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权利的游戏比三国演义如何? [打印本页]

作者: voxvox    时间: 2016-6-21 21:06     标题: 权利的游戏比三国演义如何?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三国也算咱们中国的权利的游戏了吧,大家怎么看呢?
作者: 得过且过    时间: 2016-6-21 21: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魅蓝
三国演义基本是没魔了,的卢那一跃和孔明续命算一点点的小法术?
作者: voxvox    时间: 2016-6-21 21: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本来权利的游戏也是低魔啊
作者: 星之尘    时间: 2016-6-21 21:18

就大场面来说,80W大军的赤壁之战,对S6E9的8000人大战,这就是差距,冰火始终太小气
作者: KIREEK    时间: 2016-6-21 21:20

冰火跟三国比不了,价值观不一样。
作者: xxxpso    时间: 2016-6-21 21:24

TM死个人 复活看看
作者: voxvox    时间: 2016-6-21 21: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赤壁应该跟龙妈火烧船队比,不过权利的游戏打仗更刀刀到肉,更真实一些
作者: vice2015    时间: 2016-6-21 22:09

权利游戏有奶子,群里玩游戏赢
作者: raica    时间: 2016-6-21 23:11

不是说冰火是村长大战吗
作者: 钟欣潼    时间: 2016-6-21 23:16

权力的游戏更像诸侯争霸时期吧。后期刘备是王道象征,作者倾向太明显。
作者: fhqwb    时间: 2016-6-22 00: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权力赢在后期制作,三国需要重新包装了
作者: 山楂冰    时间: 2016-6-22 02:19

三国人物不饱满,比较脸谱化,描述也太少。不过各人的志向,友情,爱情,亲情,背叛绝对可以一书。
做个 龙神三国志吧。吞食天地就有龙神女儿天选的故事。
作者: joker23    时间: 2016-6-22 07:36

三国演义年代太久了,人物塑造都是脸谱化的典型形象,现在文艺作品塑造人物更立体
作者: squallySP    时间: 2016-6-22 08: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锤子 T1 4G
前几天看到一个文章,是一个老外读三国的体会。

他从未读过三国,也不知道刘关张的故事,对败走麦城也从来没听过。看到关羽在小路上遭伏被擒,还以为是作者给主角出的又一个难题,一定有办法化解的。结果下一页关羽就被斩了,这哥们直接崩溃了~

三国杀起人来可比冰火狠多了~
作者: squallySP    时间: 2016-6-22 08: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锤子 T1 4G
转过来
===========

外国人读《三国演义》关羽之死

这是一篇外国人写他读到关羽之死时的感受:http://kongming.net/novel/writings/blanning/death_of_greatness.php
很长,很生动,开始非常想笑,到后面几乎要掉泪。这是一个从来没被“剧透”过的人,对于孙权和吕蒙的布置,他不屑一顾:“你们怎么可能打败关羽?” 直到关羽败走麦城、乃至后面被伏兵包围时,他都还觉得这会是一场绝地反击,关羽会提刀跃起,杀出重围。“想什么呢?就凭你们还想抓住或杀死无敌的关羽?”然而罗贯中立刻就宣告了关羽的死亡。他扔了书,开始发抖,甚至冲到屋外的夜雨里,哆嗦着抽烟,头脑一片空白,绝望,茫然,继而开始思考人生和各种形而上的历史命题。
“He’s in books, movies, and video games; but none of it matters. His life was washed away, leaving me feeling empty.” 这应该也是我们中的许多人第一次读完走麦城和五丈原后的感受吧……只不过对外国人来说,他没有任何由其他渠道得来的哪怕模糊信息,他甚至不会知道最后是魏灭了蜀,而纯然按照小说的逻辑,此时由高峰突转及下的衰落,随后接踵而来的关羽、张飞和刘备的死亡……他们应该觉得罗贯中比乔治·马丁更可怕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16-6-22 08:53

引用:
原帖由 squallySP 于 2016-6-22 08: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锤子 T1 4G
前几天看到一个文章,是一个老外读三国的体会。

