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无透] 芳华,自以为是的感动 [打印本页]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7-12-15 15:48     标题: 芳华,自以为是的感动

不知道是导演问题还是小说原著的问题,芳华和归来都不成功。
故事想表现的应该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生命的荒谬。但是虚情假意的文工团占据了电影主要篇幅,这里“文工团”是一个主体,弱化了男女主角,让整个故事非常脱力。最后倒像是叙述者(作者)自恋的流水账。
叙述者想感叹青春美好,记录的确是“高中女生”的勾心斗角。

如果说特殊时代限制了导演创作,不如说导演们更本没想好怎么创作
中国某些导演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想拍艺术片最后搞成商业片,既不尊重商业片创作规律也没达到艺术上的追求。

[ 本帖最后由 moyanljx 于 2017-12-15 15:51 编辑 ]
作者: 舟13    时间: 2017-12-15 16:29

其实给我感觉,冯小刚就是在不断的想办法安全踩红线。这种倾向很危险,而且两面不讨好。
作者: 拳人类    时间: 2017-12-15 16:35

看冯小刚就不烦别人。
作者: zenhigh    时间: 2017-12-15 16:43

不懂什么叫平反和划清界限就别去看了,浪费时间。

踩红线喷了,艺术创作有什么红线你讲来听听?恐同还是种族歧视。
作者: sakerping    时间: 2017-12-15 17:04

引用:
原帖由 moyanljx 于 2017-12-15 15:48 发表
不知道是导演问题还是小说原著的问题,芳华和归来都不成功。
故事想表现的应该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生命的荒谬。但是虚情假意的文工团占据了电影主要篇幅,这里“文工团”是一个主体,弱化了男女主角,让整个故事非常脱 ...
小说原著方面,归来的原著是陆犯焉识,这部作品我个人评价是中国当代小说的masterpiece,文笔老练得都不像女作家,没那么婆婆妈妈,不怨天尤人,节奏也不慢,细节非常多。芳华是描写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我个人共鸣不强,但原著里的文工团本来也是虚情假意,从开头就看的出来作者的感情倾向。

这种作品,在今天的中国是拍不好的。审查的因素是一方面,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我觉得即使没审查的话中国的导演编剧也根本没有驾驭类似题材的能力。这种题材,即使是好莱坞处理也是经过多年的修正才有今天。很多话怎么说,镜头怎么体现,还不能煽动性太强,还要把那种人文的情怀和力量表达到位,这需要整个社会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在价值观层面有相对一致的共识,电影要表现好就非常难。

你说自以为是的感动我很认同。就是这一代导演要拍这种片子确实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感觉。也因为如此,现在的观众都放弃他们了,宁可去看脑残喜剧也不看这种。

[ 本帖最后由 sakerping 于 2017-12-15 17:08 编辑 ]
作者: 林散    时间: 2017-12-15 17:13

冯小刚还是拍点喜剧片吧,文艺片不适合他
作者: 香蕉一号    时间: 2017-12-15 17: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林散  于 2017-12-15 17:13 发表
冯小刚还是拍点喜剧片吧,文艺片不适合他
私人订制,够烂了。
作者: wpang    时间: 2017-12-15 18: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那啥 女高中生勾心斗角那三场霸凌
可以看做是要拍蚊革缩影的
尤其是每个角色的出身都赋予其符号性

对旁白作者这个角色
只观其电影语言的表态
是带着对犬儒的自省的
旁观是个非常重要的母题 也进而成为加害者的同谋
但最后一样逃脱不了被某一阶层篡夺幸福的命运
如果带着这层去看 那对分离哭天抢地的怀念也成了一种讽刺 尤其是中年妇女痛哭流涕的画面
问题恰恰是 导演的身份让人对这很狐疑 而且太多因素赋予其暧昧性
让人摸不清那是一种创作和自我往昔之间的分裂还是处心积虑的夹枪带棒


至于线不线的 靠的是关系 不存在对其他创作者的普适性
不然在某人掌权的今天
你怎么看得到电影里有人对着红二代说
差不多得了 江山又不是你打的
这话换别的人 恐怕早毙一千次了
作者: 來福時代    时间: 2017-12-15 19: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讲真,冯导是想移民吧
作者: yufe    时间: 2017-12-15 20: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讲真,当年唐山大地震imax看生活剧,让我对冯导非常的没好感,他妈还是半夜第一排
作者: xijiti    时间: 2017-12-15 21: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关掉文工团不是xi那会下的令吗?
作者: lain007    时间: 2017-12-15 22:47

引用:
原帖由 xijiti 于 2017-12-15 21: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关掉文工团不是xi那会下的令吗?
同学,那是邓公80年代的百万大载军。
作者: lain007    时间: 2017-12-15 22:52

看到猪从毛的照片下边过,看到毛死后文工团团员的表演态度,这两段黑得不错。
作者: sakerping    时间: 2017-12-16 01: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建议没看过归来原著的都去看看。归来的情节只占原著很小一部分。要说改编成电影剧本的话,这书是可以拍出霸王别姬和芙蓉镇那种水平的片子的。

