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太长,择一些看了,写得很好


TOP

占个位置先



TOP

赞,不错~


TOP

太长,留个名,回头再细细看.

TOP

回头看~~~现在已经不买UCG了~~那篇文章没看到~~~
不过老师的《幻魔的征讨之道》还是写的很不错的。。。

TOP

阅后顶
等着看某些知名索匪ID乱入

看完之后,顺便说两句
当人们获得咨询的渠道单一的话,那么他们分辨和选择的权力也会变得单一,而当人们选择单一的时候矛盾和冲突也会变得少了很多...
整个国内的新闻体系本身自由度就不高,缺乏自由气氛。前几天北京地震的新闻国内媒体就被xx部强制统一了口径。LZ的文里引用的“乌鸦乌鸦叫”时的DR那种风格在当时无疑是个另类,所以停刊反省有那么一条,对于国外业界新闻文章比重过大。
当只有一种杂志或报刊为你参考的话,那么其对你的影响可想而知,比如DR就造就了很多被动性的Sega饭。杂志才不关心谁会战死,就算他们看走了眼他们也会迅速变节。膜拜主流用户上帝,就意味着你触摸到了主流的利益,这是不需要知道未来怎样。
有些玩家包括曾经的自己都很像《再见列宁》里的克里斯蒂娜,活在营造出来的信仰中。很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能高呼:Sega最高,Sega出新主机吧的口号。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资讯获取途径变得多元化,多元化正在粉碎着愚民策略,虽然速度缓慢。很多主力饭冷静下来通过网络了解某些弱势饭推崇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纸媒介绍的少之又少。比如2004年以前xbox只是作为一个符号存在在我意识里,而现在很多人说我是极端的软饭。
网络媒体凭借交互和及时越来越有取代纸媒的趋势,在报业发达的美国,美国报业协会NAA最新数据显示,传统的出版业正在遭遇读者群萎缩、原料成本上涨等压力,而目前各报业网络收入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很多城市自己父母那代从没用过电脑的人都开始丢掉报纸杂志,打开电脑,打开IE从子女设好的收藏夹选择门户网站察看自己喜欢的内容。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此消彼长的大趋势下,很多国内纸媒都落地到了网络,所以有趣的事情也发生了,纸媒上的倾向言论越来越和其落地的网络互动自相矛盾了……
席德梅尔曾经这样解释游戏的平衡性“一个游戏就是由很多选择的集合”,当选择变得无用,那么这个游戏就是不平衡的。而中国的某些纸媒依然力不从心使这种不平衡选择变得唯一化。

TOP

好文留名
文章起码没有给人面目可憎之感——如郭德刚那样的
想知道S饭会作何反应

TOP

小罗可以!整得好嘛!

TOP

1. 小编在杂志上刊出罗撰写的《审判日》一文,其中有大量影射、论述TG及S1论坛在E3期间主机大战的词句
-------------------------------------------------------------

E3其间S1在姨妈,楼主不清楚么?

另外,对楼主对一周的评述感觉不恰当, 目前日本和香港那边的游戏杂志很多都是周刊的形式,而一周的消失也不只是因为销量差的原因,某人的话:"2W的发行量, 消化率20%,论坛上还有很多人叫买不到,不知道怎么做市场的."

TOP

全看完了

很快,一个叫LU的网站出现了,俨然成了某刊的“官方网站”。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振臂高呼下,迅速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延伸扩展到了网络上,并在一段时间的“野兽城寨”试刊后,终于又实现了网络内容的纸媒反哺,推出了LU刊物。这一步走的着实精彩。LU还另有妙用。编辑部的故事就是有人走,有人来。LU的灿烂阳光普照菜地,育成鲜嫩翠绿的蒜苗大葱,根根茁壮。

俨然么?本来就是官·方·网·站

至于那本网刊,还不只于此

TOP

zamus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starocean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看完此文,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罗老湿究竟有没有支持过正版?


罗老湿的稿费似乎都用在包鸡上了


包了几只,其余用来治病了

TOP

TOP

历史帖,留名方便搜索

TOP

qiang tie liu ming

TOP

.........liu ming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