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小道消息]NDS是人为控制产量

果然不出我所料,真有人把生产DSL的技术去等同于生产小电源的技术,智商高得让人敬佩

小电源技术含量极低,一家山寨里可以有十多家生产小电源的乡镇厂

而全国范围里你能找出几家任天堂外包生产NDSL的电子厂?国内是否有10条以上NDSL生产流水线,尚且值得研究。
这些问题都期待业内解释。


另外,SONY的“生产出货”一向比较神奇,还有“循环生产出货”,这些数字早在N年前就在等待业内解释了,客观游戏饭们请赶快研究啊

[ 本帖最后由 adamth 于 2007-5-27 07:57 编辑 ]


TOP

早知道老任是个老狐狸



TOP

老山内看中聪哥就是因为丫的后院比谁都大


TOP

真的假的,任不该啊

TOP

地球人都知道.

TOP

囤货是肯定的,不然前几周日本比以前高出1倍的销量和圣诞期间高出n倍的销量的ndsl是哪里来的。

TOP

NDSL是月产200万的生产机制,后来好像有提高到250万,Wii不知道,控制出货是非常普通的做法,现在是为了不积压库存,保持消费的热度,初期为了达到目标贩卖数,任天堂和微软都通过向零售商大量出货,宁愿把货放在零售商的库存也要报表好看,像XO的1000万出货消化到现在就是压货的结果,SONY连自家仓库都算在内,只是更是往自家脸上贴金罢了。
此外,零售商愿意大量进货,其实也是看好销售才这么做,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供需关系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只是如果只拿任天堂说事的,想想微软和SONY

TOP

引用:
原帖由 eastspider 于 2007-5-27 07:20 发表
用脚丫子想一想都知道任天堂控制出货量

就那点技术含量,深圳东莞随便找个厂做都给他销量翻翻
太PF您的脚丫子了,在下震惊的无言以对。

TOP

引用:
原帖由 adamth 于 2007-5-27 07:56 发表
果然不出我所料,真有人把生产DSL的技术去等同于生产小电源的技术,智商高得让人敬佩

小电源技术含量极低,一家山寨里可以有十多家生产小电源的乡镇厂

而全国范围里你能找出几家任天堂外包生产NDSL的电子 ...
岩田聪在今年一月初就明确声明任天堂没有人为控制NDSL产量,他指出由于市场销售远远超出了预计,造成所有生产线都处在满负荷运转状态,但考虑到市场瞬息变幻,该社并不准备增开生产线。

该社并不准备增开生产线-或许这也算是控制产量的一种方式。

TOP

销售旺季前囤货很正常

TOP

引用:
原帖由 魔龙封印 于 2007-5-27 10:32 发表
囤货是肯定的,不然前几周日本比以前高出1倍的销量和圣诞期间高出n倍的销量的ndsl是哪里来的。
即便国内的企业也多在销售旺季到来前采取增加产量提高库存的方法应对可能发生的缺货。

TOP

废话。:D

控制产量是必须的,不用液内,只要学过经济学的大学生都明白。

边际产量=边际收益时,其利润最大化。再往里投入成本只能造成边际产量为负,得不偿失。

TOP

销售旺季前囤货不VERY正常么 我玩墓场物语都知道在节日前囤礼物过节时一并送给妹子:D :D

TOP

引用:
原帖由 eastspider 于 2007-5-27 07:20 发表
用脚丫子想一想都知道任天堂控制出货量

就那点技术含量,深圳东莞随便找个厂做都给他销量翻翻
因为暂时的供不应求而无节制地提高产量乃至增开生产线是一些短视的国内企业才会采用的方法,制造市场饥渴效应是日系厂商的惯技,广州本田的成功就是近年著名的案例。
索尼的PS3也曾经试图制造市场饥渴效应,然而却成了笑柄。
NDSL和WII现在的好调状况已经大大超出了 厂商的预期,因此也很难相信是蓄意控制。

20多年前GAME&WATCH大热销时,任天堂曾经盲目扩大生产,甚至不惜委托外包,结果造成市场迅速崩溃.
苏秦已非旧苏秦,如果现在的任天堂还是采用几十年前业已证明失败的经营策略,恐怕早就灰飞烟灭了......

TOP

有多少人知道NDS和Wii是鸿海代工的?液内砖家们总不会对鸿海的产能有所怀疑吧。
嗯,也许惟一的解释就是芯片产能。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