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也谈PS3之降价 [打印本页]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5 19:40     标题: 【原创】也谈PS3之降价

PS3降价显然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包括PS Fans以及PS的对手们,不过PS3何时会降,降多少是其中的重点。在这里,我谈自己的一些看法。由于本人不是CU,可能连LU也谈不上,因此就不从游戏层面上分析了,更多的是从技术方面入手,谨供参考。

PS3的主要成本在Cell、RSX和BD光驱,我们先来看看2006年11月PS3刚上市时,iSuppli对PS3的成本分析。




Cell已经在今年3月开始以65nm工艺生产,按照半导体工业的基本说法,从90nm向65nm过渡之后,相同晶圆面积下,产能将提高30-40%左右。也就是说成本最多可以下降40%,按照这一比例,我们可以算出Cell将从最初89美元下降至54美元左右,即减少35美元,而RSX芯片目前并没有采用65nm工艺(最近才开始试生产),因此成本下降幅度要比Cell小得多,估计现在也就是大约110美元左右的水平,下降20美元左右。

再看BD光驱,PS3从一开始就是用只读型光驱,而BD光驱中,60%左右的成本由光头所占据,按之前的成本核算125美元来统计,就是75美元。而在光头中,又将有60-70%的成本被BLD占据(即BLD将是BD光驱成本的1/3左右)。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PS3所用的只读型BLD,并不是BD刻录机所用的那种高功率产品,这样成本就相差很多了。早期BD影碟机所用的都是BD刻录机来做为读取设备,而PS3不是,所以我们不能用BD影碟机的光驱成本来去核算PS3的成本。由于低功率BLD生产工艺的成熟,现在也出现了BD-COMBO驱动器,相较之前的BD刻录机,价格下降了一半之多,我们假设这就是低功率BLD良品率提升之后的表现。

索尼在今年6月将出货新的20mW BLD,成本只有900日元不到,我们可以想像一下,PS3最早上市时的成本,如果按照之前的推算,125美元成本中的1/3是BLD,那么就是41.25美元,而6月份之后PS3用的BLD将下降至8美元左右,再加上周边芯片组的成本下降以及光头的良品率提升,这样成本下降近40美元。

如果上面的分析比较合理,那么我们可以发现,PS3在6月后的成本下降可达95美元左右,再加上其他元件的成本下降,我觉得PS3成本下降幅度可达甚至超过100美元,至720美元左右,这时如果将60GB的版本从599降至499,将会亏损220美元,与之前的241.35美元相比,基本差不多。

从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6月份之后PS3就已经有了降价的基础,但问题是什么时候降呢?根据索尼的2006会计年度的数据,PS3在4月份时仍然有190万台的存货,这些都是高成本时的产物(3月份才转用65nm的Cell,成本分摊量很小),所以索尼是不可能现在就开始降价的,而这些库存需要多久才能消化完呢?以PS3现在的全球销量(按高限30万台)计算,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而“超额成本”(即相对新PS3,老PS3的成本价差)摊平需要2至3个月的时间,这要视PS3的月产量,PS3从去年8月至今年3月这8个月中,生产出货550万台,平均月产69万台,如果按这个数量计算,不要两个月,就会达到“超额成本”摊平期,但索尼会不会维持这个产能,在现有的销售态势下还是个未知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0月份之前是不会见到PS3降价的,但在圣诞节之前肯定是要降的,否则就没天理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配合年底游戏大作的来临,PS3将会准备大量的新产品来应对市场的需求。笔者预计PS3会在11月宣布降价,预计下调幅度会是100至150美元。不过150美元(降价后是449美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将直接与BD影碟机冲突。这已经与初期上市时不同,PS3肩负着推广BD的重任,在价格上也要起到排头兵的作用,而到2007年年底,将是HD DVD与BD战得最火热的时候,也许今后的格局就在今年圣诞季奠定基础。年底商战,重量级BD标题促销中,BD阵营最需要做的是提高用户忠诚度,提高软硬销售比,这就要靠BD影碟机来做了,用PS3做并不是不可以,但以PS3吸引来的BD消费者又有多少会成为PS3游戏这一索尼日后回补PS3亏损产品的消费者呢?况且,与HD DVD影碟机相比,PS3的价格优势已经没有了,而现在BD影碟机已经降到425美元(BDP-S300),与PS3的价格拉开了100多美元之后,迅速提高了销量,而到年底时估计会到399美元。此时PS3如果是449美元,对于提高BD标题的软件硬销售比帮助不大,对PS3自身今后更快速的盈利也有所损害。当然,如果BD影碟机能降到349甚至更低,PS3下调150美元(前提是成本下降足够大)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分析,欢迎继续探讨,本贴不是战贴,也没有任何战的必要,也请各Fans手下留情。

