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DS《DQ IX》Wii《DQ X》投入的目的所在

引用:
原帖由 God88 于 2008-12-12 12:18 发表


日式打槍游戲還有CAPCOM嘛
对,除了任地狱和老卡等少部份全球通吃的游戏外,其它的日商呢?

大部分日式游戏的受众就那么多,比枪车球的受众要少很多,而且JZF老师说了,欧美相当多游戏引擎是兼容卡,能在几个系列上用个两三代都没问题,而日式的受众小,还有游戏引擎开发费用,选择高清平台的话,日式的受众+引擎开发费用+高清平台开发费用...

你上面说  SE的正統FF和DQ這遲緩的開發進度,就算雙雙破三百萬,也抵抗不了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巨大損失,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难道不是假如没有经济危机的话,选择高清平台,将会比Wii平台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意思?


TOP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除非有新血注入,不然在传统玩家流失的今天,这只是永远的梦罢了

你看这FF3DS这引擎都用了几作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XXOO 于 2008-12-12 12:24 发表

对,除了任地狱和老卡等少部份全球通吃的游戏外,其它的日商呢?

大部分日式游戏的受众就那么多,比枪车球的受众要少很多,而且JZF老师说了,欧美相当多游戏引擎是兼容卡,能在几个系列上用个两三代都没问题,而 ...
當然未見得會比在WII上賺得多,所以FF13系列堅定的在高清機上制作,是SE自己作死,所謂的技術積累也不過是臆想罷了。就怕日本廠商還沒等到自己的技術積累成熟,在金融危機過去之前就倒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God88 于 2008-12-12 12:41 发表



當然未見得會比在WII上賺得多,所以FF13系列堅定的在高清機上制作,是SE自己作死,所謂的技術積累也不過是臆想罷了。就怕日本廠商還沒等到自己的技術積累成熟,在金融危機過去之前就倒閉了
算了,有人装傻,我就直白点吧

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这句话让我以为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经济危机的话,DQ和FF出在高清平台上要比出在Wii上好

FF我不否认,毕竟画面是自从7代之后系列的重要卖点,而且现在的人设风格,岛国外也有不少年轻一族的受众了

但是DQ,一个不怎么以高清真实为卖点的小众(全球范围)游戏,出在一个装机量小,开发成本高的平台上,比出在一个装机量大,现在在岛国是全民皆知,而且开发费用小的Wii上要好?

或者在上面的句子里套入随便一个以岛国为主要受众的日式,要说您不是“客观饭”的话恐怕没人相信吧

[ 本帖最后由 XXOO 于 2008-12-12 12:52 编辑 ]

TOP

其实,有一点我很感慨,欧美的家用机游戏的崛起从PS2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而具体深层的原因JZF老师也大概分析了一下。而我想说的是,就因为最近欧美厂的风光和日本(除任天堂那个)外的萧条气象,就很简单的下个结论说日本厂商不行了,日本厂商要技术上怎么追怎么追,这种想法是不是太过不经过思考了呢?
是日本厂商不思进取所以就不行了?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去说因为日本市场的萎缩和欧美家用机游戏的崛起去分析呢?
最可怕的就是一看到问题就试着用激进的方法去解决。矫枉过正虽然是世界上一切的真理,但是实在太过了也不好的说。

TOP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说白了,游戏这东西地位还是低,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罢了。
游戏在人们心中还远未达到艺术的层次,所以市场仍然能让流水线,换汤不换药的游戏继续生存下去。就像好莱坞,片子的艺术性先不说,我先得刺激你的眼球,让你获得哪怕一瞬间的快感,这就ok。
况且现在的商业模式,各个公司的决策都要为董事们负责,谁也没胆量赔本赚吆喝。
所以,就近几年来说,风水还不好转。

TOP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這跟WII的玩家最終都將轉向XO.PS3的言論有什麼兩樣?
還沒發生的事就少講

TOP

引用:
原帖由 索尼 于 2008-12-12 13:06 发表

说白了,游戏这东西地位还是低,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罢了。
游戏在人们心中还远未达到艺术的层次,所以市场仍然能让流水线,换汤不换药的游戏继续生存下去。就像好莱坞,片子的艺术性先不说,我先得刺激你 ...
遊戲是娛樂
就算是藝術也是要以賺錢為前提
刺激眼球本來也是娛樂的一部分
WII的方向或許能解決開發成本問題,但廣告成本問題卻只有更嚴重

TOP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这例子举的不好,好莱坞的电影基本都是流水线式的

TOP

日本游戏业的繁荣是建立在一个封闭式的产业链中。


过去,任天堂和世嘉一直是日本市场的分水岭。
任天堂定位幼年和少年;世嘉是少年与青年。
◆ 任天堂的产品线一直围绕这自己的市场定位开发,且这个市场对技术成本要求低,任天堂主要真对趣味性投入费用,关卡设计和品牌营造一直是任天堂的强项。
◆ 世嘉的市场则必须在技术成本上投入很高,这也是世嘉为什么走技术路线的原因,当然作为日本业务机的龙头和自身的定位,也迫使他这么做。世嘉可以说是代表和推动日本业界技术发展的重要角色,很不幸,因其高额的开发成本和产品线拉得太长,迫使其倒下了。
● 索尼走的是技术整合路线而非技术发展路线,其研发的主机并没有真对软件开发这一重要环节,才使得欧美PC产业链能够成功的侵入小国的壁垒。从以往的主机来看,世嘉的DC和任天堂的GC都是以软件开发者为重心的硬件升级。

TOP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08-12-12 13:23 发表

遊戲是娛樂
就算是藝術也是要以賺錢為前提
刺激眼球本來也是娛樂的一部分
WII的方向或許能解決開發成本問題,但廣告成本問題卻只有更嚴重
任天堂在广告上花的钱有索尼和微软多吗

有投入才有产出,GOW要没有那铺天盖地的广告,销量起码打个对折

TOP

说的很好~~~支持~~~~

TOP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这种时代永远不会来了

TOP

MGS4那广告才是铺天盖地,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宣传投入

TOP

引用:
原帖由 XXOO 于 2008-12-12 12:50 发表

算了,有人装傻,我就直白点吧

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这句话让我以为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经济危机的话,DQ和FF出在高清平台上要比出在Wii上好

FF我不否认,毕竟画面是自从7代之后系列的重要卖 ...
難得被人說成客觀飯,我哭成淚人

我裝傻愿不如您裝13來得風情h49

您一開始就沒搞懂我在噴誰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