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视和祯数专家进 [打印本页]

作者: NoLife    时间: 2007-4-15 18:44     标题: 电视和祯数专家进

一个长久以来的疑问。

为什么一款游戏的录像视频会比她实际玩起来显得祯数高。这是视频可以调节祯数原因吗?

显示设备在祯数上有没有可作为空间?也就是同样是30PFS的游戏,会不会在好的设备上看上去很流畅,而在较次的设备上看起来很晕?
作者: 1as23df1    时间: 2007-4-15 19:00

游戏处理祯数和显示祯数不是同个概念的,有时候游戏处理祯数只有30,显示起来却是60。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07-4-15 19:05

引用:
原帖由 1as23df1 于 2007-4-15 19:00 发表
游戏处理祯数和显示祯数不是同个概念的,有时候游戏处理祯数只有30,显示起来却是60。
哪个游戏?
你洗洗睡吧, 砖家。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4-15 19:08

高清专家前几天刚刚学乖了点,怎么今天又不老实了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5 19:10

通常指的 60赫兹  就是每秒 30频 = 30个画面
50赫兹  每秒25=25个画面
以前的老电影是每秒 24张胶片 这样道理


以上是个人理解  可能有错误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5 19:11

60PFS  应该并不是 每秒 60频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7-4-15 19:55

桢数和机能有关,和电视无关。你看电视觉得晕,主要问题是早期隔行显示下过闪造成的,部分人对此很敏感,故晕。

很多录像看起来流畅是因为大部分民间常用录像设备的默认采集桢数是24。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4-15 21:40

刷新率和帧数。。。。。
作者: dogsoldier    时间: 2007-4-15 21:42

播放影片的时候你是可以选择播放速度的
比如1帧的东西,你快进60倍,就是60帧
作者: wjssym    时间: 2007-4-15 22:47

晕死,我虽然不是专家但是也算是个玩硬件的,帧是指机器处理的画面,60FPS是说机器每秒运算出60帧画面,比如说VF里面的铁山靠这个动作是以60帧来处理的话,如果机器性能不够,那么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拖慢二是动作丢帧!刷新率是显示器的每秒的扫描频率,PAL只有50HZ,非常晃眼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7-4-15 23:18

难道是灵异现象?
作者: TG废材    时间: 2007-4-15 23:19

进来拜这里的砖家.....

难道一个游戏在刷新率60的情况下是..30帧.....在刷新率100的情况下就是50帧了??

那样的话..以后的游戏机都不用在硬件上下功夫了...只要调节一下刷新率..

[ 本帖最后由 TG废材 于 2007-4-15 23:21 编辑 ]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6 00:13

游戏机能提供多少帧画面和电视能显示多少帧画面是两回事
一台刷新率为60Hz的CRT电视,意味着1秒种可以显示60幅不同的图像。如果游戏机只能提供30幅画面,这时电视的刷新率还是60Hz(60幅画面),其中每1幅画面显示了2次。
如果游戏机每秒钟提供的画面超过60幅,那么电视也只能显示其中的60幅。
液晶电视虽然不涉及刷新率,但是有反应时间的问题,道理差不多,稍微复杂点而已。
作者: THX1    时间: 2007-4-16 01:02

这么说可能容易让你理解,虽然可能不严谨~~  
我们把电视的画面每秒显示的帧数称为显示帧数如何。 帧数越高 画面就基本接近无闪烁
游戏 的动态画面我们称为动作帧  为每秒游戏中物体产生变化的帧数。
当动作帧30帧/秒 我们肉眼看得都比较舒服了
当动作帧60帧/秒 动作帧和动作帧之间的变化更细致入微了,一秒钟看60张过渡细微的画面,自然更流畅了
作者: 懒猫    时间: 2007-4-16 01:16

电影才24祯,你觉得流畅吗?要是你打PC的Q3,没有80祯能玩吗?:D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6 01:45

引用:
原帖由 THX1 于 2007-4-16 01:02 发表
这么说可能容易让你理解,虽然可能不严谨~~  
我们把电视的画面每秒显示的帧数称为显示帧数如何。 帧数越高 画面就基本接近无闪烁
游戏 的动态画面我们称为动作帧  为每秒游戏中物体产生变化的帧数。
当动 ...
补充一点:虽然游戏机提供的帧数可以很高,但是显示设备如果刷新率只有60Hz的话,那我们看到的实际上也只有60帧画面。因为此时CRT每秒钟只刷新60次画面,就算游戏机提供120帧,也只能显示出其中的60帧,其他画面被抛弃掉了。
至于Quake这种帧数会关系到游戏成绩的游戏还是极少数。
PC游戏都有个VSync的参数,目的就是为了让游戏帧数不超过显示设备所能达到的帧数。比如显卡最高可以提供65幅画面,但显示设备只能显示60幅画面,多余的5幅画面就会被抛弃。最终有些画面是连续的,而在那5幅前后的画面看上去就会不连贯(因为中间有被抛弃的画面)。打开VSync后,显卡最多只会输出60幅画面,不超过显示设备的能力范围,就不会丢帧。

[ 本帖最后由 shangchi 于 2007-4-16 01:50 编辑 ]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6 08:46

引用:
原帖由 wjssym 于 2007-4-15 22:47 发表
晕死,我虽然不是专家但是也算是个玩硬件的,帧是指机器处理的画面,60FPS是说机器每秒运算出60帧画面,比如说VF里面的铁山靠这个动作是以60帧来处理的话,如果机器性能不够,那么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拖慢二是动作丢帧! ...
胡扯   象 FC MD SFC  也能达到每秒有60个画面  ???