[ 本帖最后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5 21:17 编辑 ]
作者: 拜神众    时间: 2007-6-15 19:41

沙发     留名
作者: 魔龙封印    时间: 2007-6-15 19:48

看到lz的最后一句,那就不发表什么了。
不过,ps3现在的形势看来,降价是必然的。

[ 本帖最后由 魔龙封印 于 2007-6-15 19:54 编辑 ]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6-15 19:52

好文留名 占前排 :D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6-15 19:56

SONY在欧美停售499的20G版本也是为降价作铺垫
作者: jimmao    时间: 2007-6-15 19:59

还是看有什么游戏再说吧,价格大家都会降的。。
作者: west2046    时间: 2007-6-15 20:03

历史上好像先降价的后果都不是太好!
作者: baggio635193    时间: 2007-6-15 20:03

以前的缺口都没有填平,就要。。。
作者: 整个马甲    时间: 2007-6-15 20:04

降了就好,至少能挺BD啊
作者: NWHamtaro    时间: 2007-6-15 20:08

:D 有营养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7-6-15 20:09

引用:
原帖由 west2046 于 2007-6-15 20:03 发表
历史上好像先降价的后果都不是太好!
PS上市头一年价格降了三回,有啥不好?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07-6-15 20:25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5 19:40 发表
年底商战,重量级BD标题促销中...
对于提高BD标题的软件硬销售比帮助不大...
再次严重BS“标题”的说法
作者: elia    时间: 2007-6-15 20:34

PS3能降多少,XO能降多少?
作者: carnon    时间: 2007-6-15 20:38

我来补充一下 :D


Dragon芯片中的EE基本可以去掉,这样可以节省10~15美刀左右

Cooling/Mounting Cage for Motherboard, 这个因为芯片制程提升,散热需求下降,几乎可以用几块烂铜片代替了,节省20美刀左右


如果sony向ms学习制造工艺,大量生产鲍德熹红游戏机,成本还能继续下降哦

所以说,ps3的成本削减潜力还是很大的

[ 本帖最后由 carnon 于 2007-6-15 20:43 编辑 ]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6-15 20:50

PS3裸奔成本更低 而且散热一流
作者: PhoenixDown    时间: 2007-6-15 20:52

如果真如上所说,能省去那么多东西,尤其是散热部分可以简化,希望PS3改改样子,能作小点.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5 21:08

引用:
原帖由 shangchi 于 2007-6-15 20:25 发表


再次严重BS“标题”的说法
哦……高手,是我不好,应该说BD影片、BD音乐专辑、BD音乐现场视频、BD电视剧集、BD纪录片、BD毛片才对……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5 21:09

引用:
原帖由 PhoenixDown 于 2007-6-15 20:52 发表
如果真如上所说,能省去那么多东西,尤其是散热部分可以简化,希望PS3改改样子,能作小点.
PS3的热量更多的是RSX吧,散热系统不会怎么简化的。
作者: 网上的final    时间: 2007-6-15 21:26

RSX居然 比CELL贵 ,不可能吧
现在一块 7900显卡 价格 也就 800元 ,还是零售价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6-15 21:31

