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手机数码
|
汽车资讯
|
游戏硬件
|
评测专题
|
手机壁纸
|
海淘值得买
|
度假
|
求职招聘
|
广告联系
»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TGFC Lifestyle
»
影视专区
» 【转】魔鬼終結者2,新4K母帶品質爭議有感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其他]
【转】魔鬼終結者2,新4K母帶品質爭議有感
chenke
魔王撒旦
中国异度联盟盟主
帖子
5992
精华
0
积分
30951
激骚
1598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注册时间
2001-12-27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25-4-24 09:17
只看该作者
原PO:
https://www.hd.club.tw/thread-241019-1-2.html
認真的相關Review會指出:這次的4K有過度濾除噪訊,但並不是所有鏡頭都那麼糟。
有的很驚人,有的則很嚇人!
但到現在blu-ray.com對T2 4K的討論已近似洗版,主要問題在部份事實的壞鏡頭被這票人引申成全片,像是沒有一個鏡頭能看似的。
幾個月來的惡評造成T2 UHD藍光在國外大幅跌價。
而這仇恨其實源自好萊塢這十幾二十年來,母帶重製老往特定的方向砸鍋。
總要增加點Orange and Teal,沒得Orange也還是得加Teal,比例大到調味料壓過原味。
Digital Noise Reduction,我認為不需視為禁忌,底片顆粒本身會增加數位壓縮的負擔。但是DNR到什麼程度才合理呢?難道沒有稍微減輕顆粒的折衷選項?
其他後製影像修飾,與前兩者手牽手的手足,有時搞過頭原味盡失,但不知原味的觀者會驚嘆這現代化的清晰質感,於是往往演變成不同世代觀眾在網上的論戰。
片商賣影片,效果必須能讓人第一眼看到結果。這惡性循環基本就是影像版的"Loudness War"。
可以肯定的是,連著好幾部期待的經典大片被DNR到壞掉、又被Teal到發霉後,觀者的仇恨值與敏感度不斷累加,到後面演變成看到一丁點的DNR感、一些微的冷色,累積的憎恨就整個爆炸。
對沉迷的影迷來說,他們對前一版母帶製作的影片各種特性,包括時代性的缺點、底片特性的感覺與色澤,看得瞭若指掌。對新製母帶期待的,是用新技術更完整更清晰的呈現出來。
但有些導演本身創作看重的不是這些部份,也不太對自己作品再三看到鉅細靡遺,完成的作品有的對當事人來說只是創作生涯的一個註腳,因此對這些反饋由來不甚了了。
有些很有效的「固定配方」,除了特別對細節執著的導演從頭監看之外,我猜大概就是先套用基本「配方」,再由導演核准或出意見。
監看製作結果,對意外的鮮明美麗的成果感到滿意,蓋章核准!
不管再廣的數位色彩空間,再好的轉譯,底片原色與「翻譯」出的母帶色絕不可能一致,最多就是做到視覺上的相對近似。導演若有相關合約,就是唯一能對這「翻譯」的主觀基準作定奪的人。
而時代變遷,每代媒材的色域座標特性都有變化,實際上每次都要「重作」翻譯;加上拍片時趕工往往有所缺憾,除了超「清高性格」的創作者之外,總不免借機作點修整。為觀眾期待而剝奪母帶調色時難得補缺憾的機會,這說不太過去。
而任誰眼光都會受到外界時代變化的影響,程度有別且非自覺,但一定會有,但真正的問題是......
......這些年來可能許多導演參與或觀摩或協助諸多電影製作,長時繁忙下感官接收沒有休息、沉澱、重整的空間與餘地,各種微調作業造成知覺的疲乏與麻痺。
這過程對泛濫的Orange and Teal在水煮青蛙中習以為常,對沒DNR的底片紋理漸次無感...
看著好萊塢式的過度Orange and Teal甚至單向Teal可能都感覺不出來了...