60赫兹 因该是刷新
和频数 完全不可能一个概念


比如说VF里面的铁山靠这个动作是以60帧来处理的话
机器性能不够  只会是拖慢   
丢帧应该是游戏设计问题  比如为了加快处理速度 或者是自动跳频之类把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6 09:23

引用:
原帖由 shangchi 于 2007-4-16 01:45 发表


补充一点:虽然游戏机提供的帧数可以很高,但是显示设备如果刷新率只有60Hz的话,那我们看到的实际上也只有60帧画面。因为此时CRT每秒钟只刷新60次画面,就算游戏机提供120帧,也只能显示出其中的60帧,其他 ...
我觉得 不太可能   也非常不实际
人的眼睛 是有限的
不太可能去造 有什么上百频之类的游戏   或显示设备
那样根本无意义存在  

只有高速摄影机才需要每秒几百上千的频数     但播放也只有30频左右  或者传统的24
作者: we520    时间: 2007-4-16 09:56

引用:
原帖由 孤高的套套 于 2007-4-16 09:23 发表



我觉得 不太可能   也非常不实际
人的眼睛 是有限的
不太可能去造 有什么上百频之类的游戏   或显示设备
那样根本无意义存在  

只有高速摄影机才需要每秒几百上千的频数     但播放也只有30频左右  ...
你也许少玩PC游戏

能跑到100FPS以上的游戏在PC游戏里很多的,在前几年只要稍微讲究点的CRT显示器都能轻易做到120HZ以上的刷新率

PS:为了保持画面的平顺和桢数的稳定,打PC游戏VSYNC是一定要开的

特别是在玩家用机移植游戏时,打开VSYNC并把显示器刷新率设置到60的倍数这两步是必定要做的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6 10:33

老声长谈、、、PAL和NTSC制式定义及区别

   大部分的AV玩家都知道NTSC(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代表了一种目前世界上广为采用的电视系统标准,事实上,NTSC是由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所发起及创办的。NTSC也曾经订定了单色(黑白)电视标准,并且于1941年经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并认可了这个标准。其实在1949年左右,彩色电视广播仍在实验阶段,那时候有两个强有力的竞争者RCA与CBS正在竞标美国彩色电视机的标准,最后,NTSC采用了RCA的标准并予以修改,FCC也认可了NTSC的标准,使得NTSC为包括美、加、日本、我国及许多西半球国家所共通的彩色电视标准。CBS为什么会失败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关键则是因为CBS彩色电视系统和原有的黑白单色电视系统并不兼容,今日NTSC电视系统的相关产品:录像机、影碟机、摄录机……都可以和黑白单色电视完全兼容,这些都在当年即定下了奠基,RCA采用了令人颇为惊异的技术在原有黑白单色电视有限的频宽内达到传送彩色影像的目的,即使以今日的科技看起来,NTSC彩色电视系统的发明仍是相当不可思议,后来的电视立体声、MTS双语功能其实早在1949年就已经奠定了技术基础。

    常见的电视信号制式是PAL和NTSC,另外还有SECAM等。
    NTSC即正交平衡调幅制。PAL为逐行倒像正交平衡调幅制。

PAL电视标准
    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    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PAL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NTSC电视标准
    NTSC电视标准,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NTSC电视标准用于美、日等国家和地区。

    PAL和NTSC制式区别在于节目的彩色编、解码方式和场扫描频率不同。中国(不含香港地区)、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采用PAL制式,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采用NTSC制式。
    PAL与NTSC的区别电影放映的时候都是每秒24个胶片帧。而视频图像PAL制式每秒50场,NTSC制是每秒60场,由于现在的电视都是隔行场,所以可以大概认为PAL制每秒25个完整视频帧,NSTC制30个完整视频帧。

    电影和PAL每秒只差1帧,所以以前一般来说就直接一帧对一帧进行制作,这样PAL每秒会比电影多放一帧,也就是速度提高了1/24,而且声音的音调会升高。这就是一些DVD爱好者不喜欢PAL制DVD的原因之一。但是据说现在有些PAL制DVD采取了24+1的制作方法,就是把24帧中的一帧重复一次,从而获得跟电影一样的播放速度。
而NTSC因为每秒有30帧,不能直接一帧对一帧制作,所以要通过3-2 PULLDOWN等办法把24个电影帧转成30个视频帧,这30个视频帧里所包含的内容和24个电影帧是相等的,所以NTSC的播放速度和电影一样。

    所以,对于同一部片子来说,PAL制的DVD会比NTSC制的同一部片子快1/24。换算时间的时候,NTSC时间 X 24/25 = PAL时间。

  垂直扫描也就是“垂直扫描频率”又被称为“场频”或“刷新率”。指单位时间(以秒计)之内电子枪对整个屏幕进行扫描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表示。以85Hz刷新率为例,它表示显示器的内容每秒钟刷新85次。

    CRT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是由很多荧光点组成的,每个荧光点都由于受到电子束的击打而发光,不过荧光点发光的时间很短,所以要不断地有电子束击打荧光粉使之持续发光。电子束不能同时轰击屏幕上的两个点,因此显示器在工作时,以极快的速度从视频卡读取数据,同时由电子枪的偏转电路部分控制偏转线圈对电子束射出的方向进行改变,使电子束从屏幕左上角开始,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对每个点进行轰击,虽然时间上有先后顺序,但由于电子束把屏幕整个扫描一次只需10~20ms的时间,加上荧光体的辉光残留和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所以只要刷新够快,刷新率够高,人眼就能看到持续、稳定的画面,不会感觉到明显的闪烁和抖动。垂直扫描频率越高,闪烁情况越不明显,眼睛也就越不容易疲劳。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刷新率达到85Hz,也就是每秒刷新85次,人眼就感觉不到屏幕的闪烁了,但实际使用中往往有人能看出85Hz刷新率和100Hz刷新率之间的区别,所以从保护眼睛的角度出发,刷新率仍然是越高越好。
。 ---通俗就是显示器刷新率!电脑里调的就是这个!!!

帧频是指每秒播放多少帧画面(连起来就是动画了),最多每秒120帧。多了你看不清!少了就丢细节!!!

