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打印本页]

作者: 文丑但颜良    时间: 2006-7-8 12:42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神贴留名
作者: 孤高の忍者    时间: 2006-7-8 13:07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全看完了,暂时不发表意见
作者: 5158    时间: 2006-7-8 13:17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写的颇赞,没法发表意见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6-7-8 13:2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以前没认清罗老的人现在都知道了他的大名

这就足够了

文看完,很客观,道出许多无奈
作者: Thriller    时间: 2006-7-8 13:38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赞~
作者: KULULU    时间: 2006-7-8 14:2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支持楼主,赞LZ文笔~
作者: 量产QUBELEY    时间: 2006-7-8 14:4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看不懂
作者: robbi    时间: 2006-7-8 15:12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赞 不发表意见先
作者: 风飞    时间: 2006-7-8 15:4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UCG要是真成了他的玩具,要在下期登什么就可以登什么,我这辈子都不碰了^_^
作者: fangel    时间: 2006-7-8 16:0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这下喷DR得人也该圆满了吧

这难道就是罗老湿传说中的导演剪辑版么?
作者: Leny    时间: 2006-7-8 16:1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RestlessDream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最好的案例就是2006年《游戏一周》(Gamer Weekly)杂志猝死事件。

《游戏一周》以周刊的形式,想在速度上超越两本既有杂志半月刊的出刊速率——不客气地说,这种定位从一开始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这可能和其主创来自某既有杂志编辑部有关。虽然是周刊,但其内容结构、指导思想,乃至版式安排都与某既有杂志如出一辙。以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论,每周4.98元,一个月四周,和某刊半月一本,定价9.8元相比根本不存在价格优势。但不要忘了《游戏一周》增加的是读者每周购买的时间成本,与其频繁上街,一个月跑四次寻求一个替代品,不如直接买半月刊就是了——可以说《一周》的“单位资讯成本”无疑是最高的。更致命的是《一周》在节奏上完全忽视了网络媒体的隐形地雷阵。资讯不可能比网络快;功略等传统杂志的优势内容则在质量上最多与原刊持平、在速度上又败于网媒;而专题类内容则在这本薄薄的周刊里基本找不到页面和策划时间。前有旧刊的知名度和发行量截源,后有各路网络媒体的追杀,这样的杂志当然无法生存下去。




游戏一周的猝死并不是因为楼主分析的这个原因(至少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一个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环节性失误。有些funny,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成功了,一群人去点评,失败了,一群人去分析。感叹一下突然蒸发的游戏一周罢了……

大愚若智——郑渊洁

大智若愚的人我见到的不多。常见的是大愚若智的人。大愚者,极度笨傻也。极度笨傻的人以智者的面貌出现,应该说难度较大。大智若愚是智者假装笨,大愚若智则是愚者假装聪明。按说智者装笨容易,愚者装聪明难。其实不然。智者装笨已经被人识破穿帮,否则“大智若愚”这句话不会应运而生。而愚者装聪明至今未被世人察觉,证据是“大愚若智”这个词汇从未进入语言流通领域。由此可见人们还没意识到很多貌似智者,其实是愚者假装的。

纵观所有大愚若智者,所掌握的事半功倍诀窍有二。其一是居高临下给别人指出前进的方向,或曰给别人提建议,抑或美其名曰批评家。往年,大愚若智者是在亲朋好友聚会时高谈阔论常青指路,如今拜科技之赐,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论坛或博客给素不相识的人指引前进方向。其实真正的成功者,都视时间为生命,他们恨不得将每分钟掰成两半用,埋头走自己的路,无暇关顾他人的路如何走。再说了,智者都清楚,投人胎活一回不容易,自己的路自己走,他人毋庸置喙,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大愚若智者的第二个诀窍是故弄玄虚,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了说,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了说,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偏偏人类就有这样的误区,对于使用母语发音能说出让同胞听不懂的话的人,大都会肃然起敬。这就助长了大愚若智者变本加厉乐此不疲地发明新名词唬人。

此外,另有一个盛产大愚若智者的高危人群:家长群体。几乎没有不望子成龙的家长,可是有多少家长分析过“龙”的特点,然后按照龙的特点把孩子往龙培养?爱迪生是龙,爱因斯坦也是龙,所有“龙”的共同特点就是逆向思维外加蔑视权威。鲜见有家长按照这样的思路望子成龙培养孩子。使用培养虫的方法(逆来顺受言听计从听话听话再听话)培养龙,不是大愚若智是什么?