陆犯焉识,近二十年中文小说要排号绝对排进前十,同类(题材和体裁)小说里面绝无仅有,我个人的评价就这么高。这些年内容创作市场伪作太多,包括影评,都充斥着自以为是的头头是道的无赖文痞,字数越多越有理,臭不要脸。陆犯焉识这书真不一样。我当年是一口气看完的,多少年没遇到这样的情况了。就算不爱好文学,也可以买一本纸质书放包里装逼,书名都特文艺。

这一比较,张艺谋的归来还真的就很本分也很到位。演员的表演是一方面,关键是这段选的好,规避了历史问题,还保留了情节和人物的表现力,还和原著一致。看完归来我对张艺谋是佩服的,到不是说这片子怎么好,而是这眼光。就在这样一部大作里面,张艺谋选择了最适合他的一部分,还并不像冯小刚那种煽情套路,还给演员新的表现机会,对于华语电影来说,这种正片的表演机会也是非常难得的。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17-12-16 01:22

归来一直围绕着主角展开,对表演非常有挑战,最后结果让我觉得导演和演员都不在最好的状态。
既然有人这么推荐原著,看来要找来看看。众多电影改编的平庸让我对原作者有点偏见了。

表现特殊时期电影,观众帮着导演脑补并不是好现象。聪明的导演自然会留白,需要更高的电影技巧,而不是将苦难变成高中生过家家。
作者: grammyliu    时间: 2017-12-16 01:2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刚看完小说,朋友圈刚写的。

这部中篇小说原名《你触碰了我》,原载于2017年第3期的《十月》。就小说内容来说,这部作品跟“芳华”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小说里想要讲述和表达的人性与虚无在当下中国的电影市场是曲高和寡的,所以冯小刚和严歌苓对剧本进行了很聪明的改编处理——让有文艺修养的观众会去为这部电影的文艺片气息买票,让普通观众会因这部电影的贺岁片外表进场;用青春的美带来的视觉冲击冲淡人性的晦暗与偏执,用老歌的悦耳带来的心灵感动抚恤人生的虚无和徒劳。小说中唯一的线是刘峰对林丁丁的爱,严歌苓在小说里已经表达清楚了,这份爱是偏执和徒劳的;让我惊喜的是电影里多出的另一条线,这条线在小说里是根本不存在的:何小萍(嫚)对艺术的爱——不知道是冯小刚还是严歌苓的主意——当精神失常失去记忆的何小萍以患者的身份坐在观众席上看自己曾经的文工团的战友们最后一场的慰问演出时,当《沂蒙颂》的乐曲伴着台上舞蹈演员的翩翩身影流泻下来时,何小萍的眼神复活了,她忆起了她曾经热爱的舞蹈事业,她想起了她曾经苦练的舞蹈动作;她先坐在观众席上舞动起上半身,接着穿着病号服觉得不过瘾的她又来到庭院伴着曲子翩翩起舞,这一幕是整个影片最催人泪下的。这是一条对艺术的爱的线。艺术是虚无唯一的解药,因为艺术是通往永恒唯一的路。在我眼里,艺术不仅可以拯救虚无,还可以拯救爱,即使爱最终会化为虚无,但被艺术尝试拯救过的爱将变为艺术本身,变身为永恒的一种形式——不再虚无。刘峰没有这个能力,我有。我很早开始就非常不愿意写影评一类的东西,觉得去剖解、辨析和阐释别人的艺术特别没劲。我是艺术家,我写出来的文字应该是由别人来解读的,或者说我根本不在乎别人解读不解读,也不是特别在乎能不能感动别人,我想要的是感动自己,可以对自己说上一句:“你真牛逼,‘那个谁’一定会知道你有多爱她。”
作者: mushroommg    时间: 2017-12-16 03: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grammyliu  于 2017-12-16 01:25 发表
我刚看完小说,朋友圈刚写的。