他从未读过三国,也不知道刘关张的故事,对败走麦城也从来没听过。看到关羽在小路上遭伏被擒,还以为是作者给主角出的又一个 ...
三国有个高的地方就是虽然倾向明确,洗地无数,在很多历史小细节上也改动很多,但没有改历史大势和结果

否则就是《薛刚反唐》、《X家将》之类的YY文学
作者: jimtao    时间: 2016-6-22 09: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都是各种阴谋诡计各种背信弃义,区别就是这在权利游戏是恶,而在三国演义是计是智商问题
作者: tjt1983    时间: 2016-6-22 09:34

实话实说,可能要得罪些死忠。
从大约10年前开始补、追冰与火之歌小说(电视剧也看,但总体上还是自认为小说党),从一开始的惊艳、惊喜、爱不释手
到现在前五卷反复读过几遍,综合评价一直都在下调
书中的政治、军事演进,宫廷斗争,客观衡量格局不是很高,很多构思局部的、阶段性的看非常精巧,但其实拉开整体看,并不高明
要说能超越三国演义,我觉得太过了

现在给我的感觉,冰火的最大看点、优点已经不是故事的整体走向以及所传达历史观、价值观(因为已经没有了期待),而是作者极为精湛的局部情节和人物描写,这点老马丁确实太厉害,读他的文字片段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16-6-22 09: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冰火难能可贵在是原创剧情,虽然借鉴了很多历史史实。三国演义基本上就是记录历史,改编美化/丑化一下。
作者: 忠肝义胆卡普空    时间: 2016-6-22 10:10

冰与火说到底还是讲的正统论,POV主角大多下场不好,仔细一看都是些背弃坦格里安家的忤逆之徒,但反观龙家两大正统那主角光环开得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说白了你七国并起也好,五王争霸也好,异鬼侵世也好,最后天下太平还是要靠龙家。

而三国演义讲的是天命论,全书拼命得拔高刘备一伙不过是想说明天命不可违:你刘备王室正统天下至仁怎么样,最后还不是只能偏安西南一隅;你诸葛亮计谋无双怎么样,上方谷一把火还不是烧不死司马懿;包括全书第一雄才的曹操,最后他曹氏一族还是逃不掉他梦中的“三马食槽”。归到底,三国演义想说得就是全书最后四句话: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作者: jimtao    时间: 2016-6-22 10:31

三国的最大的硬伤是三观不正
作者: cnmbanzhu    时间: 2016-6-22 12:44

老三国演义演员太少,一人饰多角,魏国吴国好多大将无存在感。
作者: kara    时间: 2016-6-22 12:59

三国毕竟是基于历史的小说,年代跨度长,基本都在写大事件。

冰火虽说有玫瑰战争的影子(别人的说法,我不懂),但相对来说格局小多了,也更生活化了。你看三国里哪有那么多描述吃的报菜名情节?
作者: sensui    时间: 2016-6-22 13:10

区别是一个已经完结一个未完结,一个是古代作品一个是现代作品。
只要冰与火保持之前的水准,和魔戒地位并列无疑。

三国演义胜于冰与火之处在于“生活不比歌谣”的历史基础;冰与火胜于三国演义在于现在进行时。

至于村长大战这种说法,我觉得还是等中国成为货真价实的超级大国或者中人希以后再提不迟。

[ 本帖最后由 sensui 于 2016-6-22 13:19 编辑 ]
作者: revenge2    时间: 2016-6-22 18: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Pro 5
古代死的人多我觉得不能作为划胖点,毕竟人口多啊
作者: jiayujia    时间: 2016-6-22 21:48

我也一直感觉就是国外版的三国,区别就是架空的大陆……
作者: jiayujia    时间: 2016-6-22 21:48

我靠,原来楼主是……
作者: sgugu    时间: 2016-6-23 08:21

这个很简单,让马丁老爷看完三国演义,然后按pov的形式来改写就知道了,当然不能在本国发行,必须是翻译后大家通过小渠道偷偷传阅。
作者: 蓝蓝的天    时间: 2016-6-23 09:05

