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LU也有好帖子:微软,下一代游戏你还玩得起吗? [打印本页]

作者: FoxfoO    时间: 2007-5-11 12:23     标题: LU也有好帖子:微软,下一代游戏你还玩得起吗?

题目之所以不写SONY,是因为我认为SONY没有资格玩了,即使是PS4得到成功。

在PS3出来的前几天,G80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在SONY的屡次拖延下,PC头一次出现超越还未上市次世代主机一个世代的情况。革命性的US设计(其实G80这个架构本身就超越了US的概念),BT的SP频率,还有得到极大提高的THREAD PROCESSOR,似乎为我们展示了下一代游戏该到达什么水平的标准。但在喧哗的背后,我们却痛苦地发现为了享受到这块原材料为沙子的东西,我们必须用2006年的科技来在一块IC里堆上将近7亿的晶体管……而这,已经超越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程度。

虽然我们付出的代价如此高昂,但也许有些人不知道,其实我们现在得到的这块GPU是早已在技术上妥协了的东西,例如传说中由IBM研发出来的某种“一边通电一边发生化学反应”的制作工艺。而G80的对手ATI的R600甚至遇到更大的困难,它现在800+的频率其实应该感谢IBM为它擦屁股,因为在IBM介入之前R600上400MHZ都已经熬白了工程师不少头发。

以上的不过是半导体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但对游戏来说,更大的麻烦却在软件上面。

GOW,现阶段所有游戏画面的王者,其画面的华丽和引擎的BT都让我们留下不少的口水。但在茫茫的口水背后,我们却必须了解到一件事情:成本3000W,还有微软的技术和资金的注入。

其中外包成本一千多万,广告费用?EPIC是甩手给微软的,而当中的核心研发也就20多人。

这20多人都是业界顶尖的人物,顶尖程度的意思就是……一天的工资就可以次世代主机全制霸,并且还可以加上一台FULL HD的电视。

全球卖400W+,这可算是次世代游戏中高成本制作最成功的案例了。可是除了EPIC之外,又有哪间游戏公司有这种技术、有这种顶尖的人才、有这种魄力还有微软的青眯去玩一场这么大的游戏呢?没有。

我不做BT的游戏,我做赚钱的游戏总可以了吧?有人如此说道。

于是我们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和我们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彼岸,现在那边开发一个XO中等规模游戏一般需要一个150人左右的小组,而且还不包括QA部门。按照平均8W年薪的标准来看,一年仅工资方面的成本就有1200W美刀。而在此等规模的小组里,还需要配备50台左右的开发机,50台左右仅显卡就比一台主流PC贵的图形工作站,还有人手一台的二奶机……幸运的是,这些设备一般都是一次性支出,和你租的写字楼一样。不过当然,为了追求效率,不排除你在5年左右的次世代主机生命期内会为员工们的机器做一些升级。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当做出一款游戏后投资的那位老板痛苦地发现,用150人开发一年所作出来的游戏必须卖出40W套才能基本支付员工们工资(按50美刀的售价算,一般厂商的出货价是售价的6成,也就是30美刀)。而且还有硬件的投入,写字楼的租金,还有每年几次的参展费用(E3变成咖啡会,痛苦并快乐中)……啊?什么?我们还没写支票给传媒做广告?

到这里大家明白为啥老板死命让员工加班而不延期了吧?加班费?国内的就不要想了,至于国外……记得前年貌似EA被自己的员工告上法庭索求加班费……

其实现在游戏业界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自从XO来到这个世上,游戏开发所需要的人员成倍地增长,原有的各小组都需要扩张。而且由于有经验的人才缺乏,太平洋那边的各大游戏公司直到现在还在持续地大规模招聘甚至挖角。但人员凑上去了却又遇到若干问题,例如管理方面的难度增大,曾经经典的两层管理层次现在要三层甚至多层;原来一、两个人就可以管理的团队,现在需要两、三个项目经理带领自己每个小组的组长来一同管理;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天有一半时间浪费在EXCEL、PROJECT等项目管理文件上;而且由于多层管理使得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麻烦,“拔河现象”越来越明显……

但这个世界上的玩家就那么多,成本成倍地提高,销售额却和前世代一样。提价?对不起,外国玩家早就习惯50美刀左右的游戏售价,就像现在我们不会再用20块人民币去买一张盗版的CD游戏盘。

