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NBA] 现在已经开始开追悼会了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木月    时间: 2010-12-22 09:43     标题: 现在已经开始开追悼会了么?

2010年12月姚明应力性骨折——过于漫长的前因,唯一的一点点点乐观的理由  由 张佳玮·信陵 发表在HoopChina·火箭区畅言版 http://bbs.hoopchina.com/cyb

2002-05三年间姚明仅缺阵两场。自2005年夏以来就没健康过。五年以来,腿脚大伤基本如下:
2005年夏摘了左脚踝骨刺,2005年12月左脚趾伤。
2006年左脚脚趾轮番伤,然后是2006年12月右腿胫骨骨折。
2008年左脚应力性骨折,然后奥运会强行复出。
2009年夏对湖人时左脚骨折,然后夏天做了大手术,休息一年。
2010年12月应力性骨折(第二次)。


他右脚只伤过大脚趾和骨折过一次。比起多灾多难的左脚,太平多了。近几年来,主要问题都是左脚。
2006年12月他那次右腿骨折是撞出来的,算“硬伤”。2008-10这几次左脚伤则是两次应力性骨折(2008和2010)以及一次骨裂(2009年对湖人),属积劳成疾风雨侵蚀,算“软伤”。硬伤运气好点可以躲,软伤避不过。

都说姚明夏天为中国队打比赛累,有后遗症。要证据是吧?2005年左脚骨刺手术后他出来打了亚锦赛。2006年4月左小脚趾手术后他出来打了世锦赛。2008年应力性骨折——什么叫应力性?累的!要休息!——他提早复出打了北京奥运会。提前复出是啥后果?看看罗伊的半月板多让人难受吧。姚明(当年萨博尼斯也是)基本每次都是提前复出。


关于巨人身高、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前说过好多次,不想一一列了。总而言之两个事实:
A NBA史上十几号221公分以上巨人,去掉1/3河胜镇那级别的,剩下分三种人。A 瘦长条健康软蛋(布拉德利们) B 壮实的多伤惨烈汉子(22岁就右跟腱出事的萨博尼斯及其他大熊) C 压根不进攻的角色球员(马克·伊顿)。
B 鲨鱼、拜纳姆、奥登这些正牌巨人们近几年的健康状况,体重压垮人。


姚明现在体重和当年鲨鱼类似,他们俩也都是右大脚趾+左腿伤,但具体不一样。太阳队医阿隆·尼尔森当年说过,鲨鱼的问题是臀肌太紧张,他左髋的粘液囊炎、左膝的各种问题,说穿了都跟筋肉有关。
姚明不同,他伤的主要是骨头,以及踝到脚。奥卡利以前说爱跳的人膝盖大多不大妙,姚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他的脚,左脚。
顺补一句。姚明、鲨鱼、邓肯这种背身内线,左脚都不好。希尔当年在魔术也是左腿不好。理由之一:他们都是使左脚做中轴。

因此:
身高体重+夏天基本无休+伤病史+各种鸡毛蒜皮的比赛+各种提前复出=如今积重难返的左脚伤。

————————————————————————


2009年夏那次大手术是给他做足底和舟骨的,当时是想他休息一年,把这个隐患给去了。眼下手术的部分好像没大事,脚踝出问题了。说难听点,就是体重压的。如果是肌肉问题,他可以靠放松恢复练习调整(参考鲨鱼在太阳),可是骨头很麻烦。骨密度不是说加就加。简单说,他两脚是撑不住他眼下的体重的。大Z和沃顿当年做过很彻底的手术,满脚里塞满各种东西,外加无敌的毅力,死撑过来的。但姚明现在的体重,比他们那时庞大多了。
如是,要治好,可以;但他的体重不下去,还是很可能会继续伤。


简单汇总下:
他的应力性骨折证明骨头很难支撑他如今的身高体重进行高负荷运作。如果他还想健康打球,过程会非常困难和复杂——像比尔·沃顿80年代那样静养,大幅度减重,变成另一个球员,然后进行运动量更轻的活动。

——————————————————————————



这世界有许多亿人——我算一个——热切希望看到他继续打球。但如果不那么自私,为他着想一下,继续打NBA对他的身体,实在是种巨大的戕害。实际上,看看他五年来不断的手术,从2008年奥运会他还能提前复出开始,就已经算个不小的奇迹。我的一位解说员朋友转述过他的一句话,大意是,这一粗一细的腿,还能站回场上,就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的境况是,姚明和伤病斗争过了,斗争了很多次,多到他和伤病的斗争史本身可以成为一个与他球场生涯媲美的故事,可以很坦然无愧的说他是个纯爷们,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以他的性格,是宁可就此退役也不会再转投其他球队重新开始混小合同的了。他不缺钱或名气。所以现在的前程选择,一大半看他的心态。好几位媒体界的朋友下午在对我或暗示或明示,躲闪着说“根据在美国的几位(没报姓名)说,大概可能会真的会考虑退了……”但是:“最后还是要看他自己怎么想。”另一小半,则在火箭队那边的态度是否积极了。

