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深度评论】浅谈次世代Wii60格局的优势 [打印本页]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2:41     标题: 【深度评论】浅谈次世代Wii60格局的优势

【深度评论】浅谈次世代Wii60格局的优势

原为回复任区的一帖《Wii要输就输在战略储备不足上》,不想越写越长,也超出了Wii的范畴,所以单独发到这里。由衷感谢任区的各位!

■ 观点一:急于寻找高昂成本压力出口的第三方开发商话语权下降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3-2 18:52 发表
首先来看一看以前的主机战争,从PS开始成功起,主机战争的实质就是第三方争夺战,其中既包括对第三方大作的争夺,也包括对好的第三方工作室的第二方化
但是再实质,就是争夺战略资源,因为这个时期,大家的目标用户群一致,且整体来看,更多的战略资源掌握在第三方手里,掌握第三方就是掌握战略储备
所以就有了“得第三方者得天下”这种说法,而且在NDS出现前,这句话可以说就是定理
引用:
原帖由 silasong 于 2007-3-2 10:06 发表
我在想,Wii其实代表了业界的一种趋势和走向,正如NDS成功那样,业界已经无法承受越来越高的开发成本和越来越宅的消费群,所以,Wii必然可以成功。
由于X360和PS3早早便进入了追求更高图像表现的机能竞争格局,造成本次世代的开发费用前所未有地高昂。根据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在Xbox 360首发时(2005年11月)发布的一份次世代主机市场分析报告,PS2/XB/GC这个世代开发一款AAA级游戏软件的平均成本约在500~1000万美元左右;而在次世代这一成本急剧上升到1000~2000万美元。且开发周期根据各平台开发难易增加3~5个月不等。

开发商在寻找成本增长的出口时选择并不多: 1. 软件单价上升  2. 推出跨/多平台版本  3. 网络服务增值赢收渠道

1. 先看软件提价:目前X360和PS3的软件零售价都由上世代的50美元(49.99)上升到了60美元(59.99)。而Gartner的调查指出,美国市场消费者对软件价格的心理上限在65美元,一旦逾越这个价格瓶颈,购买群体会极速缩减。也就是说随着开发成本的不断上升,在软件价格上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极其有限。

2. 跨/多平台版本的贡献在目前新旧主机青黄不接的时刻能起到一定摊薄成本的作用。但随着新旧平台更替的完成,这种摊薄的边际效应也将迅速递减。多平台对于开发商来说依然要消耗开发成本,也只有大开发商对某些作品能进行这样的投入。显然这无法成为家家都适用的突破“65美元瓶颈”、拓宽利润的支柱渠道。

3. 最后一个渠道由微软最早引入游戏业界,如今正越来越显示其惊人的能量,这就是Xbox Live。典型的成功案例是Xbox Live Marketplace(XBLM,Live市集)。Gartner的分析报告指出,XBLM事实上为开发商提供了一条“突破65美元”瓶颈的捷径。通过对下载新关卡、自定义游戏内容、壁纸、主题等增值内容进行收费,开发商实际上从每款游戏获得的利润不再仅仅是零售店头的那59.99美元。尽管XBLM服务由微软提供,开发商的这部分利润需要和微软分成,但这也免去了开发商自行建立在线支付平台的负担;对玩家群体来说,无须为不同游戏登陆不同厂商的在线服务,而通过统一的在线门户(Online Game Portal)获得服务无疑是最能激发其主动性的。另外通过XBLM下载游戏试玩demo,开发商还可以直接获得玩家群体的信息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步伐,不至于在愈发漫长的开发周期中与瞬息万变的市场口味脱节。XBLA休闲游戏下载平台则给了开发商从过去的辉煌中进一步榨取利润的机会,配合XNA Studio更给了越来越濒临灭绝的中小开发商以获利机会。这显然是笔双赢的买卖。

Wii 的24Connect WiFi网络也以自己的方式集成了这一网络门户。并和微软点数(Microsoft Points)一样推出了虚拟点数支付平台、对应XBLA的Virtual Console老游戏下载平台,虽然在网络对战方面的服务还非常有限,但目前的架构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积极的信号表明,老任充分意识到了网络渠道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并非IT业出身的老任而言,能有这样灵敏的嗅觉和与时俱进的勇气,去整合自己本不擅长的资源,是值得钦佩和肯定的。

网络付费下载模式早已经被Apple的iPod+iTunes证明为延长消费电子产业链、进一步密切终端和内容联系、规避盗版冲击的成功典范。很明显,这种模式正迅速被电子游戏业复制改造。如果在这一块产生缺失,那么引起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这方面目前最为落后的无疑是Playstation Network,无论在使用的便利性、统一度和内容丰富性上,目前的PSN都无法与Xbox Live和Wii网络服务相比。

综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第三方厂商在成本高昂的次世代地位已经发生转变。只有通过和硬件厂商进行增值渠道合作,一起加深内容制造的产业链,才有可能保证利润。在这个格局中,实际上“装机量”的重要性也已经开始下降。这从Xbox 360推出一年多来,百万大作居然已经突破14款的极高软硬比、Live金会员(付费用户)突破六百万可以管窥——通过Xbox Live微软已经对核心玩家资源(CU)进行了有效把持,这个群体贡献的利润要远远比上个世代单靠卖软件贡献的利润多得多。


■ 观点二:Wii的对手只有自己

本来有三个平台可以腾挪的第三方到了这个时代,突然发现Wii从硬件架构上就对第三方资源展开了掠夺,进一步消弥了其重要性——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3-2 18:52 发表
到了NDS和PSP这一代,老任耍了一个比较隐蔽的手腕,那就是所谓“异质”和“蓝海市场”,但其实质是将战略资源的绝对数量由第三方转入第一方,最基本的伎俩就是“硬件的排他性”,也即通过“第一方对硬件和市场目标的熟练度”来剥夺第三方对战略资源的掌握量。

然而任天堂做到了,在市场倾向逆转的同时,也把第三方原来可以作为“战略储备”的大作,变为不能大幅带动硬件装机量的“一般储备”,而在开发“战略储备” 上,由于第一方对硬件的熟悉程度和对市场的导向上有绝对的主动权,因此可以达到一种如鱼得水的境界,而可怜的第三方是完全被动的,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前可以当作“战略储备”的作品已经在老任对市场的改造后变为“一般储备”,而在醒觉之后,又不能在一个老任的“主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是所谓“第三方坟墓”

从NDS的战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导市场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倾斜比单纯开发一两款大作要重要得多,因为这样不但能使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软件开发习惯相同调,也可以使对手的各类“大作”变得绵软无力

这种既可以提高装机量又能够引导市场需求方向的“绝对战略储备”数量可以达到多少,比一般可以提高装机量的战略储备数量就更为重要。
我们从目前Wii的软件阵容上已经可以明显地发现这种“第三方疲软”的情况,第三方的跨平台作品在Wii平台都遭遇了媒体评价和销量的双重危机。比如去年年末北美同时发售的一些主流作品评分(援引Gamespot评分):

