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无透] Production IG宣布《攻壳机动队》动画新作:神山健治(SAC)+荒牧伸志(苹果核战记)

神山不是押的徒弟  这两人没有半点继承关系


TOP

引用:
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1:53 发表
神山不是押的徒弟  这两人没有半点继承关系
当然是徒弟
神山是押井塾里成绩头名的学员,BLOOD最早的剧场版就是这个培训机构里神山提出来的企划作业
第一次当导演是押井守提拔他搞纸片风格的迷你机动警察

SAC第一季基本算是神山联合漫画作者士郎正宗搞的东西,跟押井守没有关系,押井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要求神山不准换配音,虽然最后故事结尾还是免不了模仿犬狼传说
GIG属于押井守越俎代庖,虽然明面上就挂了个剧本原案,但他实际上把整个故事大纲都写完了,你看过和平保卫战就能发现二者有多像,人物关系几乎是1:1的放大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Production I.G规划失误,一开始计划SAC只做一个季度,做到一半临时丢出来GIG的企划,让神山自己从头写个大纲根本来不及了,于是押井守临时顶上

在通过无罪走上玄学之路前,押井守最擅长的剧本,就是指桑骂槐,通过虚构的历史映射日本真实的过去
比如犬狼传说系列是全共斗,和平保卫战是226,GIG一开始模仿的本来是三岛由纪夫(个别的十一人那篇捏造评论的内容明显出自三岛的能乐评论集)
后来为了避免惹火上身才改成模仿欧洲革命家,但是最关键的那一章评论还是保留下来了
神山后来在访谈里隐约抱怨过押井守对GIG的干涉程度已经达到过分的级别,“他是我师傅没错,但他又不是我亲爹,我还是要个人的创作自由”

从整个故事的走向也能看出两个人的区别
士郎正宗的世界观设定在第一季就是存在的(绑架前总理女儿那集提到过,毛子黑帮特意挑了“日本的奇迹”散步后出生的日本人,目的是保障器官不受辐射污染)
但是第一季从来没有把世界观里遗留的设定(第三次核大战,第四次非核大战,难民问题,辐射残留,这些是漫画版就有的设定)拿来作为主轴
甚至第一季动画本身干脆就没有解释“日本的奇迹”是个什么东西
第一季基本是个向前看的季度,而且整体意向是西方化的(J·D·塞林格)
到了第二季GIG,方向180度大转弯,向后看,所有历史遗留问题统统浮上水面,风格也转向东方化,这就很押井守了

神山是押井的徒弟,但是两个人还是有区别的
押井的演出极端强调“静”,这也是他最擅长的
而神山模仿押井的“静”,模仿的并不好,反而是在“动”这方面做的更好,激烈的动态场面非常好,这跟他早年跟随大友克洋而非押井守有关系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3:4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3:29 发表

当然是徒弟
神山是押井塾里成绩头名的学员,BLOOD最早的剧场版就是这个培训机构里神山提出来的企划作业
第一次当导演是押井守提拔他搞纸片风格的迷你机动警察

SAC第一季基本算是神山联合漫画作者士郎正宗搞的 ...
神山来我们学校讲座过  光就导演方面  有人问过 他说了 是属于提拔关系 两人经历也非常不同 押井也没指望或者希望神山来学他的风格  按他的话来说 就是被P社和押井放养的野鸭子 押井不高兴做的基本都按顺位来传给他做

PS:本来来的应该是押井的  他临时有事才叫神山来顶替 当时手头拿的是95剧场版DVD 想了下叫他签名画面会很尴尬   企鹅锤地 !!