作者: lexusw1    时间: 2006-7-8 18:2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不知道这贴还有多少人参战
作者: naughtyben    时间: 2006-7-8 18:5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看完了,寫得不錯 ,可惜置頂貼戰不起来了.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6-7-8 19:1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吾知汝求战之心切切,却怎奈彼罗老湿非好汉尔.
一叹十分殷切,换得背影.
二叹如此长文,空投枯井.
悲乎...悲乎...

顶汝一把,以明我等软饭之志...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6-7-8 19:2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此帖不留名天理不容啊。
作者: 容克    时间: 2006-7-8 19:42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罗老师加油
作者: LIGHTS    时间: 2006-7-8 19:4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作者: 你们啊,naive!    时间: 2006-7-8 20:0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你们这些网络暴民!

bbs.culture.163.com/xiyue/40227,0,50,0,40,1.html?userid=
作者: hanzo    时间: 2006-7-8 20:17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Z乃不世出的得道战饭,恳请TG管理层与时俱进修改现有版规遣其进屋避暑。
作者: 深蓝LWL1123    时间: 2006-7-8 20:2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Z的长篇是一定要拜的
作者: 真天下无双剑    时间: 2006-7-8 20:3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Z 觉得自己有一篇帖在TG顶得热血沸腾,于是欣喜若狂决定再接再厉
作者: lyultima111    时间: 2006-7-8 21:4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老夫?你究竟多大?楼主?
作者: Alfredno1    时间: 2006-7-8 22:0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罗老师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作者: 多啦A梦    时间: 2006-7-8 22:38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楼主文笔真好,支持!!
罗老师那种人,哎……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6-7-8 23:18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eny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RestlessDream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最好的案例就是2006年《游戏一周》(Gamer Weekly)杂志猝死事件。

《游戏一周》以周刊的形式,想在速度上超越两本既有杂志半月刊的出刊速率——不客气地说,这种定位从一开始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这可能和其主创来自某既有杂志编辑部有关。虽然是周刊,但其内容结构、指导思想,乃至版式安排都与某既有杂志如出一辙。以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论,每周4.98元,一个月四周,和某刊半月一本,定价9.8元相比根本不存在价格优势。但不要忘了《游戏一周》增加的是读者每周购买的时间成本,与其频繁上街,一个月跑四次寻求一个替代品,不如直接买半月刊就是了——可以说《一周》的“单位资讯成本”无疑是最高的。更致命的是《一周》在节奏上完全忽视了网络媒体的隐形地雷阵。资讯不可能比网络快;功略等传统杂志的优势内容则在质量上最多与原刊持平、在速度上又败于网媒;而专题类内容则在这本薄薄的周刊里基本找不到页面和策划时间。前有旧刊的知名度和发行量截源,后有各路网络媒体的追杀,这样的杂志当然无法生存下去。




游戏一周的猝死并不是因为楼主分析的这个原因(至少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一个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环节性失误。有些funny,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成功了,一群人去点评,失败了,一群人去分析。感叹一下突然蒸发的游戏一周罢了……

大愚若智——郑渊洁

大智若愚的人我见到的不多。常见的是大愚若智的人。大愚者,极度笨傻也。极度笨傻的人以智者的面貌出现,应该说难度较大。大智若愚是智者假装笨,大愚若智则是愚者假装聪明。按说智者装笨容易,愚者装聪明难。其实不然。智者装笨已经被人识破穿帮,否则“大智若愚”这句话不会应运而生。而愚者装聪明至今未被世人察觉,证据是“大愚若智”这个词汇从未进入语言流通领域。由此可见人们还没意识到很多貌似智者,其实是愚者假装的。

纵观所有大愚若智者,所掌握的事半功倍诀窍有二。其一是居高临下给别人指出前进的方向,或曰给别人提建议,抑或美其名曰批评家。往年,大愚若智者是在亲朋好友聚会时高谈阔论常青指路,如今拜科技之赐,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论坛或博客给素不相识的人指引前进方向。其实真正的成功者,都视时间为生命,他们恨不得将每分钟掰成两半用,埋头走自己的路,无暇关顾他人的路如何走。再说了,智者都清楚,投人胎活一回不容易,自己的路自己走,他人毋庸置喙,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大愚若智者的第二个诀窍是故弄玄虚,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了说,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了说,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偏偏人类就有这样的误区,对于使用母语发音能说出让同胞听不懂的话的人,大都会肃然起敬。这就助长了大愚若智者变本加厉乐此不疲地发明新名词唬人。

