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转载)NS其实是根据当时社长岩田聪的想法所诞生出来的主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哭泣的大屌    时间: 2017-11-19 16:03     标题: (转载)NS其实是根据当时社长岩田聪的想法所诞生出来的主机

任天堂的宫本 茂在与 TIME 杂志的访谈中表示任天堂最新型主机「Nintendo Switch」其实是根据当时社长岩田 聪的想法所诞生出来的主机。

曾任职任天堂社长的岩田 聪。在经历 HAL 研究所社长一职后,正式进入任天堂公司并于 2002 年就职任天堂社长。在任职期间贩售过以「扩大游戏人口」做为号召的 Nintendo DS 以及 Wii 等主机,拥有能够建立起一个世代的实际成果。不仅出现在镁光灯前,除了身为经营者外也具备了身为开发者的一面,因此受到众多使用户的爱戴。但在 2015 年 7 月 11 日,岩田 聪社长因胆管癌去世。在众多使用户惋惜下,与世长辞。

在岩田社长过世约 1 年半后,任天堂正式于 2017 年 3 月发售新型主机「Nintendo Switch」。而宫本 茂也在此段访谈中表示岩田先生在 Nintendo Switch 的开发过程中佔有相当大的地位。




“在我与竹田先生及岩田先生会谈后做好了决定,开发的领导人交由岩田先生担任。他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思考 Nintendo Switch 的种种。 Nintendo Switch 能够到处带著走、网际网路的形成、与人互动享乐的想法,这些都是岩田先生最重视的要素。

岩田先生由于也是一名技术人员,因此在网际网路、伺服器或是在该如何製作出不侷限于特定事物的「有趣事物」时都会以技术人员的观点参与议论。这让我想起当时 Nintendo DS 要追加游览器的事情。随著网路服务的日益进化。「该如何导入游览器?以掌上型主机而言又该怎麽製作?」那段时间我与岩田先生就对于像这样的主题进行了诸多讨论。在主机硬体方面到底该如何取捨之间作出下定决心的决议。”

现在回想起来,在 2015 年 3 月当年岩田先生率先发表代号名为「NX」的概念主机。也就是说, NX 想必在更早以前就已经历长时间的开发时程。也代表了主机的基础部分溶入了属于岩田先生的巧思吧。此外,岩田先生也在第 75 期定期股东大会的疑问质询上提出「我们拥有著需以任天堂式的回答来公开 NX 的意志」。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7-11-19 16: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4
ns这种特性其他两家确实没法模仿,还能集中力量
作者: Sasa    时间: 2017-11-19 19: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显而易见,NS其实就是WiiU改良版
当初wiiU上市前大家都以为是现在NS这样
上市后才发现就是多个个带串流屏幕的傻逼手柄h最多能蹲坑,根本带不出门
现在NS只是WIIU的强化完成形态
作者: Entelecheia    时间: 2017-11-19 19:56

所以呢?岩田聪千古!?
作者: heven2004    时间: 2017-11-19 19: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wiiu时想法就已经成熟了。只是受制于技术限制暂时做不到而已。
作者: zvison    时间: 2017-11-19 20:06

葱哥!!!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16

wiiu主打的是非对称双屏,和ns没什么相似点

和ns最接近的是psp2000以后可以连电视的机型,当然normad也算...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9 20:22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20:16 发表
wiiu主打的是非对称双屏,和ns没什么相似点

和ns最接近的是psp2000以后可以连电视的机型,当然normad也算...
杠神这个岁数,大概不太清楚在上世纪最后十年的1994年,有个叫Super Game Boy的周边吧?

那时候杠神关心的是什么?牛奶的温度?

[attach]966512[/attach]

[ 本帖最后由 铁西瓜。 于 2017-11-19 20:23 编辑 ]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7-11-19 20: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4
wiiu给ns留下了很丰厚的遗产 赶快移植吧,都买一遍
作者: 古兰佐    时间: 2017-11-19 20: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ns其实还差一口气,如果可以无线无延迟直接投屏到电视机上那就彻底完美了。
作者: 蘑菇和跳!    时间: 2017-11-19 2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两种主机合二为一应该是任天堂早就想做的了,何况是掌机顺风顺水,家用机每况愈下的局面,肯定要想办法翻盘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32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7-11-19 20:22 发表


杠神这个岁数,大概不太清楚在上世纪最后十年的1994年,有个叫Super Game Boy的周边吧?

那时候杠神关心的是什么?牛奶的温度?

