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这个AMOLED为什么还有人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Penny1    时间: 2012-4-6 20:27     标题: 这个AMOLED为什么还有人推荐?

三儿子是我有史以来用过的屏幕最垃圾的手机了,还没有LCD的效果好,到底是哪些人推荐这个垃圾材质的?我宁可不要黑色,也要正常的白色。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2-4-6 20: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路过,顺带鄙视下三棒子垃圾屏幕
作者: gunsou    时间: 2012-4-6 2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亮度不能太低……其实我用着感觉挺好了……日常使用完全没影响,720p加持还是不错的,你要想想qhd的amoled……希望gs3能用上sap hd
作者: 井冈山剿匪记    时间: 2012-4-6 20:34

喜欢AMOLED,用过后别的手机屏幕都不想看了。
作者: chronicle1st    时间: 2012-4-6 20: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T959)

这黑法太恶心了。
动态画面下游戏看动漫的效果绝对是a屏更赞。
作者: popboy139    时间: 2012-4-6 20:35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也许大部分人就喜欢这种味精味特别重的感觉呢
作者: hitmanzmj    时间: 2012-4-6 20:37

比小米的强太多了...
作者: 道林格雷    时间: 2012-4-6 20: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以前我也讨厌super amoled。看习惯后……
作者: Penny1    时间: 2012-4-6 20:38

楼上你们几位的屏幕在白色状态下都不偏色?不是说所有的amoled都偏色么?
难道你们不用手机上网?只看电影?
作者: 俗人    时间: 2012-4-6 20: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二儿子的super amoled算什么水平?
作者: 井冈山剿匪记    时间: 2012-4-6 20:39

引用:
原帖由 Penny1 于 2012-4-6 20:38 发表
楼上你们几位的屏幕在白色状态下都不偏色?不是说所有的amoled都偏色么?
难道你们不用手机上网?只看电影?
没参照物看不太出。
好比用OPERA上网,背景是不是纯白很重要吗?
作者: Tavia    时间: 2012-4-6 20:40

SAP没用过不好说,I917的SA屏个人看得很舒服啊~~~~~~~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2-4-6 20:42

引用: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2-4-6 20: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Nexus S)

二儿子的super amoled算什么水平?
三棒子amoled里面最低端的
作者: cf3b5    时间: 2012-4-6 20:49

引用:
原帖由 Penny1 于 2012-4-6 20:38 发表
楼上你们几位的屏幕在白色状态下都不偏色?不是说所有的amoled都偏色么?
难道你们不用手机上网?只看电影?
如果白色真这么重要,电子书就不会几乎清一色默认黄色纸纹背景~
实际上无论ios还是android就纯白一片的背景软件本身就不多,所以真不觉得白色有多重要~
相反黑色够黑,看视频和软件的时候感觉画面和机子融合在一起了,画面的立体感上上升几个档次,很好很舒服~
作者: akilla    时间: 2012-4-6 21: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一般用户一看见这么叼的名字就软了,哪里会管实际效果
作者: chronicle1st    时间: 2012-4-6 21: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T959)
引用:
原帖由 @Penny1  于 2012-4-6 20:38 发表
楼上你们几位的屏幕在白色状态下都不偏色?不是说所有的amoled都偏色么?
难道你们不用手机上网?只看电影?
我没有为偏色洗地,纯粹只是觉得这一票黑的风格太恶心。

本帖最后由 chronicle1st 于 2012-4-6 21:14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天堂任鸟飞    时间: 2012-4-6 21:21

卖场看了无数次,实在受不了三棒屏的颜色
作者: 幽灵胖胖    时间: 2012-4-6 21: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ONE)

我也只能说sa确实适合多媒体和游戏,浏览网页和阅读,个人感觉是遭罪
作者: lvcha    时间: 2012-4-6 21:25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2-4-6 20:49 发表

如果白色真这么重要,电子书就不会几乎清一色默认黄色纸纹背景~
实际上无论ios还是android就纯白一片的背景软件本身就不多,所以真不觉得白色有多重要~
相反黑色够黑,看视频和软件的时候感觉画面和机子融合在 ...
就是这个理儿。
买投影讲究的都是黑位
作者: annity    时间: 2012-4-6 21:29

很多人用久了amoled眼睛就会被毒到,再去看其它的屏幕总感觉发灰。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2-4-6 21:31

白色偏,其实代表着其它颜色也偏。光纯黑好,没啥意义的。

视频好看我觉得只是假象,实际上对比很烂的,暗处的细节没法看的。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12-4-6 21:33

你自己选的三儿子是尿黄屏不退货换货能怪谁?苹果和索尼的机器屏幕最近没少出问题?只能说现在屏幕的品控低下,导致买机器时要特别留意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12-4-6 21:34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2-4-6 21:31 发表
白色偏,其实代表着其它颜色也偏。光纯黑好,没啥意义的。

视频好看我觉得只是假象,实际上对比很烂的,暗处的细节没法看的。
我那台p6800颜色就很好,这种东西完全看rp的
作者: csnlm    时间: 2012-4-6 21: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暗部对比度确实渣,低亮度的灰度也确实悲剧,但是分辨率高,我喜欢:D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12-4-6 21:39

现在的屏幕质量只能看rp

我的大波颜色白色就很不错

最低亮度,大波最低亮度还比note低


[attach]410704[/attach]
作者: cf3b5    时间: 2012-4-6 21:47

引用:
原帖由 annity 于 2012-4-6 21:29 发表
很多人用久了amoled眼睛就会被毒到,再去看其它的屏幕总感觉发灰。
其实究竟是谁毒谁还不确定呢~
屏幕黑色和白色表现可以看成两极,amoled的技术导致画面表现暗部细节不足的情况,但是实际上lcd的屏幕在表现画面高亮细节上一样会存在细节丢失,画面发白的情况~
这里头本身就没有谁一定是正确答案的情况,无非就是lcd先出现,现有的一些标准是根据lcd的情况制定的,而且很多人习惯了而已~