Call of Duty 3
X360  8.8
PS3    8.2
Wii     7.2
PS2    8.2
Xbox   8.2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X360    8.5
PS3       -
Wii       6.2
PS2      8.2
Xbox    8.5
PC        8.0

Tony Hawk's Project 8 (Nov 7, 2006)
X360    7.9
PS3      7.3
PS2      6.6
Xbox    6.6

Tony Hawk's Downhill Jam(Nov 14, 2006)
Wii        6.0

这样评分所反映的现实并不是“第三方坟墓”,而恰恰说明了Wii的成功:第三方显然还没有适应老任所领导的Wii的新游戏风格。第三方开发的无所适从是一个学习周期,就如同在XBLM上尝到甜头以后会逐步适应这种模式一样、就如同NDS的现状一样。第三方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像老任第一方那样富于创意地应用Wiimote制造出好玩的游戏,更是在学习如何对待Wii所面向的LU市场的口味、针对这扇大门的另一边提供区别于CU玩家的娱乐。只会把过去现成的游戏小修小改挪到Wii平台上是不会创造太多价值的,必须跟着老任一起,针对新市场开发新作品。

也就是说,Wii并没有完全把“成也第三方、败也第三方”这个烫手山芋拱手丢给X360和PS3玩。实际上,所谓真正的“蓝海”对硬件制造商是不存在的。因为作为硬件制造商,无论第一方软件开发实力如何强大,都必须要意识到自己打造的依然是一个开放的Console,是一个对第三方敞开大门的Console。即便老任为Wii制定的战略体系使得第三方很难成为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但这并不等于老任不需要第三方支持或第三方放弃从Wii平台获得利益。这从去年EA曾宣布大力支持Wii平台就可以清晰看到,第三方绝不会放弃Wii平台,承认“坟墓”的标签。Wii 对整个业界的创意都是一次巨大的激发,这一点业界也好,玩家也好,都应该由衷地感谢任天堂。

所以在Wii这个平台上,一把抢过话筒的老任焕发了生机,也获得了最大的话语权。话语权在握,要唱什么样的歌,用xvid君的话说就是“拥有怎样的关键战略储备”就成了老任的胜负关键。老任不是在和X360、PS3竞争,而是在和自己竞争——考验的是老任对Wii游戏风格的创造能力、对引领第三方一起开发LU市场的领导能力。

■ 观点三:竞争中的合谋——Wii60对PS3的围剿

“Wii60”虽然是个多少有些搞笑、为了讽刺PS3高价应运而生的说法,但这个口号恰恰也反映了全球玩家群体的心声——“Wii60”体系实际上是这个世代玩家的最优化选择。

主机业作为融合了消费电子和内容制造两大领域的行业,正在慢慢成熟。这个成熟的标志就是突出服务,重塑、加深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玩家市场已经细分地很厉害,全球游戏产业也经历了几次繁荣和萎缩的涤荡,正在迈向新一轮的增长。这一轮的增长必然由服务带动。这一点已经在观点一、观点二中做了详细地阐明:网络将成为第三方成本压力的出口、网络将成为牢牢把握CU群体的核心、Wii将开拓出一片全新的LU市场,为整个业界提供全新的活力。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主机业绝不仅仅在卖一个消费电子产品、卖软件、卖网络服务,更是在卖一种文化认同。谁能用最恰当的方式满足这种文化认同的需要,谁就将执业界之牛耳。“Wii60”体系恰恰是玩家最好的选择。虽然微软和任天堂并不存在事实上的战略联盟,但客观上两者的诉求和定位,加上不期而至的索尼的种种昏招,让“Wii60”成了业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整个电玩产业链正在“Wii60”的引领下不断拓宽、加深。形象化地说:蛋糕不仅做大了,吃蛋糕的人也多了,吃蛋糕的方法更多了。微软多位高层曾多次赞扬Wii的成功,我相信是由衷的钦佩,老任做了一些微软没有去做的事情,而且给整个业界都带来了光彩。

不管索尼是否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微软和老任已经不谋而合地改变了主机业的游戏规则。PS3如果依然想靠PS2时代的商业模式成功,已经变得极其渺茫了。“主机占有量领先——第三方聚集,大作刺激——主机占有量遥遥领先”这样的胜利路线图已经被粉碎;“所有的游戏在这里集结”已经是过时的口号;1080P和BD更不是重点。

所有仅仅在价格、硬件规格、软件销量上的争论其实都只是表面。通过这次由任饭和软饭共同带来的头脑风暴,我已经看到了背后的真实——

Wii60将在这个次世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
几点补充

1. Wii60的胜利并不以PS3的惨败为代价。实际上最终市场上三方的主机份额不会再出现PS2遥遥领先的局面,具体多少不是本文宗旨。本文的重点在于说明:Wii60对主机业的竞争格局进行了变革,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上PS3完全可以积极吸取其中的营养,只是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沉浸在PS2既有辉煌中的索尼在次世代做出了像对手那样令人瞩目的创新。这或许是龟兔赛跑中属于兔子的寂寞吧。

2. 原题为“浅谈次世代Wii60格局的必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胜负论”口水,集中到文章本身关注的业界格局讨论,改为“Wii60格局优势

3. 感谢 hdfeel 兄172楼的精彩发言,援引如下:
引用:
原帖由 hdfeel 于 2007-5-7 23:43 发表
WII60联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并不是微软和老任特意组合的。      ps3的价格最高, wii的价格最低。   最高价格的东西想卖的过最低价格的东西,最高价格的产品必须表现体系他价格的价值。 这个,最低价格的wii 是不可能在价值上超越ps3的。   只有xo才能做到和ps3比价值。 光靠xo 想让人们觉得 xo的价值超过ps3, 本身是很难的。   ps3 比xo更高的价格,配合本身的品牌和历史沉积,这个高价格  本来可以反映到  ps3本身的地位上,让人们觉得ps3 与众不同,  他比xo有地位。 xo 本来想打破 这种 潜在的商业品牌价值很难。  而wii的出现,让 ps3的高价格策略不再奏效。高价格本来就是一个双刃剑。 偏高的价格利用的好,可以提升商品的地位。 如果价格落差太大,不仅不能提升商品的地位,还引起人们对ps3 价值的探讨。  ps3和xo 是一种合理的价格差异,sony 本来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沉积,和成熟的商业运作 把这种价格差异 转化成 ps3 高xo一等的 商业认同上。

而wii的出现,让sony这个商业策略 完全塌陷。 wii 和ps3 的价格差异过大, sony 没有办法把这种价格差异,转化成高人一等的商业认同上。  反而被wii 利用次时代概念,利用和ps3巨大的价格差异给自己戴上一个 物美价廉 的商业认同上。 ps3 被陷入,ps3 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ps3有没有这个高价的价值。 当人们寻求ps3的价值的时候,  就会习惯性的忽视ps3 优势的一面,而扩大ps3劣势的一面。这个时候,  ps3在游戏上对比xo的弱势,在画面,网络,手柄等的弱势就会被  人们探查出来。 如果没有 wii, sony 可以利用蓝光概念,再利用 对cell的炒作宣传,迷惑消费者的眼光。 达到对xo的优势的压制。

