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arsghost 于 2015-1-22 16: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人都说了自己能计算有专用的处理器…
甚至我们还发明了第三代处理器,全息处理单元,通过嵌入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处理信息和数据。
没有线缆,没有手机配对要求,更不需要电脑的支 ...
原帖由 @slr 于 2015-1-22 16:25 发表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更大规模的3D运算需求,3D运算完全可以交给主机运行,因为这东西是在室内使用的。
原帖由 @hanzo 于 2015-1-22 17:04 发表
我还没看视频,不过很多技术的商业应用确实需要等,苏菲到了3才算比较成熟
技术的魅力在于其对于体验本身的尊重和塑造,不成熟不怕,完善的过程也不是无法接受,看看苹果
原帖由 @hanzo 于 2015-1-22 17:20 发表
微软倒也不是到处找风投的罗永浩,一个全新技术试作品的宣传上应该怎么把握我觉得会有一定尺度,解读在各人
原帖由 蒙其d路飞 于 2015-1-22 16:35 发表
我来翻译一下楼主意思:
HoloLens是牛逼的、独特的!虽然我连细节信息都没看/听清楚、但我特别懂!任何认为HoloLens不牛逼不独特的都是不懂而已!
然后剩下就是以此为核心去寻找各种说法作为垫屁股的材料
原帖由 @hugang 于 2015-1-22 17:28 发表
概念视频给人无限遐想不是挺好吗?人家本来就是要画饼,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不行,这个饼画得太假了,大家千万别信。。。
借用《心花路放》里的一句台词:你脑子没病吧?
原帖由 @slr 于 2015-1-22 17:31 发表
见到居然还有跟GOOGLE GLASS比的,实在无语,以为只要戴在头上的显示设备就是一个东西吗?
像你要理解成这样难道就不是屁股了?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5-1-22 17: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本来就是类似谷歌眼镜啊,只不过是双眼罢了
这东西的交互方式比谷歌眼镜多,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谷歌眼镜已经是很着眼于现实技术了,而这个就洗洗睡吧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5-1-22 17:28 发表
natal的技术演示呢?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5-1-22 17:37 发表
外媒评测体验一大把,来谈谈为什么做不到?
原帖由 @hanzo 于 2015-1-22 17:37 发表
那也是个技术demo而不是游戏啊,给观众看的是互动方式,没有到可以倒水玩鸭子的程度哦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5-1-22 17: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媒体测评是在微软设置的严格可控的环境下做到的,而且是很简单的demo,离概念演示差太多
最简单的一点,怎么辨别现实物体运动和位置,你看看kinect2这么一大坨都不行,更不要说是 ...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5-1-22 17:44 发表
上面自带一圈sensor外加专用处理器啊。。我觉得我们都没体验过就别那么快下结论,如果1000刀以下等可以买了我第一时间入手评测。
http://www.theverge.com/2015/1/2 ... handsonexperience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5-1-22 17: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Then it's demo time. You can't touch anything, but you can look and point a little circle at objects on it by moving your head around. You learn how a "glance" is just ...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5-1-22 17:48 发表
多看几篇吧,wired的:
Over the next couple of hours, I play a game where a character jumps around a real room, collecting coins sprinkled atop a sofa and bouncing off springs placed on the floor. I sculpt a virtual toy (a fluorescentgreen snowman) that I can then produce with a 3D printer. I collaborate with a motorcycle designer Skyping in from Spain to paint a threedimensional fender atop a physical prototype. I traverse the surface of Mars with a NASA scientist.
But it’s a much more mundane task that really gives me a sense of Project HoloLens’ potential: fixing a light switch. Kipman places the headset on me, and points me toward a 3inchwide hole in the wall with wires jutting out of it and a nearby sideboard topped with unfamiliar tools. (As is perhaps obvious, I’m no electrician.) An engineer pops up on my screen, Skyping in from another room, and introduces himself. He can see exactly what I’m seeing. He draws a holographic circle around a voltage tester atop the sideboard. Then he walks m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installing the switch, coaching me and sketching quick holographic arrows and diagrams that glow on the wall in front of me. Five minutes later, I flip a switch and the living room light turns on.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5-1-22 17:5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你有什么理解能力啊?真是笑话
你贴出来的东西自己看得懂吗?比如教你怎么修开关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5-1-22 17:55 发表
我看不懂英文啊,都是看图片瞎猜的,满意了嘛?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5-1-22 17: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不是看不懂英文 ,是知道英文,但是不懂说了什么而已
比如那个修开关的例子,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演示吗?全程中,你没有参与到任何ar的交互,你要是有个带触摸屏幕的显示屏,就能实 ...
原帖由 雾影雷藏 于 2015-1-22 18:26 发表
要相信微软,不成熟不怕,完善的过程也不是无法接受
买了kinect的用户们不要失望、不要怕,继续支持,总有一天会实现人工智能。
微软的夸张那能叫夸张吗?那叫技术的魅力。
要知道,只有索尼和任天堂才会吹牛。 ...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5-1-22 18:01 发表
这个是远程协助的例子,你觉得没有意义,但是很多行业都会需要。
你可以看看官方宣传视频2:15秒的内容参考下。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5-1-22 18:5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ubia Z7 Mini
我说的没意义,是这个展示没有体现出设备的意义,明明用显示器更好的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5-1-22 19:00 发表
用显示器(手机):停下手边工作,拿出手机拍张照,传给别人,打个电话表述下碰到的问题,别人在上面批注后发到你手机,你收到图片后对比下实物继续干活
hololens:别人直接能在你看到的实景上批注,实时表述解决方案,你实时看到,手都不用离开正在干的活。
对比下区别。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5-1-22 19:04 发表
你需要4只手
原帖由 qyhok 于 2015-1-22 21:16 发表
现在不成熟也没关系,微软能用钱把它砸熟,另外这个比GOOGLE GLASS拉风一点,我出门会选择微软眼镜。另外,用这个眼镜结合实景玩CS,COD类游戏会十分过瘾,想像一下在小区里一帮成年人兴奋地拿手比着枪相互突突突...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