水平扫描,也就是“水平扫描频率”或“行频”,指电子枪每秒在荧光屏上扫过的水平线的数量,其值等于“场频 × 垂直分辨率×1.04”,单位为KHz(千赫兹)。行频是一个综合分辨率和场频的参数,该值越大,显示器可以提供的分辨率越高,稳定性越好。以800*600的分辨率、85Hz的场频为例,显示器的行频至少应为“600*85=51KHz”。目前CRT显示器比较主流的行频系列是:70KHz,85(86)KHz,96KHz等。
带宽是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指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扫过的最大总像素数,以MHz(兆赫兹)为单位。从表面上看,只需用行频乘以水平分辨率就可以得到带宽。但实际上,电子枪在扫描时扫过水平方向上的像素点数与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数均高于理论值,这样才能避免信号在扫描边缘衰减,使图像四周同样清晰。

    水平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80%,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93%,所以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带宽=水平分辨率/0.8×垂直分辨率/0.93×场频。或带宽=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1.344。例如:在1024×768@85Hz的模式下,带宽为1024×768×85×1.344=89.84199868mhz。 带宽的值越大,显示器性能越好。

    带宽越高,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与行频相比,带宽更具有综合性也更直接的反映显示器的性能。它造成显示器性能差异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带宽决定着一台显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范围,就是指特定电子装置能处理的频率范围。工作频率范围早在电路设计时就已经被限定下来了,由于高频会产生辐射,因此高频处理电路的设计更为困难,成本也高得多。而增强高频处理能力可以使图像更清晰。所以,宽带宽能处理的频率更高,图像也更好。每种分辨率都对应着一个最小可接受的带宽。如果带宽小于该分辨率的可接受数值,显示出来的图像会因损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

分辨率(resalution)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点数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点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点数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以把整个图像想象成是一个大型的棋盘,而分辨率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经线和纬线交叉点的数目。

    以分辨率为1024×768的屏幕来说,即每一条水平线上包含有1024个像素点,共有768条线,即扫描列数为1024列,行数为768行。分辨率不仅与显示尺寸有关,还受显像管点距、视频带宽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它和刷新频率的关系比较密切。

    按照水平和垂直像素数目来区分,则可以分:320×200,640×480,800×600,1024×768,1280×1024,1600×1200等几种。一般来讲,17英寸CRT显示器的推荐分辨率是1024×768,19英寸CRT显示器则为1280×1024。对于CRT显示器,它支持的分辨率越多和越大,它的应用范围也就越广,价格也就相应要高一些。


电影24帧/秒!就是根据人眼决定的!它没有带宽没有场没有扫描!有的就是光的速度!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6 11:38

引用:
原帖由 we520 于 2007-4-16 09:56 发表


你也许少玩PC游戏

能跑到100FPS以上的游戏在PC游戏里很多的,在前几年只要稍微讲究点的CRT显示器都能轻易做到120HZ以上的刷新率

PS:为了保持画面的平顺和桢数的稳定,打PC游戏VSYNC是一定要开的

...
拜托   
想都能想的出
游戏根本没必要做 每秒出 100个画面

就算HDVD  也没这个必要




看了楼上的有点 领悟了
和我想的差不多
作者: camelot    时间: 2007-4-16 11:59

20楼正解~~~
作者: NoLife    时间: 2007-4-16 12:41

那我换一种问法,100赫兹的CRT彩电和60赫兹的CRT彩电在动态效果上会不会有明显差别
作者: roundcloud    时间: 2007-4-16 12:53

楼主说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用发路达芯片也许可以实现录像效果比实际游戏流畅的效果,具体请看原始DVD画面和用发路达处理过之后的效果。原理:运动侦测,插:D
作者: 隐的游戏    时间: 2007-4-16 13:07

刷新率限制了祯数

100的刷新率不能抛出高于100的祯数吧。。。。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6 13:12

引用:
原帖由 NoLife 于 2007-4-16 12:41 发表
那我换一种问法,100赫兹的CRT彩电和60赫兹的CRT彩电在动态效果上会不会有明显差别
有,但是不会明显,60Hz比100Hz多显示10幅画面。
因为目前的100Hz电视是由原本的50Hz Double而来,貌似还没听说有哪台CRT电视可以接收100Hz的信号,而且100Hz既不是PAL也不是NTSC制式,大概不会被电视支持吧。50Hz信号的每一幅图像显示2次,这就是100Hz。
而显示器则不同,如果显卡可以输出100帧,此时显示器刷新率分别为60Hz和100Hz时,最终能够显示出的图像数量就相差40幅。

PS.以上均为猜测,有错的话麻烦指正。

[ 本帖最后由 shangchi 于 2007-4-16 13:16 编辑 ]
作者: THX1    时间: 2007-4-16 13:22

不要太小看人的眼球~~    看看现在的 SACD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6 14:58

引用:
原帖由 NoLife 于 2007-4-16 12:41 发表
那我换一种问法,100赫兹的CRT彩电和60赫兹的CRT彩电在动态效果上会不会有明显差别
据我了解我电脑设置85刷时和100刷时在1024×768下前者画面明显锐利?后者相对柔和,这是我那台lg795ftplus在lg里是唯一高带宽crt!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6 15:21

引用:
原帖由 shangchi 于 2007-4-16 13:12 发表
有,但是不会明显,60Hz比100Hz多显示10幅画面。
因为目前的100Hz电视是由原本的50HzDouble 而来,貌似还没听说有哪台CRT电视可以接收100Hz的信号,而且100Hz既不是PAL也不是NTSC制式,大概不会被电视支持 ...
电视机你没看到过并不意味着没有!你忘了世界上还有监视级别的专业电视机这是sony的天下!那些都是高带宽的机器!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作出大尺寸高带宽的电视机制造难度和成本相当厉害!(尽管crt已是很成熟的)那些监视器材因高带宽电磁辐射相当厉害里面都是金属罩隔离!电子枪也要承受高速频率!所以一般的电脑显示器(逐行扫描方式)也就是110MHZ-180MHZ的带宽!(1024×768下最高85hz)少数高端才会有200以上的带宽!crt有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方式,民用电视机100hz下是隔行状态下的居多!我上面已经很清楚了!这是电视机硬件决定的100hz!不是100hz信号!没有“貌似还没听说有哪台CRT电视可以接收100Hz的信号”的说法!我知道sony贵翔系列的就是有逐行的。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6 15:27