我个人的看法是:哪怕他就此退役,也实在无所愧悔了。反而是,如果他还选择继续,这情节完美得有些太理想了——还是如上所述:继续打NBA对他来说意味着更多的痛苦、更复杂疲惫的操练,而看他重新痛苦的历练这一切,只能证明他是条不屈于伤病的汉子(他之前已经多次证明过这一点)。这就像弗雷泽和福尔曼那次拳击赛——众所周知,被福尔曼击倒过一次的人几乎难以翻盘。弗雷泽两盘内被福尔曼击倒了6次。重看录象,每次弗雷泽爬起来迎向福尔曼重拳时我都在忍不住想“好了,我知道哥们你是硬汉子,你够拼了,没必要拼死命了……”



唯一一点积极的消息是,今早接受ESPN采访,姚明的姿态还是很积极。两句话:
1 说到他的一个有NBA天分的中国朋友,在20岁时检查膝盖时发现骨癌,于是做了手术,从此结束了他的篮球生涯。“比起他来,我的伤就不算事了。”——这是在说徐咏(上海球迷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2 “我又没死。我现在在喝啤酒吃炸鸡。你们指望我啥表情?葬礼?”

他30岁。他的出生都是上海体育界的大事,他人生至今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打NBA或者被讨论如何在NBA成就霸业,而现在他处在一个“职业篮球可能要从你的生活中消失”的时节,还能用这种姿态和语气说话,能够自嘲和开玩笑。如果我还有一点点点点点乐观的理由,相信他会继续和伤病拼着打下去,就是他职业生涯一直以来保持的斗志,以及伤后表现出的这积极的淡定的态度了。



————————————————————————————————


两个很多余的问题。
A 六年前,许多人爱用“他老是跳投”、“他力量不足”来作为“姚明软蛋”的理由(当然,说这类话的人大概会觉得上将的面筐跳投、尤因的大跨步兔子蹦都是软蛋,古往今来只有鲨鱼的翻身强扣是硬的)。2002-05姚明轻盈着跳投着健康了三年,然后在范甘迪手下,他成了低位得分怪物,加体重,扛内线,自 2005-09一直是西部最吓人的内线之一。代价是,自那以来,他从没健康过。
如果2004年你知道如今的情况,你是宁愿他带着伤去做铁血内线的好汉以证明“姚明是个硬汉子”,还是让他继续轻盈着飘着像2003-04季那样,健康的打满每一场,然后被姚黑们挑刺说“只会跳投的软蛋”?
当然,这些是他自己的选择。就像2009年对湖人第一场他带伤返回比赛一样。所以,真的,性格即命运,他的伤真的有一些是他自己去拼来的。这是个欺欺场、刷刷数据、做做漏勺也能混大合同的时代,但他在能打比赛时,每场努力打球、进攻、防守、跑,被范甘迪许为“最勤奋的没有之一的球员”。他在许多细节时刻聪明之极,但站远了看,他的职业生涯大局上真正核心的,却不是小聪明,而是一股子相信勤奋和勇敢可以弥补厄运,赢得一切的,鲁莽+天真的勇气。



B 如果2005年骨刺手术后他可以休息一个夏天不去打亚锦赛,如果2006年他刚经历完第一个大伤赛季和左小脚趾伤后可以不去打世锦赛,如果2008年他应力性骨折之后可以不用提前复出打奥运会,他的左脚现在会是怎么样?

——那些时候,领导们本来有权也有机会选择让他好好休息的。

(顺便说句。中国篮球史上两个天赋最好的巨人。一个没有那么听领导的话,结果在自己的巅峰期被XXX了;一个听了领导的话,然后在30岁之年就硬生生累倒了。)




我和姚明的世界
于嘉

2002年姚明从上海飞美国,上飞机之前和我通电话,两个人说起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一场比赛恨得牙根儿直痒痒。男儿热血手中剑的感觉,还算挺硬气。彼时我刚刚解说完他第一次也许也是唯一一次亚运会男篮决赛,中国男篮在釜山社稷体育馆被韩国逆转,那是一场让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出现拐点的比赛,从那场比赛之后,他开始踏入新的生活,NBA成了他生活中无法回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都要奔波于中美两个国家之间;而从那场比赛之后,我也开始踏入新的生活:NBA和CBA联赛的解说也成了我生活中无法回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演播室里解说,但我身边关注篮球的人,的确因为姚明在NBA开始自己的新征程和新生活而多了起来。我们必须承认,那一年开始,我们生活的轨迹,都发生了改变。程度尽管不同,但却足以成为里程碑似的记忆。

8年后的如今,我们的生活又要再一次发生里程碑似的改变了么?