微软也看到了sony这种商业策略, 很聪明的承认了wii的次时代主机的地位。  破解了sony的商业策略。利用了wii 给sony 商业策略非常致命的打击。wii的火热,让sony 原本想给 ps3一个高贵的形象,彻底的变成了一个高价的形象。 这个时候,做为游戏机,ps3 需要和xo 比游戏数量,比游戏画面,比游戏体验, 非常残酷的  短兵接触。 只有赢了xo才能 体系 ps3高价的价值,体现蓝光对游戏的价值。输了,就要承受  所有高价的负面作用。当高价不能代表高贵的时候, 当ps3 在游戏上全面输给xo的时候。 wii的低价就更能体现出了物美价廉。 而wii 越是让人们觉得物美价廉, ps3 则更要承受它无法承受的高价负面作用。 ps3 更要面对 和 价格先对接近的xo ,进行游戏画面的比较,机能的较量。

这个恶性循环,对于游戏机的ps3来说,是无法摆脱的。 唯一可以拯救的是bd,蓝光搞清概念。而bd 本身要靠ps3作为一个游戏才能 和hd竞争。   ps3销量如果不行了。那么bd 也就不行了。等到一定时候,bd 不仅失去了做救星的可能,还会成为ps3的累赘。 不过,ps3在那个情况前,恐怕已经被游戏商判死刑了。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5-7 23:57 编辑 ]
作者: kijoss    时间: 2007-3-3 12:43

座沙发 看长篇 蛮好
作者: 坳由根    时间: 2007-3-3 12:45

能卖钱?不能卖钱?

叉包哥哥和猴子一样浪费
作者: 流川枫    时间: 2007-3-3 12:45

恩,看来楼主不是真正的软饭,是坚定的反索代表
作者: sxyzero    时间: 2007-3-3 12:48

Wii的第三方能够成熟?
省省吧,看看NDS的第三方,都到现在了,开放成本这么低,成熟了吗?还不是垃圾游戏大把,还不是很少能利用到NDS的特点。。。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2:50

wii360你将失去很多的游戏,为什么不是ps3ii尼?如果ps3和xo选一台的话,在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玩家都会选择ps3,这点从1月北美/日本的累计销量对比就可以看出,xo在北美的优势完全弥补不了在欧,日的不足。
作者: sxyzero    时间: 2007-3-3 12:51

这从去年EA曾宣布大力支持Wii平台就可以清晰看到,第三方绝不会放弃Wii平台,承认“坟墓”的标签。


这句话也是无稽之谈,GC都烂成这个样子了,EA还不是照出游戏不误。Wii肯定也会出的。。。但并不是所谓什么大力支持,其实和GC支持没有什么不同
作者: wsxz9    时间: 2007-3-3 12:52

要是实际走向与楼主预言的完全不同的话,不知道LZ做何感想?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2:54

一下子无法理解此文很正常~

推荐先看此帖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46826-1-1.html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2:55

引用:
原帖由 wsxz9 于 2007-3-3 12:52 发表
要是实际走向与楼主预言的完全不同的话,不知道LZ做何感想?
1. 这是评论,不是预言

2. 没感想。继续玩游戏继续码字继续战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2:56

另外,请不要用psp上sce第一方得表现来判断sce在ps3的表现,去看看ps2的销量表,sce的开发实力是非常强劲的,光是sce的游戏,就足以吸引足够的玩家,另外个人一直欣赏的是sce对主机的态度,在ps3缺乏软件的时刻,并没有忽视ps2玩家,gow2这种用心做的大作完全是对玩家负责的态度,一直认为ms过早的放弃xb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作者: hanzo    时间: 2007-3-3 12:57

支持理性长文,叉包比上海的天气还要湿
作者: kakayax    时间: 2007-3-3 12:57

除了那些任饭,索饭,软饭以外,
360+wii的性价比对大多数玩家来说,确实很高,但ps3也绝对还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最佳。
作者: 莎木    时间: 2007-3-3 13:10

很理性的分析
赞一下魔神R
作者: leedy    时间: 2007-3-3 13:12

LZ大概忽视了BD电影的用户。按用户量来说,看电影的用户才是最多的。
所以说Wii60必胜本身就是不恰当的。

[ 本帖最后由 leedy 于 2007-3-3 13:14 编辑 ]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3:14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2:50 发表
wii360你将失去很多的游戏,为什么不是ps3ii尼?如果ps3和xo选一台的话,在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玩家都会选择ps3,这点从1月北美/日本的累计销量对比就可以看出,xo在北美的优势完全弥补不了在欧,日的不足。
你先认真看我的文,就知道为什么是Wii60而不是psWii了(wii=3)
作者: 火星人一号    时间: 2007-3-3 13:15

现阶段肯定是Wii60当道,性价比高,软件选择面广

虽说PS3平台将来会有许多难以放弃的title(其实每个平台都有),但就现在来讲,PS3的阵容实在是没法让人去买单(Blu-Ray用户和高达粉丝除外)。简单来讲就是缺乏killer app

但如果说次世代就是Wii60的天下,从经济角度来讲,是肯定的(XO估计正在酝酿一次降价,个人猜测实在首发一年半后,即07年5月,Wii的成本大家也很清楚,making profit from day 1)。可是Playstation品牌效应还是根深蒂固,那么多PS2用户升级到PS3也会占有很一定比例。并且如果Blu-Ray赢得高清影片标准后,那买PS3作为一款廉价播放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这个人群来说,PS3是台“能玩游戏的BD播放器”。

所以说次时代格局比本世代要复杂的多,要说谁输谁赢,为之尚早。但是SONY一边倒的形势,应该是不会重现了。
作者: sectionboy    时间: 2007-3-3 13:16

要挺wii60,可以说价格,可以说开发成本,但要说文化认同就有点扯了。Playstation品牌的认知度比市场份额更大,在欧美很多地方,playstaion就等于TV game。 sony land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 本帖最后由 sectionboy 于 2007-3-3 13:21 编辑 ]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3:17

引用:
原帖由 leedy 于 2007-3-3 13:12 发表
LZ大概忽视了BD电影的用户。按用户量来说,看电影的用户才是最多的。
所以说Wii60必胜本身就是不恰当的。
高清电影用户和游戏用户区别很大。这里有个“Convertion”的过程

我没有看到索尼在这个环节上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是扔一台有BD播放器又能玩游戏的东西,玩家群和看电影群就天然地合二为一了。