感谢MOVA,这间小公司在今年的GDC上展示了一项新技术,通过特制的化妆品来代替传统的标记粘贴法,从而让人脸运动跟踪技术的效率极大提高,而且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跟踪衣服的运动,美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让我看到PS4的一线希望,不过到那时,估计一个游戏的仅美工就需要150个了吧……

再回头看看程序员这边,出于对生存的追求,游戏业界所面临的软件危机在整个软件业中也算数一数二。代码要一行一行人手编的,而且N多次世代对应的开发工具都需要重头学习,在充电的同时还要面对老板让你加班的无理要求,还有项目经理要某部分重做的通知……没办法,游戏要赶档期上市,不然仅发工资成本就回不来了。

如果这种情况还在继续,到了XO720和PS4的世代估计开发一款游戏需要250~300名员工,而下下代甚至可能到达500+……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WII那么受游戏厂商欢迎了吧?明白为什么业界喜欢XO多于PS3了吧?如果SONY还在“大制作,高成本”的路上走下去,我还是希望PS4不要出了,以业界健康发展的名义。

幸亏SONY提出了HOME的概念,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嗨朴谖⑷淼腖IVE,前提是它必须要走得比SECONG LIFE更加深入。

看来SONY还不是那么蠢的。

by--aeondxf1

http://bbs.levelup.cn/bbs/dispbb ... D=435264&page=1
作者: jump    时间: 2007-5-11 12:27

顺手秒杀掉电影业吧。
作者: hugang    时间: 2007-5-11 12:28

累了,累了。。。
作者: ryuetsuya    时间: 2007-5-11 12:33

和谐文:D
作者: 飞坦    时间: 2007-5-11 12:34

竞争的恶果
作者: cc0128    时间: 2007-5-11 12:35

看看先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07-5-11 12:37

就这样还有人说跨平台“只是麻烦”,“不增加成本”呢。

原来商人还有因为怕麻烦而不赚钱的。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07-5-11 12:40

很不错。写得很中肯。

除了故意挑衅的,估计战不起来。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7-5-11 12:40

这种水平的文章也转来TG
作者: wpxgod    时间: 2007-5-11 12:41

这不正说明了只有MS才玩得起吗   也说明了ps3的游戏少的原因了
作者: Kuzuryuusen    时间: 2007-5-11 12:41

任毒瘤,你丫又得逞了
作者: FoxfoO    时间: 2007-5-11 12:42

其实就算MS玩得起,不知道有多少第三方可以陪着一起玩~~~
作者: antx    时间: 2007-5-11 12:43

把20个垃圾游戏的成本集中起来做1个殿堂级的游戏未尝不是好事,小投入粗制滥造的产品越来越少,高成本知名制作人的大制作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游戏公司才能降低贩售的风险,保证应有的销量,只要有人玩游戏,就会有人愿意砸钱进去开发,WII这类体感游戏想模仿是很容易的,作为次时代的一员,它仅是任天堂剑走偏锋的缓兵之计罢了
作者: FoxfoO    时间: 2007-5-11 12:43

引用:
原帖由 藕是张力 于 2007-5-11 12:40 发表
这种水平的文章也转来TG
还好啦,比目前TG的很多原创文好得太多了~~~
作者: wpxgod    时间: 2007-5-11 12:44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07-5-11 12:42 发表
其实就算MS玩得起,不知道有多少第三方可以陪着一起玩~~~
MS不是在引导了吗  要不那么多百万大作怎么来的  可以看看sky上面那篇关于ms控制流的文章
作者: kkxe    时间: 2007-5-11 12:49

哎,游戏业还没赶上好莱坞的制作水平

游戏业就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玩家是,游戏制作既是

盖茨说过:“大不了再玩一次。”:D
作者: kkxe    时间: 2007-5-11 12:50

引用:
原帖由 wpxgod 于 2007-5-11 12:44 发表

MS不是在引导了吗  要不那么多百万大作怎么来的  可以看看sky上面那篇关于ms控制流的文章
sky上面那篇关于ms控制流的文章不错,应该转来看看的
作者: cc0128    时间: 2007-5-11 12:54

引用:
原帖由 antx 于 2007-5-11 12:43 发表
把20个垃圾游戏的成本集中起来做1个殿堂级的游戏未尝不是好事,小投入粗制滥造的产品越来越少,高成本知名制作人的大制作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游戏公司才能降低贩售的风险,保证应有的销量,只要有人玩游戏,就会 ...
梦总素美好地:D
作者: 占戈ネ申    时间: 2007-5-11 13:06

说真的,的确比目前TG的大部分文章好多了
作者: lzp327    时间: 2007-5-11 13:20

引用:
原帖由 antx 于 2007-5-11 12:43 发表
把20个垃圾游戏的成本集中起来做1个殿堂级的游戏未尝不是好事,小投入粗制滥造的产品越来越少,高成本知名制作人的大制作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游戏公司才能降低贩售的风险,保证应有的销量,只要有人玩游戏,就会 ...
这是在故意说反话么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7-5-11 13:31

意思是大家都去开发小品游戏
成本低 见效快?
作者: dogsoldier    时间: 2007-5-11 13:35

文章水平的确不抵,观点另当别论
作者: 囧oz    时间: 2007-5-11 13:37

为啥判断为lu?

