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真实的梦 于 2007-3-9 12:51 发表
![]()
![]()
![]()
![]()
我投PM...
原帖由 kerio 于 2007-3-9 12:54 发表
大作=销量+游戏时间+复杂度?
原帖由 真实的梦 于 2007-3-9 13:00 发表
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吧,吸收你的在加上我的就是
销量+游戏时间+复杂度+受众年龄广+不断调整的平衡性+不断发展的战略体系=PM
原帖由 kerio 于 2007-3-9 13:04 发表
但为什么生活中很少有玩家包括媒体说PM是个大作呢?好象我的感觉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和<奥特曼>一样的小孩子的东东
原帖由 kerio 于 2007-3-9 13:04 发表
但为什么生活中很少有玩家包括媒体说PM是个大作呢?好象我的感觉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和<奥特曼>一样的小孩子的东东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2:54 发表
所谓大作么,就好比电影上俗称的“大片”。好莱坞大片大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成本,电影得影响和意义完全不影响电影成为大片,但场面,演员知名度确是关键因素。所以我认为游戏上得“大作“是以耗费游戏公司的开发 ...
原帖由 沉默の狙击手 于 2007-3-9 13:06 发表
觉得。很多人觉得。很多人指的是你和你的几个朋友?
原帖由 魔龙封印 于 2007-3-9 13:13 发表
如果要说成本的话,mario64 纯开发费用就高达4000万美元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27 发表
还有件事情,也蛮有意思的,说出来大家听听吧
MGS2刚出来的时候,那个雨水打在镜头上的特效大家记得吧。
当时有幸和UBI的一位项目Leader谈论这个特效(现在这位已经是UBI最红的项目经理了,多次出现在杂志 ...
原帖由 kerio 于 2007-3-9 13:30 发表
LS是和业内人士,哈哈![]()
![]()
原帖由 孙艺珍 于 2007-3-9 13:32 发表
WOW开发组成员都死掉了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27 发表
还有件事情,也蛮有意思的,说出来大家听听吧
MGS2刚出来的时候,那个雨水打在镜头上的特效大家记得吧。
当时有幸和UBI的一位项目Leader谈论这个特效(现在这位已经是UBI最红的项目经理了,多次出现在杂志 ...
原帖由 hugang 于 2007-3-9 13:37 发表
歧视中国程序员?还是鄙视这个LEADER?![]()
原帖由 hugang 于 2007-3-9 13:37 发表
歧视中国程序员?还是鄙视这个LEADER?![]()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27 发表
还有件事情,也蛮有意思的,说出来大家听听吧
MGS2刚出来的时候,那个雨水打在镜头上的特效大家记得吧。
当时有幸和UBI的一位项目Leader谈论这个特效(现在这位已经是UBI最红的项目经理了,多次出现在杂志 ...
原帖由 岳不群 于 2007-3-9 13:44 发表
同时也证明了PS2开发的便利呀~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47 发表
你理解为PS2开发困难也行,PS2比GC XBOX难开发是事实。
当时MGS2体验版出来的时候,看到这个特效,彻底湿了,以前从没见到过!
后来正式版中雷电出水时的镜头特效也很震撼~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9 14:46 发表
你拿这个例子比较可笑...实话...不要介意。Y老兄一句话可能只是玩笑而已, 不要当成金玉良言。
另外跑得太偏了吧?
原帖由 替鸡爱抚稀饭 于 2007-3-9 15:13 发表
既然是游戏界那就非山口山莫数啊
俄罗斯,他妈哥,扫雷虽然玩的人也多,但是规模明显不如山口山啊,只能算小品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16 发表
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本。
比较开发费用的话不能包括设备采购成本。
这4000W美元里很可能包括N采购的3D开发的设备成本,这样比较对以后的游戏不公平。
我说的成本是光指人力成本。
但我不否认Mar ...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16 发表
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本。
比较开发费用的话不能包括设备采购成本。
这4000W美元里很可能包括N采购的3D开发的设备成本,这样比较对以后的游戏不公平。
我说的成本是光指人力成本。
但我不否认Mar ...