那个老外看完诸葛亮死了不是都要发疯了么,这之后马上就接着张飞和刘备啊
作者: 香蕉一号    时间: 2016-6-23 09: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引用:
原帖由 @jimtao  于 2016-6-22 10:31 发表
三国的最大的硬伤是三观不正
那个年代命都随时保不住,你这要求太高。
作者: 鬼冢英吉    时间: 2016-6-23 09: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主要还是写作方式的问题



-,-




《冰火演义》卷三第五十一回

设奸谋佛雷弑狼主 走孪城猎狗护遗孤

(前略)……人报孪河城有使至,狼主教唤入。罗索.佛雷入拜。狼主曰: “不知老君侯示意如何?”罗索曰:“家父欲与君王修好,议将小妹萝丝琳配国舅。特使某来说亲。”狼主大喜,问凯特琳曰:“母意若何?”凯特琳曰:“得与孪河城重修旧好,艾德慕岂有不从?”狼主大喜曰:“吾昨夜梦红云披身,今果得喜讯!”便命心腹将琼恩.安柏、黛西.莫尔蒙、文德尔.曼德勒、唐纳.洛克领北军三千五百人,雷纳德.维斯特林任掌旗官,与凯特琳陪同艾德慕.徒利,即日排驾赴孪河城迎亲。

行不到十里,灰风咆哮如雷,嘶喊哭号。狼主掣住灰风,问左右曰:“灰风癫狂不止,其兆若何?”罗索近曰:“此狂狼之吠。乃因我两家修盟,兵锋大盛,以助狼性之故耳。”狼主信其言,遂不疑。当晚就地歇宿,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才良子,死河间!长城下,坠马前!”歌声悲切。狼主问罗索曰:“童谣主何吉凶?”罗索曰:“此兰尼斯特灭,史塔克兴之意。”

狼主进孪河城,瓦德.佛雷率兵将迎谒于道,狼主下马与瓦德携手入厅。席间酒水川流,一时宾主尽欢。艾德慕见萝丝琳貌美,喜不自胜。酒过三巡,众人乃送艾德慕入后厅洞房。狼主大悦,正欲与瓦德商议进军事宜,忽闻悲怆之声,阶下乐师不知何时奏起‘卡斯特梅之雨季’,曲调苍凉。正自皱眉,忽一箭正中前胸,又一箭中左股,狼主跌俯在地。凯特琳大惊,正欲问时,席上佛雷家兵皆取出刀刃,一时间北国兵将皆丧敌手,小琼恩、文德尔、黛西等人,纷纷为乱刃分尸。

凯特琳持短匕抵住铃铛响,大呼曰:“瓦德公!且住!且住!以怨报怨,我无怨矣!但求放我嫡子生路!起誓于新旧诸神前,此后北国绝不加兵于河间地!”瓦德冷笑不答。卢斯.波顿趋前,对狼主曰:“余代詹姆.兰尼斯特问候君王驾前。”随手一剑,刺入狼主心口。凯特琳惊怒交加,割断铃铛响咽喉,乃为旁人所杀。

是夜,佛雷尽屠北国兵,悲鸣响彻三十里不息。……(后略)



-------------------------------------------------------------



《黎明与黄昏之歌》
-
Chapter 9 — 董白
-
鼓声咚、咚、咚,敲的她头昏脑涨。

董白觉得自己有好久没见过爷爷了,郿坞厚重的城墙将她层层保护起来,却隔离了陇西苍凉的风与大宛马的嘶鸣。这都是她最喜爱的。

董卓是三天前离开的,临走前他爱抚着董白的额头,亲昵地许诺下次回家将加封她做公主。她其实不需要这种承诺。一年前的那天,爷爷知道她的病无法医治,只能做一辈子哑巴。愤怒的董卓毁坏了大殿内所有的器物,并处死了带来这坏消息的使者。整整一个月,他都处于狂躁的情绪中,辱骂殴打身边的所有人。没人知道,夜晚时他会轻轻抚摸董白的额头,流着泪,哽咽着哄她入睡。