好在哪里?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3:37

这个帖子典型的无下限的。
接下来游戏产业会向标准化进发了,单纯靠一个公司的财力,人力和投资的情况要改变了。
作者: 魔龙封印    时间: 2007-5-11 13:46

引用:
原帖由 antx 于 2007-5-11 12:43 发表
把20个垃圾游戏的成本集中起来做1个殿堂级的游戏未尝不是好事,小投入粗制滥造的产品越来越少,高成本知名制作人的大制作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游戏公司才能降低贩售的风险,保证应有的销量,只要有人玩游戏,就会 ...
成功了赚和20个做垃圾游戏一样的钱,失败了直接倒闭?
作者: kidthief    时间: 2007-5-11 13:47

爱因斯坦的帖子么,还是不错的
别因为这帖发在LU就瞧不起别人,同样的帖子发在TG就比LU高贵?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07-5-11 13:48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3:37 发表
这个帖子典型的无下限的。
接下来游戏产业会向标准化进发了,单纯靠一个公司的财力,人力和投资的情况要改变了。
标准? 什么标准? Unreal3之类? 问题是, 人们会买十个不同title, 但都是基于Unreal3制作的, 类似于GeOW的游戏吗? 我想不会。

游戏这个行业的特点, 是要提供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否则根本没有办法调动人的需求。

比如制造肥皂, 每个人定期都需要购买(必需品), 而游戏不是必须; 这一点二十年前的任天堂就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批量化制造的游戏, 根本没有市场。

另外, 如果不能开拓新玩家群, 那么现在的高清路线, 已经没有什么钱途了。
作者: Pele    时间: 2007-5-11 13:51

游戏明明50$———〉60$
写了这么多字,偏偏把支撑观点的重要数字搞错,也太........
作者: hanzo    时间: 2007-5-11 13:53

XBLA的SF2和双截龙下载量惊人,典型的平台带动销量,成本至上论不该无视这个现象

XO和PS3的高机能是提供软件厂商更多选择,提供玩家更具可塑性的体验,把大公司的制作投入强加给所有厂商那是作者一厢情愿。
作者: norush    时间: 2007-5-11 13:53

引用:
原帖由 antx 于 2007-5-11 12:43 发表
把20个垃圾游戏的成本集中起来做1个殿堂级的游戏未尝不是好事,小投入粗制滥造的产品越来越少,高成本知名制作人的大制作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游戏公司才能降低贩售的风险,保证应有的销量,只要有人玩游戏,就会 ...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在游戏这个行业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创意.而不是永远那几个游戏 一直续下去 

和电影一样 我们不仅需要商业大片 也需要疯狂的石头这样的电影 
作者: 代号snake    时间: 2007-5-11 13:58

后面很肤浅,前面论据倒是可以。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00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5-11 13:48 发表


标准? 什么标准? Unreal3之类? 问题是, 人们会买十个不同title, 但都是基于Unreal3制作的, 类似于GeOW的游戏吗? 我想不会。

游戏这个行业的特点, 是要提供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否则根本没有办法调动人的需 ...
当然啦,你以为电影行业大家用的摄像机还非得自己开发啊?
用一样的引擎未必要做类似的游戏。
游戏就是游戏,别Title,Title。
作者: FoxfoO    时间: 2007-5-11 14:03

这个帖子还不错啦~~~观点对不对倒是第二位的~~~
作者: 阿卡    时间: 2007-5-11 14:04

这样说很片面!

简单的举例子,PC的显卡更新速度比游戏机快多了,PC性能的提升也比游戏机更简单,那么PC上的游戏是不是就不要做了?事实上PC上的游戏依然在不断的推出!

高性能和创新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并不是对立的!厂商当然可以在高性能的平台上做出展现高性能的游戏出来,但是这并不久排斥了厂商在高性能平台上做出有趣的,不以展示性能为主的游戏!