原帖由 魔龙封印 于 2007-3-9 22:40 发表
按照这个定义大作的话,那么哪个公司都能出大作了,只要投入足够多的人就可以了。
创意去死吧,技术实力去死吧![]()
![]()
![]()
![]()
![]()
![]()
原帖由 hugang 于 2007-3-9 13:08 发表
楼主,MGS第一作是在哪个主机上的?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22:49 发表
显然你不太明白人力成本这个概念。
不是所有人的成本都一样的。高技术人员,高等级管理人员的成本就很高,普通技术人员的成本就低。
这个是可以比较的。
是人力成本,不是人头,也不是工时。
原帖由 tank817 于 2007-3-9 23:15 发表
任饭们还耿耿于怀当年PS把N64打得满地找牙阿
现在WII那么有创意
NDSL那么好卖
你们已经可以安慰了
原帖由 霏菲飞 于 2007-3-9 22:59 发表
绕来绕去有意义,
好啦,不算技术成本,不算人头,
算制作人好了,宫本猫一个的脑袋你找10个来也顶不住,他一个人的工资也顶你10个,这是不是你说的人力成本
干脆你说任天堂的大作不是大作算了。。
原帖由 一条僵尸 于 2007-3-9 22:56 发表
play station
MGS1是不是大作不清楚,但MGS1很伟大
原帖由 高达量贩 于 2007-3-10 10:26 发表
是fc啊大哥
原帖由 高达量贩 于 2007-3-10 10:26 发表
是fc啊大哥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9 13:16 发表
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本。
比较开发费用的话不能包括设备采购成本。
这4000W美元里很可能包括N采购的3D开发的设备成本,这样比较对以后的游戏不公平。
我说的成本是光指人力成本。
但我不否认Mar ...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26 发表
这个说法太扯了,那你举的例子,MGS2不要那么多人,引擎动画全外包制作,小组缩小到10个人,投资增加3倍,就不算大作了么????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38 发表
我的意思就是,有些游戏很多都是外包工作,你怎么知道人力资源的大小?
比如我一个动画给外包20人的公司做了1个月,但是那个公司那段时间还接了3个外包,我能说我的动画耗费人力资源就是20人*月么???
...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12 12:35 发表
偏要说外包,外包难道不需要人来做么?
我的意思是,人力资源成本才是衡量大作的标志。
和外包不外包没关系,和MGS2和Mario 64也没关系。
外包以后工作量还是一样的,所以所需要的人力成本也是一样 ...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12 12:19 发表
我也寒。。
FC上的叫Metel Gear。。叫MG,不是MGS.
MGS第一作确实是在PS上的。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42 发表
开发成本,开发预算是唯一的标准,从来没听说过比较项目大小拿人力资源比较的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47 发表
MGS2做了2年多,时之笛做了两年多,但是MGS2的制作组都是新人为主(假如),时之笛都是经验丰富的老程序员,他们在同样时间里做出的工作量能一样么????
怎么能拿人力资源作为标准呢?可比么?
原帖由 Fahrenheit 于 2007-3-12 12:47 发表
口胡~你太有才了~原来马尿系列从来都是新作,什么,你说马尿64是续作?胡说,是马尿64的第一作~原来我们每天玩到的都是无数新作,这个业界的续作恐怕也只有DQ和FF了~这种理论真是让人拜服~~~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12 12:49 发表
当然是以开发成本为标准,我的观点的前提也是这个。。
第一个回帖就可以看到.
开发成本分为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
设备成本牵涉到平台更新和平台不更新的差异,可能会不好比较,所以就把设备成本给抵消 ...
原帖由 Fahrenheit 于 2007-3-12 12:50 发表
再加句~如果笛子不算超大作的话~还真没几个敢跳出来说自己是大作的~楼主提到的2个差距还太大了点~~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12 12:51 发表
前面也说过了啊。。是比较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统计工时,然后按照人员的cost来计算人力成本,高级技术当然cost高,普通的cost低。
晕。。。再说一遍要。。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52 发表
晕菜,那这么说,正规的游戏制作学校,游戏开发人员培养体制诞生前和诞生后的人力资源一样么
原帖由 jonathan 于 2007-3-12 12:52 发表
谁也没说笛子和mario 64不是大作。
包括LZ...
回帖前要看贴。。。
原帖由 萝卜 于 2007-3-12 12:53 发表
你怎么比较的?就看你拿出一个70多人两年,算什么级别的cost?
原帖由 Fahrenheit 于 2007-3-12 12:54 发表
以为人人都和你样么~楼主说MGS和FF7是游戏界目前为止最大的大作,我说他们给笛子提鞋还差不多~没什么逻辑上的错误吧~
原帖由 silverhoof 于 2007-3-12 13:03 发表
什么时候游戏软件开始比投资了,这个有意义么。
投资大和成品的优劣根本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要说投资大,软件行业没有人不知道OS/360项目吧,那个东西野心巨大,用了5亿多美金最后不了了之。再说电影行业的那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