另外你如果用心看我的文,就知道这个必胜并不以PS3的失败为代价或条件。

Wii60的胜利是他们为业界带来的共同胜利。
作者: 火星人一号    时间: 2007-3-3 13:21

引用:
原帖由 leedy 于 2007-3-3 13:12 发表
LZ大概忽视了BD电影的用户。按用户量来说,看电影的用户才是最多的。
所以说Wii60必胜本身就是不恰当的。
Sony不需要买PS3用来看电影的用户,他们需要从游戏软件上赚钱,硬件可是亏本卖的
作者: 没钱的命    时间: 2007-3-3 13:22

就玩家用户群来说

360+WII 基本等于80%了 还有20%是MMO等PC网络玩家
作者: kakayax    时间: 2007-3-3 13:24

引用:
原帖由 火星人一号 于 2007-3-3 13:21 发表


Sony不需要买PS3只用来看电影的用户,他们需要从游戏软件上赚钱,硬件可是亏本卖的
看BD电影sony赚不了钱么?
作者: erduoyan    时间: 2007-3-3 13:25

在日本可能是PS3ii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7-3-3 13:32

wii60这个性价比最高


因为






有d

即是王道!!!!!!!1
作者: silverhoof    时间: 2007-3-3 13:33

还不知道Wii怎么样,不过360来说我非常满意。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3:39

引用:
原帖由 sectionboy 于 2007-3-3 13:16 发表
要挺wii60,可以说价格,可以说开发成本,但要说文化认同就有点扯了。Playstation品牌的认知度比市场份额更大,在欧美很多地方,playstaion就等于TV game。 sony land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你说的是家电化的品牌效应,这方面消费电子出身的Sony的确有巨大的优势

但是我文中的文化认同不只是品牌,而是说玩家群体对“哪种主机最适合我、哪种服务更好”的认同。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3-3 13:41 编辑 ]
作者: slowsonic    时间: 2007-3-3 13:40

进来挺叉包.....
Wii60玩家在身边越来越多了
作者: 不当饭    时间: 2007-3-3 13:40

现在说什么有点早,马上就要开gdc了,可以从中可以看到三大厂商,特别是sce有什么战略上的变化.
个人认为,sce应该已经看到了这点,从目前泄露出的ph讲话可以看出一斑……

当然,如果sce仍然没有多少改变,那么sce不仅有可能输掉这个世代,连下个时代也不会有多少翻身的机会了……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3:43

GDC又是场“圣战”

多多同学说GDC上SCE有“惊人大作”要公布~

反正我期待的是Peter的Fable 2 keynote~
作者: slowsonic    时间: 2007-3-3 13:45

GDC三家都会有所公布的,MS的重点应该是Live的持续扩大
作者: xvid    时间: 2007-3-3 13:45

我还是觉得很多人没有理解我之前那帖想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是一个市场导向的问题

如果LU+NU市场的发展,达到绝对需求量高于传统的CU市场,那么“传统大作”的杀伤力必然下降,也就是我所说的从以前的“战略资源”转变为“一般资源”。诸如所谓“FF和DQ对主机成败的决定力在下降”,就是LU+NU市场扩大在日本的一个表现

很明显,如果LU和NU成为市场主力,那么由“名作续篇”所构成的“百万大作群”一下子就变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LU和NU对他们没有传统的亲和力,市场的主要受众一旦改变,过去杀伤力很强的东西,威力就会大大下降

所以很多人的论据,比如PS3有多少多少储备,第一方的开发力比过去有多少多少加强,完全都是建立在“旧有的市场格局牢不可破”基础之上的,一旦市场的主流变为LU+NU,那么这些储备和旧有类型游戏的开发能力一下子就失效了。因此我的观点就是:Wii在日本确实有获胜的可能,但在欧美应该还是PS3,这是由市场的结构决定的

所以主机大战的实质实际上就变成了对市场结构的预测是否准确,以及是否能充分激活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市场上,必须让市场向自己适应的方向转变才能获胜

也就是说:

如果传统CU市场占优势,那么“名作续篇”是战略资源,而“异质游戏”是陪衬

如果LU+NU市场占优势,那么“异质游戏“是战略资源,而”名作续篇“是陪衬


所以胜败的关键在于引导市场,通过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对手的”杀手锏“失效
作者: 莎木迷    时间: 2007-3-3 13:46

已经拥有WII60的漂过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00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3-3 13:45 发表
我还是觉得很多人没有理解我之前那帖想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是一个市场导向的问题

如果LU+NU市场的发展,达到绝对需求量高于传统的CU市场,那么“传统大作”的杀伤力必然下降,也就是我所说的从以前的“战略资源”转变为“一般资源”。诸如所谓“FF和DQ对主机成败的决定力在下降”,就是LU+NU市场扩大在日本的一个表现

很明显,如果LU和NU成为市场主力,那么由“名作续篇”所构成的“百万大作群”一下子就变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LU和NU对他们没有传统的亲和力,市场的主要受众一旦改变,过去杀伤力很强的东西,威力就会大大下降

所以很多人的论据,比如PS3有多少多少储备,第一方的开发力比过去有多少多少加强,完全都是建立在“旧有的市场格局牢不可破”基础之上的,一旦市场的主流变为LU+NU,那么这些储备和旧有类型游戏的开发能力一下子就失效了。因此我的观点就是:Wii在日本确实有获胜的可能,但在欧美应该还是PS3,这是由市场的结构决定的

所以主机大战的实质实际上就变成了对市场结构的预测是否准确,以及是否能充分激活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市场上,必须让市场向自己适应的方向转变才能获胜

也就是说:

如果传统CU市场占优势,那么“名作续篇”是战略资源,而“异质游戏”是陪衬

如果LU+NU市场占优势,那么“异质游戏“是战略资源,而”名作续篇“是陪衬


所以胜败的关键在于引导市场,通过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对手的”杀手锏“失效
我想说的就是“不存在真正的蓝海”。实际上市场很难用清晰的界线把LU(+NU)和CU分割开来。而且市场结构的形成也不完全掌握在三方中的任何一方手中,第三方本身为了寻找成本出口也必然会对用户市场做激烈的争夺。

CU对LU+NU有极强的带动作用。比如第一批乃至目前支持Wii的用户群依然是对任怀有强烈感情的任饭,而远远没有到引爆NDS“妇孺老少”都购入的阶段。而且瞄准CU用户的主机同样可以吸引LU,典型的例子就好像软区层出不穷的“女友抢着我的360玩Live Arcade小游戏”。

每台主机都有各自的CU和LU。如果Wii一心向LU+NU市场开拓,其结果必然是忽视本来Wii的CU玩家。另外最大的价值必然在于不断地把LU+NU转换为CU。这方面Wii的后续用户粘滞度是不够的,必须有“名作续篇”或“传统大作”来完成——这就是Wii必须向第三方妥协的地方。不然LU和NU是很容易迁徙的。就目前的性价比和软件格局看,360无疑是最佳拍档。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3-3 14:02 编辑 ]
作者: 全能的调停者    时间: 2007-3-3 14:02