苦旅

2002年到2008年期间,算是姚明最风光的6年,也是他身体最为疲劳的6年。旁人看着他成为一个个商家的形象代言人,出现在一个个足以代表中国人形象的场合中,不断地接受一个个挑战,不断地收获一个个希望。于是他的疲惫和辛苦开始逐渐地被公众选择性遗忘,能记住的只有他的光辉形象,高大躯干以及所代表的商业价值。

我一直想问:大伙儿难道连一句老话都忘了?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怎么着?

在这6年当中,姚明努力地克服文化的差异、种族的隔阂以及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的尺度。在上海队他没有做过特权球员,到火箭也不大现实。苦行僧一般的私人生活几乎贯穿了这六年:打球、训练、商业活动……放松的方式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剩下了打魔兽争霸和看书,金庸几乎是和家里人提到频率相同的名字;火箭队、上海队和国家队,一个也不能少,和他同级别的NBA球员都过着比他轻松惬意一万倍的日子,只有他保证高强度高密度的双线作战。在美国的队友根本不明白奥运战略为何物的时候,他不断地用行动力挺自己的主教练和时任篮管中心主任的中国篮球掌门人;在面对公众的时候,他永远被要求冲在最前面站在制高点,不能有问题不许出差错。

这样的日子,不苦么?

他最开始去美国的时候,隔三差五地就会打电话,上场时间少是一方面,兴奋和好奇占最大的比重。看到了奥拉朱旺本尊,合了影,他高兴地合不拢嘴,逮谁找谁显摆,打着越洋长途嚷嚷“我看见大梦啦,真震撼啊!”那情形活脱像一个刚刚进城的村里孩子,面对着无边的诱惑与梦境般的现实;头一回参加全明星,被中国球迷选进了先发,话筒里能听出他的不安和局促“你说我该不该让出来这个位置给奥胖啊?你说我能打多长时间啊?你说我能得多少分啊?……哎你说乔丹要是和我说话我说什么啊?”乔丹就站在他前面讲话,说新老交替的事儿,他瘪着嘴使劲儿琢磨,想找到那种感觉,乔丹跟他握手,他想了半天说了句“谢谢,好运,保重”,后来一个劲儿地恨自己没多说两句。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交手过一个个曾经距离很远的对手,总会有一堆问题,一堆关心,我仗着自己对NBA的了解一点儿一点儿解答,权当是温习功课,老猫莫布利是二轮秀,他听了吃了一惊;莫里斯-泰勒当年在快船如何风光,他听的不敢相信;莱斯如何在黄蜂成为定海神针,他听得悠然神往;马克-杰克逊当年在步行者和米勒一起横扫东部,他听得痛快酣畅,一口气说到奥拉朱旺远走多伦多尤因辗转奥兰多西雅图,他听了叹了口气说:“这算无处话凄凉吧?”

我始终觉得,职业球员的晚景很是残酷,任你辉煌巅峰呼喝群雄,只要不是乔丹这样的顶级球员,再粗大的神经再强大的承受能力也会被巨大的落差彻底击垮,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觉,不想接受也得接受,不愿面对也必须面对。而且随着年龄、伤病的侵袭,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如同树木,再粗壮也有枯败的一天,而落叶,可不就是树的风险?

从眼眶被砸开开始,这个巨人就明白了他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和之后所要经历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当初在CBA和国家队时,他就从防守悍将张劲松那儿学到了 “不惜命基本等于不惜脸”的硬道理,什么硬仗都在内线咬着牙努着嘴彪悍着和对手肉搏,打个和NBA传奇明星队的热身赛,都能被巴克-威廉姆斯把下巴凿开,那是2000年,问他怎么不躲,姚明眉毛一拧,“躲了他才得逞了呢!破相无所谓,本来长得也不英俊!”而从不对相貌有多在乎的他,万也没想到进入NBA之后,破相的事情没碰到几回,让他痛苦不堪进退两难的,是他当初引以为傲的腿脚。