这部中篇小说原名《你触碰了我》,原载于2017年第3期的《十月》。就小说内容来说,这部作品跟“芳华”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小说里想要讲述和表达的人性与虚无在当下中国的电影市场是曲高和寡的,所以冯小刚和严歌苓对剧本进行了很聪明的改编处理——让有文艺修养的观众会去为这部电影的文艺片气息买票,让普通观众会因这部电影的贺岁片外表进场;用青春的美带来的视觉冲击冲淡人性的晦暗与偏执,用老歌的悦耳带来的心灵感动抚恤人生的虚无和徒劳。小说中唯一的线是刘峰对林丁丁的爱,严歌苓在小说里已经表达清楚了,这份爱是偏执和徒劳的;让我惊喜的是电影里多出的另一条线,这条线在小说里是根本不存在的:何小萍(嫚)对艺术的爱——不知道是冯小刚还是严歌苓的主意——当精神失常失去记忆的何小萍以患者的身份坐在观众席上看自己曾经的文工团的战友们最后一场的慰问演出时,当《沂蒙颂》的乐曲伴着台上舞蹈演员的翩翩身影流泻下来时,何小萍的眼神复活了,她忆起了她曾经热爱的舞蹈事业,她想起了她曾经苦练的舞蹈动作;她先坐在观众席上舞动起上半身,接着穿着病号服觉得不过瘾的她又来到庭院伴着曲子翩翩起舞,这一幕是整个影片最催人泪下的。这是一条对艺术的爱的线。艺术是虚无唯一的解药,因为艺术是通往永恒唯一的路。在我眼里,艺术不仅可以拯救虚无,还可以拯救爱,即使爱最终会化为虚无,但被艺术尝试拯救过的爱将变为艺术本身,变身为永恒的一种形式——不再虚无。刘峰没有这个能力,我有。我很早开始就非常不愿意写影评一类的东西,觉得去剖解、辨析和阐释别人的艺术特别没劲。我是艺术家,我写出来的文字应该是由别人来解读的,或者说我根本不在乎别人解读不解读,也不是特别在乎能不能感动别人,我想要的是感动自己,可以对自己说上一句:“你真牛逼,‘那个谁’一定会知道你有多爱她。”
大哥,我特佩服你,这边游戏玩的飞起,那边研究人文艺术也没落下,这论坛据我观察除了亨利和你就没谁了,而且亨利玩游戏还没你多...
作者: sakerping    时间: 2017-12-16 09:05

陆犯焉识故事性也强,所以我说题材体裁同类的里面是近年最好,因为和莫言那些就不能比,不是一类。归来如果没看过原著那更是看的糊涂,因为两个主角之间从解放前到WG后的感情线不是这么点片段可以表现出来的。

影评这种玩意说好听了就是个匠人的活儿,要想写言之有物的影评,要废很多精力去看大量的片子,还要横向纵向的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看去比,否则必然是通篇空话还自鸣得意。独立影评大多是这种玩意:拿写作冲动当写作能力。说难听了那就是不可能不受到资本的操纵,被资本利用。电影本身就是资本主导的产业,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内到外都没那么单纯。韦恩斯坦事件一出,我挖的一堆坑都不想填了,都是拿奥斯卡的,难为我还看了那么多,最后怎么评价这些人的水平呢?总不能都去写独立电影,这最大的奖项是回避不开的。

[ 本帖最后由 sakerping 于 2017-12-16 09:18 编辑 ]
作者: grammyliu    时间: 2017-12-16 10: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mushroommg  于 2017-12-16 03:39 AM 发表
大哥,我特佩服你,这边游戏玩的飞起,那边研究人文艺术也没落下,这论坛据我观察除了亨利和你就没谁了,而且亨利玩游戏还没你多...
我这是不上班,在家专职看书,打游戏只是调剂。:D
作者: vamp00    时间: 2017-12-16 11:31

估计就是冯导当年当文艺兵的时候,对文工团的一点向往吧,要理解,毕竟只是个画背景的,要求太高不实际
作者: asuka00    时间: 2017-12-16 13: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mark
作者: Windsir    时间: 2017-12-16 18:57

这片的最大G点是那场战争,不过这帖子里估计也没几个知道为啥G点。文工团也好,芳华记忆也好,其实是个巨大的幌子,但是这种高压红线下的走钢丝,自然显得主旨不明~~

[ 本帖最后由 Windsir 于 2017-12-16 18:58 编辑 ]
作者: liangjiami    时间: 2017-12-16 19: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们有注意这片的海报写了句什么上去么
作者: 鬼冢英吉    时间: 2017-12-16 19: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Windsir  于 2017-12-16 18:57 发表
这片的最大G点是那场战争,不过这帖子里估计也没几个知道为啥G点。文工团也好,芳华记忆也好,其实是个巨大的幌子,但是这种高压红线下的走钢丝,自然显得主旨不明~~
喷了,就你知道的多
作者: 永恒蔚蓝    时间: 2017-12-16 21:20

有点虎头蛇尾吧,前面文工团拍的太好了很吸引人,但是后面老兵退伍后的生活基本算是一带而过吧,可能是不太敢具体拍吧
作者: nordics    时间: 2017-12-16 21:39

还没看,不过女主角们太象网红,好感度减半。
作者: yamiyama    时间: 2017-12-16 22:51

引用:
原帖由 nordics 于 2017-12-16 21:39 发表
还没看,不过女主角们太象网红,好感度减半。
我也很讨厌到处的网红脸,但是网红脸跟这电影没有任何机巴毛关系,戏份最重的小萍,鼻子略扁,戏份第二的穗子,简直是年轻版刘涛,戏份第三的官二代,就是个大饼脸,哪来的网红脸?

[ 本帖最后由 yamiyama 于 2017-12-16 22:53 编辑 ]
作者: sakerping    时间: 2017-12-17 00: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片子的女演员明明是碧池脸,只是时代不给她们成为影视碧池的机会。最后一个上岸的碧池是稀土部队,像不像?
作者: 雅木    时间: 2017-12-17 02: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林丁丁=石原里美,演的同样是像失恋巧克力职人的绿茶婊
作者: 大波鹿鱼    时间: 2017-12-23 22:09

整部电影只有林丁丁给我感觉像碧池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