难道非要放静止一帧画面时扫描也就只能是1hz你们才作罢?!我的孩! 难道非要该死的lcd也要上100hz?!我的天! 难道我们的眼睛成了上帝之眼抛弃了生物的局限性了?!我的上帝!
作者: Nothing    时间: 2007-4-16 16:56

引用:
原帖由 legendkang 于 2007-4-16 15:21 发表

电视机你没看到过并不意味着没有!你忘了世界上还有监视级别的专业电视机这是sony的天下!那些都是高带宽的机器!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作出大尺寸高带宽的电视机制造难度和成本相当厉害!(尽管crt已是很成 ...
对游戏机来说几乎不可能有超过标准刷新频率(NTSC60Hz PAL50Hz)的游戏。因为游戏机的视频信号由本身的视频接口模块输出,输出采用的频率是游戏本身决定的。而厂商制作的时候也以标准频率内能达到的描画极限为标准制作。即使电视机能输出100Hz的信号,游戏往往也跑不到这个桢数。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6 19:17

引用:
原帖由 legendkang 于 2007-4-16 15:21 发表

电视机你没看到过并不意味着没有!你忘了世界上还有监视级别的专业电视机这是sony的天下!那些都是高带宽的机器!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作出大尺寸高带宽的电视机制造难度和成本相当厉害!(尽管crt已是很成熟的)那些监视器材因高带宽电磁辐射相当厉害里面都是金属罩隔离!电子枪也要承受高速频率!所以一般的电脑显示器(逐行扫描方式)也就是110MHZ-180MHZ的带宽!(1024×768下最高85hz)少数高端才会有200以上的带宽!crt有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方式,民用电视机100hz下是隔行状态下的居多!我上面已经很清楚了!这是电视机硬件决定的100hz!不是100hz信号!没有“貌似还没听说有哪台CRT电视可以接收100Hz的信号”的说法!我知道sony贵翔系列的就是有逐行的。
不好意思,我没有看懂你在说什么。这个帖子讲的是100Hz,你把逐行扯进来干什么?
如果你认为100Hz=逐行,那我劝你早点洗洗睡吧。
再说又不是光SONY有逐行电视,好几年前“100Hz逐行扫描”的广告词就已经滥大街了,而且很多100Hz的电视不支持逐行,比如我家几年前买的PHILIPS 29RF100EX。
CRT彩电从带宽角度计算,很多都可以刷到100Hz,问题是那有意义么,很多带VGA接口的CRT电视最高刷新率不过60或75。
我前面的贴子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电视机边框上标着的“100Hz”并不代表它每秒能显示100幅不同的图像,而是为了减轻闪烁感,把原本的50幅图像,每幅由显示1次改为显示2次,这样就出来了100Hz,其中每2幅图像是一样的,仍然只有50幅不同的图像。

PS.有理不在声高,你用这么多叹号,是想表示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6 19:23

引用:
原帖由 legendkang 于 2007-4-16 15:27 发表
难道非要放静止一帧画面时扫描也就只能是1hz你们才作罢?!我的孩! 难道非要该死的lcd也要上100hz?!我的天! 难道我们的眼睛成了上帝之眼抛弃了生物的局限性了?!我的上帝!
还是那句话:你想说什么?
游戏机输出的画面是一幅静止图像,这图像也是60Hz或50Hz的视频信号,电视每秒扫描60次或50次,貌似没人对这一点表示不同看法啊,你瞎激动个什么劲?

PS.你好像把VSync的用处理解错了,VSync限制的是帧数的“上限”。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6 19:28

引用:
原帖由 legendkang 于 2007-4-16 14:58 发表
     
据我了解我电脑设置85刷时和100刷时在1024×768下前者画面明显锐利?后者相对柔和,这是我那台lg795ftplus在lg里是唯一高带宽crt!
这只能说明你这台LG显示器在用到高行频的时候聚焦不良了~~~~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7 11:41

说的是、、、有理不在声高!、、、一切都是遵循pal、ntsc规范的的确电视机并不是sony的天下但是的的确确它是crt领域的佼佼者!我只是举例而已、、、,“如果你认为100Hz=逐行,那我劝你早点洗洗睡吧。”我并没有几时何地说过这个“如果”,hz赫兹只是频率并不意味着扫描方式。
“游戏机输出的画面是一幅静止图像,这图像也是60Hz或50Hz的视频信号,电视每秒扫描60次或50次,貌似没人对这一点表示不同看法啊”恰恰你还没发现我上面已经说的电视机及其视频规范、、、那可能游戏机会输出的是100幅连续不同画面吗?也就是一百帧的图像?发生问题所在的只是pal、ntsc相互转换时出现!你难道没发现数字hd视频也是29。9×附近吗?
VSync: Video Synchronization (VSync)是显卡和显示器之间一秒钟之内在屏幕上   重画  一幅图像的能力,以赫兹为单位,的同步。你的显示器在每一个分辨率下都有一个最大的刷新率(比如1280X1024下是85Hz)。当VSync被启用之时,显卡将和显示器同步,只会显示整幅的画面 - 这意味着你的最大FPS将被你的显示器的当前分辨率下的最大刷新率所限制,更加重要的是在某些地方如果你的显卡必须等待你的显示器来显示一整幅的画面的话你的FPS可能下降多达50%。所以启用VSync对性能有重大的影响。

通过禁用VSync,不仅你的最大FPS的限制被解除,而且因为你的显卡不再需要等待显示器来显示每幅画面你整体的FPS将得到提升。但这也可能会导致画面有时“撕裂”(画面上半部和下半部些微不对齐),但这完全无害并且通常并不显眼。为了使这一设定正常运作请确保你的显卡的控制板的VSync设定为'Application preference'。
说到电脑3d游戏正因为crt显示器的物理显示特性和规范下受限所以有这个技术手段加以控制!
但是我有些问题想问、、、电脑vga信号到底是ntsc还是pal?为什么会导致“撕裂”?为什么会“通常不显眼”