早先姚明去NBA的时候专家们一致说:姚明的优势就在于大马拉小车,粗壮有力的腿脚尽管没有附着强而长的跟腱,但确实不会像他所敬仰的诸多NBA前辈一样闹些膝盖的毛病。的确没有,但似乎所有人都忘了亚洲人与黑大汉们体格迥异,一旦肌肉密度变大,骨骼与关节是否还能承受要另当别论,更何况这不是健美先生比赛,拼拼肌肉块儿看看谁线条更分明就分了高下,不停地冲撞对抗大砍大杀会使得球员的下肢关节承受力变得极其脆弱。

于是当初的预言和乐观,到现在看了让人心酸。

一次又一次,姚明轰然倒地,痛苦地翻滚。膝盖被蒂姆-托马斯垫过,脚被无数人踩过也踩过无数人,被怀疑过骨髓炎和职业生涯危急,但一次又一次,他硬生生地走了回来,顶着诸多人疑惑的目光,一如2009年他率队翻过第一轮季后赛这道难关,半决赛首场面对湖人,最后关头被顶到膝盖他疼痛难忍,队医凯斯-琼斯让他回更衣室他却把手指坚定地指向场地的方向一样,回来得义无反顾,回来得壮志凌云。

但这样的来而复往,伤害最大的仍然是他的躯体,这一点也没有变。

从 2004年开始,那些问题电话越来越少,我得承认,身在NBA的他对于这个联盟,已经绝对比我熟悉,用不着再给我机会温习旧书包。偶尔有交流,多数集中在新教练范甘迪的魔鬼训练时,那时姚明对范甘迪,有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尊敬。本就眼里只有训练的他,在范甘迪麾下始终是典范和楷模,即使老大弗朗西斯和老猫莫布利拉他一起孤立范甘迪,他也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范甘迪和他得意助手泰伯度把姚明真正调教成了场均能砍下“20+10”的怪兽,却也不管他是否已经越来越疲劳。他们眼里的姚明,就是要像当年纽约横扫四方的尤因一样,可以不去管他的伤病,只管他在场上是否自如。一个经典的笑话:姚明打新泽西被裁判吹了俩主场哨,自己还没急,范甘迪就急了,上去三句话不离下半身地骂裁判,裁判实在被骂急了说你要再骂我我可就让你出场了啊!范甘迪说你有种欺负我的中锋没种听我骂你么?我告诉你我不但现在骂你,我罚出场就去休息室骂你,比赛结束了你把你电话给我,我打电话再骂够你!姚明在旁边听得一扫被判罚的郁闷,乐喷了说: “他为什么要给你电话号码听你骂他啊?!”

可这样的好心情不会太频繁也不会太久,身体的状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反复。2002年到 2005年他只缺阵了两场,从2005年开始我几乎成了场场都要揪着心看他打球的看客:2005年夏摘了左脚踝骨刺,2005年12月左脚趾伤。;2006年左脚脚趾轮番伤,然后是2006年12月右腿胫骨骨折;2008年左脚应力性骨折,然后奥运会强行复出。2009年夏对湖人时左脚骨折,然后夏天做了大手术,休息一年;直到这次应力性骨折,是同一部位的第二次骨折。

这样的情况下,他极少抱怨过,还是用不浪费每一秒钟的态度训练着,恢复着。这些年来,我的确极少见他浪费时间,少的是聚会和寒暄,多得是苦练和流血流汗,NBA和国家队的长期双线作战,我想,也许是他积劳成疾的首要因素。也许有人会用2006年的加索尔和2008年的吉诺比利来做反例,其实这个问题我曾经分别跟两位当事人讨论过,一提起这个他们大摆其手,言出一致,“我们比起姚,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用事实说话:加索尔2004年奥运会后一季只打了56场,2006年世锦赛受伤后下一季打了59场。吉诺比利 2008年奥运会后那季打了44场,而姚明则是:2005年骨刺手术后没休息夏天亚锦赛,2006年左脚趾不断伤后做手术没休息夏天世锦赛,2008年应力性骨折后不到半年复出奥运会。

我还用多说什么吗?