1. iSupply的成本算法本来就有问题
2. BLD的900日元是对外供货价格而非成本
3. 每年的3-6月都是电玩的销售淡季,用此时单月价格来衡量此后几个月的销量会偏差非常多
作者: west2046    时间: 2007-6-15 21:39

引用:
原帖由 藕是张力 于 2007-6-15 20:09 发表


PS上市头一年价格降了三回,有啥不好?
不是SS比PS先降价吗?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5 21:45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6-15 21:31 发表
1. iSupply的成本算法本来就有问题
2. BLD的900日元是对外供货价格而非成本
3. 每年的3-6月都是电玩的销售淡季,用此时单月价格来衡量此后几个月的销量会偏差非常多
1、不管有没有问题,都在一个基础上做的比较,因此有可比性
2、我原文是写的成本不到900日元吧,在计算BD光驱总成本下降时,也打出了富裕
3、日后的月销量只是一个预测,一种假设,就想计算平均月产量一样。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6-15 21:45

引用:
原帖由 PhoenixDown 于 2007-6-15 20:52 发表
如果真如上所说,能省去那么多东西,尤其是散热部分可以简化,希望PS3改改样子,能作小点.
几乎所有日本玩家都是这么想的,这个原因杀退了多少LU啊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6-15 21:51

引用:
原帖由 PhoenixDown 于 2007-6-15 20:52 发表
如果真如上所说,能省去那么多东西,尤其是散热部分可以简化,希望PS3改改样子,能作小点.
多多给我的PM内容

4. 比标准主机轻薄50%的试产机已经在东京试玩室开始一年的试运行。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6-15 21:53

关于BLD

2007年2月22日

至圣诞前一周,蓝色激光LED产能突破100万

目前,蓝色激光LED月产能150万(自社)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6-15 22:13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6-15 21:51 发表
多多给我的PM内容

4. 比标准主机轻薄50%的试产机已经在东京试玩室开始一年的试运行。
原来多多的三个PM有一位是你

“多多的十点访谈纪要”,简称“多十点”,已经透露一个了,恩
作者: hdfeel    时间: 2007-6-15 22:23

256位 板卡 7900 才700多。  rsx 如果算成本的话,顶多30美元的价位。考虑到 sony 被nv 杀猪,成本应该在 80美元左右。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7-6-15 22:23

好文 分析比较客观!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6-15 22:28

以PS3现在的全球销量(按高限30万台)计算,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

PS3现在哪里有30W销量  北美8W多 日本3W多 欧洲撑死不超过10W
作者: 九头鹰    时间: 2007-6-15 22:34

华丽地降价吧.
作者: zxr007    时间: 2007-6-15 22:39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5 21:08 发表


哦……高手,是我不好,应该说BD影片、BD音乐专辑、BD音乐现场视频、BD电视剧集、BD纪录片、BD毛片才对……
这个"标题"确实是怎么看怎么别扭.

或者你改为直接说title.不要翻译.就用英文代替.或者就翻译为"片子",可能更顺眼点.
作者: szx    时间: 2007-6-15 22:48

好贴,受益匪浅!!帮顶
作者: leon_shao    时间: 2007-6-15 23:04

微软能让PS3降价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7-6-15 23:07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6-15 22:13 发表


原来多多的三个PM有一位是你

“多多的十点访谈纪要”,简称“多十点”,已经透露一个了,恩
没有那么多,只有八条而已
作者: 井喷    时间: 2007-6-15 23:14

:D 支持任何形式的井喷!!!
作者: JZF    时间: 2007-6-16 00:09

TITLE在国内一些网站的机翻小编们的作用下成功的用"标题"替代了中文中原有的约定俗成的翻译"作品",并有越来越泛滥之势,悲哀...
作者: murasame    时间: 2007-6-16 00:37

无线模块不用marvell的模块也可以半价,制造已经从sony工厂改为华硕,4月起又从华硕改为鸿海,省了也不少了。散热模块暂时不会改变的,但是能够sourcing更便宜的工厂去做这个模块,或者干脆要鸿海包掉
内存受到rambus的限制,价格低不了,硬盘也是一样,硬盘厂商宁可加容量也不会降价。相对降得最少的应该是rsx,价格应该维持在7800gt的价格水平上,差不多单芯片USD 80-90

isupplier在主板,io上过多得摊算了研发等初期费用,不知道是按照多少总量算的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6 07:07

