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脑] 【^_^】MACBOOK AIR和VAIO TZ的综合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8-1-16 12:44     标题: 【^_^】MACBOOK AIR和VAIO TZ的综合比较



这是APPLE给出的MBA和TZ的厚度对比,视觉上感觉非常惊人,MBA的厚度只是TZ的一半左右。其实不是这样的。



先来看看MBA,很容易看出整体厚度就是19.4毫米

再来看看TZ,APPLE给出的数据20.3毫米-30毫米,说的是TZ+普通电池



其实按照MBA的待机时间,大致相当于TZ+轻量电池,是这个样子的,整体厚度只有22.5毫米,比MBA多了3毫米



体积上说,MBA稍大稍薄,和TZ体积大致相当

总结一下吧:

性能:MBA占优
操作:MULTI_TOUCH的MBA占优
重量:TZ+普通电池比TZ轻了100克,TZ+轻量电池比MBA轻了200克,TZ占优
结构:体积相等的情况下,TZ多了DVD刻录光驱,以太网卡,MODEM,一个ExpressCard插槽,一个MS/MSD读卡器,一个SD读卡器,一个USB,一个1394。TZ占优。
工业设计:有各自工业设计的精华,相当
价格:美国市场TZ较贵,国内市场TZ较便宜,相当

每一个好的轻薄本都是一件艺术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赞同笔记本轻薄化的设计理念,MBA的加入会使得轻薄本加速发展

[ 本帖最后由 藕是张力 于 2008-1-16 12:45 编辑 ]
作者: thebesian    时间: 2008-1-16 12:49

等待vaio的反击:D
作者: Leonardo    时间: 2008-1-16 12:50

已定1月底机票去HK扑AIR
作者: blueteeth    时间: 2008-1-16 13:27

感覺總體還是TZ好啊
作者: sectionboy    时间: 2008-1-16 13:31

张力同学忘了屏幕大小了吧。11.1 对13.3, 差别不算小了。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13:34

引用:
原帖由 sectionboy 于 2008-1-16 13:31 发表
张力同学忘了屏幕大小了吧。11.1 对13.3, 差别不算小了。
屏幕越大可以做得越薄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13:37

性能:MBA占优
更新一下CPU出升级版不就成了,何况新制程发热更小可以省散热装置。

操作:MULTI_TOUCH的MBA占优
还是鼠标好,只有一个USB要扩展的AIR还是闪边吧

要是去掉光驱,TZ做到比AIR薄2mm轻300毫无问题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13:38 编辑 ]
作者: ggex3    时间: 2008-1-16 13:38

你们无视SONY x系列吗:D
作者: steshen    时间: 2008-1-16 13:39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倾向于TZ,Sony快出新品吧~~
作者: van601030    时间: 2008-1-16 13:39

过于注重轻薄了MBA
作者: sectionboy    时间: 2008-1-16 13:42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00:37 发表
要是去掉光驱,TZ做到比AIR薄2mm轻300毫无问题 ...
:D :D
作者: MJ3    时间: 2008-1-16 13:46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13:37 发表
性能:MBA占优
更新一下CPU出升级版不就成了,何况新制程发热更小可以省散热装置。
mba的cpu是intel特制的,sony不一定拿得到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14:00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1-16 13:46 发表


mba的cpu是intel特制的,sony不一定拿得到
CPU的尺寸不是笔记本做轻薄的核心条件,发热才是,新的T5450已经可以大幅简化散热装置了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8-1-16 14:07

引用:
原帖由 ggex3 于 2008-1-16 13:38 发表
你们无视SONY x系列吗:D
本帖只讨论消费级产品,概念产品不讨论
作者: 阿毛    时间: 2008-1-16 14:08

我觉得不是一般丑。。。还是原来的好看
作者: BD    时间: 2008-1-16 15:29

外形:TZ占优,Air真的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者: cf3b5    时间: 2008-1-16 15:45

第一反应,Air是厨房用品……:D
作者: 无风无雨    时间: 2008-1-16 16:02

vaio最高!
我也倾向于这个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08-1-16 16:14

尺寸太大13寸不喜…………

不过OSX的屏幕,分辨率低的话,会觉得不够用的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19:58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13:34 发表