仅作为他的一个观众,我希望他能够继续突飞猛进,场均20+10,年年入选全明星,直到获得总冠军。作为一个解说员,这些年我说了他那么多场比赛,甚至和他一起解说了2008年NBA新奥尔良全明星赛,对于他的优缺点,我一直实话实说,尽管很多人根本不听内容地说我只会说他好话;但作为他的一个朋友,我只希望,无论如何,他能够尽可能地规避那些对他身体的伤害,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主动越好。比起浮云一般的成绩,健康和平安才是对苦旅最好的回报。

新的苦旅

我们俩总开玩笑:“要让你成大事儿啦,才让你受罪。”这话一说8年,现在听起来有点儿刺耳。

即使又一年远离篮球场,即使又是一年与打比赛无关,如你般聪明也能知道,他这辈子不可能和篮球分开,不管现在甚嚣尘上的“退役说”什么时候成真。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他决定收购上海队的时候,全经济团队的人都举手反对,甚至连家人也不同意,他几经思索辗转反侧,终于还是毅然坚持了自己的决定。用他自己的话:不管以前经历了什么,也不管以后会怎么样,我都不会忘了自己在上海队那几年,从什么都不是,变成全国冠军。

去年赛季报销前,他在上海北京天天翻看的都是经济管理类的书籍,如同他这之前翻看老舍的《我这一辈子》一样,不疾不徐,反反复复地琢磨。邀请我去上海帮他主持所有开幕式活动之前,我问他现在你们队有什么能够吸引眼球的点,他说现在可能只有我自己,以后就是整个上海队全队。

我在想,不是把一支球队当作自己的家庭来对待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无论他身在哪里,所关心的还是那些事儿那些人。

他惦记上海队的老教练老朋友,主场升冠军旗的流程,因为没请到李秋平而直接取消,因为他说“没有秋平,这事儿不公平”,我一下想起了易建联打联赛第一次打上海,就是姚明的球衣退役仪式,命运,总是那么现实到让你猝不及防;他时时刻刻惦记着邓华德,听我说亚运夺冠队员们把邓华德抛了起来,他在大洋彼岸开心地说 “虽然和我没啥关系,但怎么说也是我把他带到CBA的,当然愿意他成功啦!”他一直惦记着大郅,说起以前的巅峰对决难免悠然神往,我跟他说大郅也很惦记他关心他受伤情况的时候,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们俩,只能相望于江湖了吧?”

相望于江湖?还是相忘于江湖?

任何时候,相忘于江湖只存在于我们的理想之中,像2008斯坦科维奇杯时那样轻松自在地开车游览西湖周边不算太现实;像刘炜婚礼时大家惬意开心地说笑打闹也不算太现实;可能,只有把目光对准篮球的时候,尽管辛苦,尽管疲惫,才会找到最现实最真切的感觉。8年,就是这样过去的,有足迹印证它的真实。在这8年当中,无论我们是朋友关系还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也无论我们的生活轨迹被改变得有多大,但这8年及其之前的一点一滴,都会让人感谢岁月,细流无声。

姚明究竟还能不能再打,究竟还能打多久,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事实,自有大家都知道的一刻,无需急切地盼望。更何况,我也不盼着知道坏消息。而在这8年里,篮球带给了他什么呢?说一条他发布会上接受采访的话::"I haven't died," he said. "Right now I'm drinking a beer and eating fried chicken. What were you expecting, a funeral?"(“我还没死呢,”他说,“刚才我还喝啤酒吃盐酥鸡,你盼着看到什么?下葬?”)

所以尽管可能到了我们的生活需要再一次发生轨迹改变的时候,我却没有什么悲伤的感觉,因为篮球在我们还都年轻时带给我们的豪情壮志,已经像刺青一般深深地烙印下来,穿透皮肤和血液,在一个叫做内心的地方停留。

相信我,需要证据的话,看看姚明。

【体坛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tan24.com/584/633173.htm


拥抱你,大姚——杨毅

这是我的职业生涯里,描绘过的最美妙的故事。一个中国的少年,从小被寄予了无限的期待。他迎着这些期待成长,笑对每一个对手和挑战。他的努力、坚韧和智慧,给这个时代的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把古老东方的韵味和力量,呈现在美国梦之前。他改写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实现了此前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就。现在,他年过三十,已为人父,即将转身,合上一本不长但无比精彩的书。