此外,另有一个盛产大愚若智者的高危人群:家长群体。几乎没有不望子成龙的家长,可是有多少家长分析过“龙”的特点,然后按照龙的特点把孩子往龙培养?爱迪生是龙,爱因斯坦也是龙,所有“龙”的共同特点就是逆向思维外加蔑视权威。鲜见有家长按照这样的思路望子成龙培养孩子。使用培养虫的方法(逆来顺受言听计从听话听话再听话)培养龙,不是大愚若智是什么?




谢过
作者: starocean    时间: 2006-7-8 23:2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看完此文,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罗老湿究竟有没有支持过正版?
作者: 悠闲有限    时间: 2006-7-9 00:34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以罗老师的秉性来说,必然会回帖说:“写了这么长又没稿费,真可怜”云云……
作者: ストライフ    时间: 2006-7-9 06:0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处女回帖赠与楼主...
作者: zamus    时间: 2006-7-9 08:38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starocean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看完此文,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罗老湿究竟有没有支持过正版?


罗老湿的稿费似乎都用在包鸡上了
作者: QAce    时间: 2006-7-9 09:0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强文留名
作者: NintendoWii    时间: 2006-7-9 09:1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太长,择一些看了,写得很好
作者: MIMURA    时间: 2006-7-9 09:22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占个位置先
作者: 迷失de卡卡    时间: 2006-7-9 09:27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赞,不错~
作者: 我是我的马甲    时间: 2006-7-9 09:44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太长,留个名,回头再细细看.
作者: jahaman    时间: 2006-7-9 10:3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回头看~~~现在已经不买UCG了~~那篇文章没看到~~~
不过老师的《幻魔的征讨之道》还是写的很不错的。。。
作者: 神之右手    时间: 2006-7-9 10:5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阅后顶
等着看某些知名索匪ID乱入

看完之后,顺便说两句
当人们获得咨询的渠道单一的话,那么他们分辨和选择的权力也会变得单一,而当人们选择单一的时候矛盾和冲突也会变得少了很多...
整个国内的新闻体系本身自由度就不高,缺乏自由气氛。前几天北京地震的新闻国内媒体就被xx部强制统一了口径。LZ的文里引用的“乌鸦乌鸦叫”时的DR那种风格在当时无疑是个另类,所以停刊反省有那么一条,对于国外业界新闻文章比重过大。
当只有一种杂志或报刊为你参考的话,那么其对你的影响可想而知,比如DR就造就了很多被动性的Sega饭。杂志才不关心谁会战死,就算他们看走了眼他们也会迅速变节。膜拜主流用户上帝,就意味着你触摸到了主流的利益,这是不需要知道未来怎样。
有些玩家包括曾经的自己都很像《再见列宁》里的克里斯蒂娜,活在营造出来的信仰中。很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能高呼:Sega最高,Sega出新主机吧的口号。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资讯获取途径变得多元化,多元化正在粉碎着愚民策略,虽然速度缓慢。很多主力饭冷静下来通过网络了解某些弱势饭推崇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纸媒介绍的少之又少。比如2004年以前xbox只是作为一个符号存在在我意识里,而现在很多人说我是极端的软饭。
网络媒体凭借交互和及时越来越有取代纸媒的趋势,在报业发达的美国,美国报业协会NAA最新数据显示,传统的出版业正在遭遇读者群萎缩、原料成本上涨等压力,而目前各报业网络收入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很多城市自己父母那代从没用过电脑的人都开始丢掉报纸杂志,打开电脑,打开IE从子女设好的收藏夹选择门户网站察看自己喜欢的内容。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此消彼长的大趋势下,很多国内纸媒都落地到了网络,所以有趣的事情也发生了,纸媒上的倾向言论越来越和其落地的网络互动自相矛盾了……
席德梅尔曾经这样解释游戏的平衡性“一个游戏就是由很多选择的集合”,当选择变得无用,那么这个游戏就是不平衡的。而中国的某些纸媒依然力不从心使这种不平衡选择变得唯一化。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6-7-9 11:1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好文留名
文章起码没有给人面目可憎之感——如郭德刚那样的
想知道S饭会作何反应
作者: 何老四在地球    时间: 2006-7-9 11:5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小罗可以!整得好嘛!
作者: パックマン    时间: 2006-7-9 12:5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1. 小编在杂志上刊出罗撰写的《审判日》一文,其中有大量影射、论述TG及S1论坛在E3期间主机大战的词句
-------------------------------------------------------------

E3其间S1在姨妈,楼主不清楚么?

