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流浪地球2》无关内容的其它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莫名其妙突然去看了
观感和第一集高度类似,中高评

郭帆拍这片,比第一集至少得累了百倍,辛苦忙忙忙百倍,但广度大撒网之余,他纯的导演水平、却没啥显著的提高,这稍微有点奇怪,有点不合理,也有点替他不咋甘心

他的作品逐个数,李献计历险记、还是有粉儿的,同桌的你、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到了地球一,至少有了某角度来说的、巨大的史诗级进步...
但到了二,感觉上升停滞了...
真的不打算以后找个谁谁啥的,去合导电影吗...互取长处补短处,感觉能再上好多台阶...

特效如果比数量,中国电影第一名,那肯定是高高的,谁也追不上,辛苦死了,看着都替幕后们累
但要比精度,中国电影自己比,我觉得和《刺杀小说家》的差距还是有不少的,不过比特效,还是量的差距实在是太巨大,这也很不公平

结尾字幕虽然很太快,但我依然认真看了,妈的这不就是几乎全中国电影力量都参与集合出来的一个作品吗。。。
于是这样的作品票房输给满江红,不怎么值当啊。。。

imax虽然也是独占了有特殊画幅,但也不满屏
两个比例都是现在较少人用的特殊比例,为啥这么选择,不明就里。。。

而且特效多的大场面,更多是那个大细条的默认比例
室内对话等类似时候,反而是上下多内容的画幅
这。。。这和主流选择彻底反着来嘿。。。

(其实全片就快完事前那无耻的几秒钟,硬插入几下后几集的预告镜头的时候,我脑子热了热...不过中高评还是必须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刺杀小说家就攻城那比较惊艳
最后打怪物太粗糙了



TOP

b站有一个十几分钟的导演采访,是2上映前的,我看了,导演居然是全程都在聊特效,剧本创作一句没提

当时我就隐隐觉得不妙,结果确实是有大问题,可能他的真实水平并没到可以担当大片导演的级别,充其量是个特效团队的负责人,他团队里的编剧水平堪忧。衡量一个片子的好坏,编剧才应该是核心,特效做的再好也不过是外面包的一层皮,或者说是一层糖衣。如果剧本非常好,甚至会被买走剧本进行翻拍,比如无间道

国内多数导演编剧的水平可能都是大起大落的,一些导演的真实水平并不够担当导演,比如警察故事2013的那个导演,警察故事2013还可以,但后来拍的特警队是什么烂玩意,我以前看完还写过 https://bbs.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8208350

我当时看完特警队感觉剪辑贼拉胯,于是仔细看了片尾字幕,发现负责剪辑的居然就是导演,这是没钱找人做剪辑了?还是自己就是剪辑出身,虽然水平差但手痒痒瘾大了想自己上了?专人做专事、专事找专人的道理都不懂么?

我没关注过每个片子的编剧都是谁,可能就是原来的编剧成功之后跑了,找不到人了,或者找到之后报价太高了,导演又意识不到编剧的重要性,脑里想的都是花钱砸特效、死磕剪辑什么的,重新找的编剧水平明显不如原来的编剧,所以这导演再拍另一个片子就拉胯了


TOP

我刚刚来兴趣就去查了一下,对比1和2,我确实感觉有问题

我还查了一下负责2编剧的那个叫龚格尔的,又做歌手,又做演员,又是音乐制作人,又做编剧

你玩的杂不杂?你专精的到底是哪一个?

我是玩摄影的,刚开始玩的时候我什么都拍,风景、人像、人文、微距等等题材我都玩过,现在我只拍人像,一天只有24小时,对谁都一样,我觉得稍微有点常识的都应该知道,越是万金油越是不专一,越是样样都行的越是没有一样真行

对比我查到的几个国外导演

斯皮尔伯格————职业:导演、编剧、制片
诺兰————职业:导演、编剧、摄影师
卡梅隆————职业:导演、编剧
雷德利斯科特————职业:导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三枪 于 2023-1-25 04:08 发表
我刚刚来兴趣就去查了一下,对比1和2,我确实感觉有问题

我还查了一下负责2编剧的那个叫龚格尔的,又做歌手,又做演员,又是音乐制作人,又做编剧

你玩的杂不杂?你专精的到底是哪一个?  ...
龚格尔 !     