关键词:深度评论、浅谈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4:09

R君总能给人惊喜!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09

引用:
原帖由 全能的调停者 于 2007-3-3 14:02 发表
关键词:深度评论、浅谈
深度评论是预告文章长度

浅谈是谦虚文章水平

用歌剧咏叹调唱出来就是:奇妙的和谐~
作者: leedy    时间: 2007-3-3 14:11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3-3 13:45 发表
我还是觉得很多人没有理解我之前那帖想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是一个市场导向的问题

如果LU+NU市场的发展,达到绝对需求量高于传统的CU市场,那么“传统大作”的杀伤力必然下降,也就是我所说的从以前的 ...
其实你说的至少我都理解:
就是"异质的游戏形式"改变未来大家对游戏类型的喜好,
从而减少传统大作的影响力。这点在NDS和PSP的较量中已经证明了。

但是问题就在于家用主机和掌机是不同的。
家用机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功能而且玩家很少考虑什么游戏时间的问题。
所以这种异质的容易上手但不耐玩的游戏是否会改变传统游戏格局还很难说。

另外再说360方面,LIVE上的下载对战等等方面来说,PS3已经有了。
而靠购买头像壁纸等的盈利模式,索尼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音乐和电影资源搬进来,
这样的资源更实际,而且赚的更多。

所以综合来说,Wii60取胜也只在赢利模式的普及上。但实际要说到未来销量问题,能赢都不容易。
何况是"必胜"呢.
作者: xvid    时间: 2007-3-3 14:11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3-3 14:00 发表


我想说的就是“不存在真正的蓝海”。实际上市场很难用清晰的界线把LU(+NU)和CU分割开来。而且市场结构的形成也不完全掌握在三方中的任何一方手中,第三方本身为了寻找成本出口也必然会对用户市场做激烈的 ...
谈论的主体似乎并不一致


我并没有把LU+NU市场和CU市场割裂开来,而只是讨论那一种更占优势的问题

任饭也会买Wii,也会买Wii sports,但骨子里并不是为了sports而买,他们想的是zelda,FE,MP3

所以我觉得如果老任如果真的想赢的话,就必须“断腕”

所谓“断腕”,就是要“轻视”任饭,要“轻视”那些“任饭游戏”。并不是说开发“任饭游戏”的绝对量要缩减,而是要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到开发“异质游戏”上,就象NDS一样,玩命做“脑白金”,死活不出FE

必须要重视开拓LU+NU市场的“异质游戏”的开发,这样才有赢的可能,所谓“任饭游戏”只要保持就可以了,“任饭游戏”卖得越好,“异质游戏”数量越少,老任就越要输。因为只有“异质游戏‘才能开拓市场,”任饭市场“已经被NGC证明了萎缩

虽然横竖都是赚钱,怎么赚是个学问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3-3 14:14

我更喜欢WII+PS3。X360的日式游戏太少,又晕第一视点。

啥时美式游戏那么吃香,N64与GC时代真没看出来。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4:15

用户主要还是靠游戏来买主机,这点是不会变的,横向看三大市场,日本xo几经出局,必然是ps3和wii形成互补的局面,欧洲历来是sony最具优势的市场,这点从06xo不温不火的销售,和最今ps3的预约打破销售记录可见一斑,北美应该是xo的主攻,可是北美市场向来容量最大(也是psp最滋润的市场),那么以sce多年来积累的游戏资源(百万以上应该不下10款),以及日商大作的互补(tk,mgs,dmc,ff。。。),ps3应该会利于不败之地。所以从软件角度来看,放之全球市场,个人更加看好wii和ps3形成互补,而不是xo。
ps:sony今年要把bd播放器的价格下调50%,所以ps3的价格下降曲线很可能不会向ps2那样,bd这种东西还是随着量产化成本急速下降的。
作者: silasong    时间: 2007-3-3 14:18

LZ站在软饭的位置去看问题,必然无法得出公正客观的结论。

无论如何XO仅仅是一个因为考虑到自身威胁而应急的产品,一个为了其他市场而考虑的产物,这样的东西,没有诚意。这是XO在日本失败的最大原因。

作为PS3,Sony封闭保守的企业理念会给PS系列的辉煌延续造成重重困难。

Wii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不是必然趋势。Wii的异质仅仅是游戏业未来发展的走向之一,当然,这个走向并不一定是对的。

无论是PS3,XO,Wii也好,NDS,PSP也好,他们的意义都远远超越前几代主机,在游戏业辉煌10多年以后出现萎缩的今天,这些游戏主机将成为业界转折的基石。

希望有了这些主机的启示,游戏业不会重演1984年的那一幕。

在这一点上,任天堂无疑走出了值得尊敬的一步。




“1984年,美国,圣诞节,那年的雪似乎要比以往来得早一些。作为美国最大最热闹的节日,一到每年的12月25日,整个美国便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和往年一样,平日整年在北极的工场里为孩子们做玩具的圣诞老人,在这个圣诞前夕终于乘着雪橇来到各家屋顶,沿着屋顶滑进屋内将礼品放在圣诞树直或孩子们的长统袜里。只是今年的圣诞老人,有些许的不同,那些给孩子们欢声与笑语的游戏似乎一时间不见踪影。当时,处于家用机垄断地位的ATARI平台上因为充斥着大量虚有其表,内容雷同的游戏,导致整个美国的绝大部分玩家对游戏产业产生不信任感,销售渠道和消费者同时拒绝游戏软件,使得大量的游戏厂商破产,无数从业人员失业,整个美国游戏市场濒临崩溃。”
                                                                                                                                                                                                                                                                     ------Brent

[ 本帖最后由 silasong 于 2007-3-3 14:40 编辑 ]
作者: xvid    时间: 2007-3-3 14:18

引用:
原帖由 leedy 于 2007-3-3 14:11 发表


但是问题就在于家用主机和掌机是不同的。
家用机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功能而且玩家很少考虑什么游戏时间的问题。
所以这种异质的容易上手但不耐玩的游戏是否会改变传统游戏格局还很难说。
...
首先,”异质游戏“并不代表”容易上手但不耐玩的游戏“,未来的”异质游戏“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这样定义实际上是犯了一个”异质游戏=休闲游戏”的错误,确实,NDS的“异质游戏”很多属于“休闲游戏”的性质,但是这恰恰是掌机游戏的特性决定的

Wii上面至今为止,能够称为“异质游戏”的实际可以看作一组吸引眼球的“机能演示”,未来真正能够引导市场的“异质游戏”现在还没有出现,而且是否能够出现都是个谜

所以老任在日本有胜的可能,但关键是这种只属于家用机Wii的家用机“异质游戏”是否能够出现,何时出现,能出现多少数量?

