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迷茫的盛大帝国:私有化或许只是权宜之计

陈天桥家族选择了私有化来摆脱盛大转型调整期的烦恼。不过,这或许只是权宜之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仍悬而待决。

上周末,盛大公布了三季报:营收同比增长了28%;净利润则下滑43.7%。依旧是营收增长,净利下滑。最近一年多以来,盛大一直陷在每季财报拷问的麻烦中。

2009年以来,盛大“摊煎饼”式的并购、扩张进展不利,反而带来亏损和动荡。如何收拾窘境,梳理、重构业务线条,以“网络迪斯尼”为诉求的盛大帝国,这一年来仍陷于迷茫之中。

虚幻的帝国

2009年是盛大命运分水岭。

此前,盛大营收、净利曾连续十多季保持增长。这年,盛大游戏分拆上市,融得大笔资金。当年12月公布的季报显示,盛大集团现金超过16亿美元。

但也就是这年,盛大进行大批收购,收购华友世纪、酷6,与湖南卫视合资成立华影盛视等系列大手笔,让集团业务摊饼般迅速铺开。

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背后,是陈天桥心中一个宏伟的互动娱乐帝国愿景。盛大集团业务已横跨文学、音乐、游戏、旅游、影视与视频,同时借互联网平台和版权内容输出两条路,打通产业链。

但这个网络迪斯尼愿景并没如愿呈现。这年起,盛大新业务陷入泥潭,净利直线下滑。

华友世纪最终只呈现出壳价值,旧有团队至今已基本清洗完毕;重金投入的酷6,至今连续巨亏,已是盛大亏损最大血口。基于酷6收购的华影盛视等,架子搭就后却发现酷6颓势毕显。

网游传媒板块分崩离析中。盛越传媒并入盛大在线后整体消散;网吧业务吉盛科技坐失良机,在对手顺网科技做大后,已难翻盘;网络电台艺声网络并入酷6后又拆出,原体系整体裁撤。

盛大目前造血重担仍是游戏,但它已被腾讯、网易超越;盛大文学目前上市受阻,内部人士透露,集团为其上市甚至已付出数亿元代价,其中包括盛大EINK电子书项目持续亏损等。

一位投资界人士评价说,除了支柱业务游戏、上市受阻的盛大文学、得到牌照的盛付通,以及不少现金外,盛大没剩下什么。2009年后的扩张,犹如春梦。

窘境之外,盛大帝国的危机,还体现在业务板块与集团核心的协同问题。

盛大版图中,盛大在线最初脱胎于早期客服体系,后被设计为集团底层业务,承载各板块用户数据运营及对外开放平台,它也是集团直属业务,收取的服务费除股东应有利润外,多向其他业务板块输血。

盛大在线2008年就已提出对外开放。不过经历过的一名盛大前高管说,当时不少同事认为这不实际。

理由是,集团认为盛大在线拥有很多用户资源,但这只是想当然:盛大在线只是在服务器中承载着游戏等业务的用户资料,并无具体应用真正吸引用户停留。这至多是数据库概念,不是平台。

盛大在线为此做过努力,推出了“糖果社区”,但不成功。总结教训时,内部却认为是提供了太多应用内容,用户难以专注。该高层评价说,许多人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愿承认缺用户与流量入口,这才是盛大在线所需要的基石。

“这不能归咎于盛大在线,而是盛大一直没有拥有QQ、360安全卫士、微博那样的用户流量入口。”该人士说。

盛大游戏大量营收输往盛大在线,消息人士说,他们并不情愿全盘使用盛大在线服务,部分服务质量、性价比不比第三方高。

去年底,盛大游戏在要不要利用外部平台与盛大集团发生过争议。一位前核心人士说,当时陈天桥不同意,但面对强大压力,他做了些妥协。

其他板块也有同样观点。如盛大文学旗下文学网也未全面接入盛大自己的支付工具盛付通。无线方面,虽然曾一并归入盛大无线,但盛大文学又开始自行运营。

看上去,盛大集团捏合的一个宏伟概念,有些空洞化了。如今盛大在线本身也面临着业务调整,它剩下的资源已不多。盛付通已然独立,盛大在线CEO Touc Long数月前刚加盟时,曾力图打造贯穿全集团的娱乐垂直搜索、广告网络分发、数据挖掘系统等。但如今搜索、数据挖掘系统项目已被砍。

整整一年,盛大裁员动作不断。1月,盛大无线重组,华友世纪老员工清洗完毕;随后,盛越传媒整体被裁;4月,酷6裁员震动业界;盛大旅游、盛大在线裁员约三分之一。如今,裁员之火已燃向造血中心盛大游戏。

这一年,盛大系高层密集离职。长长名单上,有李善友、许朝军、边江、龙丹、李顺顺、季昕华等诸多业内明星名字,他们大多是2009年“大跃进”时引进的人才。

骄傲的“桥哥”

