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爬行类] 不同飼料對龜隻的效果和評論 [打印本页]

作者: 到处看着    时间: 2011-6-25 12:44     标题: 不同飼料對龜隻的效果和評論

本文原作者Ricky Chan,本文针对国内现在最有名气的宠物龟饲料命脉龟粮进行科学数据的分析。在其他爬虫网上是看不到这篇文章的,因为命脉在国内做得很大,很多网站都有广告,所有不有利于他这个牌子的话题都会被和谐掉,看来什么行业内部都有黑幕,而且前一阵子命脉也爆出激素的传闻,但也很快被和谐了。
© 2011 Ricky Chan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引用的報告是飼料使用報告,不是飼料成份分析報告。針對的是命脈水龜成龜飼料,其他飼料並無涉及。
這份報告是北京市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陳春山等人發表的一篇實驗報告,屬於北京市農業局試驗示範項目,研究的是不同的飼料對三線閉殼龜的效果,實驗對象採用了2齡的三線閉殼龜 (Cuora trifasciata) 15隻,初始體重為210.1g~346.4g
實驗採用的飼料有三種:1) 上海應派實業有限公司產命脈水龜成龜飼料,粗蛋白質=35.2%(營養成分由北京市飼料質量監督檢查站檢測);2) 鮮活泥鰍,粗蛋白質=18.7%Yin et al, 2008);3) 混合飼料,鮮活泥鰍和命脈飼料各佔50%。實驗時間是從200978日開始,至2010527日結束,共計320天。
實驗的方法包括:1) 人工光源控制光照時間;2) 控制水溫27℃~31℃3) 定時定量投餵;4) 每兩天稱重一次,分別記錄樣本攝食量,精確到0.1g5) 每十五天稱重一次,精確到0.1g
實驗對象共分為三組:Ⅰ組5隻,餵食混合飼料;Ⅱ組5隻,餵食鮮活泥鰍;Ⅲ組5隻,餵食命脈飼料。
實驗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並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作如下計算公式:
平均日增重
(daily weight gain, DWG)=(Wt-Wo)/t
相對增重率
(relative gain weight rate, RGWR) = (Wt-Wo)/Wo×100
蛋白質效率
(protein efficiency, PE)=(Wt-Wo)/F×P%
耗料增重比
(gain weight ratio of feed consumption, GWFC)=F/(Wt-Wo)
生長效率
(growth efficiency, GE)={(Wt-Wo)×N}/F×100
Wo=实验龟初始体重
(Original weight) (g)
Wt=实验龟终末体重
(Terminal weight) (g)
F=饲料摄入量
(g)
P%=饲料蛋白质含量
t=实验时间
(d)
N=样本数量
净增重 (Net gain weight, NGW)

Table 1 Feeding effect of Cuora trifasciata and analysis of growth index

Growth index

Group

Wo (g/per)

292.07±46.98

277.52±54.94

292.45±44.75

Wt (g/per)

796.07±126.25

779.98±84.29

633.45±123.64

NGW (g/per)

504.00±79.27a

502.46±29.3a

341.00±78.89b

DWG (g/d)

1.58±0.29a

1.57±0.29a

1.07±0.30b

RGWR (%)

1.73±0.29a

1.81±0.51a

1.17±0.25b

PE (%)

0.82±0.15a

0.72±0.14a

1.12±0.32b

GWFC

5.85±0.91a

7.68±1.44a

2.64±0.58c

GE (%)

17.47

13.38

39.72


Notes: The superscript letters in the table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evels: same letters indicat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djacent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lternate letters indicat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實驗結果顯示,在受測的三線閉殼龜的三個實驗對照組中,Ⅰ和Ⅱ組的體重增長率無顯著性差異且都顯著高於Ⅲ組 (P<0.05)。各組增重的生長回歸模型對應的方程分別為:
WⅠ=275.00e0.0033D(R2=0.9919)
WⅡ=283.88e0.0024D(R2=0.9863)
WⅢ=266.69e0.0034D(R2=0.9936)
通過3R2值分析,生長回歸模型對於不同組別的三線閉殼龜增重率的擬合效果均達到較高的水平。(Table 1)

