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根据自己翻译的实践,在《天演论》(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
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有人因此认为严复偏重于“达”,把“信”、“达”相互对立起来。事实上,
严复曾紧接着解释道:“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
皆所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这说明严复并没有把“信”、“达”隔裂开来,他主张
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
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但严复对“雅”字的解释今天看来是
不足取的。他所谓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
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严复自己
在翻译实践中所遵循的也是“与其伤雅,毋宁失真”,因而译文不但艰深难懂,又不忠实于
原文,类似改编。
……
由于时代不同,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多年来,
这三个字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原因在于:作为翻译标准,这三个字的提法
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达更为重要,而信与达二者之中,
信尤为重要.因此有些翻译工作者仍然沿用这三个字作为当今的翻译标准,但旧瓶装新酒,
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例如,他们认为“雅”已不再是严复所指的“尔雅”和
“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而是指“保存原作的风格”问题。
为了避免因采用“信、达、雅”这个旧形式而对新内容可能引起误解,我们主张
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内容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实,
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
和所流露的感情等。
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
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原作如果是通俗的
口语体,不能译成文绉绉的书面体;原作如果是粗俗琐屑的,不能译成文雅洗练的;原作如果是
富于西方色彩的,不能译成富于东方色彩的。总之,原作怎样,译文也应怎样,尽可能还其本来面目。
正如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
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诘屈聱牙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
……这是在通常情况下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但在有些情况下,译文的通顺程度只能与原文的通顺
程度相应或一致。例如,在文艺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识地采用或引用一些非规范语言以刻画人物
或渲染某种气氛,翻译时就不宜片面追求“通顺”而加以改变,应尽可能地把原著中一些非规范化
语言也如实地加以传达。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太常见的。它往往属于原作整体中的个别因素,我们
也可把它当作保持原作的风格问题来处理。
"我們小時都用「裏」的,但現在都不分了,我想是因為早期倉頡跟速成沒有的關係
應該說是,理應用「裏」,但已習慣了在電腦內看「裡」,所以看見「裏」的時候
會對用的人產生敬意吧
我是贊成用「裏」的XD
手寫還是大多用「裏」"
里〔簡化字〕→裡、裏、里〔正體字〕
「裏」、「裡」、「里」。
在傳統漢字使用習慣中:
「里」只是指里程,是計量單位,另組詞如「鄉里」、「里弄」等。
而表示諸如「內」的意思時,要用「裏」。
但是目前台灣大多已用「裡」代替「裏」,取「裡」為正字標準。
香港按小篆寫法取「裏」作為標準,另外書法中考慮到直排橫排中字體的美觀因素,
卽直排書寫中,「裏」 字比較順。另外的兩個字「哩」、「浬」,前者表示「英里」,
後者表示「海浬」,與「裡」「裏」「里」字無關。
舉例:
里──故里、鄰里、里弄
裏──裏裏外外、裏手、衣裏
裡──裡面、房间裡、這裡
印象中: 小學時, 學校教的是 "裏",
是 APPLE II 年代的 "中文電腦" BIG5 編碼中沒有 "裏" 字
大家只好用 "裡" 代替 "裏"
之後大家就都習慣了.
查了一下 BIG5 編碼
裡: B8 CC (常用字區)
裏: F9 D8 (是後來增補的字)
電腦真是害人不淺....
原帖由 fwei 于 2011-8-31 22:34 发表
我意思这边漫区人比较少,lz上次的eva帖子也是,在ppg和s1倒还有人看、有讨论,这边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多发一个地方也不费事,是我蛋疼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