另外,对楼主对一周的评述感觉不恰当, 目前日本和香港那边的游戏杂志很多都是周刊的形式,而一周的消失也不只是因为销量差的原因,某人的话:"2W的发行量, 消化率20%,论坛上还有很多人叫买不到,不知道怎么做市场的."
作者: czk11    时间: 2006-7-9 12:5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全看完了

很快,一个叫LU的网站出现了,俨然成了某刊的“官方网站”。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振臂高呼下,迅速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延伸扩展到了网络上,并在一段时间的“野兽城寨”试刊后,终于又实现了网络内容的纸媒反哺,推出了LU刊物。这一步走的着实精彩。LU还另有妙用。编辑部的故事就是有人走,有人来。LU的灿烂阳光普照菜地,育成鲜嫩翠绿的蒜苗大葱,根根茁壮。

俨然么?本来就是官·方·网·站

至于那本网刊,还不只于此
作者: 风飞    时间: 2006-7-9 13:0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zamus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starocean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看完此文,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罗老湿究竟有没有支持过正版?


罗老湿的稿费似乎都用在包鸡上了


包了几只,其余用来治病了
作者: 绯雨流    时间: 2006-7-9 13:1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作者: 天花板    时间: 2006-7-9 13:2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历史帖,留名方便搜索
作者: captoon    时间: 2006-7-9 13:4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qiang tie liu ming
作者: 洛克狼    时间: 2006-7-9 14:1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iu ming
作者: 人人有肉吃人人有ps3玩    时间: 2006-7-9 14:27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不知道这tg的搜索帖子功能好不好用
先留个名吧
作者: ms006z    时间: 2006-7-9 14:32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收藏了,最近半年最强贴。
作者: krit    时间: 2006-7-9 15:54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
赞一个...
作者: pp1234    时间: 2006-7-9 18:0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写的不错,反映出很多现象
作者: abe1007之马甲    时间: 2006-7-9 21:0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这种好帖子,不留名没道理啊。
作者: 拉面少年    时间: 2006-7-9 21:3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同留个名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6-7-9 21:4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这贴出现了很多陌生的马甲,有趣
作者: 大猪小猪    时间: 2006-7-9 22:0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拍的够狠哪
支持一下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6-7-10 00:1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终于看完了,个人觉得如果楼主文中不要涉及那许多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幕,比如《游戏一周》消亡原因之类,可能会更加无懈可击。

特别更正一下,我和罗某无怨,而是罗某出于某种奇特心理的单方面怨恨,大家可以去S1搜索我和罗过去的帖子,看看是谁一直在没事找抽.
即便在楼主的那个揭露帖里,我也对有人拿罗某长相说事表示了不满。

另外;请不要把我和罗某并列,这无疑是对在下的莫大侮辱,就算码字骗钱的撰稿人总也有三六九等的......



作者: karma    时间: 2006-7-10 00:2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看完了,感觉写得还是比较好。、

不过战犯们看完以后还是会继续掐架的
作者: 极品香烟    时间: 2006-7-10 01:3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hehe,留名
作者: kyouji    时间: 2006-7-10 01:4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强贴留名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6-7-10 02:0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常遇春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终于看完了,个人觉得如果楼主文中不要涉及那许多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幕,比如《游戏一周》消亡原因之类,可能会更加无懈可击。

特别更正一下,我和罗某无怨,而是罗某出于某种奇特心理的单方面怨恨,大家可以去S1搜索我和罗过去的帖子,看看是谁一直在没事找抽.
即便在楼主的那个揭露帖里,我也对有人拿罗某长相说事表示了不满。

另外;请不要把我和罗某并列,这无疑是对在下的莫大侮辱,就算码字骗钱的撰稿人总也有三六九等的......