她已经不记得父亲董累了,他去世的太早,甚至没在董白记忆的池水中留下一丝涟漪的波纹。她记得最多的,只有爷爷沟堑纵横的脸,一道巨大的伤疤自颧骨至下颚,削去了他左脸的肌肉,令董卓的相貌异常狰狞。但当泪水铺满那张脸时,曲折的泪痕又令人格外心碎。六岁时爷爷曾抱着她骑马,横穿陇西深入羌地,就为了拜访一位据说能治哑病的羌医。

那时他们经常听到坏消息,董卓只是用洪亮的大笑宽慰自己,并保证天下总会有更好的医师能医治她。那时候爷爷从来没哭过。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进洛阳后……成为太师的爷爷第一次哭了,虽然他已经找到了天下最好的医师。其实会说话也不是那么重要。董白想。

聒噪的鼓乐继续进行着拙劣地表演,董白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用如此噪杂的方式表达喜庆。董卓离开了三天,整座郿坞也在狂欢中渡过了三天,所有人都在唱歌欢呼,并攀比太师临行前的许诺。只有九十多岁的太奶奶一直端坐在居室中,宁静地等待着什么。“天运有常,陇西人要信天。”她说。

“吕布回来了!”城墙上传来一声狂喜地呼喊,那是董璜的声音。董白有点怕这个叔叔,爷爷看不到的地方,他总会狠狠地瞪视她,并许多次将她从台阶上推落。谁都知道,她是个哑巴。但除了董白,他对其他人总是很和蔼,似乎所有人都喜欢他。“没关系的,叔叔只是羡慕我。如果爷爷更喜欢叔叔,我可能也会这样。”但这想法她只能在心里念着。

“奉先!太师……太师已经受禅了吗?”董璜的声音颤抖着,他脸上的肌肉也在颤动。吕布没有回答他,只是把一个东西扔在了地上。

那是颗头颅,一道巨大的伤疤自颧骨至下颚,削去了左脸的肌肉,异常狰狞。现在却扔在地上,脖颈断口处的血已经干了。

之后再没任何问答,董璜是第一个被杀死的,吕布砍下了他惊愕的脑袋。原本充满狂欢声的郿坞一瞬间就被嘶喊与悲鸣掩盖了,吕布的人马冲进了宫殿,灯笼、酒坛、茶花、香炉,四处横飞,无尽的掺杂着血红色的酒水流满厅堂的地板。

羽箭射倒了几位族兄,皇甫嵩捉住了董旻,将他拖到宫门口,用弓弦绞死。爷爷的几名亲随在反抗,他们一起朝吕布冲锋,期望能制服他,却被四面八方冲来的并州人开膛剖肚。一个她记不得名字的小奶奶——好像是爷爷上个月新娶来的——幸运地逃到了后门,大门打开,外面是李肃和他齐整的部队。

“我们有救了!”当时郿坞里的人是这样想的。随后李肃就抓着那位小奶奶的头发,割断了她的喉咙。“真可怜,”董白想“她只比我大四岁吧?”

爷爷就躺在几尺之外,董白尽量不引人注意地爬过去。她将爷爷的头抱在怀里,抚摸着那张脸的伤疤与每一道皱纹。“爷爷,你还会哭么?”董白将额头抵在爷爷的脸上,在心里问着。

“我听说你是董累和胡姬生的,肤如羊脂,所以名白,是真的么?”董白没有抬头,也不想知道问这话的是谁。她只觉得身子很沉,想抱着爷爷的头沉进地下去,再也不起来。嘴里有血的味道,那也许是她自己的血,虽然说不出话,但她还是本能地咬着嘴唇。似乎怕心里的悲痛泄露出来。

