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原帖由 松鼠2号 于 2015-2-4 14:19 发表 早期游戏机用的行缓存,所以才有同一条横线最大活动块的限制 街霸3那时候已经全都用帧缓存了
查看详细资料
TOP
禁止访问
原帖由 hgi949 于 2015-2-4 14:40 发表 你居然还知道这种,令我对你刮目相看
混世魔头
五道杠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15-2-4 13:31 发表 很多日式动作游戏从2D到3D转型失败就是因为SSPS这代主机性能有限,没法让复杂场景构成的动作游戏在60帧下运行。游戏的操作体验一落千丈。
原帖由 @werety 于 2015-2-4 17:10 发表 最近土星、PS的古墓丽影初代交替的过关,对画面质量有些感触。虽然能一次就把“较为复杂”的场景一次读入,但是帧数就不能恭维了,连30帧都不到。即便两个主机版本都被PC版吊打,但是也勉强能玩,毕竟1996年能在家用机上玩到古墓丽影是个很惬意的事情。 另外虽说PS版的画面稍好,而且这主机专为3D,但毕竟是个要考虑制造成本的家用机,画面比较同时代的VOODOO显卡只能是吊打,日本与欧美在3D技术方面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慢慢出现差距了,只是日本的美工、演出方式较好,到了本世代,日本被全面吊打。
元始天尊
原帖由 灌水马甲 于 2015-2-4 13:23 发表 忘了从哪里看得了,说以前那种2D游戏都是60帧,不知道真假
魔王撒旦
侠客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5-2-4 19:51 发表 画面帧数和点阵帧数是两码事 2D游戏几乎都是60帧(如果不拖慢),但点阵的动作就很少有60了 比如KOF,帧数是60,但MVS时代经常出现一个动作只有一两帧却持续数秒的情况 点阵动作达到60的极少(街霸3)
小侠
原帖由 gaofeng217 于 2015-2-5 09:21 发表 我怎么感觉去在意这些东西说明还没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