这里也谈到vsync
Digital Video
Digital Video 数字视频

  数字视频就是先用摄像机之类的视频捕捉设备,将外界影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转变为电信号,再记录到储存介质(如录像带)。播放时,视频信号被转变为帧信息,并以每秒约3 0幅的速度投影到显示器上,使人类的眼睛认为它是连续不间断地运动着的。电影播放的帧率大约是每秒24帧。如果用示波器(一种测试工具)来观看,未投影的模拟电信号看起来就像脑电波的扫描图像,由一些连续锯齿状的山峰和山谷组成。为了存储视觉信息,模拟视频信号的山峰和山谷必须通过数字/模拟(D /A)转换器来转变为数字的"0"或 "1"。这个转变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视频捕捉(或采集过程)。如果要在电视机上观看数字视频,则需要一个从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将二进制信息解码成模拟信号,才能进行播放。

MPEG-1用于传输1.5Mbp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经过MPEG-1标准压缩后,视频数据压缩率为1/100-1/2 00,音频压缩率为1/6.5。MPEG-1提供每秒30帧352*240分辨率的图像,当使用合适的压缩技术时,具有接近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的质量。 MPEG-1允许超过70分钟的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存储在一张CD-ROM盘上。VCD采用的就是MPEG-1的标准,该标准是一个面向家庭电视质量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

  MPEG-2主要针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需要,传输速率为10Mbps,与MPEG-1兼容,适用于1.5-60Mbps甚至更高的编码范围。 MPEG-2有每秒30帧704*480的分辨率,是MPEG-1播放速度的四倍。它适用于高要求的广播和娱乐应用程序,如: DSS卫星广播和DVD,MPEG-2是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分辨率的两倍。

DAC

  即数/模转装换器,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装置。 DAC的位数越高,信号失真就越小。图像也更清晰稳定。

·AVI

  AVI是将语音和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因此尽管面面质量不是太好,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A VI支持256色和RLE压缩。AVI信息主要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用来保存电视、电影等各种影像信息。

·RGB

  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统称为"颜色空间"或"色域"。用罴虻サ幕八担澜缟先魏我恢盅丈?quot;颜色空间"都可定义成一个固定的数字或变量。RGB(红、绿、蓝)只是众多颜色空间的一种。采用这种编码方法,每种颜色都可用三个变量来表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强度。记录及显示彩色图像时,R GB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案。但是,它缺乏与早期黑白显示系统的良好兼容性。因此,件多电子电器厂商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将RGB转换成YUV 颜色空同,以维持兼容,再根据需要换回RGB格式,以便在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彩色图形。

·YUV

  YUV(亦称YCrCb)是被欧洲电视系统所采用的一种颜色编码方法(属于PAL)。YUV主要用于优化彩色视频信号的传输,使其向后兼容老式黑白电视。与R GB视频信号传输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只需占用极少的带宽(RGB要求三个独立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其中"Y"表示明亮度(Lumina nce或Luma),也就是灰阶值;而"U"和"V"表示的则是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作用是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色。"亮?quot;是通过R GB输入信号来创建的,方法是将RGB信号的特定部分叠加到一起。"色度"则定义了颜色的两个方面-色调与饱和度,分别用Cr和CB来表示。其中,C r反映了GB输入信号红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而CB反映的是RGB输入信号蓝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同的差异。

·复合视频和S-Video

  NTSC和PAL彩色视频信号是这样构成的--首先有一个基本的黑白视频信号,然后在每个水平同步脉冲之后,加入一个颜色脉冲和一个亮度信号。因为彩色信号是由多种数据"叠加"起来的,故称之为"复合视频"。S -Video则是一种信号质量更高的视频接口,它取消了信号叠加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一些无谓的质量损失。它的 功能是将RGB三原色和亮度进行分离处理。

·NTSC、PAL和SECAM

  基带视频是一种简单的模拟信号,由视频模拟数据和视频同步数据构成,用于接收端正确地显示图像。信号的细节取决于应用的视频标准或者"制式"--NTSC(美国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PAL(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e Line)以及SECAM(顺序传送与存储彩色电视系统,法国采用的一种电视制式,SEquential Couleur Avec Memoire)。   在PC领域,由于使用的制式不同,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就拿分辨率来说,有的制式每帧有625线(50Hz),有的则每帧只有525线(60 Hz)。后者是北美和日本采用的标准,统称为NTSC。通常,一个视频信号是由一个视频源生成的,比如摄像机、VCR或者电视调谐器等。为传输图像,视频源首先要生成-个垂直同步信号(V SYNC)。这个信号会重设接收端设备(PC显示器),保征新图像从屏幕的顶部开始显示。发出VSYNC信号之后,视频源接着扫描图像的第一行。完成后,视频源又生成一个水平同步信号,重设接收端,以便从屏幕左侧开始显示下一行。并针对图像的每一行,都要发出一条扫描线,以及一个水平同步脉冲信号。

  另外,NTSC标准还规定视频源每秒钟需要发送30幅完整的图像(帧)。假如不作其它处理,闪烁现象会非常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每帧又被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2 62.5行。一部分全是奇数行,另一部分则全是偶数行。显示的时候,先扫描奇数行,再扫描偶数行,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图像显示的稳定性,减少闪烁。目前世界上彩色电视主要有三种制式,即N TSC、PAL和SECAM制式,三种制式目前尚无法统一。我国采用的是PAL-D制式。

·Ultrascale

  Ultra6cale是Rockwell(洛克威尔)采用的一种扫描转换技术。可对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显示进行任意缩 放。在电视这样的隔行扫描设备上显示逐行视频时,整个过程本身就己非常麻烦。而采用 UltraScale技木,甚至还能像在电脑显示器上那祥,迸行类似的纵横方向自由伸缩。


数字化影视基础

以下是对影视数字化以及桌面电影制作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概括和介绍。

数字化(Digitizing)

