性质就大大不同,这和肘击一样属于一种主动的、攻击性的动作。做过守门员的朋友都知道,跳起抬膝也分用力前顶和不用力仅抬膝这两种,前者属于主动、恶意攻击,后者属于守门员正当防卫,不会被吹犯规的动作
而对于“拳击面部”这一恶意犯规的判罚,其实和死球时场上队员犯规的判罚有类似,在攻方完成射门动作以后的时刻发生了拳击面部,可以判定拳击对射门没有影响,不予判罚点球;也可以出于保护球员,控制场上大动作的立场判罚点球,不过我个人倒是偏向于不判罚点球。打个比方,比如球出了底线,还未开出角球之前,防守方队员在禁区里一脚把进攻队员踹倒在地,这个时候判罚点球显然就不合适了,应该是红牌将踹人队员罚出场外,继续开角球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球的判罚应该是:守门员红牌,点球可判可不判。可能裁判判了点球以后为了找平衡,才只出示了黄牌吧
其实长远看来(好像也算不上有多长远),这一判罚对新加坡是有利的。因为若红牌10打11,比赛很可能要输,而且下一场很可能面临主力门将受伤,第二门将停赛的尴尬局面,下一场也很可能不保。而这一场就算判罚点球而输了,下一场至少第二门将可以上场,还能争胜
至于第二个点球,确实是有点牵强。毕竟类似的手上动作双方都很多

[ 本帖最后由 beareve 于 2011-9-6 13:4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多啦A梦 于 2011-9-6 07:30 发表

前面有人提到98世界杯决赛的巴秃
再往前说82年世界杯半决赛的舒马赫
类似的犯规在世界杯的赛场上都没有被判罚过点球
我觉得,如果认为门将动作粗野,可以在事后给予黄牌警告

举个常见的例子
前锋高速带球单刀赴会
面对门将一脚捅射,球偏出球门
但是因为惯性在出脚之后被门将掀翻在地
你说这该判点球吗?
人家在出球瞬间你上去朝脸上一拳,这个犯规不干扰进攻方的射门动作?举的例子一点都不对,不是射完门,而是球刚离开脚,应该是对方守门员看进攻方前锋,要射门的时候,一个飞铲迎面铲去,进攻方仓皇出脚射门时,没有躲过守门员的抬腿亮鞋底直接铲倒腿上了(不是脚上),这不算禁区内犯规?应该判点球+红牌,因为怎么看这个犯规都是恶意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多啦A梦 于 2011-9-6 07:30 发表

前面有人提到98世界杯决赛的巴秃
再往前说82年世界杯半决赛的舒马赫
类似的犯规在世界杯的赛场上都没有被判罚过点球
我觉得,如果认为门将动作粗野,可以在事后给予黄牌警告

举个常见的例子
前锋高速带球单 ...
你去看看那个回放,最后根本就已经不是保护自己的动作了,也不是冲着球去的,完全是恶意犯规。

点球可判可不判,但是绝对是红牌罚下的恶意动作,既然只给了黄牌,也就不必说什么干爹啥的了,至少这个球不算是偏袒。

TOP

 34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