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Wii要输就输在战略储备不足上

我还是认为,异质市场和传统市场不是谁削弱谁的问题,不存在异质市场的发展降低了传统市场规模的情况

我认为实际的情况是,任天堂在日本大大扩展了异质市场,而日本的传统市场萎缩比较重,所以市场结构变成了异质市场占更大比例,市场整体需求与过去有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造成异质化主机更能满足市场主流的多数需求,因此更容易获得成功。老任开拓蓝海市场的成绩造成了异质化的需求多于传统的需求,而并非通过异质需求削弱了传统需求,虽然二者的结果都是市场结构发生改变,但核心内容并不相同

而在美国市场,传统市场确实有小幅度的萎缩,通过发展蓝海战略来开发LU+NU市场虽然也是可行的,但是面对一个并未明显萎缩的传统市场,要想让异质市场的份额高于传统市场,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并不是说异质市场开发不了,而是因为美国的传统市场没有日本萎缩得厉害,异质市场要占据市场的主导可以说是非常难。既然市场的主导仍然是旧的情势,主要受众仍然是以前的CU,那么针对于LU和NU的销售策略就不会产生决定性的致胜效果,因此Wii想要通过传统续作+异质新作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攻陷美国市场,难度非常大。传统势力越强的地方,战略资源就越掌握在第三方手中,PS3就越可能成功。

欧洲就更是这样,不但传统市场没有萎缩,而且还在继续发展过程中,即使任天堂发展LU+NU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但是要想在这一轮主机大战中使异质市场大于传统市场,进而扭转整体市场局势,改变市场需求的主流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再次出现象《任天狗》那样的绝对战略资源


TOP

对了,2月北美市场上,据说是NDS>WII>XO>PS3>PSP



TOP

请解释为什么NDS在北美和欧洲都卖的超级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7-3-2 23:55 发表
请解释为什么NDS在北美和欧洲都卖的超级好.
很简单,之前所表述的一切都是在讨论如何获得胜机,获得胜机的关键是什么

而获得了胜机之后,几乎不用解释的就是连锁效应,这不是本帖讨论的范围


美国和欧洲从形势胶着到“卖的超级好”也无外乎两个原因:

1.以绝对战略资源获得装机量,同时对市场主流作出引导

2.获得胜机后坐等连锁效应滚雪球



而在美国和欧洲,Wii目前却还没有这样的情况

1.缺乏足够的绝对战略资源,未能达到对市场主流方向造成改变的影响

2.未获得明确的胜机,雪球还没滚起来

TOP

当然是日本的传统市场自己萎缩在先
但在日本这样一个惯以一强皆弱化严重的市场里,什么类型的商品一旦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另外类型的产品必然会受到强烈冲击,这样的影响是必然的,就是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
消费者的习惯和从众意识形态是一方面,市场容量的限制也是重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美国市场的接受能力,我认为将会使得有WII加入竞争的未来美国游戏市场扩大到前所未有的惊人地步
当然如果同时PS3和XO都足够优秀,一个市场中三个强势主机也完全合理
起码第二、三名的成绩,可以比之前的XB/GC强得多。
到时候PSP/PS2/PS3/XO/GBA/NDS/WII众多主机很可能会一起共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原因就是每个主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受众,每个主机都足够优秀
美国就是这样的市场,只要是好东西只要有人去消费,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这是日本所不能相比的
日本一定会有风格的更替,机种的更替
NDS大了,PSP一定小,GBA甚至消失
PS2大了,NGC一定小,XB甚至消失
各个势力可能会各领风骚数百年,但结果终究是大一统
美国市场,则是可以割据下去的。
也就是在这样允许不同存在的市场中,WII的成功才是有希望的
换句话说,与持有LIVE优势的XO,和持有BD优势的PS3一样,WII是同样有着自己优势的
当然这个“成功”的定义,肯定不是以往一家独大的“成功”了
在美国市场,这样一家独大的“成功”不但WII很难拥有,PS3和XO也一样很难的。

TOP

美国和欧洲的NDS是从动森到N狗的长时间持续,然后从新马才开始崛起的,脑锻炼都应该只能算是起辅助作用...
而且实际上一直到现在的“超级好”状态,甚至包括夸张的“PSP折价换NDSL”事件
起主要作用的依然是这几款评价非常高认同度非常高的N自社游戏
销量上的反应也是如此,第三方的游戏并没有起到作用
N自己卖到相当高度的游戏也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却把NDS带到了这样的高度
靠只有N自己。

反观欧美的第一二三方PSP游戏,品质一直相当不错,好游戏的销量也很惊人,PSP主机的销量也很不错
却在与只是这么几款游戏撑起的NDS相比较时越来越落下风
如同之前N的英国分部负责人所说的那样
PSP的确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但NDS的利润却比当初GBA独大时期更高了——市场的确是扩大了
要我说,真的不一定要比的。