TOP

引用:
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3:58 发表
神山来我们学校讲座过  光就导演方面  有人问过 他说了 是属于提拔关系 两人经历也非常不同 押井也没指望或者希望神山来学他的风格  按他的话来说 就是被P社和押井放养的野鸭子 押井不高兴做的基本都按顺位来传给他做 ...
不高兴的顺位给他做是没错
但是你自己去看SAC第一季那几个比较“静”的文戏集(《マネキドリは謡う DECOY》《ネットの闇に棲む男 CHAT! CHAT! CHAT!》)
你会认为没有受到押井守风格的影响?
就算这两话剧本不是神山,演出上也是对押井守在机动警察时代的模仿

东之伊甸算是神山自己的作品,依然没跳出押井守的影子
100亿游戏里依然出现了“让这个国家回到战后,重来一次”的观点

神山自己深受押井守的影响,他自己想否认也没用,因为他的作品就是这样
何况押井守那边一直承认神山是他自己的头号门生——这么老的人物没必要拿个后辈沽名钓誉吧
当然我没说他只受押井一个人的影响,他受大友克洋的影响也很深
这就是很多人觉得他应该去做个“动作场面式演出家”,而不要学押井守搞一堆台词的静态推进,后者不是他真正擅长的东西

神山开始掌勺的时候,已经是I.G进入全数字化的时代
所以他对数字化分镜以及2D+3D融合的经验,是非常深厚的,胶片时代的老人反而要向他学习
在动作场面演出这个领域,它可以说是日本顶尖的人才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4: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4:43 发表

不高兴的顺位给他做是没错
但是你自己去看SAC第一季那几个比较“静”的文戏集(《マネキドリは謡う DECOY》《ネットの闇に棲む男 CHAT! CHAT! CHAT!》)
你会认为没有受到押井守风格的影响?
就算这两话剧本不是 ...
额 我说的是没有受到押井师传 影响这种东西  不论谁都会受到  不过机动警察的主要风格是伊藤和典掌握的 押井只是负责了剧本和 一季ova的监督  监督的那几集风格还是近似于福星小子的 你可以在去看一下
OVA1:EARLYDAYS
第一话:第二小队出动
第二话:听天由命
第三话:4亿5千万年的陷阱
第四话:L的悲剧
第五话:二课最长的一日(前篇)
第六话:二课最长的一日(后篇)
第七话:特车队向北

另外你也说了 TV第一季的几集受到了 押井的影响  那更正常了  在此之前动画化的只有押井守 作为后辈 去向他征求意见是肯定的  
但也不代表 他师承押井  你了解日本动画导演的业内你就知道  日本导演不是拜师式产生的 基本所有导演都是某一天突然从脚本或者坐监被提拔上来   或者看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日本导演  基本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  最直接的列子就是吉卜力 宫崎本生是被高田带上动画道路的 但他们两人的风格完全不同 而后 宫崎吾郎 米林宏昌 都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老爷子甚至在制作工作中不插半句话 其原因就是当年被宫崎寄予厚望基本被定位继任者近藤喜文的去世  老头自己也说  他需求有才华的人 但同时又会把有才华的人吃掉 所以质次以后 他不再培养人才 只是找有能力支撑起这个牌子的人
至于演出  请尽量把它和导演区分开 演出涉及的不是一个人 总演出也只是一个协调  
最后 押井是数字制作的老前辈  不是落后时代的老人 95攻壳可是第一部画面用全数字方式制作的动画  虽然只有一个镜头  (注意 这里的数字方式 不是指2D3D 而是指从原画动画开始 全程由电脑制作的)  这个镜头很明显 你可以去找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5:26 发表

额 我说的是没有受到押井师传 影响这种东西  不论谁都会受到  不过机动警察的主要风格是伊藤和典掌握的 押井只是负责了剧本和 一季ova的监督  监督的那几集风格还是近似于福星小子的 你可以在去看一下
OVA1:EAR ...
初期OVA第七话特车队向北不是押井守监督的,而是TV版的吉永尚之,因为第七话是计划外临时补拍的

我说胶片时代的老人当然不是押井守,从和平保卫战开始他就用数字化处理了
我说的是樋口真嗣等人
比如樋口说过他胶片时代做太多,刚开始弄数字版的时候还在陷入思维定势
于是他去买了SAC系列的DVD反复看,学习突破了胶片后的数字分镜应该怎么做,2D和3D如何融合

Headgear那几个人各自干了什么我还是清楚的,而且每个人都Solo过,所以能区分出一个作品里,某一种元素来自谁,没了他这个元素也就没了
比如95版攻壳的剧本还是伊藤和典,但无罪就是老鸭子自己胡搞了