终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你要说一声再见的时候,却如鲠在喉。
    球迷们都在问,还有奇迹会发生么?姚明还会回到赛场上么?在一份火箭为他发表的官方声明中,姚明也说,他仍然期待着“重返赛场”。但所有他的朋友,他的队友们,都知道他在过去17个月里走过的历程有多艰难,都记得他说过无数次的那句“如果再受伤,就真的不打了”。现在,这个“如果”已经轰然而至。
    一切,依然得从伤势说起。在左踝扭伤、休息一个月、训练量和方法都被严格控制之后,姚明左脚足骨上再次出现的这道发丝般的裂痕(英文fracture,事实上是骨裂,而不是众多网站翻译的骨折),已经展现了他体质的现状。在长期的艰苦训练、激烈对抗、巨大的体重压迫和疲劳冲击下,姚明的骨质已经相当脆弱。过度疲劳造成的肌肉粘连,让养分难以穿过高大的肌体,传输到他的足部。伤痕累累、遍布钢钉的左脚,随时可能在NBA级别的对抗下出现问题,换句话说,这不再只是一次受伤、一条裂痕的问题,而是身体机能、恢复能力的展现。即便这条裂痕修好了,也有可能再出现别的裂痕。
    火箭的队医,已经把问题说的非常清楚。如果仍然以重返赛场为目标,姚明就必须再动手术,再在足部再打进新的钢钉,手术后需要4到6个月恢复期,姚明只能在半年后再重新开始恢复性训练,那意味着身体再一次归零后的重启。而且,没有人能保证他不会再受伤,手术对足部结构的重创,也将影响姚明在中年之后的生活。因此,再动手术将是巨大的冒险,结局难料。相反,根据常识,如果采用保守治疗,不再手术,姚明将无法再重返赛场,但随着长期休养和不再对抗训练,那条细小的裂痕也将自然愈合,不会给日常带来不便。
    在这条裂痕出现之前,大约一个月前,姚明曾经对我说:“我不想等我50岁的时候,连路都走不了。”每个人都想在晚饭后能惬意的散步,每个人都希望能在后院里和孩子打打篮球,这也是姚明的梦想。像他的NBA和北京奥运之梦一样,这同样该是一个被所有人支持和善待的梦想。
    与此同时,姚明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典型处女座的完美主义者。如果他不是那样纯粹的完美主义者,他根本无法用令人动容的训练、坚韧的意志、罕见的心智,把自己送上如今的高度,成为一名在NBA舞台上的核心球员。我猜测,也正因为这份对完美的坚持,让这个职业生涯20分10个篮板的中锋,很难接受继续留在赛场上却只能步履蹒跚,无法再影响和改变比赛。即便他再次通过手术复出,也已经失去了打球的快乐和成就感。用姚明自己的话说,他不想“把一杯茶彻底喝干,失去了所有的回味”。
    站在这个角度上,当姚明将来真正做出决定和宣布的时候,虽然无奈,但他其实已经无憾。也许有太多球迷觉得,他还从未赢得过总冠军,他还有太多赛场上的未竟之业。然而对姚明而言,他早已倾其所有。一年前的此时,我们《体坛周报·扣篮》曾经推出过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专题,姚明凭借他10年中对中国篮球、 NBA市场和整个国家形象的改变推进,成为无可争议的“10年人物”。在访谈之中,我曾让他给自己的这10年打分,他脆生生的给了自己100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打分,不留任何余地,姚明说:“我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每一天我都竭尽全力,没有什么是我后悔自己没有尽力的事情。这就是我能赢得的最好的成就了。”人生如此,虽有不甘,却也了然无憾。
    这就是为什么,当姚明听到这次核磁共振的结果,不再像2009年夏天那样晴天霹雳。在过去一年半里,他不但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煎熬,也早做好了各种思想准备——他可能会恢复,也可能不能。这条新的裂痕,对他而言,有些惊讶,有些太早,却并非再是天崩地裂。他开车回家,在路上拨通了几个好朋友的电话,让他们带上啤酒,再去中国城买点儿盐酥鸡,来家里找他,这就是网络上ESPN的里克·布彻写出的“喝啤酒、吃炸鸡(英文里无法描述盐酥鸡)”的情景。姚明不再像去年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仿佛世界末日,而是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也已经准备好,迈入下一段人生。反复的受伤,无尽的等待,未知的前路,从这一天起,对姚明而言,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当然,我知道,这对NBA的中国市场,对8年来不离不弃追随着他的球迷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段岁月的终结,散落开无数青春的记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尽在心头。我——一个采访、报道、描绘姚明11年的记者,因为更多的了解,对今天比球迷们更多了一分准备。当我听说核磁共振的结果时,并未太惊讶,只是长长的叹息。但到了这天晚上,当我想起,我再也不用早起去看姚明的比赛,也再也不能解说他的比赛了,终究无法自持住泪水。
    没有人会预想这一天。没有人想到,一个月前和易建联的那场中国德比,应该就是姚明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没有人想到,2009年5月大战湖人第一战的王者归来,就是姚明职业生涯最绚烂而短暂的高潮。当你回头,你会记起巴克利亲了驴屁股,你会记起姚鲨对决,你会记起和小牛、爵士大战七场时的万人空巷,你会记起弗老大、莫老猫、麦迪、穆大叔和霍二叔,你会记起所有这些简单的快乐。那伴随了你的人生,而姚明,也终将告别一段人生。在过去一年半里,他已经逐渐地开始转型,以他的聪明和心智,足以让你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是我的职业生涯里,描绘过的最美妙的故事。一个中国的少年,从小被寄予了无限的期待。他迎着这些期待成长,笑对每一个对手和挑战。他的努力、坚韧和智慧,给这个时代的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把古老东方的韵味和力量,呈现在美国梦之前。他改写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实现了此前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就。现在,他年过三十,已为人父,即将转身,合上一本不长但无比精彩的书。
    生活还在继续。
    拥抱你,大姚。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ec14401017htj.html?tj=1





