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在夜里静静地消融,蓝光碟的生死时刻 [打印本页]

作者: Ashley    时间: 2007-6-18 09:20     标题: 在夜里静静地消融,蓝光碟的生死时刻

先来看看某渣网的一条渣消息。
http://www.engadget.com/2007/06/ ... gs-starting-to-rot/

简单来说就是有些蛋疼的蓝光碟买主发现他们蓝光碟上某些“小点点”污渍就如同干掉的精斑擦也插不掉,然后有人就开始喷蓝光碟开始腐蚀... 这里姑且把这则消息放在一边,偶们就规格和蓝光的发展历史来看看箱子里那些才买来没爽过几把到底还能有多长的寿命?

首先,蓝光规格出台的时候据称因为当时的技术,在对于碟片表面只要有些小的伤痕或者污点就读取不能的问题开始采用的是给所有的碟片都套上了安全套套。但是呢,加了套套后不但体积增大,而且成本也增加,正当蓝光阵营放弃希望打算偃旗息鼓的时候救命稻草来了。TDK推出了DURABIS技术给BD碟片的表面来了层强度可比钻石的硬硬的膜,顿时把一只脚已经伸到棺材里面的蓝光给救活了。有了这层薄薄的膜后蓝光就好比那萎哥嗑了伟哥,一下子就勃起了。但是,不要忘了这仅仅是膜的胜利,蓝光本身的症结完全没有得到改善,见点死的顽症不了了之。而且,因为那层膜是那么的薄那么的硬,使得一般DVD表面有了划痕后拿去研磨一番拉出来又是光鲜靓丽的磨皮美容手术成为绝唱,部分二手市场甚至已经有了划伤的蓝光碟不收的宣言。

再则,蓝光的技术不得不承认是先进的,当时推出的时候DVD的磁头到碟片的距离差不多1毫米,而蓝光的大数据量和精细化让蓝光的磁头到碟片的距离更亲密接触到0.3毫米,如此的贴身距离下除去碟片的本身厚度差异和那层薄薄的膜(虽然是薄薄的,但好歹也有个0.1毫米啊),留给蓝光数据涂层的空间是那么的狭小,不要说次版工厂无能为力,就连蓝光的正规流水线下来的东西都让人有些于心窃窃,这不,消融事件的起因不正是多发于迪斯尼的某渣片的蓝光碟(当然,偶们不能排除这批碟被微软作了手脚抑或迪斯尼故意>_<)。

最后呢,压在箱子里面的那些蓝光碟的寿命毕竟还是需要时间来证明,让偶们静悄悄的拭目以待吧


ps. 特此纪念偶那一大把年迈的SS碟片,至今依然能够在渣SS上运行如新,CD最高!
作者: 整个马甲    时间: 2007-6-18 09:24

LZ最近真能喷,突然想起来我的PS3游戏会坏吗?

[ 本帖最后由 整个马甲 于 2007-6-18 09:56 编辑 ]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6-18 09:27

0.3毫米的读写距离正是BD容量大于HD-DVD的关键所在

所以,BD碟片过于脆弱的缺点很难在短期得到改进
作者: ibelieveicandie    时间: 2007-6-18 09:32

和XO的三红很相似啊——不知道将来有机会修复否。
作者: 阿卡    时间: 2007-6-18 09:32

这个意思是不是说PS3的游戏……很可能放段时间就变成飞碟?
作者: ddeeff    时间: 2007-6-18 09:33

引用:
发现他们蓝光碟上某些“小点点”污渍就如同干掉的精斑擦也插不掉
非纯标清....
作者: casiosushi    时间: 2007-6-18 09:35

继续改进套子
作者: 深蓝LWL1123    时间: 2007-6-18 09:35

无论是BD也好HD也好,终究是划时代的碟片了,DVD最终终将淘汰
作者: westlost    时间: 2007-6-18 09:36

lz是真软饭
作者: lovexiaoya    时间: 2007-6-18 09:38

引用:
原帖由 深蓝LWL1123 于 2007-6-18 09:35 发表
无论是BD也好HD也好,终究是划时代的碟片了,DVD最终终将淘汰
同意。历史的趋势,就像神机一定会井喷一个道理:D
作者: matiechan    时间: 2007-6-18 09:39