如同Wii一样,创新固然是它一方面,卖点是Wiimote,但是Wii也不会排斥过去所谓的传统游戏,也不会排斥过去的大作主义!

把一个东西简单看待就会出现这个帖子的问题,我喜欢玩GOW,但是我也喜欢玩疯狂兔子这样的游戏!生存方式是多样的,并不是只有开发所谓的展现高性能的游戏才能活下去!

但是时代是进步的,高性能的硬件走势始终是主流,无论是游戏机平台还是其他平台,技术永远是主旋律!这点任天堂哪怕再有创意,它也不能抗拒,只能跟从!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07

引用:
原帖由 阿卡 于 2007-5-11 14:04 发表
这样说很片面!

简单的举例子,PC的显卡更新速度比游戏机快多了,PC性能的提升也比游戏机更简单,那么PC上的游戏是不是就不要做了?事实上PC上的游戏依然在不断的推出!

高性能和创新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
的确是这样的,老任把性能和乐趣对立起来了,这是它聪明的地方,也是它就是业界毒瘤的地方了。
作者: 代号snake    时间: 2007-5-11 14:10

引用:
原帖由 阿卡 于 2007-5-11 14:04 发表
这样说很片面!

简单的举例子,PC的显卡更新速度比游戏机快多了,PC性能的提升也比游戏机更简单,那么PC上的游戏是不是就不要做了?事实上PC上的游戏依然在不断的推出!

高性能和创新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
同志啊,握握手
作者: Windows    时间: 2007-5-11 14:12

战争机器就是微软投资的一个游戏品牌+技术的游戏

发售后果然效果很好 品牌效应不错 让玩家看到最强游戏图象在360上面 PS3面对此游戏图象无能为力

游戏最强画面让微软就这么用钱砸下来的

有钱就是NB
作者: 阿卡    时间: 2007-5-11 14:12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4:07 发表


的确是这样的,老任把性能和乐趣对立起来了,这是它聪明的地方,也是它就是业界毒瘤的地方了。
对立的目的就我个人而言,只是老任为自己圈钱以及掩饰自己技术能力较弱(或者说不愿意出钱出力)的借口而已~~本来就不需要对立,老任这种人为的对立,其实目的很简单……创新并不以牺牲性能为前提……

老任很聪明,作为一个资本家,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利益!只不过也只是一时!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4:13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4:07 发表


的确是这样的,老任把性能和乐趣对立起来了,这是它聪明的地方,也是它就是业界毒瘤的地方了。
对立只是你们在这里叫嚣来着,老任可没这么说哟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4:14

引用:
原帖由 阿卡 于 2007-5-11 14:12 发表


对立的目的就我个人而言,只是老任为自己圈钱以及掩饰自己技术能力较弱(或者说不愿意出钱出力)的借口而已~~本来就不需要对立,老任这种人为的对立,其实目的很简单……创新并不以牺牲性能为前提……

老 ...
掩饰自己技术能力弱?????????有趣的观点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5-11 14:14

3000W是引擎研制费用,GOW游戏本身费用不到1000W,不知道帖子的作者怎么看的。
今后的游戏制作就是这样:
技术吊的公司研制引擎,基于自己的引擎上做游戏并且卖游戏。
技术中等公司买引擎,基于别人引擎上做游戏并且卖游戏。
根本没什么冲突。
作者: 阿卡    时间: 2007-5-11 14:15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13 发表


对立只是你们在这里叫嚣来着,老任可没这么说哟
嗯,老任没有这么说,任饭这么说……挖坟就不需要了!帖子在首页多得很!
作者: 代号snake    时间: 2007-5-11 14:15

有人写的太露骨,惹了任青可不好。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5-11 14:16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14 发表


掩饰自己技术能力弱?????????有趣的观点
“技术”分种类的
你说创新,搞新玩法的技术,N最高
图像技术,日本公司靠边站。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16

引用:
原帖由 阿卡 于 2007-5-11 14:12 发表


对立的目的就我个人而言,只是老任为自己圈钱以及掩饰自己技术能力较弱(或者说不愿意出钱出力)的借口而已~~本来就不需要对立,老任这种人为的对立,其实目的很简单……创新并不以牺牲性能为前提……

老 ...

