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说字幕不如配音真心喷了

一些本土方言浓重的电影,字幕也无法解决问题,如果增加字幕信息量,电影院无法暂停,会影响观看
完全听不懂口语的,看配音还是好选择


TOP

有些片子是非配音不可的,否则受众想看懂比较困难,比如动画片。所以拿动画片举例是不合适的。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配音的必要,比如A片——是的,我见过给欧洲片配英语的A片,也见过给美国片配德语的A片,毫无疑问都令人倒胃口,尽管后者的素质要强一点。

当一部电影的啊啊啊咿咿咿咿出自一个不在现场而是带着耳机对着麦克风手里拿着稿子的人之口,你不觉得有点隔应吗?



TOP

CCTV配电视剧还可以,韩剧收视率刚刚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引用:
原帖由BeastMa于2012-1-12 23:16发表这是我3楼的一个分支举例,我觉得我主楼提出的意见,你还是没能回答而且我觉得,动画片多多少少淡化了地域性,更全球化,翻译未必不是好事。
你的论点“说字幕不如配音真心喷了”我完全同意啊,P姐开的那帖里说的内容明显就是矫枉过正。你的论据我就不是很赞同了,第一你说说话对不上口型,我挺想知道你是在哪里看的,CCTV的还是影院,能不能具体说些看过的片子。因为我觉得我看过的公映的译制片大多口型对的很好。至于加字,这个在所难免,论坛口碑很好的射雕英雄传的日文吹替,同样有很多加出来的日式语气词。至于星际迷航和阿凡达,不知道你看过译制版没?里面的克林贡语和纳威语都是原音保留的,并没有作译制,因为一旦翻译就违反了译制的初衷了。也有译制片做过这种搓事,比如巴别塔和黄石的孩子,译制导演就进行了全面国语配音化,结果就导致影片中语言隔阂产生的矛盾在全是国语的环境中变的十分可笑。对于各种口音或者各国语言掺插在一起的影片,译制的时候也是要很花一番心思。里约大冒险的台配,用的是山东四川各地方言的交互来达到原片的地方口音喜剧效果。“小姐好白”的上译国配,用上海话来配里面菲佣的对话,没有字幕,不求观众理解含义,但求达到与原片意境相仿的程度,效果就十分不错了。

本帖最后由 KIRITE 于 2012-1-13 09:04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high 于 2012-1-12 23:23 发表
有些片子是非配音不可的,否则受众想看懂比较困难,比如动画片。所以拿动画片举例是不合适的。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配音的必要,比如A片——是的,我见过给欧洲片配英语的A片,也见过给美国片配德语的A片,毫无疑问 ...
那我再举个真人版的吧
博物馆之夜2里上译的一段配音,也是笑翻了全场的

Ivan the Awesome?
It's not really as catchy, is it?
I mean, "Ivan the Terrible",that really pops.
But I wasn't terrible. In fact,
I was quite an effective leader.

公映国配是这么说的:

人们总是说 伊凡雷帝 他好雷人 我好怕伊凡 他是恐怖煞星
其实 正确的恰当的翻译是 伊凡牛帝
听着像牛魔王 还是伊凡雷帝好 朗朗上口
我不雷 也不恐怖 其实我是实力派领导人

原句就是反映了伊凡雷帝喋喋不休的嘚啵,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样的吐槽其实很冷
译制时用上了雷的网络含义(算是二次创作吧),再加上口型配的很好,所以笑翻了一大片。

应该说喜剧片的译制容易出效果,但是译制难度也非常大,面对众多的梗,众多的双关,进行本土化,还要达到到逗乐观众的目的。但是一旦成功了,那种声画合一的爆笑感,绝非某些滥用网络术语的字幕组所能企及的。
所以对于喜剧片,我经常会在影院里看原声和配音两个版本,同时也看看观众的反应和笑点的频率是否一致。就目前我的经历来看,配音场的笑点普遍是多于原声场的。

不过很少情况下也会有“某些梗因为重要性不是很大或是实在难以译制,就被选择性无视了”的情况,比如加勒比4里杰克船长的那句“I support the missionary's position”(我同意传教士的观点 和 我支持传教士体位)北影的译制版就没有翻出来。

[ 本帖最后由 KIRITE 于 2012-1-13 00: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我不是专业译制人员,我临时想了一个版本
mike吞吞吐吐说:“这个...(“这”字发挤出来的音)”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及格?!你才拿了一个及格?!”

当然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要看前后剧情的呼应,只要细细琢磨,总会有一个很好很完美的译制方案来解决这样的双关,化不可能为可能,我想这也是译制的重点关注所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孟德尔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2-1-14 01:13

TOP

要是没有各国配音,那多无趣,  看老功夫片dvd 听听洋人配音版也是种乐趣。收老译制片原声和译制分别观赏也是很有乐趣的。

当年经典港片的粤语版和国语版也是要都看一遍。  

更不用说迪斯尼这种全球各种语言都来一遍的盛宴了,  那各种语言的片中演唱, 百听不厌

TOP

引用:
原帖由 zenhigh 于 2012-1-12 23:23 发表
有些片子是非配音不可的,否则受众想看懂比较困难,比如动画片。所以拿动画片举例是不合适的。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配音的必要,比如A片——是的,我见过给欧洲片配英语的A片,也见过给美国片配德语的A片,毫无疑问 ...
老实说我宁愿现在的李连杰还是找原来那位给他配音的几位来, 黄飞鸿配的中气十足,李连杰的嗓音实在不利于一些角色塑造。


当年香港配音的三剑客 冯雪锐,李自学,张济平,我是很感激他们的。  只要是在9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这些港片的配音班底,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也比较亲切的。

比如这段台词:
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不光因为这段词写得好
配音的老师一字一顿,不卑不亢,铿镪有力,英武之气突显,才给人很强的感染力 。     这段台词粤语版配音也相当好。   李连杰的声音说出来绝不会比这更好

还有像前一阵子回顾的经典, 新龙门客栈, 难道各位第一看都是粤语版? 现在回顾也专门找粤语版看?  现在我有了原声意识后,也还是喜欢看配音的国语版


晏晓陶老师的配的金镶玉,李自学老师的梁家辉, 哪个不是经典?  哪个也没有影响了观影效果啊。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配音。 而且我很感谢这些配音演员。

当然我不是粤语地区成长起来的。 肯定有所偏向。

[ 本帖最后由 大宋忠臣黄文炳 于 2012-1-13 01:15 编辑 ]

TOP

那个……魔戒里真没有克林贡语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引用:
原帖由 @James_T.Kirk  于 2012-1-13 08:22 发表
那个……魔戒里真没有克林贡语
哈哈,船长对自家影片的语言被挪用耿耿于怀了,是我的失误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就是从投名状开始,李连杰开始不用配音了,结果嗓音太难听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2-1-12 18:40 发表
再举个例子

成长的烦恼有一集,mike带着成绩单回来,但是不肯给父母看。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在jason一再的逼问下,mike吞吞吐吐说:“I……”
ben立刻兴奋得大叫:“I?!you get an I?!”(事实上最差就只有 ...
这个用中文字幕也没法表达吧

TOP

配音好的,那疯狂的石头还要啥字幕,直接配普通话

TOP

引用:
原帖由 literry1 于 2012-1-13 09:30 发表

这个用中文字幕也没法表达吧
可以用备注的,就是一句话后面加个()

TOP

posted by wap

成长的烦恼我喜爱国配大大超过原配。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