这一切充满不确定,因此这种“赢的可能性”能否变为赢的实际,目前很难判断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19

引用:
原帖由 leedy 于 2007-3-3 14:11 发表
另外再说360方面,LIVE上的下载对战等等方面来说,PS3已经有了。
而靠购买头像壁纸等的盈利模式,索尼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音乐和电影资源搬进来,
这样的资源更实际,而且赚的更多。
关键就在这里,实际使用也好,各种分析也好,都证明目前Xbox Live的模式绝对不是PS Network一朝一夕可以摹仿过去的。

付费下载、付费对战才是第三方和厂商真正吃到肉的地方。但一付费就要牵扯到认证机制、支付平台。

这方面PS Network差的很远。也远远无法和微软集团层面的“Live”计划相抗衡。

所以我原文明确指出了在吸引CU用户手段的有效性上,Xbox Live在目前和可见的未来无出其右者。

也就是说,在开发商成本高昂的前提下,哪怕PS3和X360同一款跨平台软件,PS3零售版本比360卖的多,第三方最终利润也未必比360版高。

因为Live这棵摇钱树为软件贡献的价值远远在59.99美元之上。PS Network在有限的顶级大作上或许能让CU用户用信用卡去购买下载内容,但无法做到Xbox Live目前已经全面开花的下载乐园的地步。这是PS Network没有采取统一集中式网络服务的本质决定的。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3-3 14:24

PS当年的CG也算异质,当然也不缺乏所谓的“名作续篇”或“传统大作”。

现在WII的异质算有的,还算起步成功,“名作续篇”或“传统大作”在哪里?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27

引用:
原帖由 silasong 于 2007-3-3 14:18 发表
无论如何XO仅仅是一个因为考虑到自身威胁而应急的产品,一个为了其他市场而考虑的产物,这样的东西,没有诚意。这是XO在日本失败的最大原因。仅因为这一点,就完全有理由摈弃XO。
事实上存在“一个因为考虑到自身威胁而应急的产品,一个为了其他市场而考虑的产物”这样的产品吗?

请问微软为了何种威胁、何种市场而“应急”推出了Xbox、Xbox 360?

这简直是对一些基本常识的否定。

套用这样的理论,难道PS3是“考虑到格式大战威胁而应急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又有多少诚意?诚意是决定主机大战的主要依据?

实在是怪论……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3-3 14:34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4:15 发表
用户主要还是靠游戏来买主机,这点是不会变的,横向看三大市场,日本xo几经出局,必然是ps3和wii形成互补的局面,欧洲历来是sony最具优势的市场,这点从06xo不温不火的销售,和最今ps3的预约打破销售记录可见一 ...
目前PS3全球次世代份额12%左右,而且日美均已不再缺货。

至于欧洲,首发100万能不能卖的出去都是问题。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34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4:15 发表
用户主要还是靠游戏来买主机,这点是不会变的,横向看三大市场,日本xo几经出局,必然是ps3和wii形成互补的局面,欧洲历来是sony最具优势的市场,这点从06xo不温不火的销售,和最今ps3的预约打破销售记录可见一斑,北美应该是xo的主攻,可是北美市场向来容量最大(也是psp最滋润的市场),那么以sce多年来积累的游戏资源(百万以上应该不下10款),以及日商大作的互补(tk,mgs,dmc,ff。。。),ps3应该会利于不败之地。所以从软件角度来看,放之全球市场,个人更加看好wii和ps3形成互补,而不是xo。
ps:sony今年要把bd播放器的价格下调50%,所以ps3的价格下降曲线很可能不会向ps2那样,bd这种东西还是随着量产化成本急速下降的。
您讨论的这些依然停留在新闻联播的表面。

没错,是看游戏买主机。那么谁决定游戏?——开发商。那么开发商的现状呢?这正是本文的起点。

这贴重点讨论的业界的大格局,谁改变了游戏规则。

你那堆苍白证据只能论证“PS3会卖得很好”——我不反对你说PS3会大卖,只是这和本文的旨趣所在没有关系。
作者: LYA    时间: 2007-3-3 14:40

觉得R版的总体思路和逻辑都强,就是好像有一种比较偏向欧美式游戏的感觉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4:40

任最让人放心的一点是:它的游戏总是很让人放心,经常能带给我们惊喜,当然外包的不算,也正由于此,任这么多年来才屹立不倒,看看同时代的那些著名的游戏系列,现在还有几个能生存?
正由于此任才艰难度过了N64和GC时代,到了DS时代,也许是无心插柳吧,之前谁也没有寄予期望的脑白金的大卖,任天狗的发力,新马的再次回归等等,让任再次站在曾经的高端,任再次成功,DS的热卖让N的再次聚集了世人的目光,但是,广大的第三方却不会做游戏了,除了NAMCO,SE,还有几款百万大作外,其他的销量甚至不如在GBA上的,我认为是厂商的不用心所致,事实上关于DS如何做游戏,怎么做好游戏,任做了太多,事实上任现在更多的是扮演指引者的角色,教第三方如何去做,他们的榜样太多,我就不举例了

R君所说的WII60格局我是这样理解的,在HD方面,XO目前做的比PS3强太多,GOW的出世,PS3的早期的糟糕表现让人对XO有了更多的期待,XO主攻是传统类型的玩家或者说对高清画面有更高追求的玩家,WII?它更多的是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新玩家或者说早已对目前游戏环境感到厌倦的老玩家,任目前要做的是做出一款或者说几款能充分引发潮流形成流行趋势的软件,就象脑白金那样的游戏,指引更多的第三方厂家的跟进,感觉其他的第三方厂商到了任现在的DS和WII上不会做游戏,除了UBI和SE外,很多的厂商都还仅仅是在观望,他们在等,等待N的指引.......

写的很多,也很乱,其实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WII和XO,PS3并无纠葛,没有多大的利益冲突,在某些方面,喜欢N的一定会买,不喜欢买的也会等到有了喜欢的游戏才买,那些不玩游戏的人有可能会买,比买XO和PS3的人,我想应该要多.......

之前那段其实只是不成熟的分析,简单点说:任天堂必须再做出一个象脑白金那样伟大的作品,能充分展示WII的神气之处,WII SPORTS不行,初次也不行,只有这样,其他的厂商才会知道:哦,原来WII上的游戏应该这样做,这样,WII才能打破局面,吸引更多的人
作者: silasong    时间: 2007-3-3 14:44

不仅仅是脑白金哦

还有任天狗,动物森林等等

恐怕还不够

毕竟任在主机上没有掌机那么得势

任重而道远啊!!!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44

引用:
原帖由 LYA 于 2007-3-3 14:40 发表
觉得R版的总体思路和逻辑都强,就是好像有一种比较偏向欧美式游戏的感觉
被你看穿了……
作者: silasong    时间: 2007-3-3 14:45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3-3 14:44 发表


被你看穿了……
可惜是软饭的专属物。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4:47

:D 期待真正属于WII的ZELDA,今年的MARIO是这几年来马叔叔的再次表演,期待!!!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48

引用:
原帖由 silasong 于 2007-3-3 14:45 发表
可惜是软饭的专属物。
本人不介意被索饭或任饭推倒……if u can...
作者: 战岚    时间: 2007-3-3 14:49