在盛大人眼中,“桥哥”陈天桥十分勤奋。只要时间、精力允许,他对盛大旗下各子公司各类事务都事无巨细地过问。据悉,盛大旗下各业务每一笔超过10万元的费用也要他批准。

他常在凌晨用iPhone回复邮件、批复工作流程。不过一年前起,因身体状况他亲自过问的事略减,但诸多审批仍需上报给他。有的事务由办公机构“总办”助理代批,有的需要耐心等待反馈。

陈天桥反应敏捷,思路清晰。直接向他报告过的盛大员工说,陈天桥总能很快告诉他“一、二、三、四”等意见,逻辑严密。

但他又以自负、骄傲闻名。他多次表示,华尔街不懂他的战略,他不屑迎合。如果有人挑战他的想法,最后结果要么是被说服,要么离开。

某种程度上,陈天桥是盛大唯一的大脑。围绕他,盛大形成了“明白人”文化:它要求能理解核心决策并有强大执行力。换言之,这是陈天桥家族的盛大,职业经理需戴着镣铐跳舞,按“桥哥”意思办。

不过,战略没少受指摘。互联网观察家谢文曾多次表示,陈天桥的战略很多是空想。盛大核心团队做生意感觉很好,但都不是做互联网行业出身,如今还没找到互联网感觉。

多位前盛大人表示,盛大崛起缘于游戏产业,但如今互联网环境更复杂,成功经验不能完全复制。陈天桥非常聪明、敏锐,但近年的不少战略,有闭门造车嫌疑。

陈天桥有大战略、大趋势判断能力,但这些要与市场机会结合并落实。做产、交互体验有很多规律,尤其是面向用户,否则陈天桥自己推演的逻辑再好,如果没用户买账,“什么都是空的”。

一位前高管说,这与陈天桥的性格相关。陈天桥善“赌“,当年网游《传奇》也是“赌”出来的。2009年后,陈天桥赌性更强,处理更急躁,耐心更少,容忍度更低了。

这或许能解释两年来盛大诸多项目风光开头,最终潦草结尾。比如盛大在线一批业务规划数月夭折,专注国内flash游戏的麻球存活不足一年等。内部人士称,目前难赚钱的新项目,集团态度多数是砍掉。

陈天桥此前一直宣扬其“U形拐弯”战术,意指业务布局可迂回尝试。他认为,在拐弯处可寻机甩掉对手。

不过,熟悉盛大的人认为,这一风格对目前的盛大是一场灾难。“U形拐弯”通常适合小公司对抗大公司,但盛大布局庞大,转头不便,一有不慎,可能局部业务翻覆。

这拖累了基层团队士气,不少人常常加班做些意义不明的事。当项目被砍时,很多人不是被裁,就是离职。一年来,上海多家互联网公司成建制地接纳了原盛大团队。

陈仍坚持自己的战略。上半年,盛大曾与360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涉及游戏联运、用户流量共享等内容。不过,在消息公布前一周,陈天桥紧急叫停了这一项目——他不愿意与360这样的后起巨头合作,他仍坚持盛大自建开放平台,坚信盛大拥有庞大用户和流量能够独立经营获得成功。

过往荣耀让盛大沉浸在高傲中。在对外BD合作中,它依然不愿付出资源。“他们依然觉得盛大网络四个字就是块金字招牌。”一位与盛大有过BD接触的业内人士说。

熟悉盛大的人士说,这是陈天桥和盛大的风格:考虑问题时多以己为中心,站在合作者和用户角度少。

没有明确的改变迹象,同时业务不断调整,盛大高管离职不断。“没机会给担当,又没有适当的容错空间。”一位曾为盛大服务8年的前高管如此总结盛大职业经理人们的困惑,结果是很多有想法的人才选择了出走。

譬如从阿里巴巴跳槽而来的李顺顺,入职两个月就辞职了。

高管频繁离职使得陈天桥目前面临人才“捉襟见肘”境地,不得不把一些老臣派上CEO、总裁等关键岗位,其中一些甚至缺乏公司业务实战管理经验。

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陈天桥思路的绝对服从。一位后来被委以重任的总办人士的口头禅是:“也许我不懂业务,但我最懂桥哥。”甚至有盛大业务板块公司的高管开会时解嘲说:“做这些,我们就是骗骗桥哥。”

“互联网其实不适合这样森严的中央集权管控。”前述盛大前高管说,陈天桥应该给中高层多一些空间,让这家公司存在一些自我调整、修复的能力。陈天桥总是进行一些短期内爆发式的投入,希望在某一项业务上迅速打开局面。但这样会带来更大的动荡,使得一家公司缺乏积累。

“盛大这么多年,做过很多项目,积累太少了。”他认为,盛大应该更实际、谨慎地选择发力点,更耐心地培育。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徐洁云)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