導演們很可能不是不知這道理,而是麻痺到根本無以察覺!
於是這趨勢下出現了可怕的結果:非自覺的感官影響方向大幅度且破壞性的趨於一致,也使得「趁機修整缺憾」的調色結果越來越相似!
寒色系跟Teal沾到點邊就老要變成Teal,就算低調點的也還是要把藍色變成Teal!
Teal變成了無處不在的汙染...
到了影迷手上,看到導演核准的版本,竟然任由Orange and Teal洗掉原本自然的底片色、任由DNR把底片顆粒連細緻的視覺紋理抹成蠟塊...
陰冷寒色的場面,細微的其他顏色幾乎只剩Teal,連日本電視動畫的夜戲都還有更多色彩...
這麼多年等的?導演核准的??攝影師背書的?!?
怎麼連Terrence Malick這麼藝術的也這樣???!!!
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絕望......
無處不在的Teal,是絕望的色調......
...總合上面這些問題的魔鬼終結者2 4K重製版,程度上並不算超嚴重,卻在出品時就背負了之前累加了多年的憎恨:
「『又是』沒有底片顆粒...」
「『又是』青青綠綠的冷調......」
「又來了、又來了、又是這樣了...嗚嘻嘻嘻嘻嘻嘻哈哈哈......」
當時3D重製版上演,宣傳冷處理,美國相關討論也怒罵像是被故意打壓似的
台灣這邊沒演出2D版,我跑去看3D兩次+買重發版原聲帶聲援
看到的印象,就Teal問題而言並沒那麼走樣,該藍的似乎還是藍的
但這年頭改色,有不少是稍低調、不跟舊版同時比感覺不出不對那樣。當然改動以及加Orange and Teal的正當性或程度合理性是另當別論
看了藍光評論的相關截圖,讓我納悶這跟觀影記憶落差的幅度,也造成柯麥隆核准色彩是在哪個環節的懸案。
過去出家用版時,因為從來源端到當時家用設備的顯色特性等等,影片有時會調成偏暖或稍粉紅來平衡。
也因此有加上的teal是否算平衡回原色的討論。而就算有35mm原片,也因時間推演而難以佐証其teal量的正確性。
到3D重製前最後一次的THX版母帶(趕工而不盡理想,初出於Extreme Edition DVD),也有些許偏粉暖傾向。
在電影院看重製3D時,感覺不出藍光截圖程度的teal。要不就是「沒對照時感覺不出」的那種幅度不明顯,要不就是我的記憶出錯。
看到這些落差我一度懷疑:會不會這調色是把3D眼鏡的影響列入考慮?但不同款3D眼鏡對不同色的透光平衡性會一致嗎?還記得變形金剛33D藍光色調偏黃(變形金剛3之神隱少女)、麥可貝說是為應對3D眼鏡偏差的爭議嗎?魔鬼終結者2加Teal正好相反行得通嗎?
開頭未來戰爭有一鏡頭紫色光束被Teal整個蓋掉是全片最離譜的部份,也顯示不同執行單位的水準不一致!
重製成3D版時,底片自然雜訊與視覺3D成像是互斥的,所以程序必然是:1)原始負片高解析掃描->2)修復與調整->3)DNR->4)逐格轉換成3D
理想的情況是:2D版用2)成品作為來源,但現在DNR程度被人懷疑是拿3D轉製後的其中一隻眼睛來賣。
我到Caps-o-holic看比對,就算是後製版,若是3D,則物件的相對位置一定有移動。目前後製3D應該是從來源檔分別生出最適化的左右眼,而非單獨只生出另一眼圖像。
由物件位置分布來看,這版藍光與4K應該是源自上述的3)DNR,而非3D後的單眼。
在Caps-o-holic比較新版藍光與新版4K,可以看出一般藍光的teal太過突顯,而轉成100nit的4K卻自然得多(雖然還是不喜歡藍色被teal掉的情況)。雖說rec.709色域在綠-藍區域本就較窄而容易凸顯,但沒理由UHD@100nit能tone mapping得自然,藍光卻沒能比照辦理!
