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看点在于,香港天后清风街一个叫甜姨姨的甜品店,以一道“黑芝麻雪糕豆腐花”上榜。一起入选的还有台北永康街的一家芒果冰沙店和新加坡的老婆饼。
甜品是书面的说法,广东和香港人更爱说糖水,从炖木瓜到芝麻糊,它变身成各种形态让人欲罢不能。身为生活在北方内陆的人,对于香港糖水的印象,多半都是从历史悠久的TVB电视剧里得来的。几乎每部戏的场景里总离不开在晚饭过后或临睡之前有那么一碗所谓“糖水”——此糖水非彼糖水,可不是在热水里搅和点糖那么简单,而是熬炖煮三招皆全,有汤水也有干食。
“我们小时候,传统的糖水店主要经营的品种概括起来就叫二沙三糊,就是红、绿豆沙和芝麻糊、杏仁糊、核桃糊。”Grace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在Edelman公关公司工作,和内地媒体接触颇多,义务帮有兴趣的媒体推荐香港潮流小店和餐厅。“我小时候有一阵子住在深水埗,楼下有个糖水铺好像叫永记。装修很像茶餐厅和老冰室的综合,光顾的都是附近街坊,我天天放了学都要去那里吃一碗芝麻糊才肯回家。”
那么,究竟糖水从何时开始扩充种类,发展成如今的港式甜品?“香港成为殖民地以后,接触舶来品的机会自然比内地多,水果、奶制品、西式甜品一来一去,就做出了自己的特色。”Grace说。更重要的是饮食观念的变化,“糖水滋润,可是有的成分组合并不是那么的健康。”当老香港还停留在单纯的食物口感,新一代已经开始注重健康——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上世纪90年代的“许留山”,把水果结合椰子汁、芒果汁、海底椰、西米露等做成各种各样的清新糖水,至此之后,港澳,甚至广东甜品样式深受其影响。
好多年过去之后,红宇还是能回忆起第一次在香港吃糖水的情景,老板随手给她拿了一张菜单,“从广东上来的吧?”他问红宇。红宇保险地点了一份陈皮红豆沙,还有老板推荐的她从没吃过的什锦水果豆花捞。“说来也奇怪,我从小吃红豆沙,卖了几十年的老字号也吃过不少。但总会想起那天那碗,红豆完全已经和汤汁混为一体,沙沙的,没有汤水分离的生涩,陈皮的味道也是缓缓的,一点不突兀。”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