模拟视频信号(以模拟摄象机拍摄的信号或者由胶片转换成的模拟视频信号)必须被转换成数字信息,也就是被数字化,才能够在电脑中对其进行操作。

视频捕捉卡(The Video Card)

视频捕捉卡需要占用电脑的一个扩充槽,视频信号通过它由放像设备被捕捉入电脑。一般来说,视频捕捉卡都附带一个扩展坞,上面提供用以连接放像设备的各种插口。

数字化的视频信号所占硬盘空间都非常大,所以很多捕捉卡在采集视频信号的同时对信号进行压缩,以避免在CPU、数据桥(连接捕捉卡和电脑)以及写入硬盘时可能出现的瓶颈。所谓的瓶颈,就是指当以上之中任何一个环节来不及处理输入的信号,最直接的后果一般就是部分视频内容(帧)的丢失。

当视频流被捕捉入电脑时,它将会被存储为一个视频文件。你可以通过你的视频捕捉软件指定一个帧速度,比如15帧,视频捕捉软件就会通过捕捉卡以每秒种1 5幅静止画面的速度将输入的视频信号保存到缓存中,然后将视频文件写入硬盘。

最容易出现瓶颈的地方是硬盘。所以,安装一个持续吞吐量尽可能高的硬盘非常重要,要知道,硬盘要连续处理的数据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大。那些制作广播级影视作品的人一般都使用磁盘阵列- -通过几个硬盘的协作获得最大的吞吐量。

屏幕长宽比(Aspect Ratio)

在电影和电视中,屏幕长宽比指的是屏幕的宽度和屏幕的高度的比例。大多数桌面电脑、普通电视系统的长宽比都是4:3。

AVI

Audio/Video Interleave(音频/视频隔行扫描)的缩写。AVI是Windows下的指定视频文件格式,也是PC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视频文件格式,同QUICK TIME和MPEG并称为电脑的三大主流视频技术。简单说,AVI以隔行扫描的视频和音频不断交错的方式工作。

分量视频信号(Component Video)

将画面按三个颜色通道(RGB)分成红、绿和蓝(附加亮度信号)三个单独信号通道。产生的画面质量较高,一般在广播级视频设备中被采用。

合成视频信号(Composite Video) }

将彩色信号、亮度信号和同步信号混合在一个信号通道内,在家用视频设备中被大量采用。

压缩(Compression)

压缩是制作数字电影的一个重要感念。视频和音频在数字化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压缩。当声音和画面被压缩后,他们可以更高效的得到C PU的处理并减少视频及音频文件占用的硬盘空间。压缩也是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的关键,必须将文件大小压缩至带宽允许的程度才可以被用户下载。

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

图象文件原始大小和经压缩后图象文件大小的比例。信号编解码器(Codec) 压缩/解压缩的运算法则。也就是压缩与解压缩所使用的压缩标准(例如JPEG或者Cinepak)。一般的编码包括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到压缩视频文件(比如M PEG)或将模拟声音信号转变为数字化声音(比如RealAudio)。

CPU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单的说就是电脑的"大脑",是最重要的微处理芯片,和主板及系统内存协同工作。


数字化(Digitize)

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信号丢失(Dropout)

由于磁带金属磁粉掉落引起的问题,一般是因为存放时间过长或误操作引起的。信号丢失会造成画面噪音、拖影以及不同步等问题。


MPEG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运动画面专家小组)的缩写。MPEG是一种运动画面及声音的压缩标准。MPEG-1标准的视频/音频流的数据流量是150千比特每秒,和单倍速C D-ROM的传输率相同。它通过设定关键帧并只改变临近帧画面中的不同区域工作。


网络用户总线是Macintosh电脑内部扩展槽的标准接口(专指视频及音频扩展卡)。新的Mac电脑均开始使用Intel的超级PCI标准,所以你只能在老的M ac机种上看到网络用户总线的插槽。如果你计划购买视频或音频扩展卡,并有一台老式的Mac电脑,请先确认你的电脑拥有什么样的插槽。网络用户总线是由德州仪器公司( Texas Instruments)设计的。

NTSC

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ee)的缩写。是中北美洲及日本通用的电视制式,与欧洲的PAL制式和法国的SECAM只是相对。他的垂直分辨率有525线,帧速为30(2 9.97)FPS。

PAL

逐行倒相(Phase Alteration Line)的缩写,是中国及欧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电视制式。具有更高的垂直分辨率(625线),但是帧速相对慢于NTSC(25FPS)。

PCI

外接设备连接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的缩写,PCI是奔腾电脑系统所使用的相当优秀的内置扩展接口(现在Apple公司的PowerPC也使用了这一总线)。


SECAM

顺序传送彩色与记忆制(Systeme Electronique Pour Couleur Avec Memoire)的缩写。是法国、俄罗斯和部分东欧及非洲国家采用的电视制式。它和PAL制式有着相同的垂直分辨率和帧速,但是SECAM置是的色彩是调频信号调制的。


VCD光盘的结构

VCD是多轨结构,第一轨是资料轨叫IndexTrack,属于CDROMXAMode2Form1,每个sector(扇区)可存2048bytes资料。不论怎样的VCD,这个轨都存在。接下来的轨叫ImageTrack,用于存储VCD音像,属于CDROMXAMode2Form2,每个sector可存2324bytes资料。把VCD放到电脑中看,我们可以看到必有MPEGAV和SEGMENT这两个目录,其中MPEGAV目录中存放的是以轨形式存放的MPG音像文件,其中每个DAT文件就是一个ImageTrack轨。SEGMENT目录中存放的是不以轨的形式存放的音像文件,如高清晰度静止画面等。其余还有一些目录是在制作中系统自动生成的。


从制作的方法我把VCD分成两种:一种是市场上出售的VCD,是工厂压片生产的属DAO模式。另一种就是我们自己用VideoPack4.0等VCD制作软件自制的VCD,由于目前常用的VCD制作软件只支持TAO模式刻录,所以这类VCD属TAO模式,复制这两种VCD是有差别的。