作者: xxhunter    时间: 2012-4-6 21: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ream)

那这么说三棒的廉价wp7也不能买了?
作者: shangchi    时间: 2012-4-6 21: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我经手并用过很长时间的亲儿子三儿子和note都是AMOLED屏,暗部细节非常好,2%的黑色轻松辨认,网上流传的黑斑问题恰恰是因为对比度太高显得比较突出,同一个片子在SONY W和X的液晶电视上同样有黑斑和色块,只是对比度不够高看得没那么明显罢了。
作者: lvcha    时间: 2012-4-6 22:03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12-4-6 21:47 发表

其实究竟是谁毒谁还不确定呢~
屏幕黑色和白色表现可以看成两极,amoled的技术导致画面表现暗部细节不足的情况,但是实际上lcd的屏幕在表现画面高亮细节上一样会存在细节丢失,画面发白的情况~
这里头本身就没有 ...
我保证大波77暗部细节好于ipad1代,而且好得多。高亮细节我忘了,貌似也差不多
拿它们俩放hivi cast 暂停摆一块对比的。

当然和等离子电视比都是被秒杀的份。古老的松下s10。

三儿子我没打算拿来看视频所以这方面没深究。

[ 本帖最后由 lvcha 于 2012-4-6 22:09 编辑 ]
作者: kamuiyay    时间: 2012-4-6 22:07

手机屏幕没有不偏色的,还不如拿一个看得爽的呢。。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2-4-6 22:07

引用:
原帖由 shangchi 于 2012-4-6 21: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我经手并用过很长时间的亲儿子三儿子和note都是AMOLED屏,暗部细节非常好,2%的黑色轻松辨认,网上流传的黑斑问题恰恰是因为对比度太高显得比较突出,同一个片子在 ...
三棒子自己的工程模式下全黑也能看到黑斑
我觉得是这屏幕灰度没处理好,类似于以前劣质CRT荧光粉分布不均的情况是一样的
作者: lvcha    时间: 2012-4-6 22:12

引用:
原帖由 jinye2001 于 2012-4-6 22:07 发表

三棒子自己的工程模式下全黑也能看到黑斑
我觉得是这屏幕灰度没处理好,类似于以前劣质CRT荧光粉分布不均的情况是一样的
据说是胶水未干,我观察很有可能是。因为我的大波77很明细的黑斑是几个黑圈
作者: yiwenzi    时间: 2012-4-6 22: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897)

sa屏幕亮度不能调太低 中等偏上的亮度表现还是很好的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2-4-6 22: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S II)

说偏的把你手机送我   我能不偏   纯黑就是那CRT效果
作者: 雷飞    时间: 2012-4-6 23:23

就像漫画阿拉蕾里面某集剧情一样,农村人来到大城市,去人家家里上厕所,有抽水马桶不用,到排水口拉屎,拉完屎去抽水马桶里面洗手,最后来句感想,还是乡下蹲茅坑舒服
作者: 棒棒棒!    时间: 2012-4-7 00:07

纯白色 反而不舒服,刺眼  ,看书的时候默认 就喜欢 用 白色牛皮纸 做背景 是一个道理
作者: aironline    时间: 2012-4-7 00:08

我记得我早些时候用的橘子版V880的amoled就很好,黑的黑白的白。
作者: riven    时间: 2012-4-7 08: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V880)

我能说乐phone的a屏看上去效果也不错么……
作者: burnfox    时间: 2012-4-7 09:02

也许是为了节能?OLED显示暗色能比LCD节能一半,显示白色则是LCD耗能三倍——维基百科
作者: skcfan    时间: 2012-4-7 09: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现在屏不是冷屏就是尿屏,lz请你给我找个能看纯白的屏好么?
作者: 秋雨灰灰    时间: 2012-4-7 09: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917)

你天天没事干找几个手机对比白屏?
作者: asakura20005    时间: 2012-4-7 10:15

sony的屎黄屏和三星的呕吐绿,总有一款适合您~

不去蛋疼的对比,那会有这么蛋疼的抱怨?一个手机千把来块,纠结这有啥用?
作者: lizitaisha    时间: 2012-4-7 10:43

用过三儿子的都知道了amoled屏的渣    这样很好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12-4-7 10: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买到阴阳屏和黄斑屏的是不是都知道了lcd的渣?
作者: orz2009    时间: 2012-4-7 10: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aironline  于 2012-4-7 00:08 发表
我记得我早些时候用的橘子版V880的amoled就很好,黑的黑白的白。
是啊。没有黑斑。完美啊。不知道早期的橘子880的屏幕是哪家提供的
作者: EpilogueSKM    时间: 2012-4-7 10: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早期i9000也没黑斑这说法,从sap那会开始有的
作者: jinye2001    时间: 2012-4-7 11: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Galaxy Nexus)
引用:
原帖由 @EpilogueSKM  于 2012-4-7 10: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早期i9000也没黑斑这说法,从sap那会开始有的
N1和i9k确实都没有
而sap的盖世兔开始就有了,其实全黑就吧像素点全关闭不发光就是了,不明白现在要搞成微弱发光,每个像素点驱动能力肯定有差异,于是就出现了所谓黑斑
作者: sodoga    时间: 2012-4-7 11:37

像这样,倾斜到几乎180度,除了正常的反光,颜色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现在哪些机型能做到?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