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老罗的rom跳票了元芳你怎么看

rom不比手机。

手机跳票大家真想买可以等,rom跳票个半年,GS2估计都退市了~GS3玩家都准备入手GS4或者其他机器了,难道会因为你这一个ROM改变自己的购机计划。

我觉得老罗话虽这么说,又不是真傻。这个ROM与其说是做给用户用的,不如说是做给持观望态度的投资方看的。做出一个看上去很屌的ROM,出去忽悠10m USD回来折腾手机硬件,这才是他的算盘~就看投资方买不买账了


TOP

时不时放出2b言论

老罗很会炒作啊

当然也有可能在手机上是真2b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gbaqua mark


TOP

之前猴机同质化严重,外形,硬件,功能都差不多,导致操作系统开发也很容易,现在不同了
尤其以三星为首的s3,note2这些,很多特色功能必须用原厂rom才能实现,miui目前都搞不定,罗rom就行了?我反正妥妥的用原厂rom不改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老罗英语培训是先做后说

这次是先说后做

中国人的文化,肯定是推崇前者,如果这次rom做砸了,老罗这块招牌也毁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ferrerorun  于 2012-11-14 17:23 发表
总比信方肘子好

老罗做事还是不含糊的
信老罗得永生

TOP

现在还在用gs2的会刷第三方rom的用户还有几个

TOP

这话说的太不要脸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对猴急不了解

他做的rom只能刷在银河2上?别的机器不能用?

TOP

本来就是个SB,还真有人把这货当回事? 妈的前一阵回复我好友一条微博,也不知道那跑来个这货的2B粉丝还敢跟我互喷!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

银河二还等着老罗的rom呢,这么块就条票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ferrerorun 于 2012-11-14 17:23 发表
总比信方肘子好

老罗做事还是不含糊的
最早的中文mud《侠客游》就是方舟子做的,老罗算个p

TOP

引用:
原帖由 kingcai 于 2012-11-15 16:11 发表


最早的中文mud《侠客游》就是方舟子做的,老罗算个p

TOP

方舟子误入《侠客行》:中国网络游戏鼻祖轶事


1995年9月,台湾推出一款文字网络游戏(MUD)《东方故事2》,根据地堡类国外网络游戏改编。当时的方舟子还在海外留学,没事的时候就上去玩。“觉得这个游戏有很多神神道道的东西,带了许多巫术,不是纯粹的武侠”。





几个月后,方舟子在里面也认识了许多人,于是干脆想做个纯粹的武侠游戏。这时,里面有几名玩家群起响应。最终五人团队成型,其余四人分别是翔少爷、时空、丁、草鱼。因为方舟子手上有几本金庸小说,于是由他来写策划书。《侠客行》这个名字则据说只花了一分钟时间就想到。





1995年11月,《侠客行》的策划书被这个小团队贴在了当时全球唯一一个中文站点ACT(alt Chinese text)上,这个类似《东方故事2》,但更多是参考金庸故事的新MUD游戏引起了留学生的兴趣。迄今为止,这份策划书依然可以在网上找到。





5个人分工开始写程序。系统是用开源系统搭建的,翔少爷与方舟子写全局,时空和方舟子编写了第一个城市扬州城和第一个门派武当派,翔少爷编写了丐帮,丁编写了华山村和第一个谜团,草鱼编写了星宿派。





两个月后,《侠客行》正式上线。这一年,方舟子28岁。





随后的时间里,《侠客行》在两条线上飞奔。一方面,《侠客行》在中文世界里取得了巨大的声誉,并在后来的时间里极大地影响并推动了网络游戏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侠客行》内部也很快陷入了纷争,并导致了最终的衰败。





游戏推出后,服务器一开始放在加拿大的大学中,有些教授与学生免费提供服务器支持。但很快人数激增,1996年时,《侠客行》在线上搞了次华山论剑,当时1000多人同时在线,服务器无法承受,于是几个人开始筹划更换服务器。





