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原帖由 FXCarl 于 2009-6-2 13:47 发表 LZ 说的很棒,但是都是在理想环境 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的客厅布光不均匀,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 脸部识别的问题,我们相信现在数码相机的水准……是不是脸……基本上不会找错。但是是不是认得人,却要靠“运气” ...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魔神至尊
原帖由 d2loader 于 2009-6-2 13:40 发表 至少ms是这一领域,还有ai 领域世界最强的公司之一。。。
原帖由 laarcenciel 于 2009-6-2 13:49 发表 我不是专家,也不一定正确,仅仅想大家讨论一下,不对之处还请指出。 我大概浏览了一下,没有细看。motion capture那段没有错,很多电影或游戏都是这样的,原因是计算机模拟人体自然运动很不容易(几乎不可能真实还原),动作扑捉更加经济和有效。 而微软演示这些computer vision方法的运用领域却不在于此。他的目的只是“扑捉”人体的某个运动,然后通过相应的graphics方面的东西呈现出来:抑或是跟随人体做出相应动作(插轮胎),抑或是对人体动作做出反馈(球弹开),并没有很严格的要还原人体运动的目的。 另一个是我相信微软demo可行的地方就是:凭借我们这边一些硕士生都能做出光用手和一个摄像头就能控制赛车前进、左右转、后退等操作,对于那些在 theory和programming方面无懈可击、又通过各种top ranked会议和期刊验证过,进入微软的优秀人才们,这些其实都是小儿科。
魔头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9-6-2 13:54 发表 ok,我承认我动机不纯。不过,我在今天满屏的泛酸和下限贴中,总算找到了一点营养,我很高兴。感谢LZ分享。
原帖由 FXCarl 于 2009-6-2 13:55 发表 还有想说的是…… 游戏对于操作的竞速要求,和实验室的“可用”要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就说操控车辆驾驶着一个…… 可能遥控车辆运动,你的手部动作可以指定车辆运动就OK了。而实际游戏即便是最简单的赛道和赛 ...
原帖由 xphi 于 2009-6-2 13:55 发表 其实这东西的工作原理在演示中基本都能看到,演示里面那个“装象”就再明白不过了。这个东西基本就是个玩具,不要把工业用的东西拿来比较,从演示看这个产品是不能用精确、准确来形容的,只能处理个大概动作。但是如 ...
混世魔头
元始天尊
入门级小说码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