老任是不敢出钱了,再砸了就完蛋了,从VB开始家用机就玩不转了,所以说他要找一个突破口,所以宫本到处游说似乎性能和画面是跟游戏性对立的东西,这种战略很是成功啊,以小博大,制造对他们有利的舆论导向。
CMR,PGR,MFZ跟马车比,我倒是看不出画面对游戏性的削弱啊。

作者: 阿卡    时间: 2007-5-11 14:16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14 发表


掩饰自己技术能力弱?????????有趣的观点
请看后面的括号,你怎么理解就怎么去想吧,我给的选择很多~~
作者: 代号snake    时间: 2007-5-11 14:17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14 发表


掩饰自己技术能力弱?????????有趣的观点
只是假设,在不确定时候猜猜不对么?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18

引用:
原帖由 nrkex 于 2007-5-11 14:14 发表
3000W是引擎研制费用,GOW游戏本身费用不到1000W,不知道帖子的作者怎么看的。
今后的游戏制作就是这样:
技术吊的公司研制引擎,基于自己的引擎上做游戏并且卖游戏。
技术中等公司买引擎,基于别人引擎上做 ...
产业庞大正规后细分是必然路径也是一个最优化和合理有效的方法。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4:18

引用:
原帖由 阿卡 于 2007-5-11 14:15 发表

嗯,老任没有这么说,任饭这么说……挖坟就不需要了!帖子在首页多得很!
某些任饭这样说是他的事,至少我是不赞同的,我们在怎么强调游戏性也不会把性能放在对立面。我看这里的大多数任饭也不会赞同的
作者: FoxfoO    时间: 2007-5-11 14:19

我不认为任天堂的技术能力弱~~~不过任天堂要是在图像技术方面再不做技术积累的话,说不定下一代产品只能回去做老本行了~~~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20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18 发表


某些任饭这样说是他的事,至少我是不赞同的,我们在怎么强调游戏性也不会把性能放在对立面。我看这里的大多数任饭也不会赞同的
但是任饭一谈Wii就是画面我不要,绣花枕头,360和PS3的画面俺看不上,有棒子最高,画面好的游戏抵制,不是吗
而且一发文章就是画面和游戏性哪个重要之类云云,都把它完全割裂了,不对立又如何?

作者: kh2840    时间: 2007-5-11 14:20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07-5-11 12:27 发表
顺手秒杀掉电影业吧。
1楼最高。

本来还想说些什么,都被堵住了。。。。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4:21

引用:
原帖由 代号snake 于 2007-5-11 14:17 发表

只是假设,在不确定时候猜猜不对么?
这假设把NGC时代的游戏机统统无视了.真会选择性失明呀

猜,也要有所根据,没根据的那是胡诌。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21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07-5-11 14:19 发表
我不认为任天堂的技术能力弱~~~不过任天堂要是在图像技术方面再不做技术积累的话,说不定下一代产品只能回去做老本行了~~~
太弱了,按摩棒实在没啥技术含量。
作者: mting    时间: 2007-5-11 14:25

观点不完全赞同
但是写的不错
作者: 代号snake    时间: 2007-5-11 14:27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21 发表


这假设把NGC时代的游戏机统统无视了.真会选择性失明呀

猜,也要有所根据,没根据的那是胡诌。
原来GC是创新, 我无知的竟然不知道这个。 我是游戏饭。主机方面很少发表意见。
根据就是WII这次的整体而做的。我就是胡邹神机都不胡邹WII。没什么值得说的
我也不战。只是说说最后的观点。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4:33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4:20 发表

但是任饭一谈Wii就是画面我不要,绣花枕头,360和PS3的画面俺看不上,有棒子最高,画面好的游戏抵制,不是吗
而且一发文章就是画面和游戏性哪个重要之类云云,都把它完全割裂了,不对立又如何?
不要乱扣帽子,什么画面我不要,没画面我们玩什么,精神意淫?

画面好的游戏抵制?简直就是放屁嘛,谁这样说我抽死他,话说,你比我更了解任饭群众的想法?

貌似我见过的都不是任饭再把画面和游戏性割裂吧,典型的人云亦云,某爵爷叫嚣一句,任饭都说游戏性最高,画面不重要,然后,你们在继续理解为任饭只谈游戏性不谈画面,最后再得出结论任饭都是把画面和游戏性割裂开来看的。。。。任饭好像在这之中都没说什么吧。

画面和游戏性这个问题在任区讨论不知多少遍了,是早有结论,画面是游戏性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估计你们也没去过任区看,自然就不知道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40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33 发表


不要乱扣帽子,什么画面我不要,没画面我们玩什么,精神意淫?

画面好的游戏抵制?简直就是放屁嘛,谁这样说我抽死他,话说,你比我更了解任饭群众的想法?

