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51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说字幕不如配音真心喷了

看着几个老外说中文,还对不上嘴型。有时候为了说话的长度一样,生硬的要多说几个字,就好了?

原味和真实感这种东西,配音再好能替代么?

照这个逻辑,专门请语言专家造出克林贡语、造出阿凡达语还让他们在电影里叨逼叨说半天,岂不是脑子有病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2)

都是吃饭,有的人为了填肚子,有的人为了尝美食,咱不是对号入座。这个话题还是歇了吧



TOP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F)

这个笑话配音要怎么办?


TOP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可能有些牵强。。

MIKE:唉。。。。。
BEN: I?!你得了个I?!

有人看片子只是一种休闲放松,没有兴致和精力盯着字幕看。
有人喜欢体验原汁原味的感觉,这个没什么对错之分,个人的喜好而已。
当然,那种配音配得非常死板毫无生气跟背书一样的那种不予评论。

TOP

老年人的认字速度很慢,配音是必须的

TOP

我觉得只有一种东西,配音比字幕好,就是有了字幕也看不懂的。

比如周星驰片子的粤语字幕……

很多人说不看粤语版等于没看,这我只能羡慕了,因为粤语字幕实在看不懂,我只能听石斑鱼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fc 于 2012-1-12 18:51 发表



可能有些牵强。。

MIKE:唉。。。。。
BEN: I?!你得了个I?!

有人看片子只是一种休闲放松,没有兴致和精力盯着字幕看。
有人喜欢体验原汁原味的感觉,这个没什么对错之分,个人的喜好而已。
当然,那 ...
事实上配音就差不多这样,mike说的是“呃……”

但是这个笑料的味道就差了好远

TOP

字幕也不是没弱点吧?   原本看表演你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  但是字幕却会提前剧透  这是让人很无奈的地方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ma661 于 2012-1-12 19:23 发表
字幕也不是没弱点吧?   原本看表演你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  但是字幕却会提前剧透  这是让人很无奈的地方
那为什么中文片还要带中文字幕?

TOP

粤语还是中文呢,如果不懂英文的呢?看字幕还真不如好的配音,尤其动画片
如果你能脱离字幕,又何谈字幕和配音的优劣?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配音考验的还不仅仅是配音,更重要的是翻译,如何翻译能够尽可能地保留原味又要让观众方便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你说的这个笑话,用字幕同样无法表达其中的含义,所以根本没法呼应你的观点,反而倒是验证了公孙的论点,那就是你要去脱开字幕才能体会个中妙处。

说到配音,其实台词的译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片中国家的俚语笑话,双关语,如何用一种语言来诠释另一种语言的含义是译制工作者很伤脑筋的事,但是一旦能想出来,经过配音之后的效果会远远胜出字幕
我也举个例子,冰河世纪3里巴克和两只负鼠去救岩浆中的喜德,原句是这样的:
负鼠: Look! He's right there.
巴克: Roger.
负鼠: No, Sid.
巴克: I know, Roger!
负鼠: How about we get Sid first. And then go back for Roger.

上译的配音是这样的:
负鼠: 看! 他在那!
巴克: 晓得.
负鼠: 不是"小德" 是喜德
巴克:  晓得!
负鼠: 要不我们先去救喜德 然后再回来 救你的"小德"?

译句虽然淡化了负鼠对巴克的军用语roger的理解,但是加强了双方在危机情况下对“晓得,小德,喜德”的混乱理解的笑果。
这片子我在电影院原声国语各看了一遍,国配场次这一段落全场笑翻,但原声字幕版此片段笑声寥寥。
还有其他几个段落,负鼠对于aye(军队用语的“是”)和eye的误解,上译是用“然也”对应“蓝眼(巴克的眼睛的确是蓝的)”来译制的,效果同样很棒。

也许你会说何必花这么大力气去做这种译制工作,大家反正都懂其中的含义。
楼上有个朋友说的好,看电影国配或是原声,就像有人是尝美食,有人是填肚子,在我看来尝美食的没有必要去嘲笑填肚子”你看,他连美味的精髓是什么都不知道”,而填肚子的也没有必要嘲笑尝美食“你看,他多装B,完全不能理解",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一件事,以自己的世界观去质疑他人的立场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

TOP

关键还是现在的配音不得力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KIRITE 于 2012-1-12 22:58 发表


你说的这个笑话,用字幕同样无法表达其中的含义,所以根本没法呼应你的观点,反而倒是验证了公孙的论点,那就是你要去脱开字幕才能体会个中妙处。

说到配音,其实台词的译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片 ...
这是我3楼的一个分支举例,我觉得我主楼提出的意见,你还是没能回答

而且我觉得,动画片多多少少淡化了地域性,更全球化,翻译未必不是好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edwang 于 2012-1-12 23:02 发表
关键还是现在的配音不得力啊
要看的,公映级别的国配要胜过CCTV自组班子的配音很多很多,CCTV偶尔也会出些类似天使爱美丽的质量不错的国配,但大多数还是流水线产物,配音周期短,语气模式化,没感情,这也是观众接触配音最多的途径,所以自然留下很差的印象。

但公映国配不同了,译制配音后期混音周期长,可以有时间在细节花功夫,所以大多数公映国配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不过有时候档期排的紧,也会顾此失彼,10年玩具总动员3的上译配音质量很好,但是后一周上映的危情谍战的国配(同一班底译制)质量明显就没有达到公映的水准。

[ 本帖最后由 KIRITE 于 2012-1-12 23:22 编辑 ]

TOP

 51 1234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