屏幕越大可以做得越薄
这个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屏幕或者机身越大的话会变得更容易弯曲,打个比方就像是薄铁片,面积为1时和面积为2时肯定是面积为2时更容易被弯曲的,所以不是越大就可以越薄,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说屏幕大的话机身的部分就可以把各种零件平方以达到减少厚度的作用,但是我觉得13寸应该是个极限,因为到14或者15的话做的太薄一个成本上降不下来,然后即使有成品,估计也就跟一个薄铁片一样太容易因弯曲而损坏了。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8-1-16 20:36

總覺得MBA外型有點像是Nano 3G...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20:41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19:58 发表

这个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屏幕或者机身越大的话会变得更容易弯曲,打个比方就像是薄铁片,面积为1时和面积为2时肯定是面积为2时更容易被弯曲的,所以不是越大就可以越薄,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说屏幕大的话机身的部分 ...
机壳厚度两层总共才1mm,加厚50%又能影响多少厚度,14寸以上不做超薄的原因是重量已经使得超薄没意义了
作者: unicornck    时间: 2008-1-16 20:59

没有用oled屏幕,外接的光驱不是HD/BD的,失败。
作者: 霏菲飞    时间: 2008-1-16 21:12

话说屏幕少了两寸,有对比意义么,赢了不光彩,输了更难看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1:22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0:41 发表

机壳厚度两层总共才1mm,加厚50%又能影响多少厚度,14寸以上不做超薄的原因是重量已经使得超薄没意义了
1mm只是机壳而已阿,你又不是只用机壳就可以了,内部的元件难道不算么...机壳的厚薄主要就是因他的面积决定的(相同材料的情况下),而机壳(包括内部框架)就是为了使内部的元件有足够强度的保护。
你所谓的重量已经使得超薄没有意义了...难道不就是因为长度的增长,即使单位面积的重量没有增加,末端的强度也逐渐减弱,因而会造成弯曲么...
要不然为什么电脑厂商不把大屏幕电脑的外壳都弄得很薄呢?就好像是LED屏虽然变薄了,但是强度却比普通冷阴极背光的屏幕强度弱一些,更容易发生变形,所以使用更坚固的碳纤维作外壳材料。
即使如你说的重量使得超薄没有意义,但是变薄的话(相同材料)成本可以节约很多阿...就是因为强度不够的关系,就是因为即使是碳纤维,在太大的跨度下也无法保证强度,除非增加成本。
现在的笔记本都是模块化设计了,本身的内部元件的厚度都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火星科技能让相同价位的元件在同一时代变的比别人小太多,而且由于是模块化,因此元件本身大多数都是分散的,更只可能由外部的外壳去保护他了,14寸以上电脑来说,也有如s6510一样的轻不薄的机型,为什么他薄不了?说到底就是强度问题,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有可能会端起笔记本的一角或者两角去移动他,他们就无可避免的会因为重力的原因而弯曲,只是幅度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他轻当然是材料(成本)的问题,不能薄,实际上是成本的问题。
至于tz 系列,我认为是因为过小的原因,还是那句话,没有火星科技,元件厂商不会为了你花很多钱生产出超级小超级轻薄的元件,那样他成本收不回来,你的本价格也会高太多没人买,因此现阶段能够做到超薄又不失性能的可能就是12-13寸的本了吧。
归根到底是成本问题,但是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大屏幕机型的外壳的重量和厚度(包括内部框架)肯定比小屏幕机型重很多,机壳可不只是包裹在外面的跟糖衣似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1:31 编辑 ]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8-1-16 21:23

引用:
原帖由 霏菲飞 于 2008-1-16 21:12 发表
话说屏幕少了两寸,有对比意义么,赢了不光彩,输了更难看
昨天JOBS可以比,今天藕为啥不能比:D
作者: BD    时间: 2008-1-16 21:24

引用:
原帖由 unicornck 于 2008-1-16 20:59 发表
没有用oled屏幕,外接的光驱不是HD/BD的,失败。
OLED背光啊,否则不可能这么薄
OLED屏显然不可能,目前面世最大的OLED也就才11寸,分辨率更是不适合做显示器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21:33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1:22 发表