貌似我见过的都不是任饭再把画面和游戏性割 ...
你是任饭领头还是精神领袖?您振臂一呼就百万大军了?
是我道听途说还是战区各位对任饭的普遍观感就是如此呢?
有几个任饭承认Wii就一按摩棒,有几个任饭承认Wii画面也就是一GC的水平的,有几个任饭说我要“游戏性”对画面不感冒的?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4:41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07-5-11 14:19 发表
我不认为任天堂的技术能力弱~~~不过任天堂要是在图像技术方面再不做技术积累的话,说不定下一代产品只能回去做老本行了~~~
根据WII得出任的技术水平弱,还是TG的人说的

呵呵,就这水平有资格嘲笑别人LU的帖子?

也许老任在图形上已经有些想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作者: 代号snake    时间: 2007-5-11 14:43

这次积累下次老任就要技术爆发了。不要看人家倒车就不会再正面超过你。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4:43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41 发表


根据WII得出任的技术水平弱,还是TG的人说的

呵呵,就这水平有资格嘲笑别人LU的帖子?

也许老任在图形上已经有些想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呵呵,也许,可能,大概,或许?这样的猜测也太有才了。
就算有吧,它难道一年后来个机能加强版?
5-6年后微软就不进步了?

作者: James    时间: 2007-5-11 14:46

这篇文章的感觉就是以前的卖茶叶蛋去嘲笑搞原子弹。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5-11 14:46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41 发表


根据WII得出任的技术水平弱,还是TG的人说的

呵呵,就这水平有资格嘲笑别人LU的帖子?

也许老任在图形上已经有些想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继续吹吧。
现在图像渲染都到什么地步了,Wii上连shader都没有,还硬要说“也许老任在图形上已经有些想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论图像技术日本公司就是靠边站
作者: 阿卡    时间: 2007-5-11 14:49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41 发表


根据WII得出任的技术水平弱,还是TG的人说的

呵呵,就这水平有资格嘲笑别人LU的帖子?

也许老任在图形上已经有些想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说了不要片面看待,我也说了,要不就是技术弱,要不就是不愿意出钱出力去花在硬件上,你总的选择一个吧,我知道你肯定愿意选择后者!

但是无论选择哪一个,Wii的硬件能力的弱相比XO和PS3是不争的事实~~难道出一个性能和XO、PS3接近的主机就会把任的创意和游戏乐趣抹杀了?不是这个道理!

在图形上有想法,我们不知道……对,我们的确不知道,但是再有想法,是不是就能让Wii的性能一夜超过PS3或者XO?客观点有好处!

我并非不欣赏老任,而且处于商业角度来说,老任这一手很厉害,现在本身已经处于不败,虽然不能说给游戏业界洗脑了,但是自己大赚特赚已经不是话下!

而且本贴主要目的还是反驳那种说性能越高,游戏就越做不下去,发而把老任这种模式上升到游戏主机新方向的说法!
作者: leon_shao    时间: 2007-5-11 14:52

画面果然不是正道…………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4:53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4:40 发表


你是任饭领头还是精神领袖?您振臂一呼就百万大军了?
是我道听途说还是战区各位对任饭的普遍观感就是如此呢?
有几个任饭承认Wii就一按摩棒,有几个任饭承认Wii画面也就是一GC的水平的,有几个任饭说我要 ...
领头我还不敢,任饭中的高人多了去了。我在他们之中连插话的谈不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任饭

你说的这点我还真不承认了,WII可不只有一按摩棒 ,WII机能再怎么说没XBOX高,但也是在GC之上,现在是GC水平,你敢发誓以后还是GC水平? 。恩,最后一句值得商讨的,有些人确实认为游戏性的玩法和感觉最高,画面其次,这不算是有错吧?
作者: FoxfoO    时间: 2007-5-11 14:54

其实在LU原帖后面的一些跟帖说的也很不错,大伙儿可以自己去看看。
作者: czzj12345    时间: 2007-5-11 14:56

看到最后终于看出个名堂来了…………
作者: 阿卡    时间: 2007-5-11 15:01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4:53 发表



领头我还不敢,任饭中的高人多了去了。我在他们之中连插话的谈不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任饭

你说的这点我还真不承认了,WII可不只有一按摩棒 ,WII机能再怎么说没XBOX高,但也是在GC之上,现在是 ...
其实这贴我们没有必要说下去了~~你都已经赞同我的观点了

画面其次,游戏玩法和感觉最高,从个人玩家的感受来,没有错!你只要不像马甲雷把任天堂这种模式说成是游戏业界新方向,其实就不冲突~任天堂的模式最终是囊括在游戏业界的前进方向中的。

未来在高性能平台下,利用各种方式创造更有趣的玩法和游戏,这点也很重要!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5:10

引用:
原帖由 阿卡 于 2007-5-11 14:49 发表


说了不要片面看待,我也说了,要不就是技术弱,要不就是不愿意出钱出力去花在硬件上,你总的选择一个吧,我知道你肯定愿意选择后者!