模拟视频的世界    

                            

  视频,简单来说,用摄像机交将已经录好的视频进行无线广播或从录像带进行回放,像电流一样在外界连续录像(模拟信号),能看见各听见视频的内容都包含在这个信号内,通过某种制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解码。最普通的设备是一台电视机各最普通的标准是NTSC(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和PAL(逐行倒相制式)。在北美的NTSC主要用于工业,而在一些亚洲国家,欧洲国家和太平洋南岸在正常情况下都按照PAL标准,不同的标准说明了为什么不能在英国的电视上看到的视频却在美国正好相反,原因是缺少专业对口的设备。


  标准的视频信号定义颜色有两个系数。亮度和色度,亮度是黑白两种颜色,适用控制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NTSC各PAL标准两者都运用亮度和色度,使他们与任何视音频信号混合一起,这类信号被叫做复合信号.如同将视频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样,中一部分就是信号类型,成分各区分亮度和度度,并且通过控制颜色的不同值来达到更好的视频质量。


  我们看到的图像是电视显像管内发出的一系列连续的线,线数的多少决定了视频的质量,NTSC为525线。PAL为625线。视频信号慢公认的,它刷新这些线进行浏览,象扫描那样完全通过,如果它反过和升级后浏览,在显示器重复的结果是60次/秒为NTSC。和50次/秒为PAL制。在模拟视频世界中,视频表现为一系列连续波动的信号。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7 17:12

我受不了了……麻烦LS把你要说的总结一下,只说结论和简明扼要的论据就可以了,用不着贴一大堆网上遍地都是的陈词滥调。
PS.也许是我的理解方式有问题,我一直都看不太懂你在说什么……真的……如果谁看懂了LS的意思,麻烦教教我……谢了。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07-4-18 01:27

不过我知道有些电视游戏本来就是半数设计 也就是NTSC 30 PAL 25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8 12:23

难道要我逐一码字不成?有现成的何乐不为之?要说的我都说了、、、引用周恩来同志的话来说:求同存异!按我来说:饭饱思淫欲!简单扼要的说:电视机显示器都是有规范的,这个规范是有人的特性决定的!
引用你们的话来说:”选择性失盲“ ,但不可习惯性脑障!:fq16
作者: 安魂曲    时间: 2007-4-18 16:54

引用:
原帖由 孤高的套套 于 2007-4-16 11:38 发表

拜托   
想都能想的出
游戏根本没必要做 每秒出 100个画面
就算HDVD  也没这个必要

看了楼上的有点 领悟了
和我想的差不多
按照这个逻辑,全世界所有的雷神爱好者统统都***,所有参加职业比赛的玩家全部都***,因为正规比赛的帧数规定是150f

这个是说比赛,那些跳跃录像更***都不如,人家都是追求400f,某些跳跃如果地域一定帧数(比如300f)就无法完成

以上统统都***,因为游戏根本没必要做 每秒出 100个画面

对了,CS的恒定帧数是99.9f,恩没有到100,不在计算以内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7-4-18 17:05

ok,如果开了垂直同步,那么游戏的帧数是被限制在显示器刷新率以内的,120帧的游戏,如果屏幕是每秒刷新60次,那么这120帧就没有多少价值(你非要说手感,我其实不太相信每秒能感知120帧画面的“手感”)

如果不开垂直同步,可能会造成画面显示出问题,你的“手感”可能有了,不过每秒60帧的显示器限制在那里,眼睛看上去根本和60帧是没有区别的……
作者: 安魂曲    时间: 2007-4-18 17:39

知道为什么雷神帧数越高越有利不?

垂直同步是个极度纱布的东西

如果手不能感觉120f,那么雷神的1/400秒跳跃技巧就是扯蛋…………

120都感觉不到,何况1/400S

60f?120f和60f没有区别?眼睛看不出来?

你是想告诉我这个世界是60f构成的么?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8 18:51

CS的恒定帧数是99.9f,恩没有到100,不在计算以内


当年的显示器 17寸 基本上 也就最多在  85赫兹
CS 鬼来的 99PFS  
你当边上显示个  99PFS  就能每秒抛出 每秒 99个画面 ??


游戏每秒抛出 几百个画面  完全没有这中必要
先不谈游戏  那个显示器能每秒接收的了 每秒上百 甚至 几百画面???

就算60个画面每秒
象TV游戏  没有一个游戏 会去做出每秒60个不同画面   因为完全也没必要
你认为 FC能每秒出60频画面 ???


我们看到PC上的静止图片  其实是1频都没  是完全静止的
只有显示器在每秒 闪多少次


那些投资 好几亿的数字电影都没有 每秒抛上百频画面的必要

象CS能抛出每秒 99画面    我立刻把我 PC砸了  :D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8 18:54

引用:
原帖由 安魂曲 于 2007-4-18 17:39 发表
知道为什么雷神帧数越高越有利不?

垂直同步是个极度纱布的东西

如果手不能感觉120f,那么雷神的1/400秒跳跃技巧就是扯蛋…………

120都感觉不到,何况1/400S

60f?120f和60f没有区别?眼睛看不出来 ...
当然不是!只是我们还没发现一只苍蝇的超过“24帧”以上的行动!当然或许努力拼命集中视点能看到某一秒?它的拐弯动作???(但是除了它外其它背景将会暂时离开你的感知!)当然我不会夸张的要举例看它震翅奢望!而摄影是全局拍摄的!除非来个聚焦特写(就像努力看苍蝇一样)?另外真是400f显示的那它的显示器将是特制的!好夸张的显示器材啊?能显示400f的显示器!我都是看到快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轨迹的慢放啊!而不是400f播放!why! 难道不能像黑客帝国那样?抱歉!我打了科幻电影的“一帧”了!
作者: 懒猫    时间: 2007-4-18 20:52

引用:
原帖由 孤高的套套 于 2007-4-18 18:51 发表
CS的恒定帧数是99.9f,恩没有到100,不在计算以内


当年的显示器 17寸 基本上 也就最多在  85赫兹
CS 鬼来的 99PFS  
你当边上显示个  99PFS  就能每秒抛出 每秒 99个画面 ??


