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瞬息全宇宙这片太牛逼了-肯定有很多人不喜欢(剧透本片+奇异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一开始以为是个动作片,看了会儿以为是个喜剧片,过了会觉得是个科幻片,又过会儿觉得是个荒诞片儿,最后是个伦理片儿。。。。。。


TOP

引用:
原帖由 卡比兽 于 2022-5-24 21: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必强求,电波不对吧。
或者看看

【万字拆解《瞬息全宇宙》:只是个家庭故事?它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哔哩哔哩】 https://b23.tv/eqbm5QS
不是强求,我也是想得到更多的享受。多了解点这种作品的背景。当然也许这片子没这么深的背景,那另说。反正我就觉得单纯从画面观感上我没什么好感,甚至白瞎杨紫琼了,她真是国际巨星的级别,这片子出来可能是爽了但是差着点意思。我看她和男主致敬消失爱人那点还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我一开始就说的lalaland,我也没感觉,但看wpang的一些解读这就是好莱坞自己的文化,我就知道有这么个点,尽管自己没共鸣。
公民凯恩好在哪,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就知道很牛,但这种作品的历史意义我根本理解不了,没这个文化基础,我无非是不去盲目贬低而已。



TOP

像王牌特工1教堂那个,就是我自己能欣赏的爽法,太牛逼了。当然也许对业内来说也没多牛逼。但对更外行的人来说可能就觉得是胡打一通没什么稀奇。
我现在看这片也是胡打一通没稀奇,就想问问怎么个好法。就这意思。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22-5-24 21:49 发表
像王牌特工1教堂那个,就是我自己能欣赏的爽法,太牛逼了。当然也许对业内来说也没多牛逼。但对更外行的人来说可能就觉得是胡打一通没什么稀奇。
我现在看这片也是胡打一通没稀奇,就想问问怎么个好法。就这意思。
打可以说是这片子里最薄弱的部分,还是家庭温情吸引人吧,当然如果对这个没兴趣的,那也无法强求。

TOP

引用:
原帖由 夏青 于 2022-5-22 13: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这属于太没文化自信了
美国人歌颂家庭亲情
确实在中国人看来就这...

这是家庭观造成的,没必要踩一捧一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
看了不少说:就这?就美国人对家庭观那点肤浅的理解。。。以中国人博大精深的家庭理念看来。。。
所以中国人高深的不小儿科的家庭观是什么样子的,或者哪部国内影视作品有不同的或者高深的表达的,请推荐,非常想去感受一下

[ 本帖最后由 Viviwill 于 2022-5-25 08:20 编辑 ]

TOP

能把一部家庭片套上一个科幻的外皮再用很炫的方法呈现出来,而且看完又觉得这种结合竟然及其合适,本身就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我觉得主创们很用心,佩服。

TOP

引用:
原帖由 sonnen 于 2022-5-25 05: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打可以说是这片子里最薄弱的部分,还是家庭温情吸引人吧,当然如果对这个没兴趣的,那也无法强求。
我就是理解不了这片子的家庭温情,原因就有我前面提到的障碍,画面观感不舒服,而且粤语英语这个难受,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对在海外的华人的家庭的麻烦没有共鸣。所以就问问别人的理解。
光说家庭温情如何,对大陆人来说就是没共鸣。也不是移民家庭,也没IRS的经历,没共鸣。
我很乐意了解这方面。还是那句话,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是美国人的家庭苦难,但那个我就能看明白,也能一定程度上感同身受,因为这种事件也完全可能发生在其他国家,男主过失全家遭殃然后自责逃避这种。而且画面也很干净明朗,看一遍之后也愿意返回去再看一遍,后来我自己遇到困难的事情时候经常会找出来看,感受男主表演出来的那种痛苦。