王猛:今天的报纸上,我写了很多字,快两万,却也写不出我想对这哥们说的那些话,有些东西,是没法往报纸上写的,我特意挑了这张照片,这上面的姚明在笑,在欢庆,我希望在他接下来的生活里,脸上总能挂着这样的笑脸。

    姚明喜欢玩游戏,高兴了玩,不高兴了也玩。再次得到受伤消息的这个下午,他是在游戏里度过的。手里握着游戏手柄,抿上一口啤酒,对着电视屏幕上一款很老很老的游戏,那游戏他已经十年没玩了,属于他的青春记忆。
    十年前,他还没进NBA,刚刚开始打国家队,是个什么都不明白的小屁孩儿。
    他的记忆力非常非常好,好得让人吃惊,他能清楚记得自己职业生涯前十一场的数据,随便在网上找出一段视频,他就能告诉你,那是哪一年,哪场比赛他打得如何。他也能清楚记得这款十年没玩的游戏里哪个角落里藏着宝箱,某一关的老怪该怎么击毙。我总想,把什么都记得特清楚,在某些时候一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儿。
    例如,他会永远记得过去这一年半是怎么熬过来的。那是他人生迄今为止最大的坎儿,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提醒他:“我告诉过你,这手术有1%的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后来,姚明开着玩笑说:“我还没来及琢磨,没来及喊停,麻药就起作用,整个人就昏了过去。”

    姚明爱逗,好像什么时候都在开玩笑,可这一次手术,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疼痛。这不是他第一次接受手术,却是第一次使用吗啡止痛:“可能以前也是年轻,觉得不太疼,忍忍就过去了,这一次是真挺不住了,疼得什么都干不了,手术之后,一天得用好几次。”
    那彻骨,煎熬的疼痛,他已经承受一次,没有必要再承受一次。他天天都玩游戏,每一局游戏结束之后,屏幕都会闪出两个或大或小的单词:GAME OVER。这一次,这两个单词隐约地在姚明的职业生涯里闪烁着,OVER就OVER了吧,总得GAME OVER。
    姚明还没做决定,或者说,他还没有公布他的决定。这一天,应该不会太快到来。如今他还是火箭的球员,从球队那领薪水,这个决定不仅仅和他自己有关,也和火箭的全盘计划有关,他和火箭,和医生会好好商量,会无比慎重地作出决定。
    在我看来,这只是时间问题,“SOONER OR LATER”,这是姚明总说的一句话。

    这读起来让人伤感。很多球迷不甘心,他们在网络上充满感情地写到:再来一次吧,过去八年我们是看着姚明度过的,我们会等着他,等待他重新回到球场上。这感情,真挚,却并未设身处地。这就要求姚明再一次手术,重新把回到球场作为目标,把过去一年半忍受的煎熬再经历一遍。

    上一次手术前姚明这么问过我:手术的伤痛是你承受,还是我?重新训练的挫折感是你承受,还是我?将来腿伤的后遗症是影响你的生活,还是我的?我的记忆力向来不太好,可我会永远记得他问出这一连串问题时我的无言以对,这是他的生活,从他的角度想想吧,过去八年,这哥们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期待和责任,该歇歇了。
    我想,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让他把一切都琢磨清楚了,他想象过自己退役后的生活,去年夏天他就说过:“真退役了,我肯定会不适应,日子一下子全变了。我知道有些人是离不开聚光灯的,我想我不是,可毕竟过了十多年的日子一下子全变了,总得适应一阵。”在这一次回到球场之前,他就知道,可能成功,可能失败。这只是他的一次尝试,五场比赛后,这尝试宣告失败。难道他还需要冒着可能再伤的可能,再试一回吗?
    太阳来休斯敦打客场的时候,我问过姚明,看着希尔比赛,会觉得给了自己一些鼓舞吗?他苦笑了一下:“人和人的极限可能不同吧。”
    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我们总会听到,也说一些热血沸腾的话,总说被打倒是得到了再一次爬起来的机会。可人总有极限,心理上身体上,我想姚明已经走到了极限。
    这些天,我总会在网上搜视频看,看过去这些年姚明的比赛回放,把那些过去的日子重温一遍。他打了八年,是全明星,当然,前两年他绝配不上全明星首发中锋的称号,他只赢过一轮季后赛。我会替他觉得惋惜,09年,他昂着脖子,骄傲地带着火箭队迈过第一轮时,我们都觉得终于开始了,接下来他还会爬得更高,第二轮,甚至有一天他可以打进西部决赛。赢下开拓者后,他在更衣室里把一杯啤酒一饮而进时,我们说的是继续赢下去,我们还说,如果火箭把湖人拿下了,就剃个光头,明志加上庆祝。可没有第二轮,那就是他NBA职业生涯的最高潮了。

