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地刃2不出意外的暴死了 [打印本页]

作者: ikaruga    时间: 2024-5-23 18:23     标题: 地刃2不出意外的暴死了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把资源全部集中在画面上的游戏,好像没有一个是有好结果的
作者: 熊熊哥哥    时间: 2024-5-23 18: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1就不好玩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4-5-23 18:26

忍者理论的人不是都说了么
第一个预告片公布的时候他们还在做那个失败的Bleeding Edge,当时地剑2做出来的就只有预告片,其他什么都没有
说白了这个项目就是斯宾塞的XGP主导时代拿来炫耀画面的,没有其他意义

地剑2能做出来甚至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索尼,这不是什么冷笑话
如果不是索尼竭力阻挠收购,微软在2022年就轻松把动视收了,斯宾塞当时就会失去权柄,地剑2直接取消完事

实际上地剑1在性价比上也是失败的
一开始项目公布的时候应该还都记得所谓500万英镑搞定一切的说法
但是后来迪士尼无限取消,相关人士被挤进了这个项目,老板没裁员可以说是厚道,但这就已经违背了一开始“花小钱做大事”的计划了
变成了一个开销几千万的游戏,失去了给行业看的参考价值,后来真正具备这个参考价值的“花小钱做大事”游戏是瘟疫传说1

忍者理论真正需要做的是回归到过去的传统动作游戏轨道上
但微软还会不会再给这个机会就不好说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4-5-23 18:31 编辑 ]
作者: 萝卜    时间: 2024-5-23 18: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游戏工作室现在都不是吃大户,都快吃绝户了,微软索尼都一样,为了主机战争什么幺蛾子都拿来做成3a、开放世界、gaas

本帖最后由 萝卜 于 2024-5-23 18:47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白色云朵    时间: 2024-5-23 18:54

可以了,最高快4000人,hifi-rush评价口碑都不错的,最高也就16个月前6000人出头,玩的大头肯定在xgp上。而且这游戏首发价可比hifi-rush贵不少吧,实话实说,这游戏的内容感觉确实不值现在这个价。

另外发现坛子里几个老牌索索好像有点着急啊,许多话里话外明明暗暗的各种诋毁阴阳怪气,本来堆美工堆资源做画面最好的走路模拟器互动电影是sony特长啊,但这次这风头让微软抢去了,至少这游戏是目前主机上画面最好的游戏了吧,记得UE5最早还是先跟sony合作吧,ps5没出还是刚出那会儿有个demo,先在山谷里走路,然后又飞来飞去的。
作者: hzde884    时间: 2024-5-23 18: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在游戏圈,现在还搞这种二流互动电影不暴死,真没天理了!

本帖最后由 hzde884 于 2024-5-23 18:56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quki    时间: 2024-5-23 18:55

纯看画面其实也OK,问题是这游戏美术风格设计太不讨喜,连话题都引不起来。游戏题材缺乏大作气质,却花了大作级的研发费用。
作者: 白色云朵    时间: 2024-5-23 18:57

引用:
原帖由 quki 于 2024-5-23 10:55 发表
纯看画面其实也OK,问题是这游戏美术风格设计太不讨喜,连话题都引不起来。游戏题材缺乏大作气质,却花了大作级的研发费用。
确实美术风格不太讨喜,要用这画面做个神海5,比这种讨喜多了。
作者: 成成    时间: 2024-5-23 19: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游戏最适合在xgp上玩,自己买是不会买这种神神叨叨的游戏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24-5-23 19:12

这游戏的作用是拿来给业界树立XSX画质标杆的,22年底能做出来上市的话,XSX还能打一打,能给XBOX玩家很多信心,现在大局已定了,没有意义了。

微软还打算战下一世代吗?还打算的话,明年可以出次世代新主机了,配合战争机器6首发。

我想象了一下,生化危机4重制版全程以这个级别的画质在60帧运行,简直激动得想尿尿。

[ 本帖最后由 majian1 于 2024-5-23 19:15 编辑 ]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4-5-23 19: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hzde884  于 2024-5-23 10:55 发表
在游戏圈,现在还搞这种二流互动电影不暴死,真没天理了!

