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求助] 全世界制作费用最高的游戏是GT这类赛车游戏吗?

引用:
原帖由 六研 于 2009-9-30 23:51 发表
PD会做空气套件?PD这样的游戏公司有风洞实验室吗,这也太下限了吧
TG上有汽车设计人员不,了解汽车设计流程吗?PD这样的公司搞软件我佩服,比如那个GTR的显示,参与车辆整体设计还是歇歇吧。有人提到雪铁龙 ...
我也一直都觉得这个血龙gt是完全架空的,就图个前卫和帮公司做形象~
甚至连走也走不动,概念车走不动的例子司空见惯了~很早前在车区都这么说。。
非马后炮。。

但后来了解过,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http://video.sznews.com/content/2009-05/22/content_3787033.htm
而且还有boost按钮,足够梦幻。。虽然不知道原理是不是n2o~

最佩服的还是mazda的风籁~
外形足够概念~
但居然下场比赛~
下场比赛是啥意思啥概念??

我贴过视频,那声线。。。。


TOP

设计空气动力学零件不一定要风洞 ~ 不然如今这么多年开发 CFD 计算流体动力学 干嘛 …… 可以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就犯不着动那么大手笔。顺带说,一般的跑车,空气动力学设计也并不是那么的高难度,首先弄套包围,然后前面稍稍突出一个前唇片,尾部做一个斜开口——这就是一个简易扩散器啊……根本不需要风洞也知道有用的

而且风洞可以提供的数据并不是那么有助于分析。现在 F1 设计中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计算机里模拟的。剩下的时间是制造模型,小比例风洞。只有最终接近成品时才会使用 1:1 风洞。风洞很难得到精确的气流流动数据,只能得到一个最终的下压力和阻力结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9-9-30 15:43 发表

对于大企业而言,这些东西一笔是一笔,不会糊里糊涂的“就当掏钱用作千万级游戏玩家市场的宣传费”了。

车厂都是很谨慎的,不是你掏的起这比巨额的授权费就同意给你授权的,也不会因为你有了千万级游戏玩家这个 ...
还真不是,汽车大厂每季度都有广告预算,这些预算对于负责宣传的部门来说是必须要花出去的,不管宣传部门做地面广告、网络广告还是媒体广告,这些钱必需要花出去。

当然涉及车厂品牌的事情必须要和车厂的公关部门协商,但像PD这种有背景的公司这类事根本不用多说,给车厂用游戏做宣传,他们倒巴不得呢,更何况是GT这种上千万级,又是完全针对的客户群、潜在客户群,推广到达率极高的产品。

[ 本帖最后由 ZENITHknight 于 2009-10-1 00:5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六研 于 2009-9-30 23:51 发表
PD会做空气套件?PD这样的游戏公司有风洞实验室吗,这也太下限了吧
TG上有汽车设计人员不,了解汽车设计流程吗?PD这样的公司搞软件我佩服,比如那个GTR的显示,参与车辆整体设计还是歇歇吧。有人提到雪铁龙 ...
PD为雪铁龙设计的那辆概念车可以买,搭载V8引擎,好像只生产20辆。

[ 本帖最后由 小JJ和大MM 于 2009-10-1 01:21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F458和SLS AMG的够买者跟GT fans真的有什么交集么?到是说GT通过宣传自己收录了还没上市的超跑来吸引玩家够买游戏才更说得通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shyb000 于 2009-10-2 05: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F458和SLS AMG的够买者跟GT fans真的有什么交集么?到是说GT通过宣传自己收录了还没上市的超跑来吸引玩家够买游戏才更说得通吧。
说不通

TOP

米国很多小改装店和DIY的强人都做过超炫的空气学套件和各种各样的大包围,但实际在赛道的表现到底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酷炫的外观效果肯定够了。
至于不借助风洞只靠计算机模拟来搞空气动力学的相关设计,我想这位筒子肯定没在车厂干过,现在的汽车设计先不说高端乘用车,就是低端的家用车的地盘调教严谨的车厂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台架试验,主要考虑随机振动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继而调整四轮的定位参数,弹簧和减震器的合理配合,这个工作的计算机模型已经比流体模型要相对简单但都无法只以计算机模拟来替代。要设计真正有效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只靠做CG模型的家伙。。。。。。
至于法国车,比较赞同TOPGEAR的观点,还是留给法国人自己自娱自乐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六研 于 2009-10-2 10:52 发表
米国很多小改装店和DIY的强人都做过超炫的空气学套件和各种各样的大包围,但实际在赛道的表现到底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酷炫的外观效果肯定够了。
至于不借助风洞只靠计算机模拟来搞空气动力学的相关设计,我想这 ...
topgear的不能都同意啊,会有后果地。。。