从市场来看,Wii60有机会赢得较大份额
从开发商及游戏来看,Wii60凭借平台的不同效果呈现和各自盈利模式的优势,也会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
而我个人关注的是游戏这个文化,至少以往十年PS作为游戏文化的品牌代表要接受最大的挑战了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4:51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3-3 14:48 发表


本人不介意被索饭或任饭推倒……if u can...
怎么推倒?值得研究的话题啊........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51

引用:
原帖由 无下限 于 2007-3-3 14:40 发表
R君所说的WII60格局我是这样理解的,在HD方面,XO目前做的比PS3强太多,GOW的出世,PS3的早期的糟糕表现让人对XO有了更多的期待, XO主攻是传统类型的玩家或者说对高清画面有更高追求的玩家,WII?它更多的是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新玩家或者说早已对目前游戏环境感到厌倦的老玩家,任目前要做的是做出一款或者说几款能充分引发潮流形成流行趋势的软件,就象脑白金那样的游戏,指引更多的第三方厂家的跟进,感觉其他的第三方厂商到了任现在的DS和WII上不会做游戏,除了UBI和SE外,很多的厂商都还仅仅是在观望,他们在等,等待N的指引.......

写的很多,也很乱,其实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WII和XO,PS3并无纠葛,没有多大的利益冲突,在某些方面,喜欢N的一定会买,不喜欢买的也会等到有了喜欢的游戏才买,那些不玩游戏的人有可能会买,比买XO和PS3的人,我想应该要多.......

之前那段其实只是不成熟的分析,简单点说:任天堂必须再做出一个象脑白金那样伟大的作品,能充分展示WII的神气之处,WII SPORTS不行,初次也不行,只有这样,其他的厂商才会知道:哦,原来WII上的游戏应该这样做,这样,WII才能打破局面,吸引更多的人
基本同意!

更深层次的说,X360和Wii在战略层面上达成了某种默契。双方都做到了彼此没有能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索尼根本连看都没看一眼……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4:52

引用:
原帖由 战岚 于 2007-3-3 14:49 发表
从市场来看,Wii60有机会赢得较大份额
从开发商及游戏来看,Wii60凭借平台的不同效果呈现和各自盈利模式的优势,也会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
而我个人关注的是游戏这个文化,至少以往十年PS作为游戏文化的品牌代表 ...
除非任被MS收购,否则迟早会对上
作者: xvid    时间: 2007-3-3 14:53

引用:
原帖由 silasong 于 2007-3-3 14:44 发表
不仅仅是脑白金哦

还有任天狗,动物森林等等

恐怕还不够

毕竟任在主机上没有掌机那么得势

任重而道远啊!!!
确实是这样

从普通手柄来说

《功夫》最初只能按一个钮出一拳,到了VF可以按3个扭出一个大招,《功夫》最初只能按一个方向走一步,到了街霸就可以搓几个方向出一个大招,最初是一对一的直观动作模拟,而到后来变成多对一或一对多的命令映射


而从Wii的现实来看,所谓的“新感觉操作’还完全停留在简单的”动作模拟“上,真正利用新主机特性的独特的异质游戏根本还没有出现


如果老任想赢,就必须尽快跨越从简单到进阶的过程,给玩家不断进化的操作感觉,否则就象大家想象的那样,”新鲜劲儿过去就完了”
作者: NamcoFAN2003    时间: 2007-3-3 14:54

哦,知道了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4:54

期待MS收购任天堂,无论在资源上,影响上,对于MS的全局都会有无可估量的重要影响

那样WII60格局才会真正形成,任天堂也会得到解放,专心的做软件,现在的任天堂为太多的东西所干扰和束缚,感觉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创造力

虽然惊喜不少但是能给人震撼的作品却是难以看到了

[ 本帖最后由 无下限 于 2007-3-3 15:22 编辑 ]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56

引用:
原帖由 战岚 于 2007-3-3 14:49 发表
从市场来看,Wii60有机会赢得较大份额
从开发商及游戏来看,Wii60凭借平台的不同效果呈现和各自盈利模式的优势,也会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
而我个人关注的是游戏这个文化,至少以往十年PS作为游戏文化的品牌代表要接受最大的挑战了
也是我的关注所在。虽然我属于典型的没有受多少索尼的阳光雨露滋养的苦孩子……不是PS2带大的,不亲啊~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4:59

引用:
原帖由 NamcoFAN2003 于 2007-3-3 14:57 发表
很多SF玩家是PS+PS2带大的,要从94年12月3日追朔起
哦,知道了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4:59

任天堂做为一家纯粹的游戏厂商,如果被太多的外力所束缚,很难发挥出真正的实力,相比下SFC时代,N64时代独自奋战的年代就明白了,之所以说N64,那时候掌机方面任独大,没后顾之忧,但是现在呢?

DS发展的是很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但是,注意,基本上造成这一局势的都是任自身的努力,广大的第三方到现在都还是在摸索,我只能用这个词,当然,要排除毒瘤,不说它,很多第三方的软件的销量和GBA时代差不多,并且有太多的地雷,TOT就是代表

希望任天堂一路走好!

[ 本帖最后由 无下限 于 2007-3-3 15:26 编辑 ]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5:04

MS的强大不仅仅是体现在金钱方面,更多的是它的决心,一个人如果有了理想,有了目标,再给于其足够的资源,那么他就一定能够有作为,MS就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无下限 于 2007-3-3 15:28 编辑 ]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5:08

希望那位高人能弄个贴子,分析下MS收购任的几率有多大,以及收购后的一系列影响

[ 本帖最后由 无下限 于 2007-3-3 15:28 编辑 ]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3-3 15:09

这帖子本来挺好的。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3-3 15:10

都编辑掉了.........

不知道R君能否能写个关于:MS收购任的几率以及收购成功后的影响这样的命题论文...........

[ 本帖最后由 无下限 于 2007-3-3 15:29 编辑 ]
作者: NamcoFAN2003    时间: 2007-3-3 15:11

恩,各位,请继续,

没办法,我不是MS带大的孩子,不亲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3-3 15:11

很感兴趣叉包哥哥最有感情的主机是哪些?

我胡乱估计是MD与PC,理由美式游戏较多。。。
作者: no77    时间: 2007-3-3 15:15

基本上,要说带大,估计还是M$的多些.
游戏可以不玩,工作学习可不能不做,
现在工作或是学习(大学)不用上WIN系的,可不多了.
作者: NamcoFAN2003    时间: 2007-3-3 15:17

引用:
原帖由 no77 于 2007-3-3 15:15 发表
基本上,要说带大,估计还是M$的多些.
游戏可以不玩,工作学习可不能不做,
现在工作或是学习(大学)不用上WIN系的,可不多了.
那我从DOS开始的,然后才接触了WINDOWS 3.1,慢慢到95,98,2000,XP......