LZ本贴的口味远没有上贴重啊
作者: xiandan    时间: 2007-6-18 09:40

碟片终将淘汰
作者: iiwang    时间: 2007-6-18 09:51

以后的游戏看来真的要"供"起来了
作者: 萝卜    时间: 2007-6-18 09:53

楼主还是没说出为什么加了硬膜还是会腐蚀
作者: no1cat    时间: 2007-6-18 09:58

看来那层硬硬的膜不是万能的
作者: BD    时间: 2007-6-18 10:00

引用:
原帖由 dboy99 于 2007-6-18 09:27 发表
0.3毫米的读写距离正是BD容量大于HD-DVD的关键所在

所以,BD碟片过于脆弱的缺点很难在短期得到改进
是可以做到8层的原因所在
作者: 鱼鱼鱼鱼    时间: 2007-6-18 10:04

Ashley JJ的写作风格大赞~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6-18 10:06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7-6-18 10:00 发表


是可以做到8层的原因所在
非也
BD单层容量远大于HD-DVD的一个大前提是高精度的激光控制
作者: xiandan    时间: 2007-6-18 10:07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7-6-18 10:00 发表


是可以做到8层的原因所在
8层也就骗骗你这样的小孩,这种东西恐怕只能永远活在实验室吧
作者: 狐狸娃    时间: 2007-6-18 10:08

不会影响游戏的~~~~~~~想想以前PS2的D版,划了点都不在乎,只不过现在的光头太贵了....不舍得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6-18 10:11

精斑图



作者: xtpl    时间: 2007-6-18 10:13

影响读取么?
作者: Alfons    时间: 2007-6-18 10:14

这讨论区是越来越不能看了。
还+分。。。。
作者: holybell    时间: 2007-6-18 10:18

这些斑点说不定会变成艺术。。。:D
作者: no1cat    时间: 2007-6-18 10:21

明显地,有斑的蓝光盘基本是废了
作者: Alucard    时间: 2007-6-18 10:26

这毛病DVD不就有。
作者: xiandan    时间: 2007-6-18 10:27

引用:
原帖由 Alucard 于 2007-6-18 10:26 发表
这毛病DVD不就有。
盗版的自杀碟吧
作者: 古兰佐    时间: 2007-6-18 10:27

引用:
原帖由 Alucard 于 2007-6-18 10:26 发表
这毛病DVD不就有。
DVD打磨一下就又可以了,BD可以么?<=这是问句.
作者: xiandan    时间: 2007-6-18 10:30

DVD自杀碟打磨也不行,坏的是反射膜那层,彻底嗝儿屁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6-18 10:31

这是否说明光盘的这种技术到头了?要革新了?
作者: 鱼鱼鱼鱼    时间: 2007-6-18 10:31

那点儿看着真麻人...
作者: makyoukin    时间: 2007-6-18 10:32

cd 也有这个问题, 我的ff9的cd就是朝天放了3个星期左右就出这个问题了!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7-6-18 10:36

bd很脆弱阿
作者: Damas    时间: 2007-6-18 10:37

我最担心的就是数据安全问题。

如果蓝光光碟如此脆弱的话,就彻底要了中国索饭的老命:辛苦钱买来的水货正版光碟出瑕疵了上哪里找售后?
作者: 深蓝LWL1123    时间: 2007-6-18 10:56