但是无论选择哪一个,Wii的硬件能力的弱相比XO和PS3是不争的事实~~难 ...
本来就是嘛,没能力和没去做本来就是有区别的

机能强,相对来说成本就越高,价格也理所当然要贵的多,应该比另外两台都要贵吧,大部分消费者要怎么去买呢?

后面我可没说怎么怎么超过PS3和XO的,但是回顾一下NGC时代生化妇科可是有老任的技术哟,在那个时代应该不算差吧?

另外,本文我也只是赞同部分观点,其他有待商讨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5:13

引用:
原帖由 FoxfoO 于 2007-5-11 14:54 发表
其实在LU原帖后面的一些跟帖说的也很不错,大伙儿可以自己去看看。
LU的废话帖满多的,好帖都被淹没了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5:17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10 发表


本来就是嘛,没能力和没去做本来就是有区别的

机能强,相对来说成本就越高,价格也理所当然要贵的多,应该比另外两台都要贵吧,大部分消费者要怎么去买呢?

后面我可没说怎么怎么超过PS3和XO的,但是 ...
为什么如果Wii的机能和360在一个档次上就要比它贵了?这什么道理?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5:20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5:17 发表


为什么如果Wii的机能和360在一个档次上就要比它贵了?这什么道理?
我始终认为创意是值钱的,如果你执意认为那按摩棒不值钱,那我也没办法。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5:21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20 发表


我始终认为创意是值钱的,如果你执意认为那按摩棒不值钱,那我也没办法。
360和PS3研发就没创意,就不要钱了?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5:23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20 发表


我始终认为创意是值钱的,如果你执意认为那按摩棒不值钱,那我也没办法。
360和PS3研发就没创意,就不要钱了?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5:28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5:23 发表


360和PS3研发就没创意,就不要钱了?
我可没说360和PS3没创意,但跟WII比起来.......
好吧,如果你仍然认为WII没技术含量,我说了也没用。
:D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5:32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28 发表


我可没说360和PS3没创意,但跟WII比起来.......
好吧,如果你仍然认为WII没技术含量,我说了也没用。
:D
那您跟我解释一下Wii的技术含量在哪里吧?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5:33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28 发表


我可没说360和PS3没创意,但跟WII比起来.......
好吧,如果你仍然认为WII没技术含量,我说了也没用。
:D
老发重复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5:35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5:32 发表

那您跟我解释一下Wii的技术含量在哪里吧?
这里的解释不知道有多少页了,一个始终无法认同的,再解释一遍又有什么意义?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5:36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35 发表


这里的解释不知道有多少页了,一个始终无法认同的,再解释一遍又有什么意义?
那把帖子链接给我我自己去学习总可以吧?
作者: ryuetsuya    时间: 2007-5-11 15:37

楼上各位真能扯啊。。。这帖貌似没任什么事啊,任主要是软件强,硬件比起其他2家自然是弱点,而Wii不过是任发展nulu家用机市场的第一步,又不能像微软这样亏本卖,所以就用NGC技术+体感的新鲜玩法,以后的发展方向还很难说,说不定Wii2就是性能强的呢?

好吧,此贴没有战意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5:40

恩,我找找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5:40

引用:
原帖由 ryuetsuya 于 2007-5-11 15:37 发表
楼上各位真能扯啊。。。这帖貌似没任什么事啊,任主要是软件强,硬件比起其他2家自然是弱点,而Wii不过是任发展nulu家用机市场的第一步,又不能像微软这样亏本卖,所以就用NGC技术+体感的新鲜玩法,以后的发展方 ...
wii2出来的时候,360和PS系就不升级了?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5-11 15:50

不知道这里很多硬件至上论者在PS1和PS2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
作者: ly781223    时间: 2007-5-11 15:53