TOP

用“三个代表”的话说,德国和日本的思路应该是代表了汽车发展的正确方向:D
个人观点,等着挨砖。

TOP

引用:
原帖由 六研 于 2009-10-2 12:51 发表
用“三个代表”的话说,德国和日本的思路应该是代表了汽车发展的正确方向:D
个人观点,等着挨砖。
你所认同的topgear啊。。


看。。立马化渣了都。。
http://club.tgfc.com/viewthread. ... p;extra=&page=1

所以啊,topgear的东西啊,还是看看算了,要真信,先不说东西真假权威不权威~
就已经被喷死了。。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09-10-2 13:38 编辑 ]

TOP

认同TOPGEAR对法国车的观点,不等于认同所有TOPGEAR的观点,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至于狂热的成为一汽车节目的FANS,高举红宝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过TOPGEAR的风格蛮轻松的,看着比较舒服,相比之下国内的清风车影之类的渣滓

TOP

引用:
原帖由 六研 于 2009-10-2 14:49 发表
认同TOPGEAR对法国车的观点,不等于认同所有TOPGEAR的观点,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至于狂热的成为一汽车节目的FANS,高举红宝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过TOPGEAR的风格蛮轻松的,看着比较舒服,相比之下国内的清风车影之类 ...
哦~原来是这样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六研 于 2009-10-2 14:49 发表
认同TOPGEAR对法国车的观点,不等于认同所有TOPGEAR的观点,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至于狂热的成为一汽车节目的FANS,高举红宝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过TOPGEAR的风格蛮轻松的,看着比较舒服,相比之下国内的清风车影之类 ...
十分认同,现在不少人就是把人和东西捧得太高了,上神台了

TOP

引用:
至于不借助风洞只靠计算机模拟来搞空气动力学的相关设计,我想这位筒子肯定没在车厂干过,现在的汽车设计先不说高端乘用车,就是低端的家用车的地盘调教严谨的车厂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台架试验,主要考虑随机振动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继而调整四轮的定位参数,弹簧和减震器的合理配合,这个工作的计算机模型已经比流体模型要相对简单但都无法只以计算机模拟来替代。要设计真正有效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只靠做CG模型的家伙。。。。。。
主观评测和校调的需求任何时候都存在,计算机模拟只是可以帮助在第一次实际制造的时候就可以获得一个逼近的结果。把降低反复实验的次数理解为完全替代,我很想知道这种思维方式是谁教会的

前两天还在 A9 上和太郎讨论车辆校调数据的来源,参考各种已有数据以降低反复次数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对于新设计,与其靠经验,不如靠计算机模拟

其次,如果你假设 PD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依然和你想象的那样只是一堆 CG 艺术家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可笑的就是你自己了。没有人可以证明 PD 没有聘请一些具有车辆设计背景的员工。 且不以 PD 举例,装甲核心的机体设计师实际上为 Honda 设计了 Asimo,是个货真价实的机器人设计大师,合金装备系列与毛利元贞之间的关系也是众人皆知。仅从 PD 可以完成 R35 的 UI 这个最广为人知的事实来看,就可以说 PD 一定有汽车工业背景的人员存在。 Nissan 又不是纱布 ~

反过来说,车辆改装厂就一定规模很大很专业么 …… 一些日本的改装车厂充其量也只能叫“作坊”。这些车厂都有风洞?你们知道风洞的运营成本有多少么?连雪铁龙的WRC部门都要去租风洞,临赛时对最后版本赛车才用一用 ……

可以搜搜新闻,国内今年9月17号才建成第一个汽车风洞实验室,同济承建的。之前的国产车都怎么做出来的?难道不用先模拟,全部都到国外吹?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 ... 2691622385564023838

[ 本帖最后由 FXCarl 于 2009-10-2 18:55 编辑 ]

TOP

LS的兄弟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是汽车业的从业人员,注意下目前国内车厂有造高端乘用车的吗? 中低端乘用车是基本不会特别关注空气动力学的,汽车造型设计保持个流线就够了。国内没有汽车风洞很正常,一汽二汽之流没这个需求,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公司才起步而且其没有真正需要做风洞试验的车型。前面我说了,很多作坊出的大包围其外观装酷的因素更多一些,这类“空气学套件”和真正能有效提高汽车在高速状态下表现的空气学套件有本质的区别。
PD做赛车游戏需要汽车从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我是同意的,但因为有这些汽车专业的顾问就认为PD可以搞汽车设计了,这个逻辑我是想不通的。好比PD请乔治亚罗提供一个新车的技术参数以便于将其用于游戏中,然后就声称具有乔治亚罗般的整车设计实力,这通吗?
PD的主体应该还是计算机程序相关人员,这些人应该没系统的学过理力,材力,机原,机设,随机振动,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所以我认为PD不具备严谨的汽车设计能力,毕竟他不是汽车公司。
其实作为汽车圈内从业人员我不好意思提国产汽车的设计流程,但奇瑞等车厂的设计流程已经逐渐接近国外的设计思路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