1mm只是机壳而已阿,你又不是只用机壳就可以了,内部的元件难道不算么...机壳的厚薄主要就是因他的面积决定的(相同材料的情况下),而机壳(包括内部框架)就是为了使内部的元件有足够强度的保护。
你所谓的重量 ...
完全误解 .............
轻薄没意义是指能接受14寸重量的人已经不在乎厚度是否超薄了。

内部的元件有保护的情况下是完全没必要去担心弯曲强度的,和元件的厚度根本无关,13寸比11同厚度下体积多出40%之多,11寸元件放三层的话13寸只要放两层自然就做薄了。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1:34

引用:
原帖由 霏菲飞 于 2008-1-16 21:12 发表
话说屏幕少了两寸,有对比意义么,赢了不光彩,输了更难看
我也觉得没有比的必要,tz系列11寸集成光驱什么的从工业设计上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air在削弱接口和性能的情况下的轻薄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价格在那呢,有那个钱去使用好的材料做机身结构.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1:43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1:33 发表

完全误解 .............
轻薄没意义是指能接受14寸重量的人已经不在乎厚度是否超薄了。

内部的元件有保护的情况下是完全没必要去担心弯曲强度的,和元件的厚度根本无关,13寸比11同厚度下体积多出40%之多,11寸 ...
...先说薄,相同尺寸,相同内部元件的情况下,如果强度足够,哪个厂商不愿意减少外壳的用料...跟在不在乎有什么关系,现在都是钱的社会。
...再说保护,有保护和保护到位是两码子事请,你外面贴张纸上去也算是保护了阿,可是这不是到位阿,关键还是看强度阿,为什么机身测试时会测试变形性?照你说的话那外科随便弄个工程塑料好了...
而且本来你说的...越大越能轻薄...能薄有什么不好呢?单位面积下越薄说明体积在减少,同时重量也会减少一些,这对厂商来说是减少材料使用量,减少成本的好事啊(如果照你所说的强度足够的话),同时还是个噱头来增加卖点,为什么不薄?容易掰断是谁都会相到的阿...
11寸的体积本身就足够的小,即使使用一些高强度薄的材料,然后如x505(10.6寸)一样把元件平铺,去掉光驱,强度也是可以保证的。而11寸的tz为什么会变厚?不是因为无法容纳下什么3层2层,是因为现阶段工艺的限制,比如说光驱,元件无法再小再薄,怎么就和元件厚度没有关系呢...而且不同尺寸的笔记本,肯定不能用相同的性能尺度来衡量,13寸,一般都使用高端CPU+2.5寸硬盘+较弱的独立显卡,而12-11的,当然是低电压或超低电压cpu+1.8寸硬盘以及集成显卡,散热不同,功率不同,就好像你应该拿tz系列和sz系列做比较,然后拿q2010或者x505和air做比较,因为他们内部集成的元件是不太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1:50 编辑 ]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21:51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1:43 发表

...先说薄,相同尺寸,相同内部元件的情况下,如果强度足够,哪个厂商不愿意减少外壳的用料...跟在不在乎有什么关系,现在都是钱的社会。
...再说保护,有保护和保护到位是两码子事请,你外面贴张纸上去 ...
测试的是外壳,你看哪个厂商测元件了
薄不要成本么,薄要专门设计电路板,14寸这种中端本用得上么

单反没超薄的,你非要说薄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不做超薄单反,这不是233么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1:55 编辑 ]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1:56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1:51 发表

测试的是外壳,你看哪个厂商测元件了
薄不要成本么,薄要专门设计电路板,14寸这种中端本用得上么
你是认为他们拿个空壳做测试是么.......
我什么时候说不要成本了.....一直以来是谁说屏幕越大越容易薄......可以翻看我之前发的......
14寸也不全是中端本吧,也没人规定高端用户不能买14寸的吧......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1:58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1:51 发表


单反没超薄的,你非要说薄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不做超薄单反,这不是233么
不明白为什么说到单反了,现在完全不知道你之前那句越大屏幕越容易做薄是什么意思......
我一直都在强调成本......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把你之前的想法现在强加给我了......
我想单反不做薄一个可能是原理问题,还有也就是成本了吧,以及手感吧,这个我不太清楚,可以咨询一下了解的朋友~
而且我也一直没有说薄有什么不好,只是说薄在大屏幕机型上不容易实现......我哪说的有误了....怎么就成了“薄不好了”

[ 本帖最后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2:01 编辑 ]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22:02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1:56 发表

你是认为他们拿个空壳做测试是么.......
我什么时候说不要成本了.....一直以来是谁说屏幕越大越容易薄......可以翻看我之前发的......
14寸也不全是中端本吧,也没人规定高端用 ...
容易是指设计难度不是指成本.............