966512
supergameboy能让sfc玩gb的游戏,问题是gb,不能玩sfc的游戏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38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8:32 PM 发表

supergameboy能让sfc玩gb的游戏,问题是gb,不能玩sfc的游戏
哦,你是说只有能玩据置机游戏的掌机才算是NS的原始想法?“最接近”,是么?那PSP2000能玩PS2游戏不?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38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17-11-19 20:38 发表


哦,你是说只有能玩据置机游戏的掌机才算是NS的原始想法?是么?那PSP2000能玩PS2游戏不?
我说的意思就是一个在掌机和家用机模式下共享几乎所有软件的模式,psp2000接电视和移动中能玩到的游戏基本是相同的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43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8:38 PM 发表

我说的意思就是一个在掌机和家用机模式下共享几乎所有软件的模式,psp2000接电视和移动中能玩到的游戏基本是相同的
哦,原来GB掌机和sgb在掌机和据置机模式下的软件是不共享的啊。杠神的概念越来越销魂了。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44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17-11-19 20:43 发表


哦,原来GB掌机和sgb在掌机和据置机模式下的软件是不共享的啊。杠神的概念越来越销魂了。
是共享的啊,问题是gb不能接电视,能接电视的是sfc,而gb不能玩sfc游戏
作者: 野生蘑菇    时间: 2017-11-19 20:45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20:38 发表

我说的意思就是一个在掌机和家用机模式下共享几乎所有软件的模式,psp2000接电视和移动中能玩到的游戏基本是相同的
super game boy一样可以做到你说的事情,并且SFC上还有部分强化,嗯。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9 20:46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20:44 发表

是共享的啊,问题是gb不能接电视,能接电视的是sfc,而gb不能玩sfc游戏
SFC游戏又不属于需要通过SGB连接来玩的,它在这里就相当于一个转接器,杠神非要把一个担任转接器机器上的游戏扯进来不知道是要干啥呢?
作者: psi    时间: 2017-11-19 20: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铁西瓜为啥被封了?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48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17-11-19 08:47 PM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铁西瓜为啥被封了?
VII为啥被封了?
作者: psi    时间: 2017-11-19 2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17-11-19 20:48 发表
VII为啥被封了?
????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50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7-11-19 20:46 发表


SFC游戏又不属于需要通过SGB连接来玩的,它在这里就相当于一个转接器,杠神非要把一个担任转接器机器上的游戏扯进来不知道是要干啥呢?
因为ns的理念就是该平台上的所有游戏都同时可以接电视和携带玩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50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17-11-19 08:49 PM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
??????????????????

想比多?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50

引用:
原帖由 野生蘑菇 于 2017-11-19 20:45 发表

super game boy一样可以做到你说的事情,并且SFC上还有部分强化,嗯。
这根本不稀奇,gc不也一样么,你觉得gc和ns的理念中最大的区别是?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51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8:50 PM 发表

因为ns的理念就是该平台上的所有游戏都同时可以接电视和携带玩
SGB平台上哪个游戏不能同时可以接电视和携带玩?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51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17-11-19 20:51 发表


SGB平台上哪个游戏不能同时可以接电视和携带玩?
sgb本身就不能携带啊...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54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8:50 PM 发表

这根本不稀奇,gc不也一样么,你觉得gc和ns的理念中最大的区别是?
GC出现这个概念是人家早在SGB上实施概念的一种延伸,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是因为某人大言不惭的说NS的概念是PSP2000的某某表现“最接近”才引出这个扫盲话题。杠神的年龄不知道SGB是可以理解的。但被揭穿了无知搬出GC的某个表现来,我不知道是杠神想找回一阵呢?还是别的原因。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55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8:51 PM 发表

sgb本身就不能携带啊...
人家是个周边平台啊,要携带不会带着GB啊?

人家这是概念,是雏形。非要跟NS一模一样才行?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55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17-11-19 20:54 发表


GC出现这个概念是人家早在SGB上实施概念的一种延伸,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是因为某人大言不惭的说NS的概念是PSP2000的某某表现“最接近”才引出这个扫盲话题。杠神的年龄不知道SGB是可以理解的。但被揭穿了无知 ...
我已经告诉你我为什么说psp2000接近,是因为psp2000本身就有这个功能
而gb不能接电视,你另外再买个sgb再配上另外买的sfc接电视,对比之下哪个比较接近好像没啥悬念
作者: BlakeAngle    时间: 2017-11-19 20: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贴起码20页起步,wap版估计能吵三页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0:58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8:55 PM 发表

我已经告诉你我为什么说psp2000接近,是因为psp2000本身就有这个功能
而gb不能接电视,你另外再买个sgb再配上另外买的sfc接电视,对比之下哪个比较接近好像没啥悬念
SGB是人家早在上个世纪就完成的概念,还是人家本社自己出品的,哪个更接近的确没有悬念,就是SGB更接近,明白么?SGB+SFC就相当于人家的底座,GB就相当于手持部分,懂么?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0:59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17-11-19 20:58 发表


SGB是人家早在上个世纪就完成的概念,还是人家本社自己出品的,哪个更接近的确没有悬念,就是SGB更接近,明白么?SGB+SFC就相当于人家的底座,GB就相当于手持部分,懂么?
那还是normad更接近
毕竟normad不需要其他主机就可以接电视,携带和家用机模式共享绝大多数游戏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1:00

不过你这么说,其实和我主张的ns和wiiu理念没多少关系比较接近了...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1:01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8:59 PM 发表

那还是normad更接近
毕竟normad不需要其他主机就可以接电视,携带和家用机模式共享绝大多数游戏
哦,共享了PS2游戏还是PS3游戏,杠神又自己做梦了是么?