引用:
原帖由 JZF 于 2007-6-16 00:09 发表
TITLE在国内一些网站的机翻小编们的作用下成功的用"标题"替代了中文中原有的约定俗成的翻译"作品",并有越来越泛滥之势,悲哀...
作品这个名字我们的确也想到过,也讨论过,但觉得它更多的是指文学方面的,因此就没用。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6-16 10:46

引用:
原帖由 murasame 于 2007-6-16 00:37 发表
无线模块不用marvell的模块也可以半价,制造已经从sony工厂改为华硕,4月起又从华硕改为鸿海,省了也不少了。散热模块暂时不会改变的,但是能够sourcing更便宜的工厂去做这个模块,或者干脆要鸿海包掉
内存受到 ...
硬盘厂商宁可加容量也不会降价

硬盘价格难降的 XB已经吃过苦头了
作者: Luigi    时间: 2007-6-16 10:50

降价?人家说的明明是refine PS3的价格,根据索尼的思路,应该是出 200g HD 附加N个 BR电影的 799USD版本 :D
作者: westlost    时间: 2007-6-16 15:55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6-15 22:28 发表
以PS3现在的全球销量(按高限30万台)计算,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

PS3现在哪里有30W销量  北美8W多 日本3W多 欧洲撑死不超过10W
棒子国已经井喷了
作者: jnray    时间: 2007-6-16 16:08

引用:
原帖由 JZF 于 2007-6-16 00:09 发表
TITLE在国内一些网站的机翻小编们的作用下成功的用"标题"替代了中文中原有的约定俗成的翻译"作品",并有越来越泛滥之势,悲哀...
zhaoxiaoming功不可没啊
作者: jnray    时间: 2007-6-16 16:11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6 07:07 发表


作品这个名字我们的确也想到过,也讨论过,但觉得它更多的是指文学方面的,因此就没用。
“影视作品”这个词你没听过?
小日本从造词转向片假名直译,看来我天朝也即将步其后尘了丫
作者: deus    时间: 2007-6-16 16:56

要的是游戏,是游戏啊!!!

降到100刀又怎样?回去看BD去?
作者: ztdkgtm    时间: 2007-6-16 19:17

高估了芯片成本
作者: k-1    时间: 2007-6-16 19:30

降再多也不能打动我……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6 21:28

引用:
原帖由 jnray 于 2007-6-16 16:11 发表



“影视作品”这个词你没听过?
小日本从造词转向片假名直译,看来我天朝也即将步其后尘了丫
开诚布公吧,我就是Zhaoxiaomin,“影视作品”的称谓我当然知道,但这往往会有一个限定,比如冯小刚影视作品、斯皮尔伯格影视作品等,但没听说过DVD影视作品吧。

我觉得对于Title这个东西,大家明白是什么就OK了,为什么要上升上人身攻击的高度呢?台湾在IT方面也有很多我们觉得不太理解的说法,但我们知道什么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在这方面指责什么吧。

总之,我以及存储时代今后的文章都会以“标题”来作为Title的翻译,如果不喜欢建议不要看存储时代网站的文章以及我的贴子,以免不必要的冲突。

如果再有人因Title的翻译而进行攻击的话,我也不会再客气的,一个人一个观点,我不强求大家同意我们的翻译,但也不喜欢因此而受到无端的攻击。

[ 本帖最后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6 21:35 编辑 ]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6-16 21:35

LZ表激动 TG蛋疼的人比较多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6 21:39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6-16 21:35 发表
LZ表激动 TG蛋疼的人比较多
看来真是蛋疼无理由
作者: iamring    时间: 2007-6-16 21:41