本文不是讨伐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比如说,撰稿人)的帖子,关注的是大的环境。

行文中如有涉及,也是为了阐述这个大主题,并没有介入局部战役的意思。还请见谅。


作者: 贾志新    时间: 2006-7-10 09:08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好文...不过暂时不想说什么

作者: firesky    时间: 2006-7-10 12:3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eny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游戏一周的猝死并不是因为楼主分析的这个原因(至少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一个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环节性失误。有些funny

一个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环节性失误
==========
当时听到消息,第一感到很荒谬 然后就是遗憾了...


顶楼主文 希望能把话语权部分再起一篇详细的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6-7-10 12:5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firesky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Leny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游戏一周的猝死并不是因为楼主分析的这个原因(至少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一个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环节性失误。有些funny

一个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环节性失误
==========
当时听到消息,第一感到很荒谬 然后就是遗憾了...
顶楼主文 希望能把话语权部分再起一篇详细的


为了不留遗憾,已经对原文中的说法做了更正。谢谢指出错误。
作者: leoli306    时间: 2006-7-10 13:2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Z超强!~~~~
作者: sakerping    时间: 2006-7-10 13:44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我不是马甲
作者: lawson    时间: 2006-7-10 13:5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某些人在论坛上喷喷口水都还往心里去?用不着那么教真吧?

玩好自己的游戏,别随便的去指责什么,这世界再烂的游戏,再烂的主机还有人愿意买愿意玩,干着急在旁边指点些啥江山呢?
作者: SilkyPico    时间: 2006-7-10 14:5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文笔赞一个
送你四个字-你真内行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6-7-10 18:1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偶是全制霸,可4年前一开始就成了eg软性战犯代言人,这个.....和lz的分类不符啊。
国内情况是d版决定所谓的主流市场构成,d版的廉价造就了畸形膨胀的市场,d版唾手可得的本质决定了这种畸形市场与生俱来的戾气和浮躁,环环相扣恶性循环,而杂志在其中扮演不适当的角色无疑充当了触媒。这些杂志自以为隔岸观火还能吸引眼球,一箭双雕,殊不知“网络暴力”的威力直接体现就是杂志成了渣,成了戏谑调侃的对象,颜面无存,体无完肤。
作者: leica    时间: 2006-7-10 21:5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反正长文能挣不少稿费.支持一下了!
作者: 第N个新来的小P孩    时间: 2006-7-11 01:14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好文,我们一直在无奈并快乐着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6-7-11 03:0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爱你一棒陲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偶是全制霸,可4年前一开始就成了eg软性战犯代言人,这个.....和lz的分类不符啊


(全机种制霸者,一来往往不涉战局;二来往往依然有各自最为喜好的平台,故不另列一派)

你就和我同流合污,同为软饭吧……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6-7-11 05:0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注1]更正如下:

[注1]《游戏一周》的最直接停刊原因并非销量问题。不过国内电玩杂志的确有因为销量和广告无法支撑而倒刊的例子。比如美国IDG旗下的著名导购类电玩刊物GamePro的中文版《电玩帮》,由于投资方不看好,这本原来在美国大受欢迎的杂志中文版在前后大约出刊一年后迅速消亡。
作者: xbgbmpsp    时间: 2006-7-11 10:5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话语权……揭得不错

平媒的好处就是它可以打你,你却打不到它,所以软饭们再怎么愤怒于平媒上不吊他们,在论坛上再怎么讽刺斥责,平媒还是可以一样不吊他们--话语权的妙处,就在此地了。

随着网络深入到每一个玩家的生活中,平媒所占据的这点优势,被可怜地打破了,可随着XB360的破解,平媒很容易转向,估计1年后该轮到索饭们郁闷了。

要说有意思,倒是真的很有意思。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6-7-11 11:5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gamepro不挂才怪,定价16也不便宜,印刷质量还不如ucg,而且几乎全美式游戏,虽然偶没意见,但是看那内容就知道肯定活不长。偶买的其中一本封面就是蜘蛛侠,里面大幅介绍麦登橄榄球,碟子里面半小时的视频是教橄榄球规则的,这种杂志在中国怎么可能有市场?
作者: bhmobile    时间: 2006-7-11 16:2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看了起码要顶吧
作者: Leny    时间: 2006-7-11 21:5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RestlessDream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注1]《游戏一周》的最直接停刊原因并非销量问题。不过国内电玩杂志的确有因为销量和广告无法支撑而倒刊的例子。比如美国IDG旗下的著名导购类电玩刊物GamePro的中文版《电玩帮》,由于投资方不看好,这本原来在美国大受欢迎的杂志中文版在前后大约出刊一年后迅速消亡。