这还有个问题就是,同样的家庭题材,中国自己的作品完全跟不上西方,对自己老百姓的生活挖掘表现都不够,有的比较深的往往也是多年前的了。没参照,也就没法对比。就是楼上提到的,能不能拿一个片子来说明一下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当代现在这个时代的,代表作那种,没有。比如说,这种题材的片子中国拍的好找出来几部一比,直接看出来这瞬息宇宙家庭方面表现不行,但是没有。
中国的文艺作品在家庭伦理题材就是弱,或者干脆说除了段子集锦和政治宣传之外的片子就没几个不弱的。近年我能想到的也就是地久天长,领养小孩。再之前亲爱的那是拐卖小孩的。哪怕不碰社会事件,海边曼彻斯特这种也很难有中国的,负面的嘛,不积极向上嘛。负面的不能表现,社会事件不能表现,或者要控制表现,那就很难有好作品,和真实生活脱节就不可能有好作品。

TOP

从影视作品角度来说,中国人对人性/家庭的理解,在中国的作品里很难找,要么作品根本不表现要么表现了但深度不够,于是要到美国电影里去找。但欧美毕竟不是中国,我们去感受他们的理解肯定是拧巴的,也很难反过来帮助我们在中国建立更好的心态面对生活。甚至中国自己不同地区差异都非常大,沿海和内地和农村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现状就这样。要理解人性家庭,肯定是面对苦难困境的,但我们的作品不能表现这种。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22-5-25 08:59 发表

我就是理解不了这片子的家庭温情,原因就有我前面提到的障碍,画面观感不舒服,而且粤语英语这个难受,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对在海外的华人的家庭的麻烦没有共鸣。所以就问问别人的理解。
光说家庭温情如何,对大陆人 ...
《山河故人》算不算?

虽然已然是2015年的片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urtoys 于 2022-5-25 11:17 发表

《山河故人》算不算?

虽然已然是2015年的片子了。
如果说家庭那可以算。我发帖时候是想到山河故人的,没说出来是因为这片子更多关注时代的变迁个人的成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类的历史感,而不是家庭伦理这种了。我觉得这说的家庭伦理其实就是,家庭成员在某个年龄段遇到的内部外部的麻烦,心理的关系的变化啊这些,有那个拧巴的劲,比如一一那种。地久天长就不一样。剧情不说了自己找下看。就是能体会到各种的无奈拧巴。我觉得能符合对比的条件。
中国就是各种政策对家庭生活影响非常大,但还各种不让说不让演。导致在大众文艺作品这个层面我们没有形成本国的对家庭伦理温情的认识,更无从和外国的家庭题材对比。地久天长里这方面也是有时间跨度的,说白了也不能说近的。瞬息宇宙这片子打IRS肯定是当前的,这在美国人那肯定是共鸣。
就这还一天到晚找人家辱华要素跟在自己同胞面前跳脚喷,自己产业的问题反而装看不见没见发过帖喷。说难听的,这次一些人反感对这片子的差评,之一就是这个,这颗蛋里总算没挑出骨头渣来还总能找到看不上的借口,对吧。我这之前也就是有意回避这方面,就只说电影本身我也理解不了这片子。当然还是没忍住说出来了。

TOP

把话题带回来点吧。虽然是跑题,也往电影本身上跑。
地久天长那个,虽然也是年代跨度,但主题很明确的,就是这两口子这么多年来就没有过和子女的天伦之乐,这个拧巴在这了。长子淹死,二胎被强制流了,无法面对就从北方到南方海边生活,领养个孩子也一直闹别扭最后也离家了。就是仨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总是留不住。长子淹死好像还和自己单位好朋友同事有关,同事还上门赔礼,几十年后回到北方老家跟这个同事一起回老单元房打开屋门那场戏,也是照应了开始时候上门赔礼的戏。
家庭生活我的理解就是到什么阶段愁什么事。刚结婚是愁没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双方家庭矛盾冲突,孩子上学了自己也中年危机了愁事业,也愁夫妻关系和孩子的教育,孩子毕业了就是孩子的结婚这些,当然也有悲欢离合,但这就是家庭生活的天伦悲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口子前面的阶段根本就没体验成,没享过孩子的福也没受过孩子的苦,当然孩子没了这个苦是受了三次。养子到片尾时候也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得知孩子也结婚了,主角两口子在中老年阶段算是开始稳定的家庭生活了,但孩子也一直不在身边,直接空巢老人了。
这就是这片子整个的拧巴。这个拧巴超越年代跨度。我觉得这属于家庭伦理。这片子呢,女儿同性恋,老公当年把自己劝来的结果现在想和自己离婚,家里经济情况也困难,赶上IRS这个点,来个多重宇宙,就家庭部分来说确实符合。
山河故人那模式就是,什么年代什么事,下一个年代又什么事。这就没那种拧巴劲。