哧啦一声,问话的人撕破了她的衣衫,露出后背一片洁白胜雪的肌肤。施暴者发出啧啧地赞叹,俯下身在她的后背舔舐着。一阵疼痛,那个人咬住了她的肩膀,饿狼一样的咬噬,鲜血流满董白胸前。施暴者拔出一把小刀,在董白后背留下一道道伤口。饿狼在撕咬她,要抓烂她的皮肤,将她撕碎,啃食她的血肉。

董白抱着爷爷的头颅,盯着他宁静的脸。也许我们可以回到陇西,再回到那些骑在大宛马上,与呼啸的风耳鬓厮磨的日子。昏黄的傍晚时会响起爷爷雄壮嘹亮的胡歌。

最后是一把匕首贯穿了董白的心口,她发出了在这个世界第一声也是最后一声的大喊。



-------------------------------------------------------------




《三国演义》写历史大局中的命运,《冰火》写人物搅动的纷争。
两者的残酷是不一样的。Q,Q
编辑于 2014-02-16
作者保留权利
作者: 鬼冢英吉    时间: 2016-6-23 09: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仅从“给读者的感受”这一点出发,我觉得冰火比三国更让人感到“残酷”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写作方式
冰火和三国的写作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视角“和”悬念“。

三国演义的写作方式像是铺开一个大的沙盘,然后以上帝视角把各个部分的故事讲给你听,这种视角统一的横向铺开,实际上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纪传体历史的写作手法,在三国成书的年代这似乎是最成熟最先进的写作手法,可以最大化地展现故事内容,但是文学经过快两千年的发展之后,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作家们都已经有了更多更吸引人的写作手法。

比如冰火中采用的POV式的视角方式,这其实是带着很浓重的DND群体创作风格,在这种方式中,读者并不是上帝视角,在某一章中,我们只能通过本章主角有限的视野来观察这个世界。所以从严格地来说,三国是全知视角,而冰火是不断变化的内视角,而众所周知内视角的最大特色是可以进行大量的主观心理描写,这就是残酷感的第一个来源:所谓残酷,就是内心美好的愿望被冰冷现实撕碎的感觉,冰火用内视角POV更好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三国一方面必须服从全知视角不能太多描写心理活动的规则,另一方面秉承了中国史官那种心中不管多热,笔下总是很冷的写作风格,所以没法更好地表现。

因此,我认为残酷感来源于写作手法,而绝对不是故事本身的原因,你说刘备用了一辈子追求的梦想,所拥有的一切:兄弟、领土和军队,就在那一年一下子灰飞烟灭了,他会不觉得残酷?徐庶和庞统,两个本来可以在群星中闪光的智将,一个就这么让余生都行尸走肉地度过,另一个生命戛然而止,他会不觉得残酷?孙权明明知道他是家族中最不适合做领袖的人,可是牛逼的父亲死了更牛逼的大哥又死了,他会不觉得残酷?吕布的命运残酷么?贾诩的呢?郭嘉(喵的我最喜欢他了!)的呢?马谡的呢?姜维的呢?