大部分刊登的都是美国游戏的杂志可能在中国热卖吗?这跟XB在日本始终冷清有奇妙的相似啊 ……

很多杂志都相继倒下了,但是原因各不相同,FAMI通的香港中文版《电玩通信》,《GAME PLAYERS MAGZINE》……


作者: DeniumMKII    时间: 2006-7-11 21:57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Z文笔真好

但是其实LZ也没有指明所谓的正道,当然,这是整个圈子的无奈

最后,虽然自称犬儒,但其实LZ还是耐不住寂寞的“入世者”
作者: 一个字符    时间: 2006-7-13 04:22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杂志竟然有这么可恶?
不过文笔不错。
作者: 兔猪    时间: 2006-7-13 09:2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慢慢欣赏
作者: 真国见比吕    时间: 2006-7-13 11:24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电玩帮》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以美版游戏为主,大倒国人的胃口!
作者: iiwang    时间: 2006-7-13 13:2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Z出任M帮斑竹吧.这样就可以更激发你的斗志,也让我们有更多的好文章可看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6-7-13 13:57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此帖不顶就太对不起楼主的好文笔了,虽然俺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是很认同~~~

作者: akadatez    时间: 2006-7-13 15:1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文笔不错,观赏ING!
作者: 红叶    时间: 2006-7-13 20:13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xbgbmpsp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话语权……揭得不错

平媒的好处就是它可以打你,你却打不到它,所以软饭们再怎么愤怒于平媒上不吊他们,在论坛上再怎么讽刺斥责,平媒还是可以一样不吊他们--话语权的妙处,就在此地了。

随着网络深入到每一个玩家的生活中,平媒所占据的这点优势,被可怜地打破了,可随着XB360的破解,平媒很容易转向,估计1年后该轮到索饭们郁闷了。

要说有意思,倒是真的很有意思。


各位编及们快点烧香PS3破解快点吧...
作者: 无声畅游    时间: 2006-7-14 11:06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对LZ的观点颇有赞同之处!
特别是杂志对盗版的态度,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作者: azrael1934    时间: 2006-7-15 22:58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文笔真强!
作者: ストライフ    时间: 2006-7-16 02:4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eny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RestlessDream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注1]《游戏一周》的最直接停刊原因并非销量问题。不过国内电玩杂志的确有因为销量和广告无法支撑而倒刊的例子。比如美国IDG旗下的著名导购类电玩刊物GamePro的中文版《电玩帮》,由于投资方不看好,这本原来在美国大受欢迎的杂志中文版在前后大约出刊一年后迅速消亡。


大部分刊登的都是美国游戏的杂志可能在中国热卖吗?这跟XB在日本始终冷清有奇妙的相似啊 ……

很多杂志都相继倒下了,但是原因各不相同,FAMI通的香港中文版《电玩通信》,《GAME PLAYERS MAGZINE》……




2k年末的分刊行为是GPM走向衰落的起点,而且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新生号的头条新闻栏目中就报道了《电击Dreamcast》的休刊声明……
作者: 暗黑坠天使    时间: 2006-7-16 18:41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文章过长,有部分看不太懂,反正已经顶了,也不用帮不帮顶.
其实世间何来正道,一共就2条道,己之道和彼之道,时而交融,时而背离而已。
作者: 液体蜘蛛(涅磐)    时间: 2006-7-16 19:19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看完了~
作者: 相良宗介    时间: 2006-7-16 23:3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突然想来,PS2发售时杂志也是靠着PS末期的游戏阵容和DC的游戏苟延残喘的活着~
好在那时PS2也没啥游戏,初期游戏攻略做过的根本没几个,印象中连首个百万大作鬼武者1也没做攻略~

如果PS3和WII没D版的话杂志们就只能指望X360了~
作者: 山内一典    时间: 2006-7-17 11:35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2篇文章都看了,都么看懂
作者: gramcn    时间: 2006-7-21 10:00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讃! 战 也是一种好事 总比大家闷着好
作者: austin316    时间: 2006-7-21 10:24     标题: 《审判日》事件终结贴:谁审判了谁?

LZ最后也没能逃脱战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