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跨平台] 手机游戏造星运动——当会说话的产品遇到饥渴的媒体

作者 触乐网 编辑 oracle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原文链接:http://www.chuapp.com/2014/04/08/22151.html

手yx业一直有这么一个看法:随着渠道为王,媒体只能越来越边缘化。这个行业在过去几年间的变化也的确印证着这个趋势。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媒体的转化率远低于渠道,厂商不愿意砸钱给媒体。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媒体跟渠道比起来,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动,总会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除了品牌推广,还要担负起一定的用户引导作用,树立健康的“游戏观”。这是一个四海之内皆准的媒体定律——唯有用正确的信息和观点打造公信力和权威性,才能建立一个正向循环,实现媒体真正的价值。



但现实是,由于这两年国内手游产品迅速做大,已成为市场主流,而国产游戏难保品质。媒体一旦涉水国产游戏的品牌推广,经常会陷入“发软文—失去公信力—只能继续发软文”的恶性循环,失去建立正向循环的机会。作为媒体,倘若连权威性和公信力都做不到,沦为渠道的附庸,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媒体的失势,对游戏开发者也不是什么好事。在缺乏用户引导的前提下,厂商容易养成只看利益,无视品质的习惯,结果就只能越来越依赖渠道。不幸的是渠道大爷们的分成又很高,看似茁壮成长的手游市场,到头来大半血被渠道吸去,养了几个渠道巨头出来,很有步页游后尘的危险。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厂商也知道好的产品会说话,像《炉石传说》这种媒体乐于报道的游戏,推广起来事半功倍。但现实的问题是,没多少厂商敢于在游戏品质上下太大力气,导致媒体始终缺乏正常的市场环境来建立正向循环。久而久之,国内媒体逐渐步入了一条符合中国市场特色的道路:一方面,对同质化的国产手游唯心地宣传,只谈市场,不聊品质。另一方面,对国外的创意游戏无比推崇,大力赞扬,甚至出现了“西边不亮东边亮”的情况。

前不久的《纸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多家媒体汇总【http://www.gamerankings.com/iphone/707460-tengami/index.html】,这款游戏在欧美媒体上只勉强拿到了70分的平均分(100分制)。但在国内,平均媒体评分接近90分。在游戏发售前,国内多家媒体就开始不遗余力地宣传造势,在游戏发售后,更开始集体高潮——艺术品、神作等形容词不绝于耳。这一次,手游媒体总算是发挥出了可见的力量——《纸境》不仅在中国评分奇高,连中国区的收入都达到了全球最高。开发者曾做出这样的感叹:“中文化是我们最明智的决定”。

以《纸境》的实际素质来看,国内的评价显然是虚高的。游戏不仅存在流程过短的问题,谜题设计更是莫名其妙,除了音乐与互动方式,已无更多亮点,7~8分是一个合理的分值。但由于《纸境》上手门槛低,且有着完善的汉化、对于国内媒体来说,是难得的不用唯心说好话的产品——在压抑许久之后,给这样一款看上去很容易博得好感的游戏超高的评价,似乎是个证明媒体存在感的好方法。



可惜,这种方法往往存在着明显的断层——只有遇到《纸境》这类话题性作品,国内媒体的宣传效应才能凸显出来。而在面对更为常见的“80分精品”时——符合游戏工业的“80分精品”恰恰是行业和玩家最需要的产品——国内的“媒体力”就逊色太多了。

于是,每隔几个月,一款话题性大作上架,仿佛饥渴了许久的媒体便不遗余力地推荐,集体发出有力的宣传,将这些作品的市场数据推至顶点。除了上文提到的《纸境》,更早的《房间2》《国王守卫者:前线》和《共和国》在至今没有官方中文版的前提下,App Store中国区的排行均领先于美国。是因为它们更接地气?还是因为中国玩家更识货?都不是,答案只能是媒体大规模的自发宣传,给它们赋予了极高的评价。直到现在大热的《纪念碑谷》,类似的桥段仍在上演。

这是个很让人意味深长的现象。这些作品固然很优秀,但得到的赞誉未免太集中了些,太过独特的成功产品对行业历来推动有限——就好比《仙剑5》卖100万远不如10个国产单机卖10万来得有意义。最终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个现实:当一个话题性大作来袭,我们的市场仿佛和全球接了轨;当这波热潮过去,我们的市场又变成了一个孤岛。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这个网的评论真好啊



TOP

确实挺中肯,一群人过来跟我说纪念碑好玩好玩,绝对不是无限回廊的翻版xxoo的
结果买了,连我老婆都3小时通关

国内的捧不起来,就捧国外的,表示媒体的眼光。然后借提高的档次再消费在国产上


TOP

说得好,大受热捧的纸境和最近的纪念碑谷,我都不知道玩点在哪

纪念碑谷我觉得还不如无限回廊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