------------------------------------------------------------
但是我觉得13寸应该是个极限,因为到14或者15的话做的太薄一个成本上降不下来,然后即使有成品,估计也就跟一个薄铁片一样太容易因弯曲而损坏了。
------------------------------------------------------------

你自己的话,只是现在不做超薄的14,15寸是因为市场定位而非成本上降不下来,没必要平白增加成本,就像超薄单反就算有了也只是个用户不买账的嘘头。
自己去看看现在市场上14-15寸本子宣传的重点都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2:03 编辑 ]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2:07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2:02 发表

容易是指设计难度不是指成本.............

------------------------------------------------------------
但是我觉得13寸应该是个极限,因为到14或者15的话做的太薄一个成本上降不下来,然后即使有成品,估计 ...
晕,设计不需要钱么.......材料说白了需要几个钱......碳纤维我全都用能花多少......不做工业设计的都知道出一个成品需要前期设计多少个样品出来才能得到最后的产品阿......
居然说设计难度不是成本......设计本身就是个费时费力费钱的东西......如果设计都那么没难度怎么没见多几个工业设计好的公司......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2:15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2:02 发表

你自己的话,只是现在不做超薄的14,15寸是因为市场定位而非成本上降不下来,没必要平白增加成本,就像超薄单反就算有了也只是个用户不买账的嘘头。
自己去看看现在市场上14-15寸本子宣传的重点都是什么
我自己的哪句话?
现在做不做超薄的跟你之前说的:“屏幕越大越容易薄”有什么联系......
我一直都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讲大屏幕和超薄的实现可能,一个是成本,一个是物理特性.....
照你的话说,为什么现在14-15寸本子宣传那些特性呢?是因为他不能做的更薄了阿.....是因为他们无法拿薄这个作为卖点,因为他们做不到,什么叫:“而非成本降不下来”,做JS的,利润是第一位,你说的是“容易”,那变相说明了成本下降了,怎么有又来了个“没必要平白增加成本”了呢...我可是一直都说大尺寸不容易实现薄的.....我可是一直都说大屏幕薄需要火星科技,需要钱的......
至于单反,我想纯粹是出于手感的原因吧,因为很多人在评判一个单反的好坏都强调说要重,而笔记本,能拿重来做卖点么....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2:18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2:02 发表

容易是指设计难度不是指成本.............

------------------------------------------------------------
但是我觉得13寸应该是个极限,因为到14或者15的话做的太薄一个成本上降不下来,然后即使有成品,估计 ...
厂商,肯定向着自己能赚钱的方向发展的,如果能赚得更多利润的话,为什么不投入进去呢?如果像你所说的,既然超薄不是大屏幕的卖点,那也说明消费者对于薄不薄不是很在乎,那么薄了,消费者不在乎,同时设计难度还下降了...成本下降了,何乐而不为呢?说来说去还是我之前说过的了,大尺寸薄,要么花更多的钱设计出更好的结构更坚固的材料,要么就别谈了...你要轻要薄可以,不涨价也可以,你弄个阉割版cpu之类的,集成显卡,低转速硬盘也行啊~
这又让我想到您之前说的:和元件厚度无关的话了......我记得tz系列是首次主板应用10层还是11层pcb板的笔记本电脑吧,如果不是pcb板的集成度高了....元件整体厚度降低,笔记本怎么薄。

[ 本帖最后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2:24 编辑 ]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8-1-16 22:42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2:18 发表

厂商,肯定向着自己能赚钱的方向发展的,如果能赚得更多利润的话,为什么不投入进去呢?如果像你所说的,既然超薄不是大屏幕的卖点,那也说明消费者对于薄不薄不是很在乎,那么薄了,消费者不在乎,同时设计难度还 ...
那么薄了,消费者不在乎,同时设计难度还下降了...成本下降了,何乐而不为呢?