当然,家用机市场的对手要远比一个PSP强得多
但几款游戏把NDS推向高位的事实还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那就是在这条异质——或者说与以往明显不同风格的非传统路线上
市场在对新事物的接受的这个过程中,来自传统游戏对手的干扰是很小的

也并不是一定要说NDS/WII与传统主机在走什么“平行”的市场
但显然,在被市场的接纳速度上,这样思路的新产品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初期的普及量便可以来自于此,现在的WII的全世界缺货也足可以说明

接下来N的游戏,没错的确是重中之重
但想一想既然N可以从NDS走到今天WII的这一步
也实在是没有理由会在这么关键的游戏这步上有什么闪失
而且其实WIISPORTS的推出,就已经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了
所以我们就静静等着下一个类似的作品吧

我好像的确挺乐观的~

TOP

现在WII在日本和北美销量相当不错呀.

TOP

VGchart的数据
NDS百万作品的三地销量(百万) 日41.4  美21.6  其它19.5  总82.7

硬件 日15.57  美10.79  其它11.51  总37.87

NDS的辉煌很大一部分是日本市场的功劳,软硬件件销量十分夸张,而美国的硬件销量甚至还低于欧洲等其它地区,当然这个第三方数据可能不准,但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而Wii目前
百万作品 日3.0 美4.0 其它3.3 总10.3

硬件 日1.75 美2.04 其它1.41  总5.20

目前看来Wii在美国的表现不错,我没有同期NDS在三地的数据,我想应该是比DS当初要好很多,不过也不容乐观,不是基于现实,而是基于未来的发展,也就是战略布置上,Wii的基础不错,不能闲置着让对手赶前,否则和05年的情况就到过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7-3-3 10:50 发表
现在WII在日本和北美销量相当不错呀.
首发期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过去了就要拼实力了

Wii的硬件本身就是一个绝对战略资源,一个手柄能抵得上数款百万大作,而且可以有一定引导市场的作用

现在Wii卖得比PS3好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同样在没什么游戏的情况下,“便宜”的吸引力比“高级”的吸引力还大点,新鲜操作的“热乎劲儿”比高级影音的“热乎劲儿”维持的时间还长点

后面怎么样,还得看

TOP

汗颜自己这么晚才看到这贴。

这贴中很多同学的观点与我最近的思考不谋而合,实在有高山流水相见恨晚之感!

大快朵颐的同时,在下也希望能奉献些许浅陋的思考与诸位共享!

……不知不觉滔滔江水,超越了只谈Wii的范畴,所以我单独发帖到业界区了,希望各位能不吝赐教!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47360-1-1.html

TOP

基本上任从发行新的主机开始,都是自己先在开发出符合这个主机定位的游戏,然后来引导第三方。NGC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因为任在ngc上发售的游戏大多只是N64的加强,而这一切,广大的第三方企业都是熟知并掌握。所以任在其中并不出彩。ngc归于平庸也就理所当然的事。相对于NGC来说,Wii是一个革命性的平台,目前在Wii出的游戏,除了Wii Sports来说 基本上没有符合Wii特性的游戏,其他软件商还在摸索,这个时候就看任能在Wii上带来怎么样的游戏来确定Wii的定位了,这对于任来说是责无旁贷的,也是任必须做到的,我相信任在不久就会有这样被目前的人认为“异质”的游戏发表以及发售的。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Wii在传统游戏上的表现。之前zelda、fe的发售不成功,也说明了目前传统游戏在Wii的进化不够。期待之后马里奥银河、大乱斗、银河战士这些传统类型的游戏能对Wii有多少的突破,如果这些游戏的变革能获得成功,那么明年我们就能看到Wii有更多第三方的优异软件了。
题外话: DQS是我目前感觉能体现Wii性质的传统游戏类了,可以从DQS的发售情况来展望Wii今后的一些发展方向。

TOP

NGC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因为任在ngc上发售的游戏大多只是N64的加强,而这一切,广大的第三方企业都是熟知并掌握。所以任在其中并不出彩。

的确如此,GC的失败就是任自己的问题。PS2、XBOX都能做类似的游戏,游戏面还比你广,为什么要买你GC。第三方的总体游戏质量比当年第二方差多去了,游戏媒介不是关键,卡带怎么拉?质量最要紧。zelda、fe的发售不成功,GC的作品啊!!!WII的入手再等等吧。。。

TOP

Wii的低成本开发对游戏开发商的意义也非常大,这点也是Wii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TOP

其实我认为欧洲市场不出意外的话,PS3仍然会是NO.1.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7-3-5 09:53 发表
其实我认为欧洲市场不出意外的话,PS3仍然会是NO.1.
三大市场眼前来看的确就剩这一种可能了...

发售2、3个月再看吧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