    我告诉他,我在论坛里找他以前的视频看,他笑呵呵地问:“论坛里都说什么了,说上海的老板挂啦?”我看着视频跟他感慨,那些日子居然就这么过去了,他说:“这就跟失恋一样,过去了难受,再找到新的,就好了。”
    真逗,这个只谈过一次恋爱的家伙,居然还明白这事儿。
    如果他不能再打球,职业生涯就此结束,他还会干别的,这是个闲不住,有梦想的人。上帝给他关上一扇门,也已经给他开了一扇窗。
    他已经从管理上海队中找到了乐趣,管理一支球队,原本打球来得复杂,也会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快乐。他要想着如何在商业上把一支球队经营好,如何组合出一支冠军球队,如何总结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篮球发展道路。也许,他再也没法为中国男篮效力,可他想培养出很多很多能为中国男篮效力的球员。这是一个宏伟的梦想,比打球,赢比赛,争取总冠军宏大的多。总玩《魔兽世界》,就不会再有什么兴趣再玩俄罗斯方块了。
    GAME OVER了,那就再玩盘别的。三十岁的姚明,是时候开始一段新生活了。





===========================================================
难过的哭了,我不止一次想到虎扑上可能会有一天出现这么一条“特亮”的新闻:姚明再次受伤,但是我那个时候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我跟过去这8年的魂牵梦绕说一声再见、对我未曾蒙面可能永远也不会相逢的朋友姚明说一声珍重的时候了……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0-12-22 10: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这意味着中国篮球界一个时代的结束。

差不多和当年NBA的乔丹时代一样吧。
作者: 喜剧之王    时间: 2010-12-22 10:20

姚明已经足够伟大
作者: supermetroid    时间: 2010-12-22 10: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大姚和师长,感慨啊
作者: 任黑    时间: 2010-12-22 12:18

向篮球运动历史第一人致敬!
作者: 红叶    时间: 2010-12-22 13:13

还是回来打CBA吧,东方队还有夺冠希望
作者: 发骚专用马甲    时间: 2010-12-22 17:12

我还为了那个专题去买了体坛

两年多没买了
作者: 死开    时间: 2010-12-22 19:01

不是篮球饭  不会打篮球
但是每次看到姚明打出漂亮数据或者火箭一直赢球  心里就觉着很畅快

艹  太TM伤感了
作者: marcusd    时间: 2010-12-23 08:10

姚明离开火箭,肯定不关注了...
作者: radiata01    时间: 2010-12-23 09:39

姚走了,那些中文广告牌还能出现在NBA吗?
作者: 星之尘    时间: 2010-12-23 17:10

国家队没戏了
作者: 兰州    时间: 2010-12-23 17:48

退了吧,付出的够多了
作者: superpip33    时间: 2010-12-23 17:52

posted by wap

哎。。。难兄难弟
作者: 心御剑    时间: 2010-12-23 19:50

姚黑们会怀念姚明的。。
作者: unfari    时间: 2010-12-23 20:08

姚明现在的问题是今年报废 意味着拿不到大合同 而明年如果底薪之类的 那是侮辱姚明 更是中国篮球 中产的话 不是热火 湖人 凯之类出的话 搓气多数就退了 因为那种没竞争力的球队 搓气肯定不会留的 想想当年的狂人中产鸟都不鸟 时间好快啊
作者: 绯雨流    时间: 2010-12-23 20:15

回来当老板吧
作者: kazeni    时间: 2010-12-23 21:06

名气也够了,技术也拼够了,钱也赚够了,绿卡应该可以轻松拿下了。享受下人生吧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