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无透] 《敦刻尔克》让我想起《党同伐异》 [打印本页]

作者: sakerping    时间: 2017-9-5 09:35     标题: 《敦刻尔克》让我想起《党同伐异》

这片子让我想起来大卫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不是说诺兰的水平就多么高,而是他拍这种历史大场面的话他的心气或者初衷或者思路应该是要拍成大卫格里菲斯那种的,哪怕拍的不好也要去拙劣的模仿,何况看结果来说并不拙劣,只是题材没有《党同伐异》那么宏大。当然就算诺兰重拍《党同伐异》估计也没那个水平驾驭。

今天回想看《党同伐异》的感觉,有点像今天玩FC上的游戏。就比如在现在手机游戏都3D大作的时代,忽然玩一下FC重装机兵,然后感慨,我操,几百KB的画面这么简陋的游戏居然内容这么丰富而且很多思路或设计理念都是超越当时时代的。今天硬件软件水平都高很多了,反而真正的大作极少看见了,当然和开发商有关,也和市场有关。

中国人对电影的理解,和中国人对汽车的理解有相同的地方,历史断代多于历史沿革。等80年代一开放,看的用的就都是世界上比较新的模式,开过桑塔纳就叫老司机懂车了。就比如一说商业电影,就是唯票房论,但在西方即使是唯票房论也和中国是不一样的思路和模式。中国就是有了票房就有一切,就说明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什么奖都是他的,只要赚钱了这人就怎么看怎么顺眼,不赚钱的就怎么看怎么碍眼。

想到《党同伐异》就去查了下百度百科,发现观众的反应还是和现在有点像。
引用:
1916年9月5日,《党同伐异》公映,评价却不如前一部《一个国家的诞生》,很多人看不懂新颖的剪辑风格,把故事情节都弄混了,于是批评格里菲斯离经叛道,多年后普多夫金也批评“(影片)太冗长沉闷,使人疲劳,因而把它的杰出效果抵消了大部分。”此外,由于影片发行时候美国国内狂热的好战精神在滋长(美国最终于次年四月对德宣战),人们觉得《党同伐异》鼓吹的和平倾向与战斗气质格格不入,反对这部影片的情绪开始高涨,后来在不少城市被查禁。所以最终,在经济上,《党同伐异》给格里菲斯带来巨大损失。

作者: clockworkjian    时间: 2017-9-5 09:42

重装机兵有4啊 还是可以的 可以去玩下
作者: holden    时间: 2017-9-5 09:48

谢谢推荐。
作者: wpang    时间: 2017-9-5 14: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党同伐异四个故事没有直接的情节联系
时时刻刻跟党同伐异在结构上更像
要说剪辑逻辑这个倒是 不过这点上基本所有电影都得感谢祖师爷的两部大片
作者: sakerping    时间: 2017-9-5 16:10

引用:
原帖由 wpang 于 2017-9-5 14: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党同伐异四个故事没有直接的情节联系
时时刻刻跟党同伐异在结构上更像
要说剪辑逻辑这个倒是 不过这点上基本所有电影都得感谢祖师爷的两部大片
要这么说其实云图比时时刻刻更像。
敦刻尔克让我感觉那么宏大,看来还是IMAX这种现代技术的功劳。
作者: sanzzo    时间: 2017-9-6 12:05

同意楼主的话,我虽然很喜欢诺兰,但敦刻尔克没有去看。这片子其实还是沾了不少现代技术的光。记得以前一部老片子伦敦上空的鹰就有一段关于敦刻尔克撤退的内容,拍的很到位(虽然篇幅不多)如果这段现在开拍并动用现代技术的话,想必也能拍的非常棒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