同年5月,服务器换好了,也因此发生了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因为忽略了安全的因素,服务器被其中一名玩家黑掉,将其中的程序全部拷贝。





这名玩家方舟子还认识,因为《侠客行》出来后被许多人模仿,部分玩家也也想改编一下古龙和西游记成为MUD游戏,被拷贝的源程序正好可以帮上大忙。





很快团队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警告了这名玩家。担忧之下,玩家将所有文件都公开在一个站点上供大家免费下载。到了1996年下半年,类似的游戏就已经遍地开发了。期间,源程序也传入国内,部分校园开始改写类似的游戏。





到1998年,方舟子回国,一次曾在东莞的网吧里查询资料,发现机器上居然有《侠客行》。当时开心的很,他告诉网吧老板这款游戏是他参与制作的,老板听后立刻崇敬地看着他,追问有没有练功秘笈。后来,“老板还拿了瓶矿泉水请我喝,不收我的上网费。”方舟子笑着回忆。





当时的《侠客行》自己在国内推广上做了些工作。如在1997年为国内玩家设立镜像服务器,到了2000年左右,《侠客行》在内地的镜像服务器增至10多个。





《侠客行》也为中国的网络游戏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从业者。后来有个媒体名单曾列出了一长串从《侠客行》走出来的网游企业高管名单。这是后话了。











能和《侠客行》流传速度比拼的,是内部的动乱。





就在96年5月更换服务器前后,方舟子和几个创始人因为工作变动,只留了一人看顾游戏的发展。因为人手的关系,这名创始人从玩家中提拔了几个人手,赋予了很大的权限来协助管理。





游戏中的管理员号称为“巫师”,级别分为天帝、大神、神仙。问题就出在了权限上,后进入的巫师与其他创始人之间并不熟悉,但权限却都与天帝平齐,都能修改程序。由于相互之间不统一,常常这人增加了某个功能,那人很快就取消掉了。混乱的权限引起了玩家的不满,也让系统处于极度不稳定中。





几个月后归来的方舟子认为有必要整顿下巫师队伍,收回部分权限。但这又引起了巫师队伍的不满。因为后进的巫师并不熟悉前面几个创始人,加上又是义务在帮忙。到1997年10月,方舟子发出了一个备忘录,就权限问题再度和各站的巫师们进行了沟通,但似乎没有效果。





到了后来,巫师们已经开始自建小团队,排斥了创始人们,甚至到了机器密码修改,都不再告诉创始人的地步。





方舟子回忆,冲突的本源应该在理念上。创始人曾达成默契,不让《侠客行》商业化。一是涉及到版权,金庸就曾公开提及不会去干涉非商业化的网络运作,商业化则需要经过授权同意。二是因为程序,一开始采用的开源程序也不允许商业化运作。





事后媒体报道的董晓阳,正是新晋的巫师之一。他则一直希望能将《侠客行》商业化,并为之不断努力。在2000年董晓阳回国,随后注册了侠客行公司,希望将《侠客行》商业化、图形化,但因为版权问题而最终受阻。





理念冲突不会因为不理或不说话就消失掉,相反依然在继续。1997年5月,心灰意懒之下的方舟子,宣布退出《侠客行》。10月,方舟子发表声明,宣布只要在不商业化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任意使用、改写《侠客行》,任何人都无权垄断《侠客行》的使用、开发或商业化。2001年12月,方舟子再度重复了这一声明。





此后,方舟子不再看《侠客行》,也没有再看其他网络游戏。





2000年,《万王之王》上市,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式进入图形化的年代。





2008年6月,有《侠客行》曾经的巫师,现某网络游戏高管致电方舟子,邀请他重新出山。被婉拒。





《侠客行》从此走入了尘封的历史。而方舟子则在另一个领域成名。

TOP

我次奥,神了!

XKX是我玩的第一款网游,那是1998年,我在北京站,江西站都混过,在江西站混过好久。

后来有一年江西站拿了冠军。

当然后来都合服了,至今我还有同学在里面练,只不过里面活人很少很少了,都是脚本挂机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