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1-18 16:35 发表
Bethesda则采用的是利用蓝光额外的容量来加入其他容量,这是种聪明的做法,但并不算标准
在光盘外圈加入无用数据 缩短光头寻址时间?
原帖由 备常炭 于 2007-1-18 16:37 发表
无用数据是加在光盘内圈的,光盘外圈的线速度比较高
原帖由 gil 于 2007-1-18 16:54 发表
bull shit...
加垃圾数据那是DVD的做法。BD读取方式和DVD不同。
所以说,无知者无畏啊。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1-18 16:56 发表
那到底是怎么加速?
原帖由 gil 于 2007-1-18 17:01 发表
BD读取速度理论上恒定,不像DVD所谓的外圈最快内圈最慢速度。
So, BD读取加速估计就只能硬盘安装。所谓的填满BD50g垃圾数据来加快读取速度就是扯淡。用这种标题就更加扯淡了。
原帖由 gil 于 2007-1-18 16:54 发表
bull shit...
加垃圾数据那是DVD的做法。BD读取方式和DVD不同。
所以说,无知者无畏啊。
原帖由 gil 于 2007-1-18 17:01 发表
BD读取速度理论上恒定,不像DVD所谓的外圈最快内圈最慢速度。
So, BD读取加速估计就只能硬盘安装。所谓的填满BD50g垃圾数据来加快读取速度就是扯淡。用这种标题就更加扯淡了。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7-1-18 17:31 发表
诶 给楼上的解释下吧
他们采取的方法是把一个数据在蓝光盘的不同部位存放n次,这样从任意一个点移动到目标数据的时间就缩短了,从而提高了读去速度啊。
简单说就是容量换速度,这在rom时代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
原帖由 silverhoof 于 2007-1-18 17:45 发表
No matter what's the reason of the BD capacity problem.
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50G data for a video game doesn't make sense.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7-1-18 17:31 发表
诶 给楼上的解释下吧
他们采取的方法是把一个数据在蓝光盘的不同部位存放n次,这样从任意一个点移动到目标数据的时间就缩短了,从而提高了读去速度啊。
简单说就是容量换速度,这在rom时代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
原帖由 zenodante 于 2007-1-18 17:35 发表
也就是说填满蓝光的不是垃圾数据,而是————————一个游戏的很多个拷贝
图片1在这个轨1上有,在轨2还有个镜像。那么如果你在轨2位置上,就不用变到轨1去读,直接读轨2的镜像就可以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