[ 本帖最后由 sakerping 于 2022-5-25 12:34 编辑 ]

TOP

感觉就是另外一版的暖暖内含光,用花哨的剪辑,构思和画面包装一个很朴实的故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22-5-25 08:59 发表

我就是理解不了这片子的家庭温情,原因就有我前面提到的障碍,画面观感不舒服,而且粤语英语这个难受,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对在海外的华人的家庭的麻烦没有共鸣。所以就问问别人的理解。
光说家庭温情如何,对大陆人 ...
这帖子里有不少一看见亚洲面孔就有一堆先入为主的厌恶,什么丑,脏,口音,一大堆词儿
说难听点叫狭隘,好听点叫口味单一,在这种心境下还看啥啊
当然看不下去也没问题,不喜欢吃胡萝卜就不吃,但那不是萝卜的问题是你的问题,这时候强行嚼一嘴然后说就这?那就尴尬了

这核心很难理解么?
爸妈对你,或者你对孩子吼你个畜生白眼狼,我生你养你供着你,我把人生献给你,我明明可以去滑雪蹦迪打太极,我啥都不干啥都不要我都是为了你的那种道德绑架似的歇斯底里
这类题材有温情路线达成和解的,比如细节剧情精致到顶的CODA,也有决裂的,翻脸的,觉得这模式是魔鬼的,这是永恒的题材,在国内的就是婆媳家庭撕比剧(没看过也没欲望看,所以我可能狭隘了)

但你见过这个概念放在这么一个壳子里么?妈说我要没了你我能ABCDEF。成,给你个无限大的宇宙无穷的分支,go live
娃在这个宇宙群中感受着每个娃的痛,亲情带来的压力,付出和期望间的无奈,最后成为了一个虚无主义者,来回都是痛苦的轮回,何苦,一切都无关紧要微不足道
妈在这个宇宙群中固然世间繁华,也终心有所属,无论abcdef,给她再多娃也就一个,垮过千山万水我也要回到她身边
这个框架下把机会成本具象化来辅佐内核,我看完之后觉得这是个很妈妈向的故事,很想跟我妈再看一遍,可惜我不觉得她能理解宇宙这个设定的存在意义

不说别的,就光这个脑洞和探索精神就值得鼓励,就算他拍砸了我也要鼓掌
更何况他在视觉效果上的创新和脑洞也同样出彩,不完美但wow,给了我很新的体验

就这,都别说玩火创新,就正常讲个故事10个9个不让拍,还文化自信。。。自你X%^&Y*y6)_:<">5st89d

[ 本帖最后由 Viviwill 于 2022-5-25 13: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will 于 2022-5-25 13:42 发表


这帖子里有不少一看见亚洲面孔就有一堆先入为主的厌恶,什么丑,脏,口音,一大堆词儿
说难听点叫狭隘,好听点叫口味单一,在这种心境下还看啥啊
当然看不下去也没问题,不喜欢吃胡萝卜就不吃,但那不是萝卜的 ...
那我回去再看看试试。也不勉强,起码捋顺是怎么回事。

TOP

欧美片现在都是审丑而不审美,已丑为主导,这种左派基调在国内没有市场,也没必要跟风追捧,骂句臭狗屎就完事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