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3 15:28 发表
那就是空气净化器少了根本不够用!!!!!!开窗后,空气净化器就是渣! 尤其是如果朝向是北方,那就更严重! 只能开小窗口通风。 我用小净化器夏普w200,能够通过50分钟狂吹,将一个小卧室的pm2.5 降到20多, ...
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3 15:37 发表
当然要开窗,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不能开窗,但还是要呼吸,不能co2 过量 空气流通很快的,远处开一个小口子就够全家呼吸了:D
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3 20:32 发表
你们几个是不是没看懂我说什么啊????我是开了窗,又不是在所有房间都开窗。主要的房间都没开窗。几个净化器在工作。就在一个很偏的房里开了个窗户。既保证一定的流动。又能净化空气。实际用起来效果很好。要是在完全关闭门窗的情况下用起来,测试效果当然好,但有什么用?
原帖由 @尚未登录 于 2015-12-23 18:03 发表
早在朱丽倩怀孕之时,刘天王便花费千万买隐蔽豪宅,让朱丽倩和宝宝有个舒适的窝。孩子出生后,但凡外出都有保镖保护,最近还有报道称,夫妇俩不仅在家中设置14部空气清新机让爱女呼吸上干净空气,还要幼儿园为爱女开绿灯防止其他家长偷拍,生病也很少去医院,要医生上门服务,对爱女实行全天候严苛保护。
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3 20:32 发表
你们几个是不是没看懂我说什么啊????我是开了窗,又不是在所有房间都开窗。主要的房间都没开窗。几个净化器在工作。就在一个很偏的房里开了个窗户。既保证一定的流动。又能净化空气。实际用起来效果很好。要是在完全关闭门窗的情况下用起来,测试效果当然好,但有什么用?
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3 20:54 发表
完全没流动不怕缺氧二氧化碳过高?
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3 21:04 发表
我认为开一扇偏房的窗户+几个空气净化器一起运作,是没有条件用新风系统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了。pm2.5的值我也降下来了,不知道这些人在喷什么?![]()
原帖由 @lysine 于 2015-12-23 16:16 发表
有安慰剂作用就行,坛里不就很多放个屁看到指示灯变色立刻满心欢喜的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5-12-24 12:19 发表
你们吵空气净化器我是不参与了,我没做过净化器,但是做过净化器上的控制器和远程软件,所以净化器本身我就不评价了
关于pm2.5的测试仪,市面上从几十块到几千块的,我们都测试过,结论就两个字:忽悠
几千块的 ...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5-12-24 12:19 发表
你们吵空气净化器我是不参与了,我没做过净化器,但是做过净化器上的控制器和远程软件,所以净化器本身我就不评价了
关于pm2.5的测试仪,市面上从几十块到几千块的,我们都测试过,结论就两个字:忽悠
几千块的 ...
原帖由 china_ktv 于 2015-12-24 13:18 发表
身为业内,我告诉你们
环保局公布的数值是采用BETA射线或者震荡天平测出的,仪器都要几十万一台,而且测的都是十几米左右高度的PM2.5浓度值,你拿一个光散射的玩具站在地面测,结果当然不一样
即使这样,环保局公布 ...
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3 20:54 发表
完全没流动不怕缺氧二氧化碳过高?
原帖由 lazybone 于 2015-12-24 14:06 发表
液内的同志,什么叫全是忽悠啊 我测汉王霾表(激光式)是可以迅速从几百(户外)到10几的(净化过的位置)
哪有你说的到了干净的位置还半天降不下来的![]()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5-12-24 15:08 发表
我不是液内,做测量仪才能叫业内啊,我只是使用,跟普通消费者没有区别
测量值不降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那个仪器里面不带风扇,导致气流不稳,因为光散射传感器说白了是个计数器,计算一下单位时间里通过的颗粒数, ...
原帖由 china_ktv 于 2015-12-24 15:02 发表
一倍多一点点?你指的是多一倍的一点点吧?一倍多一点点就是差不多的意思。表述不同,意思差别很大。
那可能只是碰巧。官方数据都是用切割头切割PM2.5颗粒(将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进行分离,分离出一定比例的粒 ...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5-12-24 15:08 发表
我不是液内,做测量仪才能叫业内啊,我只是使用,跟普通消费者没有区别
测量值不降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那个仪器里面不带风扇,导致气流不稳,因为光散射传感器说白了是个计数器,计算一下单位时间里通过的颗粒数,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