大尺寸薄,要么花更多的钱设计出更好的结构更坚固的材料,要么就别谈了...

你不觉得你自相矛盾么

因为屏幕或者机身越大的话会变得更容易弯曲,
但是我觉得13寸应该是个极限,因为到14或者15的话做的太薄一个成本上降不下来,

你自己指的是制造成本,当然顺着你话说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2:45 编辑 ]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2:43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8-1-16 22:42 发表

那么薄了,消费者不在乎,同时设计难度还下降了...成本下降了,何乐而不为呢?

大尺寸薄,要么花更多的钱设计出更好的结构更坚固的材料,要么就别谈了...

你不觉得你自相矛盾么
因为屏幕或者机身越大的话会变得更容易弯曲,
但是我觉得13寸应该是个极限,因为到14或者15的话做的太薄一个成本上降不下来,
请仔细看清楚,前一句话是基于你的观点..........“设计难度下降了”“容易了”
晕死,什么叫我自己指的制造成本....这句话里哪句话说了成本=制造成本了...那我直接说好了...设计也是制造周期中的一环阿...唉...不设计怎么制造,即使不设计,制造的这个工艺不需要设计么...莫非等天上掉下来直接就可以制造了么...

[ 本帖最后由 kenhirai 于 2008-1-17 11:20 编辑 ]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2:44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8-1-16 22:18 发表
如果像你所说的,既然超薄不是大屏幕的卖点,那也说明消费者对于薄不薄不是很在乎,那么薄了,消费者不在乎,同时设计难度还 ...
看这里......
另外,本来就是你自己先入为主的认为设计不包括在成本之内的...
可别又把帽子扣在我的头上了...这产品不是说脑子里有个想法,你想薄就薄,想厚就厚的...成本就跟吃饭一样,不是光计算买的菜多少钱就可以了,要不为啥那些餐厅都能卖那么高价格...

[ 本帖最后由 kenhirai 于 2008-1-17 11:26 编辑 ]
作者: ValuePack    时间: 2008-1-16 22:47

争个毛啊。各饭说各好。作为SONY死忠,我当然要吼TZ最高。MBA连个网线接口都没,操蛋设计,表觉得西方国家到处都是WI FI。大部分城市里有限的很。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8-1-16 22:49

引用:
原帖由 ValuePack 于 2008-1-16 22:47 发表
争个毛啊。各饭说各好。作为SONY死忠,我当然要吼TZ最高。MBA连个网线接口都没,操蛋设计,表觉得西方国家到处都是WI FI。大部分城市里有限的很。
我也觉得tz设计很不错,air没有可比性的,针对的客户不是太一样。
作者: 盐水棒冰的替身    时间: 2008-1-16 22:59

tz是很商务的
中规中矩的低频低耗cpu,中规中矩的vga,中规中矩的3.5mm audio out
拿它做商务应用和演示很好,外形也拿得出手,就是有点太骚包,看行业和职务了,还是thinkpad X系列更百搭一些,不过有点烂大街了...

macbook是很时尚的,macbook很大的缺点就是重量,air就是在性能上不缩水的前提下把它减肥了……
外观见仁见智了...本人是不喜欢。。。
阉掉光驱阉掉Lan阉掉一个usb是迫不得已吧。。。话说macbook的2个usb也很捉襟见肘,如果2个usb也难以应付日常使用,需要接usb hub,那么阉成1个也变化不大 -_-
假如audio out还是保留有spdif的话,商务应用之外,拿来兼做轻量级高清播放机还是不错的...
作者: baggio635193    时间: 2008-1-16 23:01

引用:
原帖由 ValuePack 于 2008-1-16 22:47 发表
争个毛啊。各饭说各好。作为SONY死忠,我当然要吼TZ最高。MBA连个网线接口都没,操蛋设计,表觉得西方国家到处都是WI FI。大部分城市里有限的很。
有网线口在室外就能使用了?这个设定要看你所在的窒内有无WIFI
作者: holybell    时间: 2008-1-17 09:34

没人控富士通么,俺控那个,13.3寸的,重量和大小的完美结合啊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