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嘲讽和朝圣---来自质量效应的问候

引用:
原帖由 cangying 于 2007-11-17 08:44 发表


加上语音、加上文字,工程太庞大了,够戗能有中文版,就看台湾微软那边了想不想做了。
让玩这游戏的部队朋友给台湾ms去封官方通告
你y不中文化这游戏。。我们救杀过来
你y中文化质量不好。。我们也杀过来


TOP

这不是加分,这是爱



TOP

me这个游戏,要真正体验过才知道爱的是什么,才会期待后续的两部作品。
本次bioware野心之大,也只有blizzard可堪比了,也难怪ea会来收它。
超过20个星系,每个信息有2-4个恒星系,每个恒星系有4-7颗行星。
每一颗行星都有详细的地质及历史报告,每个恒星系均有一颗可以登陆的行星,登陆上去之后每颗的环境都严格按照设定来,有冰川,岩浆,沼泽,荒漠等等地形和风暴等等气候,更恐怖的是在上面可以看到比较近的其他行星,已经小行星带,还有该行星系的太阳。
而这些只是完全无关剧情的支线任务和探索内容
当你迎着风暴在坑坑洼洼的冰川星球上看到蓝色的太阳,如同火星一样的临近星球以及那一条从地表升起的小行星带,然后跳下载具去发掘一个属于50000年前灭绝的古文明的金字塔时。
当你发现你寻着踪迹找到的是一个自我演化的人工智能机器,而且它正准备为了保守秘密和你同归于尽时(非剧透,支线小任务)
当你驶过由上古先民冬眠装置组成的通天殿堂去寻求破解银河系所有生物无法逃脱的命运之环的方法时。
当你打开你的银河系地图,看着上面的点点繁星时。
你应该提醒你自己,你只是在玩一个游戏。


TOP

玩了15小时+了,应该说是Kotor的完美进化版。或许内涵上相对10年前的BG没啥长进,但Bioware终于在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上把外包装作的精美异常——这就是完美了!

TOP

同意LS

那么多星球只是噱头,有用的没几个,大多是看看,发现点资源,还没大航海的探索部分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07-11-19 11:07 发表
同意LS

那么多星球只是噱头,有用的没几个,大多是看看,发现点资源,还没大航海的探索部分多
6个G啊6个G,据说50个G才能把地球做全(不带海底)还是低精度的,游戏还要考虑到声音这一块,探索也不可能多到哪里去…………除非做成大航海的画面体验。

剧情没啥好讲的,全程语音,容量和制作成本放在那里,想太过宏大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玩ME只需要好好体验系统,好好体验战斗便够了,这次的战斗相当有味道,应该说有的地方甚至比COD4还有味道。

TOP

嗯,那就是噱头多了啊

不如少做点星球,多加点探索元素,多加点支线任务,还是有可能的

杜撰这么多星系,BIOWARE也挺累的

COD4死命冲到据点就可以了,不在乎杀多少人,这个系统专为电影般的大片所设

[ 本帖最后由 狂涂 于 2007-11-19 17: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07-11-19 16:56 发表
嗯,那就是噱头多了啊

不如少做点星球,多加点探索元素,多加点支线任务,还是有可能的

杜撰这么多星系,BIOWARE也挺累的

COD4死命冲到据点就可以了,不在乎杀多少人,这个系统专为电影般的大片所设
我觉得,你要的是FPS/ACT,而不是RPG.

TOP

没那么多时间去看关联不大的故事

大段的星球介绍实在提不起兴趣

特别是在11月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11-17 12:01 发表
开战前先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免得呆会儿搞乱了


Bug‘s Gate对我来说仍然是我最喜欢的Bioware 游戏,也是我最喜欢的美式RPG
NWN系列我很不喜欢。
延伸一点,我想对嘲笑日式RPG的内涵人士说一点,读者的数量远大 ...
我靠,bug's gate...

TOP

引用:
原帖由 darktemple008 于 2007-11-19 10:40 发表
me这个游戏,要真正体验过才知道爱的是什么,才会期待后续的两部作品。
本次bioware野心之大,也只有blizzard可堪比了,也难怪ea会来收它。
超过20个星系,每个信息有2-4个恒星系,每个恒星系有4-7颗行星。
每一颗 ...
有爱真美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