合着按您的说法,只要小时候家里没条件购置PC的,但有过其他如任,SEGA的游戏主机的,都不是MS带大的...
作者: Jonsoncao    时间: 2007-3-3 15:20

PS2的养育之恩都忘了吗!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3-3 15:21

我小学时候,接触学校的电脑课必须要全班成绩优秀的,电脑是清一色的苹果。

最讨厌打英文,能不打就不打。
作者: NamcoFAN2003    时间: 2007-3-3 15:21

引用:
原帖由 Jonsoncao 于 2007-3-3 15:20 发表
PS2的养育之恩都忘了吗!
有这么一群人,是在PS2时代,坚决不买PS2,不玩PS2游戏,监守XBOX和GC的勇敢的真正的勇士!!
等待着Wii60的双重胜利的那一天!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3-3 15:24

在PS2时代,坚决不买PS2,不玩PS2游戏,监守N64和GC的,算我一个,论坛还有吗?
作者: rnxek    时间: 2007-3-3 15:39

没有SFC N64 NGC GB GBA MD SS PS PS2 PS3 PSP XBOX的人飘过。。。。。。
作者: peace78    时间: 2007-3-3 15:41

由SONY统治游戏界这十年来~除了索饭,其他消费者都不会对PS系列的游戏机感到厌倦吗?
难道买PS3都成了消费习惯?继续FF?继续MGS?继续DMC?
不会吧,老实说我都已经厌倦了。
这时XO跟WII的出现,确实给我带来新鲜感。

[ 本帖最后由 peace78 于 2007-3-3 15:45 编辑 ]
作者: 到处看着    时间: 2007-3-3 15:41

引用:
原帖由 iamzelda 于 2007-3-3 15:24 发表
在PS2时代,坚决不买PS2,不玩PS2游戏,监守N64和GC的,算我一个,论坛还有吗?
坚决不买NGC,不玩WII的人飘过......
作者: rnxek    时间: 2007-3-3 15:42

引用:
原帖由 NamcoFAN2003 于 2007-3-3 15:11 发表
恩,各位,请继续,

没办法,我不是MS带大的孩子,不亲
养育之恩啊?
94年给PS带大的sony铁杆饭现在很多很主流么?
作者: NamcoFAN2003    时间: 2007-3-3 15:44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3-3 15:42 发表

养育之恩啊?
94年给PS带大的sony铁杆饭现在很多很主流么?
你搞错对象了,我不是,先买的SS后买的PS,先买的DC后买的PS2,先买的XBOX后买的GC,先买的XO后买的PS3,没忠诚到那份上

继续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5:47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3-3 14:34 发表


您讨论的这些依然停留在新闻联播的表面。

没错,是看游戏买主机。那么谁决定游戏?——开发商。那么开发商的现状呢?这正是本文的起点。

这贴重点讨论的业界的大格局,谁改变了游戏规则。

你那堆苍 ...
我说的对不对,可以看看2月日美xo/ps3的对比销量,以及ps3欧洲首发的情况。
作者: rnxek    时间: 2007-3-3 15:48

引用:
原帖由 NamcoFAN2003 于 2007-3-3 15:44 发表



你搞错对象了,我不是,先买的SS后买的PS,先买的DC后买的PS2,先买的XBOX后买的GC,先买的XO后买的PS3,没忠诚到那份上

继续
引用你的话不代表指的就是你
不要自己给自己扣帽子
继续哈
作者: NamcoFAN2003    时间: 2007-3-3 15:51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3-3 15:48 发表

引用你的话不代表指的就是你
不要自己给自己扣帽子
继续哈
我很怕 真的很怕!!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3-3 15:51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5:47 发表

我说的对不对,可以看看2月日美xo/ps3的对比销量,以及ps3欧洲首发的情况。
1月份不行改2月,日美不行就转战欧洲。。。

你认为2月份PS3销量会超过X360?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6:01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3-3 15:51 发表


1月份不行改2月,日美不行就转战欧洲。。。

你认为2月份PS3销量会超过X360?
1月份xo日本美国〉ps3?并且随着日美ps3软件的成熟。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
作者: GAYBL    时间: 2007-3-3 16:02

2月份,XO在北美仍然>PS3.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3-3 16:06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6:01 发表

1月份xo日本美国〉ps3?并且随着日美ps3软件的成熟。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说的是全球。

至于2月份,“随着ps3软件的成熟“。。。

PS3日本1月份领先X360好像是9万多,2月份怎么降到6万多了?

9万多到6万多是差距越来越大?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6:10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3-3 16:06 发表


我说的是全球。

至于2月份,“随着ps3软件的成熟“。。。

PS3日本1月份领先X360好像是9万多,2月份怎么降到6万多了?

9万多到6万多是差距越来越大?
全球ps3欧洲还没发售,有意义吗?还是这句话,三月ps3欧洲发售后,才是ps3全面反击的时候。
ps:上次看到2006欧洲 xo的销量是197w。

[ 本帖最后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6:13 编辑 ]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3-3 16:13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6:10 发表

全球ps3欧洲还没发售,有意义吗?还是这句话,三月ps3欧洲发售后,才是ps3全面反击的时候。
拭目以待PS3的欧洲反击。不过高价格+没有足球,很怀疑那100万台什么时候才能卖完。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3-3 16:14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6:10 发表

全球ps3欧洲还没发售,有意义吗?还是这句话,三月ps3欧洲发售后,才是ps3全面反击的时候。
ps:上次看到2006欧洲 xo的销量是197w。
你好像忘记X360是2005年在欧洲发售的~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6:15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3-3 16:13 发表


拭目以待PS3的欧洲反击。不过高价格+没有足球,很怀疑那100万台什么时候才能卖完。
ps3欧洲并不需要多强势,只是因为xo在欧洲确实不行。。。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3-3 16:16

PS3的实况应该会有吧。。。。。。。希望PS3想SFC一样反击成功。

我不是SF。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6:16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3-3 16:14 发表


你好像忘记X360是2005年在欧洲发售的~
有关系吗?xo的05欧洲销量好像不足30w吧。。。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3-3 16:17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6:15 发表

ps3欧洲并不需要多强势,只是因为xo在欧洲确实不行。。。
ps3可能更不行~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6:17

引用:
原帖由 iamzelda 于 2007-3-3 16:16 发表
PS3的实况应该会有吧。。。。。。。希望PS3想SFC一样反击成功。

我不是SF。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从ps-ps2-xo一步一步玩we过来的,就应该知道,以xo的机能,wex实在只是一款敷衍之作。。。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3-3 16:18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3-3 16:16 发表

有关系吗?xo的05欧洲销量好像不足30w吧。。。
谁说的?另外X360在欧洲1/2/3月还在继续销售中~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3-3 16:18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3-3 16:17 发表


ps3可能更不行~
那就等年底看咯,估计ps3发售后,会有好事的gaf贴出英国每周主机销量的。。。:D
作者: x700    时间: 2007-3-3 16:18

玩得就行了。呵呵。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3-3 16:20

我是从SFC-N64-GC-PC过来的,XO神机没碰过。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