支持楼主,有些人懂了几个英文就以为了不起了!
那么吹毛求疵干什么啊?是的,你看着“标题”不爽了,你以为其他人都像你一样啊??不去抓住主要的内容,却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做文章,是想让别人佩服你英文学的好吗????
作者: jnray    时间: 2007-6-16 21:41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6 21:28 发表


开诚布公吧,我就是Zhaoxiaomin,“影视作品”的称谓我当然知道,但这往往会有一个限定,比如冯小刚影视作品、斯皮尔伯格影视作品等,但没听说过DVD影视作品吧。

我觉得对于Title这个东西,大家明白是什 ...
“DVD影片”不就完了么?这又不是发现了什么新化学元素,没有东西可以参照只好音译生造。

莫非你真以为没有你和你的网站之前,全中国人都不知道什么是title?
作者: 狗娃    时间: 2007-6-16 21:44

多降点,省下来的钱,买Z游戏呀!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6 21:45

引用:
原帖由 jnray 于 2007-6-16 21:41 发表


“DVD影片”不就完了么?这又不是发现了什么新化学元素,没有东西可以参照只好音译生造。

莫非你真以为没有你和你的网站之前,全中国人都不知道什么是title?
TV剧集是影片?BBC的纪录片是影片?所有的A片是影片?音乐MV是影片?全国的人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你不如我了解什么叫Title,就这么简单。
作者: joeljoe    时间: 2007-6-16 21:49

我觉得就叫TITLIE了算了,别翻译了。。。。。。反正我国一向没有尊重人的劳动的习惯。。。。。。
作者: zhangyunsony    时间: 2007-6-16 22:12

降价无非几个原因
最早上市的时候因为成本问题定价太高,降低成本后的自然降价
成本稳定后的变相降价
成本到底后单纯降价吸引2次购买
作者: 人造人    时间: 2007-6-16 23:03

写得不错
作者: elia    时间: 2007-6-16 23:13

降价这么跑到TITLIE的中文翻译了
作者: 我是群狗    时间: 2007-6-17 01:14

MOVIE TITLE 电影作品或电影
GAME TITLE 游戏作品或游戏
DVD TITLE DVD作品
国内对于TITLE这方面应用的翻译一直是翻作作品或者省略的
就不知为啥前2年开始兴起了"标题"这个生硬的翻译,即不贴切,也不正确
"XX公司发表了几款游戏作品"非要弄成"XX公司发表了几款游戏标题",OH MY GOD,发表标题干吗...
真搞不懂,应用了几百年的翻译不用干吗,这又不是原来没有的新词.
"此时PS3如果是449美元,对于提高BD标题的软件硬销售比帮助不大",要提高题目的销售比??
"此时PS3如果是449美元,对于提高BD作品的软件硬销售比帮助不大"不是很好吗...

[ 本帖最后由 我是群狗 于 2007-6-17 01:18 编辑 ]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7 10:57

引用:
原帖由 我是群狗 于 2007-6-17 01:14 发表
MOVIE TITLE 电影作品或电影
GAME TITLE 游戏作品或游戏
DVD TITLE DVD作品
国内对于TITLE这方面应用的翻译一直是翻作作品或者省略的
就不知为啥前2年开始兴起了"标题"这个生硬的翻译,即不贴切,也不正确
" ...
我前面说过了,作品的前面往往会加入一个限定主语,而不是一个通用化的描述,比如XXX作品集等等。

在GAME方面,好像老外也很少用GAME TITLE 来表述,即使这么说了,那么也肯定要翻译成游戏,而不是游戏标题,因为这里只有游戏,不会有其他形式的内容。

但好莱坞所说的TITLE有很多种内容形式(TV series、Movie、Newsreel、Music Video、Music Live……),这些形式在我们中文中也有对应的翻译,有人说,TITLE可以翻译成节目,可以翻译成影片,可以翻译成作品,但为什么人家不用Program、Movie以及opus来表示?非要用TITLE?难道英文的表达能力就这么弱?