TOP

7不是他?  为啥要追加7? 感觉加的毫无意义 而且整个OVA1 我都不太喜欢 简单来说就是脱离现实  
胶片转数字 其实还是过度的比较顺畅的 应为大多只是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  作为突破来用的还是少数  当然 就演出来说 的确少了很多限制  之前赛璐珞画要做背景透视运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动画层不一同放大缩小的前提下 背景或者前景要进行透视缩放 只能每帧重画

你提到无罪我就又想到天使之卵了 两者问题几乎一样  当然后者让他吸取了教训 前者就没这效果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6:01 发表
7不是他?  为啥要追加7? 感觉加的毫无意义 而且整个OVA1 我都不太喜欢 简单来说就是脱离现实  
胶片转数字 其实还是过度的比较顺畅的 应为大多只是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  作为突破来用的还是少数  当然 就演出来说  ...
加那一话是因为当时TV版还没启动,OVA的销量比较好,就临时加一话
初期OVA的性质接近短片小品,一话一个主题,而且某些明显是恶搞(比如哥斯拉那集)
唯一正经的就是模仿226的二课最长的一日,但是老鸭子觉得篇幅太短不过瘾,后来在和平保卫战和GIG里又把这个故事复刻了两次

我说的那段访谈来自EVA新剧场版,庵野痞子要求最后的停电大作战分镜重做,做“当年胶片不能实现的效果”
但是樋口想不出有了数字化还能怎么改,思维定势太重,于是就去看SAC找灵感

多层叠放、后处理滤镜这些基本的数字化摄影技术,和平保卫战就用过了
2D和卡通渲染结合在90年代末也得到运用了,比如GONZO的青之六号,以及竹内敦志给皇牌空战3做的CG
论数字化,神山肯定不是第一人
但是他厉害的地方在于,上面这些都是OVA和剧场版级别的作品
神山拿着平均3000万日元一集的TV版预算,就能把各类数字化技术用的非常娴熟
与此同时2D部分也没有特别拖后腿,背景作为TV动画依然是顶级的(有PA Works的功劳),人脸经常崩,但是关键镜头不崩,2D战斗的帧数依然有保障
在这个预算内实现这个技术规格,SAC可以说是空前的,甚至很有可能是绝后的
拿来做对比的话,你看新世纪Macross的TV版就知道了,平均每集预算比SAC还高,但是2D和3D不可兼得,要么人脸崩的飞起,要么就大幅减少3D部分

荒牧伸志在控制预算这方面也拥有和神山健治类似的才能
所以在他的指导下,Digital Frontier等多家日本CG公司迅速崛起,作品高产
“拿1000万美元做CG动画,挑战1个亿美元的真人动作片”,他做到了,这才是适合日本CG动画的路线,而不是像FF那样把自己烧钱烧死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6:2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6:15 发表

加那一话是因为当时TV版还没启动,OVA的销量比较好,就临时加一话
初期OVA的性质接近短片小品,一话一个主题,而且某些明显是恶搞(比如哥斯拉那集)
唯一正经的就是模仿226的二课最长的一日,但是老鸭子觉得篇幅 ...
额 这我觉得是公司内部2D3D组人员技能和协调的关系  早期3D动画被人诟病后 3D基本都转向了2D渲染以结合手绘画面  2000年的flcl就已经到了乱真的地步  这片不看母后花絮都不知道用了这么多CG
和平保卫战没有用到95攻克的技术  只是在后期叠加  前面说的是从作画开始的
另外你说的新世纪Macross是哪一部? 没记得有这个标题的Macross  至于纯3DCG说实话日本的没一个我看的顺眼的  太做作了  做的再华丽也没手绘看的舒服   企鹅锤地

TOP

引用:
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6:38 发表
额 这我觉得是公司内部2D3D组人员技能和协调的关系  早期3D动画被人诟病后 3D基本都转向了2D渲染以结合手绘画面  2000年的flcl就已经到了乱真的地步  这片不看母后花絮都不知道用了这么多CG
和平保卫战没有用到95攻 ...
Macross Frointer是人脸崩到飞起,Macross Delta是大幅减少3D部分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6:43 发表