各實驗組飼料利用效率用耗料增重比表示。從Table 1中可以看出,Ⅲ組的耗料增重比最低,均極顯著低於Ⅰ和Ⅱ組 (P<0.01),Ⅰ和Ⅱ組之間則無顯著性差異 (P>0.05)。
在蛋白質效率上,實驗結果顯示,蛋白質效率以Ⅲ組最高,分別顯著高於其它兩組 (P<0.05);Ⅰ和Ⅱ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P>0.05) (Table 1)。
在耗料增重比上,各實驗組的飼料利用效率用耗料增重比表示。其中Ⅲ組的耗料增重比最低,極顯著低於Ⅰ、Ⅱ組 (P<0.01),Ⅰ、Ⅱ組之間則無顯著性差異 (P>0.05)。
Table 2 Variation of body weight of Cuora trifasciata in different experiment period (g)

Group

Wo

60 d

120 d

180 d

240 d

300 d

320 d

292.08

321.23

398.58

489.05

601.98

767.80

796.07

277.52

310.12

400.92

502.14

604.74

772.64

779.98

292.45

321.63

386.20

430.65

479.98

609.50

633.45



Table 2數據顯示,Ⅲ組從120天起,體重增量明顯小於其它兩組,較低的生長速度保持到實驗結束。Ⅱ組體重增長速度波動較大,實驗前期顯著高於其它兩組,但240天后開始降低。Ⅰ組體重增長速度較為平穩。
※ 以上數據均出自原報告,原報告裡還有關於飼料成本的核算,因本文重點在飼料功效,所以就不在文中提及了。
評論:
這個報告研究討論了三方面的問題:
一、蛋白質攝入量對龜隻生長的影響
報告顯示,Ⅰ組和Ⅱ組的生長率顯著高於Ⅲ組,應該是粗蛋白質攝入量的差異所致。在命脈水龜成龜飼料的官方說明中其粗蛋白質含量為40.0%,而實驗龜糧檢測到的粗蛋白質含量只有35.2%,根據 Tu & Huang (1995), Pan et al. (2007), Zhou & Chen (2010) 的研究,一般水棲龜類對食物蛋白質的需求在45%左右,而無論是命脈官方的粗蛋白質分數還是此次實驗測出的粗蛋白質分數都遠達不到一般水棲龜類45%左右的需求標準。報告中指出,飽食情況下的投餌率,Ⅲ組在1%左右,Ⅱ組在5%左右。按乾物質計,Ⅱ組每次蛋白質攝入量是Ⅲ組的2.65倍。Qin & Han (2002) 的研究指出泥鰍含有豐富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可能也是造成生長率差異的原因之一。
在近些年來已經開展的相關研究中,Zhou & Tan (2008) 用粗蛋白質質量分數為45.2%的配合飼料餵養55g黃喉擬水龜幼龜 (Mauremys mutica),以及 Zhou (2003) 用粗蛋白質質量分數為42%~45%的配合飼料餵養1齡黃喉擬水龜,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Wei et al. (2010) 的研究中指出黃喉擬水龜幼龜最低需要41.0%的粗蛋白質分數。在 Zhou & Chen (2010) 研究中,結果顯示粗蛋白質含量47.3%是最適合黃喉擬水龜幼龜的分數。而一般淡水龜類成龜的粗蛋白質含量不能低於37.0%,此次實驗檢測的命脈水龜成龜飼料連這個最低標準都達不到。
Liu et al. (2008) 在一組黃緣閉殼龜 (Cuora flavomarginata) 的實驗中,實驗結果顯示飼料粗蛋白質分數為46.49%時,黃緣閉殼龜稚龜生長性能顯著,但是當粗蛋白質分數超過48.0%時,黃緣閉殼龜稚龜的生長指標將會受到抑制,也就是說,當飼料粗蛋白質分數在46.0~47.0%的時候,其蛋白質利用效率最高。