而從新版一般藍光偏teal,而teal又鮮明偏亮的情況來看,相對自然的4K版若HDR效果更凸顯,只怕結果會是災難性的!偏偏以特效片而言,本版的HDR太過低調也是為人詬病之處。
這次重製挖出了前所未見的細節(原來阿諾有胸毛!),因此有的鏡頭即使缺少底片顆粒感,質感也還是很豐富,當然有的鏡頭則否。這也可能是出自原始負片攝影品質本身不一致,在同樣DNR的條件下,沒有能被充分復原的紋理,有的質感缺乏到很有upscale感。
於是有的鏡頭很讚,有的臉部有典型的「塗蠟」。而就如前一篇所述因素,觀者看到塗蠟就發瘋,而且還會連帶把沒臘或薄蠟看成塗蠟!
阿諾的特寫不像終極戰士PREDATOR那麼臘,但卻像嬰兒般細緻,這誤打誤撞的符合終結者的物理正確性:表皮生體組織年齡不會超過一歲,細皮嫩肉是正確的!
從幾乎不可能的細節復原來看,修復工作團的努力其實另人尊敬。但成果不一致,加上有些鏡頭的勞苦可能用錯方向,幾個月的辛勞被轟得一文不值。
有時想到,底片顆粒不能選擇性保留嗎?這樣會被當笑柄嗎?
心理醫生鏡頭臉有點蠟,衣裝細節豐富,背景乾淨沒得被DNR損失,那臉部低調保留底片顆粒呢?
底片顆粒不太能與HDR共存,那能不能用亮度遮罩讓高明度的部份保持「乾淨」?
比對新版藍光與4K,藍光雖偏teal太過明顯,但細節紋理「DNR感」比起4K版的低得多。4K的「DNR感」儘管各鏡頭表現各異,仍比藍光顯而易見,可見過度DNR的紋理「頻率」大致介於FHD與4K UHD之間。
可惜沒有出品成1440x2560的選項。
總的來說,這版魔鬼終結者2的4K版悲慘遺憾就在於:
都已經不忠於原色也缺底片紋理了,HDR又還太低調,結果沒得到平衡,只有多頭皆失!
當然,理論上可以用上一版藍光參考,稍微重調折衷的色調,然後從2015的前版母帶最終版藍光取樣顆粒紋理加回去修飾。但兩版的framing稍有差異,因此這會成為巨大工程。
要是還能重調HDR曲線,創世契機有不少「致敬橋段」同時光線條件也近似(直升機追逐)。在2019的「真終結者3」表現水準能確知前,應該就是最好的參考。
UID
518
帖子
5992
精华
0
积分
30951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40
在线时间
99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1-12-27
最后登录
2025-4-24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哆啦B梦
魔头
帖子
1563
精华
2
积分
12201
激骚
363 度
爱车
三嘣子
主机
喷水套圈手掌机
相机
宝丽来SX70
手机
汉显BP机
注册时间
2008-12-1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25-4-24 12:28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谎言4k也有这篇提到的一模一样的抱怨,人脸修的像蜡像。
前几天看了一下影碟,整体还是很满意的,也没有觉得像影迷说的。。。那么糟糕。
这个问题就如里面所说,导演觉得原片的某些质感、某些场景色彩不是影片表现的重点,那么数码修复后丢失了这些细节也无所谓。
那么,影迷可以等CC的修复版?或者CC也是根据导演意愿,也无所谓的?那影迷不如看dvd?录像带?。。。
好像异型2也有类似问题,这周末看看效果如何。
UID
113323
帖子
1563
精华
2
积分
12201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40
在线时间
83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2
最后登录
2025-4-24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控制面板首页
密码修改
积分交易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基本概况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