他们所遭遇的残酷,或许远远超过史塔克们,只是没有被表现出来而已。诚然,人一辈子的悲欢离合,冰雪与烈火之歌,最后不过是在史书上留下的寥寥几句。这,才是真的残酷。

另一种差别,在于”悬念“的营造。在三国成书的年代,全世界的写手都不太知道悬念怎么玩,但是马丁叔可算是玩悬念的集大成者了,这种差别有时候是能够决定作品的质量与受欢迎程度的。
马丁叔和其他所有悬念大师的故事展开方式,都是一定要让读者想象不到故事的走向,或者不给读者足够的信息让其能推断出故事的走向,第一人称、POV都是营造悬念的工具,和故事本身一起将读者的感情推向大起大落。
而三国的作者像写史书一样,谁在玩阴谋谁在玩阳谋谁在搞小动作谁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骗谁,都从一开始就告诉你,生怕你看到结局了去怪罪作者没提前交待清楚,你说这悬念还怎么玩!若有人要投降,一定先说他商议投降,然后再出正式投降敌方的镜头。若有人要攻打别人,一定先写半章原因,绝对不会突然就兵临城下了(我记得只有吕布打徐州算是什么铺垫都没做的)。至于故事中最牛逼的谋略,空城计也好,赤壁之战也好,草船借箭也好,都特么是从第一分钟开始,凶手、凶器、动机、手法都摊给你了,生怕读者智商不够,没法理解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好吧,那个年代的读者可能智商确实不够)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赤壁,如果就不说别人,就用曹操的POV来写,胸怀天下,大军统率,一路披荆斩棘,准备在赤壁血洗世仇,结果碰上以为是敌人的,有可能第二天就投降了,碰上看起来是朋友的,其实是卧底过来出馊主意的,本来是碾压的战役,却经常被不明来路的船队在大雾的天气里面骚扰,箭都快不够用了,终于自己的威压起了作用,黄盖来投降了!那天晚上被证明是一场噩梦,怎么就刮起来东风了,怎么就烧着了,怎么就一烧一大片了,我操我们是历史小说不是奇幻小说啊!逃吧,却落在关羽手上了,这白眼狼,怎么对他好都没有用,一个切我100个都没有问题,妈的,真绝望……关羽轻轻地说:你走吧。我百感交集地离开了这片赤壁。
悬念出来了有木有!残酷感出来了有木有!
看,这只是写作手法的不同而已。

二、社会风气
三国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离诸子百家的时代并不远,并且被魏晋的风流才子们誉为英雄时代。而冰火虽然是架空,但是由于有很浓重的DND风格,历史社会背景基本上是西欧中世纪到启蒙时代中间这一段的。
这两种社会背景的人文气息是完全不同的,这造成了三国里面阳谋多,冰火里面阴谋多。
所谓阳谋,就是天下都知道我要搞你,你别管我用什么方式,我只和我的谋士们商量,就不告诉你,但是你知道我要搞你,我最后还是搞死你了。
所谓阴谋,就是我要搞你,但是我谁也不告诉,假装我是来帮你的,啊呀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啊我帮你脱吧……(一刀捅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吧哈哈哈哈哈哈我终于报仇了……

对三国来说,即使我们抛弃写作手法上的不同,阳谋远远多于阴谋也是读者觉得残酷感不够的一个原因。在三国的世界里面,联盟总是脆弱的,诸侯总是对立的,说爱你就一生一世,说搞你就一定搞到死,因为大家都比较耿直,而且社会风气就是,一旦有利益冲突,就没有共同进退的可能,不是你杀死我就是我杀死你。
当然三国也不是完全没有阴谋的,貂蝉就是阴谋,刘备攻占成都也是阴谋,庞统的铁索连环其实也能算是阴谋了……看到这里大家发现了没有,阴谋都是好人用来对付坏人的,当然没有残酷感了……

而对于冰火来说,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的非黑即白。要么说西方人虚伪呢,哪怕是仇敌,到人家做客也要享受”宾客的神圣权利“,就算今天我要砍你,但是明天我把孩子送给你当人质,我再娶你一个女儿,我又是你忠心的封臣了……和那些奇怪物种比起来,冰火中的各个家族,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各怀鬼胎却又不好撕破脸皮,你永远都不知道对面的是朋友还是敌人,于是也就不能用阳谋,只好用阴谋了,毕竟背后捅刀子最方便嘛。

说穿了,世仇之间怎么打的头破血流都不残酷,但是表面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背后绞尽脑汁要搞死对方,才残酷。三国的英雄史诗其实不残酷,而后期晋朝开国时候司马家那点事才残酷。

就到这里吧,我也不知道这个话题还能怎么延展,因为只从残酷感出发好像能说的不多,三国和冰火的比较真是一个好题目,谢谢提问者。
编辑于 2014-02-16
作者保留权利
作者: voxvox    时间: 2016-6-23 14: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原来知乎早讨论过了啊…答案真牛逼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