Wang et al. (1996), Xu et al. (2003), Zhou & Tan (2008), Zhou & Chen (2010) 的研究結果顯示,常投餌料中的粗蛋白質含量高低直接影響龜類的生長速度,但 Li et al. (2001), Zhou & Chen (2010) 的研究指出常投餌料中的粗蛋白質含量高低不影響龜隻體內的蛋白質含量。所以,對於以往大家都擔心的攝入高蛋白質會導致的龜隻體內蛋白質過高這種情形,大家就不要再有這方面的顧慮了。當然這是指還在成長期的龜隻,一般來說是指幼體和亞成體來說的,成體以後的龜隻生長和代謝速度緩慢,就不建議日常餵食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餌料了,但也不可低於37.0%的蛋白質分數
二、長期單一餌料對龜隻生長的影響
報告顯示,無論是配合飼料還是鮮活飼料,長期投餵單一餌料都會出現厭食現象,進而影響生長率。在此實驗中,Ⅲ組在100天後出現食慾下降現象,180天生長率比其它2組明顯降低。Ⅱ組在實驗後期也出現類似的現象。Ⅰ組生長率較其它2組平穩。作者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混合飼料彌補了單一飼料營養的不均衡。隨著實驗龜個體的增大、營養需求量的增加,單一飼料較難滿足其生長的需求。作者指出應適當增加飼料的種類,特別是生物活性飼料。
這方面原因我想不外乎有兩個:1) 由於三線閉殼龜是雜食性且以肉食性為主,所以餵食人工飼料的龜隻需要有一個食性的適應過程,因而在開始投餵的一段時間內生長會慢一些;2) Song (2002) 的研究指出蛋白質是構成龜隻身體的重要物質,龜組織 (除骨骼和背腹甲外) 乾物質中的蛋白質分數在50 %以上,龜隻吸收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的形式進行的,但有些氨基酸是龜隻自身所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而必需氨基酸又是維持龜隻正常生長的重要物質,若食物中缺乏這些必需氨基酸,則龜隻的生長將會受到抑制。
在這個報告中顯示Ⅲ組在第100天出現食慾下降,之後第180天,生長率也開始明顯低於其他兩組,這就只能傾向於第二個原因,即命脈水龜成龜飼料中缺乏龜隻成長所必須的必需氨基酸,從而導致該組三線閉殼龜的生長遲滯。Wei et al. (2010) 的研究中用人工配合龜飼料與黃粉蟲和鳙魚肉分三組作比照,用人工配合飼料餵養的黃喉擬水龜稚龜,在試驗早、中期 (大約120天前),其體重和背甲的生長速度均稍慢於鳙魚肉組和黃粉蟲組,但在後期 (大約120天後),體重和背甲的生長速度卻明顯快於鳙魚肉組和黃粉蟲組。可見營養合理的人工配合飼料在龜隻度過適應期之後還是會有顯著的生長指標的。
三、飼料與龜隻的應激反應
大家都知道龜類對環境改變很敏感,很容易產生緊迫誘發應激反應。此報告中顯示Ⅲ組的三線閉殼龜表現的尤為突出,適應能力較其它兩組要差,應激反應現像明顯高於其它兩組,而且Ⅲ組的龜隻色澤也不如其它兩組鮮豔。作者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飼料蛋白質含量低,營養不均衡,缺少鮮活飼料中特有的免疫因子所導致的。這個訊息很重要,以前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即單純餵食人工配製的飼料會導致龜隻的應激反應加劇。之前 Fu (2010) 指出龜鱉類應激反應的10個導致因素中也並無飼料 (食物) 導致的因素,應該算是一個新的切入點。以後大家在飼養的過程中,對龜隻如果出現應激反應就不要再單獨的考慮飼養環境的問題,應該還要從日常餵食的食物中找原因。
總體概括起來就是務求食物多樣化,葷素合理搭配,多餵食生物活性餌料,保障營養平衡全面。

作者: 左手的无名指伤    时间: 2011-6-25 16: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学习了,我一直在喂蟋蟀…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