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预存话费送手机这种合约形式的销售根本就不适合中国普通大众消费人群

你就直接和丫说,要0元购机,就得缴每月几百的月租,问他掏不掏得起这钱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这一点都不奇怪,中国就是傻逼太多了



TOP

不得不说,合同说明里面也有坑阿
就说返还多少,写上了每个月返还数额,但是有个差价需要自己交的从来没提过,等到收到账单提示要补款,估计那人80%要崩溃,第一感觉就是被骗。他自己会觉得已经花了这么多钱,怎么还要交钱

如果LZ介绍套餐特别说了每个月您还得交多少钱,我觉得这是很厚道的。如果没有,愣说别人搞不懂套餐,自己脑子不转弯的,我觉得这也是合约广告的坑,真心不能因为客户没算过这笔帐来就说客户SB

反正我是当年自己琢磨明白还得多给钱,然后想通,然后办了4的两年386套餐的,每个月还得交小100


TOP

引用:
原帖由 就一中年人 于 2012-12-25 19:38 发表
不得不说,合同说明里面也有坑阿
就说返还多少,写上了每个月返还数额,但是有个差价需要自己交的从来没提过,等到收到账单提示要补款,估计那人80%要崩溃,第一感觉就是被骗。他自己会觉得已经花了这么多钱,怎么还 ...
合约协议上真写的清清楚楚:你所选择的套餐档位是多少,每月返还的金额是多少,最后负责受理的业务人员还会重点画出来,试机的时候工作人员也会再次看一遍用户的合约然后一边试一边在讲一遍。当时都TMD答应的好着呢,等过后全TMD变卦!

这事不是一次两次了,从IP4取消286良心套餐后开始,这方面的投诉我就接待了N多N多,最后报警的,告到消协的比比皆是。
我给手下人做培训,合约的重点就是一定要介绍清楚了,业务单还是协议单都要重点著名,清清楚楚的告诉办合约的人,你交的预存款不够你的最低消费,每月都要补钱,你要感兴趣咱们继续谈,你要不感兴趣就看看门口的大门。

有些销售部的人老觉得我啰嗦,什么优秀的销售应该一笔业务介绍不超过7分钟,否则就是失败的销售云云............NMB的如果他们丫也去营业厅干几个月,老子们的苦就全能体会了!

TOP

裸机加移动才是正路!

TOP

做服务业一点服务意识都没有不想着怎么提高业务水平就知道抱怨骂顾客
100年妥妥的
就合约机那绕来绕去故意让人觉得自己是占便宜的说法

TOP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前几天去营业厅办沃C套餐,8月开始的活动9月去办,好几个柜员不知道怎么办,还要我解释给她们,联通是不是应该给我点培训费啊

TOP

破逼合约能搞懂就怪了
就这一点运营商就该黑到死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本来这种业务就是给能报销全额花费的中高端客户准备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国外那种凭有效证件直接白拿机器,保证最低消费的就挺好,但是国内估计会有大批骗子出动

TOP

说得太清楚,每月要交太高的费用,很多人不会办的,所以,很可能是运营商故意不说太清楚。

TOP

这点在国外就好多了。。比如澳洲,一部来福5,32G,任意颜色,每个月88刀,一共12个月,银行开个证明,直接拿走。
有的时候真的不关那些业务员的事儿,当然不排除有些业务员确实说不清楚,但是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还是这些运营商本身在玩文字游戏。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去弄联通3G,看那个资费说明,看了很久都不太懂,去问业务员吧,发现我不懂的,他也没比我清楚。
要怪就怪运营商,尼玛想着各种方法赚消费者的钱,你赚钱就算了,你至少让消费者爽啊,就单是你自己爽了,这就是现在中国运营商的普遍问题。
以前没出国不知道,现在在外边,觉得国外这些做的很好,我的套餐一个月39刀,1G流量,550 included value,沃达丰对沃达丰全国免费,多省事,学生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有included value的套餐,很少有学生用类似国内运营商的计价方式的,比如买30刀的充值卡,你的账户就有30刀。。

TOP

引用:
原帖由 燕山隐士 于 2012-12-25 22: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国外那种凭有效证件直接白拿机器,保证最低消费的就挺好,但是国内估计会有大批骗子出动
假身份证啊啥的太多了。。不然也能像国外这样。。可惜了。。国外这种,如果你把银行卡里钱全部取出来,不让它扣,你以后就永久不能申请MASTERCARD/VISA 了。。爽死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XiaoMi (MI-ONE)

楼主是营业厅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P)

说实话对于这些合约我非常难理解,运营商故意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