我在以前的贴子中也表示过,标题的翻译并不完美,但我在此使用它,是一种偷懒的作法,但也是相对严谨且全面的表述,这主要还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如果习惯了就好了,如果不习惯知道什么意思就好了,没必要在这个问题纠缠不清。

[ 本帖最后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7 11:01 编辑 ]
作者: 三派聚义    时间: 2007-6-17 11:21

除了价格,还有几个更直接的因素阻止消费者购买PS3的...............
作者: 测试一下    时间: 2007-6-17 11:34

看了下说的太过火了...

随便反对下楼主把title翻译成标题的行为~

[ 本帖最后由 测试一下 于 2007-6-17 11:48 编辑 ]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6-17 11:36

说实话,标题怎么看都不习惯。。如果这样我愿意去看原文。。。
作者: 高露洁    时间: 2007-6-17 12:47

年底降价,几乎相当于比XO迟了两年,比WII迟了一年发售
作者: 我是群狗    时间: 2007-6-17 12:54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7 10:57 发表


我前面说过了,作品的前面往往会加入一个限定主语,而不是一个通用化的描述,比如XXX作品集等等。

在GAME方面,好像老外也很少用GAME TITLE 来表述,即使这么说了,那么也肯定要翻译成游戏,而不是游戏标 ...
对于阁下坚持认为英语中TITLE的这方面应用是原来没有的新用法,而阁下的翻译是相对严谨且全面的表述,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7 14:47

引用:
原帖由 我是群狗 于 2007-6-17 12:54 发表


对于阁下坚持认为英语中TITLE的这方面应用是原来没有的新用法,而阁下的翻译是相对严谨且全面的表述,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我说TITLE是新用法了?只是通过一些实际的文章操作,发现它并不像原来想像的那样简单,在我没有找到一个更为准确的,能应对TITLE的中文统称时,我选择了“标题”的译法,仅此而已,有必要争来争去吗?

既然你已经无话可说,那就不用说了,自己知道是什么个意思就可以了。本来一篇分析PS3降价的文章,TITLE也只出现了一次,竟然也能扯到这上面来,我也是挺佩服某些人的。

[ 本帖最后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7 14:50 编辑 ]
作者: coollp    时间: 2007-6-17 15:06

从PS3降价分析扯到title的翻译, 某些人蛋疼的厉害
作者: lacrimosa    时间: 2007-6-17 15:42

顶楼主!顺便问一下,isuppli的数据怎么样?大概要多少钱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7 22:46

引用:
原帖由 lacrimosa 于 2007-6-17 15:42 发表
顶楼主!顺便问一下,isuppli的数据怎么样?大概要多少钱
你是要购买isuppli的服务吗?这方面我没有和他们接触过,不知道订阅他们的报告需要多少钱,不过从权威性来讲,isuppli在半导体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就像PC领域里的IDC和Gartner一样。
作者: rnxek    时间: 2007-6-17 23:08

不降200美元更本没效果啊,而且落后的主机降价的效果么。。。。。见GC和XB降价的效果
作者: rnxek    时间: 2007-6-17 23:11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6-15 21:51 发表




多多给我的PM内容

4. 比标准主机轻薄50%的试产机已经在东京试玩室开始一年的试运行。
PS3 07年用户 screwed up 确定
作者: jackyzoo    时间: 2007-6-18 01:27

好文章,谢谢
作者: lacrimosa    时间: 2007-6-18 01:43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6-17 22:46 发表


你是要购买isuppli的服务吗?这方面我没有和他们接触过,不知道订阅他们的报告需要多少钱,不过从权威性来讲,isuppli在半导体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就像PC领域里的IDC和Gartner一样。
多谢楼主!我只是想找找液晶面板的报价,还有一些pda的oem产品的报价,是自己的项目,不是公司的,要定植类似电子书的handset,楼主有没有什么建议?创业初期,没有基本啊,哈哈。isuppli只接受公司的服务要求,个人名义不能问,我公司的邮箱肯定不能用。嘿嘿,我们公司也提供PS3和360的部件啊,哈哈。上周发现了360的手柄控制芯片。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