本帖最后由 hzde884 于 2024523 18:56 通过手机版编辑
算纪录片吧,没啥电影场面
作者: benbin    时间: 2024-5-23 19: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之前微软说想要更多的好口碑多奖项的小众游戏,玩家都想到的是hifi-rush,但其实人家心理上是想的是地狱之刃
作者: wts    时间: 2024-5-23 19: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比想象中好了,比hifirush贵20刀呢。瘟疫传说2也就4900,早点上ps5最后卖得可能差不太多。
作者: littlezoo    时间: 2024-5-23 19:29

如果这波之后忍者理论不被砍掉的话,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不算坏事,这个项目明显不是冲着商业目的来的,但是你玩的过程中有能非常强烈的感觉到他们真是极度认真在对待这个项目,甚至有些偏执,估计当时被收购要求之一就是让微软掏钱资助这个项目完成。结合最近他们新项目被绿灯来看,下一个项目应该至少不会再这么偏执了。如果这个项目只是用来秀肌肉的话,这个画面绝壁是达到目的了。






作者: 一直努力寻找    时间: 2024-5-23 19:41

数毛数了这游戏在xsx和xss上实际渲染分辨率到底是多少了没有
作者: refo    时间: 2024-5-23 19:42

引用:
原帖由 littlezoo 于 2024-5-23 19:29 发表
如果这波之后忍者理论不被砍掉的话,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不算坏事,这个项目明显不是冲着商业目的来的,但是你玩的过程中有能非常强烈的感觉到他们真是极度认真在对待这个项目,甚至有些偏执,估计当时被收购要求之一就 ...
这种秀肌肉一点都不好

和当年顽皮狗SHOW肌肉,完全不能比啊
作者: littlezoo    时间: 2024-5-23 19: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refo  于 2024-5-23 19:42 发表
这种秀肌肉一点都不好

和当年顽皮狗SHOW肌肉,完全不能比啊
外网论坛推特啥的都在各种Best looking game ever了,对于被嘲讽了一两个世代的XBOX来说也差不多了,给以后内部工作室各种转向UE5开发算是打了个头阵。
作者: ps2xboxngc    时间: 2024-5-23 20: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用这个画面坐个寂静岭应该有搞头
作者: 狂涂    时间: 2024-5-23 20: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对比星空,已经算是成功,起码有亮点
作者: 萝卜    时间: 2024-5-23 20: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从主机战争的角度看价值有限,从收工作室的价值来看微软弄出星空地剑hirush这些六七分也可以了,工作室没闲着挺好。我觉得论坛这些非十分不玩的老人不能代表玩家社区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4-5-23 20:58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24-5-23 20: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对比星空,已经算是成功,起码有亮点
星空在NPD销量榜上击败了FF16,这还是建立在首发XGP的基础上
所以无论发售前我怎么黑星空,它销量上的成功我是必须承认的

探戈被解散引起玩家不满是因为HiFiRush不是个堆画面的游戏,成本不高,如果是其他公司,探戈有可能活下来
但是地剑2这种烧钱游戏,销量还不行,那就真是做慈善了
作者: forwardland    时间: 2024-5-23 21:48

我倒是玩得觉得可以,第一款为21比9屏幕设计的游戏
作者: moyanljx    时间: 2024-5-23 21:50

就当广告了,微软还是找些靠谱的监工吧。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4-5-23 21: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forwardland  于 2024-5-23 13:48 发表
我倒是玩得觉得可以,第一款为21比9屏幕设计的游戏
1886
作者: mailps3    时间: 2024-5-23 22:02

1886首发买的数字版,到现在还没玩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4-5-23 22:14

我真不认为本作成本到了3A级别。
流程不长,定价也只有50,算是很微妙的非全价游戏。

如果说1代是原定500万搞定花了1500万
我估计是2代就是原定2000万搞定花了4000万,差不多是3A成本入门线的2/3。
作者: link520    时间: 2024-5-23 22: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24-5-23 19:12 发表
这游戏的作用是拿来给业界树立XSX画质标杆的,22年底能做出来上市的话,XSX还能打一打,能给XBOX玩家很多信心,现在大局已定了,没有意义了。

微软还打算战下一世代吗?还打算的话,明年可以出次世代新主机了,配合战争机器6首发。

我想象了一下,生化危机4重制版全程以这个级别的画质在60帧运行,简直激动得想尿尿。
现在到处在疯传微软准备放弃xs。在2026年出新机。效仿360领先发售了。。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24-5-23 22: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link520  于 2024-5-23 22:24 发表
现在到处在疯传微软准备放弃xs。在2026年出新机。效仿360领先发售了。。
放弃本世代是正常的,XSX救不回来了,好惨,次世代主机别搞高低配的蠢事了,除了给开发商找事做以外没什么好处。

XSX这台主机其实设计得蛮好的,性能好,散热好,外观也好,手柄质量起码比另外两家都好,完全是被微软自己那东一榔头西一板斧的无头苍蝇政策给活活搞死了。
作者: phoenix300a    时间: 2024-5-23 23: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Forspoken这坨大粪没想到玩家还不少
作者: 一直努力寻找    时间: 2024-5-24 00:33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4-5-23 13: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1886
1886没有pc版,而且1886是2015年出的吧,那年头有宽屏显示设备的比例太低了,21:9根本没啥意义。应该就是为了机能妥协加了两条黑边,少渲染不少像素,对外宣传可以美其名曰增加电影感。