《鸟笼山剿匪记》男主啊, 当年他在这个片子中的名曲:

“萨达姆的英明,萨达姆的英明,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
------------------------------

萨达姆是天上太阳,照亮大地,带来了光亮。

没有你就没有地球,没有海洋,没有鸟笼山。

今天我从县里赶来,唱这首歌,专门给你听。

我对你的无限敬仰犹如滔滔江水  连绵不绝。

萨达姆的英明,萨达姆的英明 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
你是再生爹妈,再生爹妈,再生爹爹妈妈,

你是我的偶像,挂在嘴边念百遍。

我要为你唱歌,为你盖楼  为你贡献一切。   

爱你爱到心里,爱到肝里, 爱到骨头里

TOP

2007年,这个人是职业歌手
2011年,这个人是职业演员
直到2015年这个人还是职业演员,不是编剧
尽量给他算的多些,就算他从2016年开始做职业编剧,就算他从那时起的所有工作时间都是职业编剧,而不是曾经的职业演员或职业歌手

那么到今年为止,这个人只做过累计七年的职业编剧,只负责过两部电影
第一部是球1,一共三位编剧,他只占三分之一,球1的剧本如果算是成功的,他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功劳
第二部就是球2,只有他一个人是编剧

我认为我找到球2不行的最主要原因了,就是龚格尔,此人作为球2唯一的职业编剧,从业时间短,成功作品少,职业水准低,业务能力差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一是先把故事写好,然后拍电影。
二是资方先定下来几个好莱坞常见的大场面卖点,月球爆炸,太空电梯,ai生命,空间站坠落,大规模空战,然后你们给我编个剧本都塞进去,为了方便过审和获得宣发再全程穿插战狼和舔毛剧情。片长大幅超时怎么办?删就完事了当然大场面 战狼 舔毛剧情是不能删的。
我相信4小时的导演剪辑版这片节奏会恢复到一流电影的水准,现在这个放映版节奏混乱剧情支离破碎大幅拉低评价。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球2,只有他一个人是编剧.....这话是怎么说出来的,单纯看豆瓣资料都有5个编剧阿,导演访谈离讲编剧都讲了好几次其他编剧写剧本时的情况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就只说球2自己开头字幕给出的,一共有四个编剧

郭帆,龚格尔
还有俩人我记不住了...

这片涉及人员太多,开头结尾字幕都停留时间超短
对我这种人很不友好呢...

TOP

龚格尔是搞《一个馒头的血案》的那个,所以她可能很适合屎尿屁,难怪有那么多不合时宜的烂梗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多说一句其它技术的
看字幕写剪辑是张嘉辉,心想毕竟香港的顶级,或者说华语范围内顶级水平了,怪不得这集剪辑好了很多呢

结果刚一查,第一集剪辑也是张嘉辉负责的。。。
这。。。继续不明就里。。。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我觉得虽然郭帆1980年的,和坛友都差不多年龄。。。

但感觉他能力到头了,没长进了
球1到球2,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机遇,他只在广度上进步了这么多,高度几乎没起来啥,挺可惜的

球3想要更好,人如果也有更高的追求,他应该找个过得去的搭档,俩人去合导,这样才能有可能,全面出更高的作品

举例就是类似无间道时候开始的搭档
刘伟强,麦兆辉
挺契合的例子,这俩合作时候几个片子都是可以的,合作前、分手后,就都不咋地。。。

目前看,郭帆就是类似刘伟强干的活儿
麦兆辉的角色,国内导演其实也有的是,看郭帆选择呢

不过球2再怎么样也是爆赚级别的,口碑也很好,他手握海量资源,还是爱怎么耍都可以的
我就是瞎喷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