游戏每秒抛出 几百个 ...
好显示器刷到150以上没什么奇怪,如果当年Q3时期你家的CRT只能刷85证明你并不是FPS的狂热份子,再说了,显示器刷85,游戏过百帧还是有点意义的,楼上那个说得就不错,Q3里你帧数不够有些地方你就是跳不过去
作者: 踩姑娘的小蘑菇    时间: 2007-4-19 11:52

OYE,看到了太多神人,CRT刷新100HZ=每次刷新间隔0.01秒,请问有多少人的眼睛能分辨85和100的区别?乃不会背后开了个日光灯,把那50HZ日光灯在屏幕上的投影也算上了吧~
作者: 隐的游戏    时间: 2007-4-19 12:19

引用:
原帖由 孤高的套套 于 2007-4-18 18:51 发表
CS的恒定帧数是99.9f,恩没有到100,不在计算以内


当年的显示器 17寸 基本上 也就最多在  85赫兹
CS 鬼来的 99PFS  
你当边上显示个  99PFS  就能每秒抛出 每秒 99个画面 ??


游戏每秒抛出 几百个 ...
请砸PC~

一般的17寸CRT在1024X768下只能达到85HZ

而国际上CS最常用的分辨率为640X480和800X600

而在这两个分辨率下  一般的显示器分别可以将刷新率锁定在120HZ和100HZ~  

在CS正式比赛前的调试机器  除了安装键盘,鼠标,移动声卡+耳机,去鼠标加速度之外

最为重要的锁显示器的刷新率,调整机器的FPS。

所谓17寸显示器只能到85HZ这个理论不知道是从何而来~

千万别不懂装懂~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9 15:19

引用:
原帖由 踩姑娘的小蘑菇 于 2007-4-19 11:52 发表
OYE,看到了太多神人,CRT刷新100HZ=每次刷新间隔0.01秒,请问有多少人的眼睛能分辨85和100的区别?乃不会背后开了个日光灯,把那50HZ日光灯在屏幕上的投影也算上了吧~
有知道日光灯50hz闪的人其实真的不多!原因我已经说过了、、、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7-4-19 15:27

关闭垂直同步从而获得在pc游戏中的高帧数,在显示设备跟不上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几百帧上千帧也就只能靠“感觉”来了。

总结一下就是:当关闭垂直同步的时候,肉眼看到的"帧数"就是游戏帧数和显示器刷新率中比较小的那个;当开启垂直同步的时候,如果游戏帧数超过了显示器刷新率,那么帧数会被强制和刷新率一样……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7-4-19 15:30

这也就是为什么测3dmark的要关闭垂直同步的原因……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7-4-19 15:32

引用:
原帖由 安魂曲 于 2007-4-18 17:39 发表
知道为什么雷神帧数越高越有利不?

垂直同步是个极度纱布的东西

如果手不能感觉120f,那么雷神的1/400秒跳跃技巧就是扯蛋…………

120都感觉不到,何况1/400S

60f?120f和60f没有区别?眼睛看不出来 ...
显示器每秒显示60副不同的画面,游戏实际渲染出120副或者120000副对眼睛看起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作者: legendkang    时间: 2007-4-19 16:04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07-4-19 15:32 发表

显示器每秒显示60副不同的画面,游戏实际渲染出120副或者120000副对眼睛看起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拍摄24f速率的电影时尽管它是丢失了一部分运动细节(我不想再说为什么是24f而不是以上!),但是它是均衡匀速的!而游戏尤其是3d游戏都是你每一步都是即时电脑处理的的而你的每一步都不是匀速动作的!需要电脑要更快速的处理每一步变化的画面!所以fps格斗游戏一般更需要快的帧率(一般60f就很满意大概能与真实世界拍摄24f看起来没丢失细节的画面效果)来表示你的操作!而那些即时战略游戏一般都是30f,现在的命令与征服3,还有叉软饭堪比gt的×××赛车游戏30f!又所以3d游戏为什么要比24f更快的f!但是“显示器每秒显示60副不同的画面,游戏实际渲染出120副或者120000副对眼睛看起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超过了60f以上都几乎没什么感受的!而扫描频率可笑的是日光灯是50hz闪的估计没几人知道,现实是一般的crt显示器的确就是1024×768下85hz的能耐!显示器就是这么造出来的,你别想它会400f200hz扫!人眼大脑》规范》制造》显示!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9 16:27

引用:
原帖由 隐的游戏 于 2007-4-19 12:19 发表



请砸PC~

一般的17寸CRT在1024X768下只能达到85HZ

而国际上CS最常用的分辨率为640X480和800X600

而在这两个分辨率下  一般的显示器分别可以将刷新率锁定在120HZ和100HZ~  

在CS正式比赛前的调 ...

回帖 不看贴的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7-4-19 16:35

引用:
原帖由 隐的游戏 于 2007-4-19 12:19 发表



请砸PC~

一般的17寸CRT在1024X768下只能达到85HZ

而国际上CS最常用的分辨率为640X480和800X600

而在这两个分辨率下  一般的显示器分别可以将刷新率锁定在120HZ和100HZ~  

在CS正式比赛前的调 ...
看清楚
象CS能抛出每秒 99画面    我立刻把我 PC砸了
作者: 安魂曲    时间: 2007-4-19 20:30

一台标准的专业19寸CRT都能够在1024*768分辨率下大达到120HZ的刷新率

更不用说带宽更高的达到340MB以上的显示器

那些家伙,在800*600下能够达到更恐怖的刷新率

你自己的机器跑不到99.99f,和游戏不能达到99.9f无关

PC上能够超过100f的游戏多了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4-19 22:31

应该说PC上绝大多数3D游戏都可以超过100FPS,只要硬件够强,或者牺牲分辨率和特效

[ 本帖最后由 shangchi 于 2007-4-19 22:34 编辑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