Macross Frointer是人脸崩到飞起,Macross Delta是大幅减少3D部分
…… 这两部制作公司先不提 作为偶像剧 在歌曲声优方面花钱的比例绝笔不会低 至少找P社自设社的动画做对比 吧  而且 Macross不光这两作 之前的几乎所有TV作品都崩的很严重

TOP

引用:
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6:50 发表
…… 这两部制作公司先不提 作为偶像剧 在歌曲声优方面花钱的比例绝笔不会低 至少找P社自设社的动画做对比 吧  而且 Macross不光这两作 之前的几乎所有TV作品都崩的很严重  
SAC在音乐方面的钱花的也不低啊,一堆国外歌手,录制也是在国外
Macross的歌曲和声优是赚钱而不是烧钱的部分,而且他们擅长捧人而不是追人,所以经常搞选秀用便宜的新人,那点成本跟音乐方面的收入比,不算什么
声优阵容干脆就不用比了,没比头,SAC用的是全吹替式老戏骨阵容,Macross这两部只弄两三个偶像派,差得远
Delta的音乐不是菅野做的就不提了,Frontier菅野写的都是口水歌,配乐也没费什么力气,一听就知道是随便弄的,跟SAC那种全力之作差得远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7: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6:59 发表

SAC在音乐方面的钱花的也不低啊,一堆国外歌手,录制也是在国外
Macross的歌曲和声优是赚钱而不是烧钱的部分,而且他们擅长捧人而不是追人,所以经常搞选秀用便宜的新人,那点成本跟音乐方面的收入比,不算什么
...
所以说这两个没有可比性啊 你自己也说了 两者在业界的地位本身就不同  但可惜了Macross这个老牌子了
还有 TV版主题曲我就记得Origa(R.I.P)了  还有别的外国人?

[ 本帖最后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7:1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20150000 于 2017-4-8 17:12 发表
所以说这两个没有可比性啊 你自己也说了 两者在业界的地位本身就不同  但可惜了Macross这个老牌子了
还有 TV版主题曲我就记得Origa(R.I.P)了  还有别的外国人?
Ilaria Graziano——"Where Does This Ocean Go?""Velveteen""Monochrome""I Can't Be Cool""I Do""CHRisTmas in the SiLenT ForeSt""Dew""Replica""From the Roof Top ~ Somewhere in the Silence (Sniper’s Theme)"

Scott Matthew——"Lithium Flower""Beauty Is Within Us""Be Human""Trip City""Psychedelic Soul""The End of All You'll Know""Dear John"

Jillmax——"GET9"

Emily Curtis——"What's it For"

Steve Conte & Shanti Snyder——"Living Inside the Shel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 ... Stand_Alone_Complex

还有几个伴音歌手我不认识的,但看名字就知道不是日本人
菅野对SAC用心到什么程度呢,从企划初期她就参与进来了,而且是个“戏霸”(褒义)
连人设和剧情都要插手,如果神山不照做,她就不给配乐
剧情大纲刚写出来的时候,菅野直接拿走,飞到国外开始配乐,音乐先于画面完成,神山自己根据音乐安排画面,而不是反之
这种做法确保了音乐才是强势的主轴,与画面的同步率极高
菅野搞了太多名作,所以我不敢说SAC是她最好的作品,但是在最好后面加个“之一”肯定没问题,论质量和用心程度绝对是第一梯队级别的
一直到2007年发售了OST4和塔奇科马U盘后,依然有不少的配乐没发售,还有不少是干脆就没在动画中使用的曲目,音乐量极大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4-8 17:33 编辑 ]

TOP

额 菅野还能影响人设和剧情?  她没那方面的专业技能吧?真要影响这么大 那这片一半功劳不得归她了?
两部TV和OVA 还是最爱主题曲 再次Origa(R.I.P) 我欠她10张正版CD一定想办法还上  T-T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