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经验交流] 讲真,酱油那i-SAFETY还真是有用 [打印本页]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7-6-4 13:16     标题: 讲真,酱油那i-SAFETY还真是有用

GF开车新手,跟前车较近,然后前车突然急刹,GF还没有来得及反应,AEB系统先帮刹了一脚,避免了追尾,市区里最常见的事故就是这种了。原来以为只是玩具系统,没有太在意,实际的确是超乎想象,我自己也故意试过几次,AEB都能识别报警(到一定距离先报警 然后刹车 我没有给系统刹车机会就人工先急刹了)。然后车道偏航预警,变道辅助,后车预警都非常灵敏,还是很可靠的,靠摄像头能达到这个水平也很好了,成本低,实用。
作者: 朱爷吉祥    时间: 2017-6-4 13:31

总觉得日本人玩摄像头玩得溜

斯巴鲁也是摄像头的eyesight

大法的vr都是用摄像头解决
作者: zengxx1986    时间: 2017-6-4 14: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撞飞主持人的好像就是日产,稳定性堪忧。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7-6-4 14: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zengxx1986  于 2017-6-4 14:45 发表
撞飞主持人的好像就是日产,稳定性堪忧。
识别人不敢试,识别车晚上白天都试过,都没有任何问题
作者: AndMe    时间: 2017-6-4 15: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英菲尼迪q50上那套东西只能识别金属,对非金属无效
一般摄像头是用来监测车道的,对前车使用毫米波雷达

我对这个自动驾驶做过一点功课...
作者: alleni3    时间: 2017-6-4 19: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7-6-4 15:10 发表
英菲尼迪q50上那套东西只能识别金属,对非金属无效
一般摄像头是用来监测车道的,对前车使用毫米波雷达

我对这个自动驾驶做过一点功课...
金属的都是10年前的雷达技术了,现在都是摄像头,金属和人都能识别,就是偶尔识别不了会撞到一下人
作者: lancherliu    时间: 2017-6-4 19: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顶配酱油才有这套东西?
作者: dfg1101    时间: 2017-6-4 19: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能预警还是不错的
作者: AndMe    时间: 2017-6-4 21: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lleni3  于 2017-6-4 19:07 发表
金属的都是10年前的雷达技术了,现在都是摄像头,金属和人都能识别,就是偶尔识别不了会撞到一下人
你功课做的太少
有测试过,唯独英菲尼迪fail了,系统不认硬版纸假车,没有报警直接撞上去了,但是真车测试的时候刹停了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7-6-4 22:25

引用:
原帖由 dfg1101 于 2017-6-4 19: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能预警还是不错的
预警只是基础功能,是可以自动刹车的
作者: alleni3    时间: 2017-6-5 05:42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7-6-4 21: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功课做的太少
有测试过,唯独英菲尼迪fail了,系统不认硬版纸假车,没有报警直接撞上去了,但是真车测试的时候刹停了
VOLVO 真车没刹停撞到人的视频网上也有的
作者: AndMe    时间: 2017-6-5 06: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lleni3  于 2017-6-5 05:42 发表
VOLVO 真车没刹停撞到人的视频网上也有的
测试的目的是条件重复性,不是偶发性
特斯拉卖了10万辆,全球消费者开了几年,并不会因为个位数的无法识别事故,证明其自动驾驶系统的不可靠
作者: kamuiyay    时间: 2017-6-5 12:48

引用:
原帖由 朱爷吉祥 于 2017-6-4 13:31 发表
总觉得日本人玩摄像头玩得溜

斯巴鲁也是摄像头的eyesight

大法的vr都是用摄像头解决
摄像头玩的最好的还是mobileye
单目摄像头的鼻祖,效果也是牛的一比
作者: alleni3    时间: 2017-6-5 16:22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7-6-5 06:0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测试的目的是条件重复性,不是偶发性
特斯拉卖了10万辆,全球消费者开了几年,并不会因为个位数的无法识别事故,证明其自动驾驶系统的不可靠
全球消费者开了几年不全是自动驾驶的,多数特斯拉车主根本不敢用自动驾驶功能。有一个胆大在高速敢用的,去年上新闻了。如果是按照辅助驾驶来统计,那么现在很多非特斯拉品牌很多都有ACC和自主刹车系统还有航道系统,自动驾驶现在才做过几次试验
作者: AndMe    时间: 2017-6-5 17: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lleni3  于 2017-6-5 16:22 发表
全球消费者开了几年不全是自动驾驶的,多数特斯拉车主根本不敢用自动驾驶功能。有一个胆大在高速敢用的,去年上新闻了。如果是按照辅助驾驶来统计,那么现在很多非特斯拉品牌很多都有ACC和自主刹车系统还有航道系统,自动驾驶现在才做过几次试验
很多时候名称是相同的,最终效果是不同的
采用了不同供应商的类似方案,只是特斯拉是激进派
无论国内国外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比较测试,你关注的话就知道了
作者: alleni3    时间: 2017-6-5 20: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AndMe  于 2017-6-5 17:10 发表
很多时候名称是相同的,最终效果是不同的
采用了不同供应商的类似方案,只是特斯拉是激进派
无论国内国外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比较测试,你关注的话就知道了
反正我是自己不敢拿自己做实验,他们愿意用机器人实验的我也不反对,如果真是自动驾驶了,那我干嘛不打车呢?自己开有自己开的乐趣
作者: AndMe    时间: 2017-6-6 03: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lleni3  于 2017-6-5 20:17 发表
反正我是自己不敢拿自己做实验,他们愿意用机器人实验的我也不反对,如果真是自动驾驶了,那我干嘛不打车呢?自己开有自己开的乐趣
自动开和自己开并不矛盾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