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本月20号巨硬掌机预定开始 [打印本页]

作者: hzde884    时间: 2025-8-12 09:09     标题: 本月20号巨硬掌机预定开始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Z2e版本899欧,重量 715g,现在巨硬游戏都没独占了,定制OS应该更不会独占吧?
同配置的MSI z2e Claw 8 国内现价不到6K,除重量接近800g。
作者: huimei    时间: 2025-8-12 09: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个把手虽说增加手感,但是太尬了。 我现在期待的是这部机器有没有搭载 专门的 win 掌机OS,这样一众pc掌机都可以沾光
作者: hzde884    时间: 2025-8-12 09: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huimei  于 2025-8-12 09:13 发表
这个把手虽说增加手感,但是太尬了。 我现在期待的是这部机器有没有搭载 专门的 win 掌机OS,这样一众pc掌机都可以沾光
背部这么个设计?
作者: mike11    时间: 2025-8-12 09:35

等评测。。。。。。。。。。。。。。。
作者: arex    时间: 2025-8-12 09:37

没有8寸也好意思拿出来卖吗?
作者: mike7882    时间: 2025-8-12 09: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个机器如何?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5-8-12 09:42

引用:
原帖由 mike7882 于 2025-8-12 09: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个机器如何?
Z2E游戏能效比370好一些,但还是不如LNL。

然后具体这台应该观望一下,Z2E的评测已经有了,但是游戏专用Windows的评测可没有。
能不能像steam os那样,有效降低内存消耗,提升能效,提供稳定可信的待机对掌机很重要。
如果能的话,就是一个基本具有steam os优点,而且没有游戏兼容性问题的平台,还是很棒的,更不用说大概率是下一代XBOX的前瞻。
作者: ahzhuo    时间: 2025-8-12 09: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NS2都八寸了,七寸的X86机器不觉得尴尬吗。微星那款好歹是八寸的。win掌机电池和散热还是要舍得砸点钱用新技术,不然重量一个比一个夸张
作者: alanwzw    时间: 2025-8-12 09: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重点在于定制的操作系统做得怎么样,以及续航吧。
能更像个游戏掌机,比如NS、或者SD也好;而不是微型电脑,比如ALLY之类的Win掌机。就可以买一个玩玩。
作者: VODKA    时间: 2025-8-12 10: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卧槽,这方向键,果然是世嘉铁粉

本帖最后由 VODKA 于 2025-8-12 10: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5-8-12 10:02

重点是操作系统,硬件本身没什么神秘的。
作者: ppigadvance    时间: 2025-8-12 10:05

这玩意儿主要问题是造型太丑。
作者: wizardlg    时间: 2025-8-12 10: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屏应该没换过, 和rog一代一样的, 色域不如NS2的那个,其他的都不错, 响应时间,VRR都支持,原生横屏。
作者: nikkuyu    时间: 2025-8-12 10: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便携吗?不便携还买个der啊?

本帖最后由 nikkuyu 于 2025-8-12 10:17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hzde884    时间: 2025-8-12 10: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5-8-12 10:02 发表
重点是操作系统,硬件本身没什么神秘的。
期待正式发售后,系统镜像早日放出。
作者: naughtyben    时间: 2025-8-12 12: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7寸就劝退了

真不知道有啥好卖的
作者: jidatui    时间: 2025-8-12 12: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掌机不如笔记本,笔记本不如台式机
作者: 君思睿    时间: 2025-8-12 13: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太快了,所以软件上应该没啥进步,失望。
作者: richiter    时间: 2025-8-12 13: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个把手设计成能快拆的是不是好些,233
作者: FPS狂    时间: 2025-8-12 13:58

7 寸真的是不行,Legion Go 8.8 寸目前看就尺寸而言是很好的
作者: carronot    时间: 2025-8-12 15: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ns2出来骂声一片,这个也要出来,讨论的人都很少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5-8-12 22:01

都说了硬件不重要,关注是为了他的系统,做得好的话,你们的游戏PC都可以考虑直接安装。
steam os因为开源驱动支持度的问题,需要用AMD的。
windows则是闭源驱动就很完美,任何硬件装上放心用。


反正个人目前很有兴趣。

[ 本帖最后由 卖哥 于 2025-8-12 22:02 编辑 ]
作者: naughtyben    时间: 2025-8-12 22: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5-8-12 22:01 发表
都说了硬件不重要,关注是为了他的系统,做得好的话,你们的游戏PC都可以考虑直接安装。
steam os因为开源驱动支持度的问题,需要用AMD的。
windows则是闭源驱动就很完美,任何硬件装上放心用。


反正个人目前很有兴趣。
我不觉得微软会开放一个优化系统给你们随便装

那他那个臃肿垃圾系统就会失去份额
被自己破坏
自己引发崩盘
作者: qc0511    时间: 2025-8-12 22: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naughtyben  于 2025/8/12 14:44 发表
我不觉得微软会开放一个优化系统给你们随便装

那他那个臃肿垃圾系统就会失去份额
被自己破坏
自己引发崩盘
民间应该有皮角 如果真有的话
作者: 0瞎子0    时间: 2025-8-13 06: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十年前出的话还有点意思,现在就是电子垃圾
作者: cc0128    时间: 2025-8-13 07: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7寸屏在这个机身重量大小上太sb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5-8-13 09:31

引用:
原帖由 0瞎子0 于 2025-8-13 06: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十年前出的话还有点意思,现在就是电子垃圾
10年前没戏

掌机足够运行新出的跨平台游戏达成的基础条件是主机4K化,这给了掌机这种注定低性能的平台下行空间。
而游戏基准以4K输出是PS5开始的。
如果了解PC掌机的发展,也能认识到6800U是非常跨时代的APU,就在上一代5800U还是跑不顺PS4游戏的寨机演示主要是PS3时期的跨平台游戏,而6800U不仅立刻能跑PS4的跨平台游戏,至今也以Z2go的身份,继续推出新机并且胜任大部分PS5的跨平台游戏。
这固然是6800U新架构外加DDR5实现了对上代的性能飞跃,同时计算一下单位像素的性能,也会发现,PS4跟PS5单位像素的图形性能相差不大(4倍分辨率,6倍图形性能),因此对于本来就不打算跑高分辨率的掌机图形的压力变化不大。
而PS5真正比PS4强的地方是CPU,这对于PC掌机来说并不是大问题。

再说一遍结论,PS5之前这类设备没戏。
作者: lencil    时间: 2025-8-13 10:05

这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xbox掌机,就是一手持PC机。超过700g,这是默认人均吕小军吗?
作者: wizardlg    时间: 2025-8-13 10: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地球科技的电池是没办法做到体积重量和容量兼顾的, 80瓦时的电池,这体积重量就在那里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5-8-13 10:26

引用:
原帖由 wizardlg 于 2025-8-13 10: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地球科技的电池是没办法做到体积重量和容量兼顾的, 80瓦时的电池,这体积重量就在那里了。
还是可以显著提升的,硅碳负极。
手机这几年在尺寸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下电池从3500mah提升到了5500mah。
一方面自然是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挤出空间来塞电池,但硅碳负极也提供了30%的能量密度增益。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