譬如要任地狱转型去做手游商之类?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17-11-19 21:03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09:00 PM 发表
不过你这么说,其实和我主张的ns和wiiu理念没多少关系比较接近了...
不影响客厅其他人看电视,用手上PDA玩游戏,这个理念接近么?
作者: nkaito    时间: 2017-11-19 21:22

马甲雷 扛神
围观
作者: zhengyr    时间: 2017-11-19 21:32

讲真,周边应该不算吧
如果这东西是跟随机体来标配捆绑一起的,那的确SGB的确就是最早的
但事实不是,它只是一个周边配件
只是周边配件的话,会限制应用。就像现在PSVR施展不开一样
从这点来说,我还是倾向认同杠神的说法
否则手机以前就能接信号到显示器,那手机也更早了
作者: 混血王子    时间: 2017-11-19 21: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当初不是说ns是小泉全程主导开发的么?还是我记错了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17-11-19 21:42

引用:
原帖由 zhengyr 于 2017-11-19 21:32 发表
讲真,周边应该不算吧
如果这东西是跟随机体来标配捆绑一起的,那的确SGB的确就是最早的
但事实不是,它只是一个周边配件
只是周边配件的话,会限制应用。就像现在PSVR施展不开一样
从这点来说,我还是倾向认同杠 ...
限制不限制应用跟概念起源于谁是两码事,一些人不该忘记PSP2000也不是最早的PSP机型,对吧?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1-19 21:45

引用:
原帖由 大头木 于 2017-11-19 16: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4
ns这种特性其他两家确实没法模仿,还能集中力量
不是没法模仿,而是没有动力或模仿的利益

因为另外两家的专长是通过自己的财力堆砌画面,其粉丝追随的原因也是画面

如果另外两家不堆砌画面,恐怕粉丝要走大半

任天堂走混合机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

因为主机市场彻底沦陷,而掌机市场没有对手,所以当初岩田思考时肯定想过怎样利用自己掌机市场的优势反攻主机市场

三家其实走的都是各自最适合自己的路
作者: flies    时间: 2017-11-19 21:46

引用:
原帖由 混血王子 于 2017-11-19 21: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当初不是说ns是小泉全程主导开发的么?还是我记错了
恐怕最初的方案是聪哥定下的,不排除聪哥临终前把开发议案全权委托给小泉,最终由小泉接手完成
作者: 萝卜    时间: 2017-11-19 21: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psp说是具有和ns相同理念的主机是很牵强的说法,第一,这个主机是后来通过外设和升级固件才实现的输出功能。这说明一开始设计时没有这种理念,这点还不如nomad。第二,这个功能看起来更像是为了贯彻psp多媒体平台而打造的,也就是为了在电视上播放视频音频,因为视频和菜单什么的都可以拉伸全屏,而单单就把游戏功能没有设置全屏,造成了一种没法玩的效果。可这个功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很明显是索尼故意设置的限制,这就证明了索尼不希望psp被当作家用机使用,索尼认为psp上和ps2大量同类的软件如果也可以在电视上玩,会影响家用机的软件销售。后来索尼对psn购买的ps1游戏开放了全屏而仍然锁着psp游戏。更证明了索尼不希望psp被当作家用机
作者: 萝卜    时间: 2017-11-19 22: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更明显的一点是如果索尼觉得掌机家用机同机互换这个理念有任何可取之处的话,就不会出psvtv这种奇怪的东西了……
作者: 信步闲庭    时间: 2017-11-19 22: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7-11-19 20:16 发表
wiiu主打的是非对称双屏,和ns没什么相似点

和ns最接近的是psp2000以后可以连电视的机型,当然normad也算...
没什么相似点啊
那 off TV play 算咋回事?
作者: yfl2    时间: 2017-11-19 22:18

引用:
原帖由 萝卜 于 2017-11-19 21: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psp说是具有和ns相同理念的主机是很牵强的说法,第一,这个主机是后来通过外设和升级固件才实现的输出功能。这说明一开始设计时没有这种理念,这点还不如nomad。第二,这个功能看起 ...
我说的是比wiiu接近,相同的当然没有,毕竟sega也已经准备出ss和32x了
作者: blaze1999    时间: 2017-11-19 22: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古兰佐  于 2017-11-19 20:26 发表
ns其实还差一口气,如果可以无线无延迟直接投屏到电视机上那就彻底完美了。
然后放在电视机旁边充电 就是不连hdmi
作者: 卖哥    时间: 2017-11-19 22: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我认为在可移动家用机上完成度相对更高但也没高到我期待的地步。
实际上我理解更多的是兼容的不跳崖的主机更新模式,毕竟岩田聪曾说过无论多成功都要重新开始是一个问题。
ns本身就是一次超级大跳崖,但是也精简了wiiu和3ds上已经过复杂的游戏控制机制,并且采用了架构上主流的硬件,提供了一个好的兼容升级的开始(除了合作对象不可信)。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