看了一下自己的几张BD,貌似没问题,怕怕
作者: ztdkgtm    时间: 2007-6-18 11:14

蓝光碟本身比较坚挺,但是碟上的污迹很影响读取,而且要是碟片擦到光头光头就废了
作者: GAYBL    时间: 2007-6-18 11:25

蓝光有这么脆弱?
作者: kidthief    时间: 2007-6-18 11:27

非大面积现象前不准备讨论
作者: baggio635193    时间: 2007-6-18 11:29

引用:
原帖由 chovosky 于 2007-6-18 10:31 发表
这是否说明光盘的这种技术到头了?要革新了?
一直都觉得以后都是网络下载了
作者: hdfeel    时间: 2007-6-18 11:34

日本 来一次地震, 在播放中的bd 播放器岂不全部 完完。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6-18 11:40

引用:
原帖由 baggio635193 于 2007-6-18 11:29 发表


一直都觉得以后都是网络下载了
mp3  aac之类格式音乐格式,下载量很小

电影电视,5。1,7。1,1080p......这种几十g上百g的东西。。。。

我觉得物理媒体时间还很长:D
作者: 风之勇者    时间: 2007-6-18 11:45

引用:
原帖由 westlost 于 2007-6-18 09:36 发表
lz是真软饭
哭奔特勒
作者: hdfeel    时间: 2007-6-18 11:45

超硬薄膜的话, 热胀冷缩度和塑料片不同。 很可能是,是bd盘在受蓝色激光照射后,接触面起化学变化导致.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6-18 11:51

Ashley姐姐,我们战吧……live上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7-6-18 11:54

所有存储介质的命运只有一个:自杀
作者: 火彩    时间: 2007-6-18 11:59

引用:
原帖由 hdfeel 于 2007-6-18 11:34 发表
日本 来一次地震, 在播放中的bd 播放器岂不全部 完完。
一般播放器的转速不会那么高
作者: 收集者    时间: 2007-6-18 12:01

这样PS3的游戏销量后劲应该不小,坏了的要再买一张
作者: 2047    时间: 2007-6-18 12:07

时间,需要的是时间
作者: naughtyben    时间: 2007-6-18 12:20


會不會夸張了?反正還用不起
作者: 123321456    时间: 2007-6-18 12:20

引用:
原帖由 藕是张力 于 2007-6-18 11:54 发表
所有存储介质的命运只有一个:自杀
至少也等我隔屁了再自杀啊……
作者: hdfeel    时间: 2007-6-18 12:30

一个蓝光片,平常几千,1万多点的销量, 有10个人在一个网站上说有问题, 可能会有好戏看吧。

一直不明白超硬薄膜是怎么回事。  那东西有那么好吗,什么手机屏幕,液晶屏幕都涂上吧。
作者: 火彩    时间: 2007-6-18 12:38

引用:
原帖由 hdfeel 于 2007-6-18 12:30 发表
一个蓝光片,平常几千,1万多点的销量, 有10个人在一个网站上说有问题, 可能会有好戏看吧。

一直不明白超硬薄膜是怎么回事。  那东西有那么好吗,什么手机屏幕,液晶屏幕都涂上吧。
超硬涂层只是为了防止外面的划痕伤及到极薄的数据层,如果是数据面本身变质,再硬的涂层也没用。
这就和再怎么给苹果上涂蜡,如果芯里烂了也无济于事一样。
作者: 尹天仇    时间: 2007-6-18 12:42

梅毒,猛于虎也
作者: rjx0905    时间: 2007-6-18 13:00

还是那句话,做好保护工作很重要。越是高级的东西,越是要保护!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6-18 13:10

避免精斑最好的方法是勤上套,尽可能的把小DD藏起来:D
作者: 浅草暄1    时间: 2007-6-18 13:25

引用:
原帖由 dboy99 于 2007-6-18 13:10 发表
避免精斑最好的方法是勤上套,尽可能的把小DD藏起来:D
套起来不就更是都i搞到里面去了么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6-18 13:27

小DD=小碟碟,你想歪了吧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6-18 13:28

引用:
原帖由 浅草暄1 于 2007-6-18 13:25 发表


套起来不就更是都i搞到里面去了么
中出最高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6-18 14:08

如果精斑成这样,那么这哥们也应该要去看看病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