还不都是买的别人的硬件拼装,有毛技术,就看谁出的起钱
任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去每台机器倒贴200,当然得另寻出路
SONY要是在PS3上倒贴了几十亿,换来了BD的胜利也算是有价值
五年后的PS4呢,载体可不是五年一换代的,SONY还能在PS4上倒贴几十亿?
MS有钱,就要拿下这个市场,倒贴也不影响公司根本,SONY和老任没法同他比贴钱
作者: ryuetsuya    时间: 2007-5-11 15:56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5:40 发表


wii2出来的时候,360和PS系就不升级了?
没人说不升级啊,适应市场才有钱赚,技术可以超前,但产品不能超前
如果高清都没有办法迅速普及,那么PS3还要多久才能井喷?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5-11 15:56

搜个帖真麻烦,还要自己去在战帖中翻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3513-1-24.html

还是那句,如果你仍然不认同,我是没办法的~:D

[ 本帖最后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59 编辑 ]
作者: kony    时间: 2007-5-11 15:59

MS的前景,BG和他一帮手下心里有数,多少年都撑过去了现在做了IT界老大,还用得着你担心他XB前景不乐观?

如果XBOX的前景就是掐一掐这样的成本就可以预言出来,那么MS早就被灭了多少次了。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5-11 16:31

引用:
原帖由 zj87813096 于 2007-5-11 15:56 发表
搜个帖真麻烦,还要自己去在战帖中翻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53513-1-24.html

还是那句,如果你仍然不认同,我是没办法的~:D
在看,收藏了。
不过就第一点来说,它只做到低功耗,完全跟高性能不沾边。
你拿PS1集成一下,也可以说是创新的。
还没仔细看,但总体感觉是一个市场部为了掩盖性能不足做出来的东西,呵呵。
Wii的体积比PSTwo大多少呢?呵呵。别忘了wii的性能低是它做到体积和功耗的前提,而不是做到360的性能和Wii的功耗和体积,这个才叫技术。

WIFI、读卡器、闪存
采购成本没几个钱的东西,都烂大街了还技术?

Wii唯一可谈的就是手柄,可惜手柄也都是成熟的不得了的技术。说有创意可以,说创新和高技术就免了吧。


[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11 16:34 编辑 ]
作者: 耶稣复临    时间: 2007-5-11 16:31

还行,顶一p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5-11 16:33

引用:
原帖由 ryuetsuya 于 2007-5-11 15:56 发表


没人说不升级啊,适应市场才有钱赚,技术可以超前,但产品不能超前
如果高清都没有办法迅速普及,那么PS3还要多久才能井喷?
如果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呢?
SONY如果不拼上BD,光游戏这个增长缓慢的市场能符合SONY发展的需要?
360如果不拼画面,不拼网络,怎么变成“跑WINDOWS操作系统的家庭媒体中心”?
只有N,是以赚钱为目的,所以它的东西不能超前。但是如果走中庸,就是NGC下场,所以只能搞新花样。
作者: zark1213    时间: 2007-5-11 19:54

文章不错,可是列举的数字毫无根据。。。导致整篇文章完全错误。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5-11 19:58

....................

确实是......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5-11 19:58

....................

确实是......
作者: no1cat    时间: 2007-5-11 20:57

真的是很好的一编文章
作者: aeondxf    时间: 2007-5-14 22:58

啊……竟然被转到TG了……
至于数据问题……大家可以看作是一名由于被老板要求加班因此愤世嫉俗而且对别的方面没有什么了解的程序员的一点……龌龊而且有点揭斯底里的冲动吧……
其实我承认,某些数字夸大了一点点,某些数字夸小的一点点,不过现在游戏业界所面临的问题的确是这样……木办法,画面始终是一个大追求……
至于有人说以后游戏业界类似于工业化的大分工,这是当然的;至于以后开发次世代游戏的工具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要提高,这也是当然的;如果UNREAL4引擎能够完全适应FPS、RPG等所有游戏类型的开发而我会更加高兴,这是最当然的……
作者: 齐鲁石化    时间: 2007-5-14 23:43

很不错。写得很中肯。

除了故意挑衅的,估计战不起来。
作者: 坳由根    时间: 2007-5-15 11:56

单纯的画面竞争带来的恶果
作者: kukutiti    时间: 2007-5-15 12:01

照老大不坐三规矩。。。。这M$也输不起三呀。。。。
作者: 无忧的烦恼    时间: 2007-5-15 12:11

写的不错,不过游戏业就只凭一篇文章就可意断定要终结?记得00年就有过类似的文章,也说游戏业低迷,开发成本高昂,可是这么多年不也过来了么?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