这游戏同步上pc,而且现在宽屏显示设备的拥有比例比2015年可高太多了,设计个原生宽屏的比例还有点意义,当然感觉可能也是为了主机的机能妥协。
作者: naughtyben    时间: 2024-5-24 01: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个游戏的风格、小组的技术体现应该被索尼收购
很适合索尼独占的调性
也符合索尼粉丝的喜好

反而微软就是最缺乏这种好看不好玩的一本道
特别渴望、妒忌
但微软玩家基本都是车抢球没啥艺术追求

现在反而搞砸了

本帖最后由 naughtyben 于 2024-5-24 01:2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wyp    时间: 2024-5-24 02:14

这游戏不暴死才怪啦,画面你说一点都不好吧,也算是用上次世代技术了,凑合看,但整体美感不行,让人看得不舒服,很多时候背景清晰和模糊并存在同一张画面上,很难受,人物脸部特写也比地平线2强不到哪去。微软能通过这个小组后续的作品,估计也是想秀秀画面来给粉丝一个机能上强大的一个信心,但很可惜,先不说下一代索尼第一方的作品,就是PS4上的两个顶级作品地平线2和最后的生还者2,在画面上至少也能跟这个作品几乎不相上下,当然会少了一点次世代的特效,毕竟引擎不一样。后续索尼第一方的画面,将真正碾压级的大幅强过这个游戏,拭目以待吧。
作者: 武松    时间: 2024-5-24 10: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wyp  于 2024-5-24 02:14 发表
这游戏不暴死才怪啦,画面你说一点都不好吧,也算是用上次世代技术了,凑合看,但整体美感不行,让人看得不舒服,很多时候背景清晰和模糊并存在同一张画面上,很难受,人物脸部特写也比地平线2强不到哪去。微软能通过这个小组后续的作品,估计也是想秀秀画面来给粉丝一个机能上强大的一个信心,但很可惜,先不说下一代索尼第一方的作品,就是PS4上的两个顶级作品地平线2和最后的生还者2,在画面上至少也能跟这个作品几乎不相上下,当然会少了一点次世代的特效,毕竟引擎不一样。后续索尼第一方的画面,将真正碾压级的大幅强过这个游戏,拭目以待吧。
傻逼怎么有点急眼了:D?
作者: 白色云朵    时间: 2024-5-24 10:24

引用:
原帖由 naughtyben 于 2024-5-23 17: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个游戏的风格、小组的技术体现应该被索尼收购
很适合索尼独占的调性
也符合索尼粉丝的喜好

反而微软就是最缺乏这种好看不好玩的一本道
特别渴望、妒忌
但微软玩家基本都是 ...
对啊,sony以前最喜欢投资打造这种凸显画面的互动电影题材的,怎么这次没先搞一个。

而且UE5不是很早就跟sony合作了,ps5初期有个演示demo,画面也很好。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4-5-24 1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白色云朵  于 2024-5-24 02:24 发表
对啊,sony以前最喜欢投资打造这种凸显画面的互动电影题材的,怎么这次没先搞一个。

而且UE5不是很早就跟sony合作了,ps5初期有个演示demo,画面也很好。
索尼搞得是大片,要讲演出效果,不是只是技术强就有用的,谁会喜欢看精神病纪录片
作者: cloud_198    时间: 2024-5-24 10:31

互动电影怎么算
战神5算不算互动电影,如果算那sony就一直在互动电影,如果不算,那sony除了1886大概就没有互动电影了
作者: wizardlg    时间: 2024-5-24 10: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24-5-24 10:15 发表
傻逼怎么有点急眼了:D?
网易拍大神如果发言了且针对不是sony的游戏,那这个游戏画面肯定是强到在某些游戏的画面之上了,然后就开始胡言乱语加云评测。
作者: 依然自我    时间: 2024-5-24 10: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cloud_198  于 2024-5-24 10:31 AM 发表
互动电影怎么算
战神5算不算互动电影,如果算那sony就一直在互动电影,如果不算,那sony除了1886大概就没有互动电影了
如果战神5算互动电影,那么古墓丽影8之后,巫师3大表哥2gta5这些有剧情有大量过场的游戏全都是,包括最终幻想异度之刃^O^
我认为,是否互动电影,得看玩家可操纵可玩性部分的比重,比如底特律暴雨就是妥妥互动电影,地狱之刃这种怎么说呢,观看的体验肯定要比游玩的体验更多一些
作者: 白色云朵    时间: 2024-5-24 10:55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4-5-24 02: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索尼搞得是大片,要讲演出效果,不是只是技术强就有用的,谁会喜欢看精神病纪录片
sony的互动电影确实可玩性流程长度之类一般比这个游戏还是要强的,虽然在我看来也算互动电影,比如神海。

就是说sony为什么不拿UE5打造一个类似的大片型游戏,也很早就跟UE5有合作的,sony又是最喜欢投资推美工堆资源做这种凸显画面的大片型游戏(隐藏意思就是,可玩性一般,相对好玩更好看)
作者: 白色云朵    时间: 2024-5-24 10:56

引用:
原帖由 wizardlg 于 2024-5-24 02: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网易拍大神如果发言了且针对不是sony的游戏,那这个游戏画面肯定是强到在某些游戏的画面之上了,然后就开始胡言乱语加云评测。
对,网易拍这种情况一般是受刺激了,当年地平线5也是出来各种胡言乱语一番。
作者: tommyshy    时间: 2024-5-24 10: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种游戏注定不能大卖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4-5-24 11: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白色云朵  于 2024-5-24 02:55 发表
sony的互动电影确实可玩性流程长度之类一般比这个游戏还是要强的,虽然在我看来也算互动电影,比如神海。

就是说sony为什么不拿UE5打造一个类似的大片型游戏,也很早就跟UE5有合作的,sony又是最喜欢投资推美工堆资源做这种凸显画面的大片型游戏(隐藏意思就是,可玩性一般,相对好玩更好看)
微软也没做啊,只做了个小型游戏,和大片没啥关系
作者: 白色云朵    时间: 2024-5-24 11:09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4-5-24 03: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微软也没做啊,只做了个小型游戏,和大片没啥关系
内容,流程长度感觉应该算中型游戏,可玩性方面填充填充就可以算大片了,玩的部分还是太单薄了,基本就是走路,解谜,战斗循环,而且解谜战斗的挑战性可玩性都很一般。
作者: yfl2    时间: 2024-5-24 11:10

引用:
原帖由 白色云朵 于 2024-5-24 11:09 发表


内容,流程长度感觉应该算中型游戏,可玩性方面填充填充就可以算大片了,玩的部分还是太单薄了,基本就是走路,解谜,战斗循环,而且解谜战斗的挑战性可玩性都很一般。
索尼不需要这种体量和类型的游戏,而3a级别的用ue5 开发也不可能现在就出来
作者: naughtyben    时间: 2024-5-24 11: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白色云朵  于 2024-5-24 11:09 发表
内容,流程长度感觉应该算中型游戏,可玩性方面填充填充就可以算大片了,玩的部分还是太单薄了,基本就是走路,解谜,战斗循环,而且解谜战斗的挑战性可玩性都很一般。
地刃2不够大片是因为系统不够复杂
角色没有招数升级成长武器选择等等

其实我还挺喜欢这样简简单单
当年fc游戏也是这样一本道过关
作者: krojb    时间: 2024-5-24 14:37

引用:
原帖由 白色云朵 于 2024-5-24 03:09 发表


内容,流程长度感觉应该算中型游戏,可玩性方面填充填充就可以算大片了,玩的部分还是太单薄了,基本就是走路,解谜,战斗循环,而且解谜战斗的挑战性可玩性都很一般。
其实最难的就是你说的“可玩性”填充,因为支撑游戏本质的东西,不是想填充就能填充。
一代我挺喜欢,通关大概花了六七小时,还是有些地方卡了一下的情况下。但是玩的时候却感觉很漫长,原因就是可玩性上太贫弱了。
一代的流程虽然短但已经是极限了,玩法不大改再填充内容只会让人更快乏味。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24-5-24 14:41

引用:
原帖由 白色云朵 于 2024-5-24 11:09 发表


内容,流程长度感觉应该算中型游戏,可玩性方面填充填充就可以算大片了,玩的部分还是太单薄了,基本就是走路,解谜,战斗循环,而且解谜战斗的挑战性可玩性都很一般。
就你说的“走路-解谜-战斗”这个模式不断循环,就该这么短的流程,真的把同样的内容扩充到20小时的“走路-解谜-战斗”,你受得了?你会说“快点结束吧,怎么还没完?”
作者: naughtyben    时间: 2024-5-24 14: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24-5-24 14:41 发表
就你说的“走路解谜战斗”这个模式不断循环,就该这么短的流程,真的把同样的内容扩充到20小时的“走路解谜战斗”,你受得了?你会说“快点结束吧,怎么还没完?”
其实战神5就这样

一到划船讲故事就打瞌睡

玩玩主线就草草结束
作者: elfwolf    时间: 2024-5-25 18:04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4-5-23 18:26 发表
忍者理论的人不是都说了么
第一个预告片公布的时候他们还在做那个失败的Bleeding Edge,当时地剑2做出来的就只有预告片,其他什么都没有
说白了这个项目就是斯宾塞的XGP主导时代拿来炫耀画面的,没有其他意义

地 ...
你这段只有XGP时代拿来炫耀画面这点是对的,其他都是雾里看花。
作者: Alloyo    时间: 2024-5-26 00: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技术演示片,就和刺客信条1一样,不好玩,但足够惊艳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