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HTC吃瘪了,侵犯专利在美国禁售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1:36 发表
真想不通,像楼主这种屁都不懂的货色怎么老是喜欢扯一些超出自己理解的东西

专利申请必须具备 新颖性



在申请日之前,没有

1,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2,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以其 ...
拿中国专利法去解释苹果在美国专利局注册的专利。
龙大,我真很看好你哟。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4:15 发表


世界范围内专利本来游戏规则大同小异,中国专利法和美国大部分相同太正常了。你想表达什么?我引的三条在美国不成立?

美国审核专利比中国严格得多了,还是那句话,谁申请过谁知道。

猴孙的思路实在是无敌 ...
我不了解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对此无法评论。
但是我觉得直接去复制粘贴中国专利权法的条文,并就此开喷体现了您那天马行空的逻辑能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4:22 发表


喷了,世界范围内专利游戏规则最基本的规则,我引用下汉语版本,你到底想叽歪什么?想说这条在美国不适用,你就引证,不然就滚球,别不懂装懂。

没玩过专利,自己想当然,就觉得别人也没玩过,也想当然?
哟,这个专利游戏规则圈里有类似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么?
讲基本原理就讲基本原理,套出中国法律原文来讲美国注册的专利,我禁不住笑了会儿:D
我是真不懂美国法律,可不懂装懂的是谁啊~~

你工作肯定跟分析咨询无关,这种逻辑可以说是极其下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5:46 发表


你再动动脑筋,要是没有通则,中国的专利,日本的专利岂不是到美国去屁都不是?

是,CBA和NBA规则不全一样,但是难道不都是打的篮球吗?不能4步上篮用汉语写出来就不被承认了?

我说你不懂装懂就别死撑了, ...
CBA和NBA规则的例子很好啊,现在大家在讨论NBA比赛中一个动作如何如何,你却复制粘贴出CNB规则的条文来喷人,所以我说你牛逼啊。
另外,我脑补什么了?你往上看看,我喷你的就这一点。拜托你不要脑补我进行脑补了好不好?

[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1-12-20 16: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4:22 发表


喷了,世界范围内专利游戏规则最基本的规则,我引用下汉语版本,你到底想叽歪什么?想说这条在美国不适用,你就引证,不然就滚球,别不懂装懂。

没玩过专利,自己想当然,就觉得别人也没玩过,也想当然?
原来关于专利的法规,全世界只有一个基本规则,然后分为汉语版本,美语版本,日语版本....
我引证个鸡。巴,明明是应该你贴美国法规证明英语版本和汉语版本一样的吧。关我球事,我只是指出你的逻辑硬伤。

[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1-12-20 16:07 编辑 ]

TOP

龙大,我服了你了。

接下来你会通过你的逻辑告诉我汉语版的3条和下面的a-g的规则是一样的。
噢,我懂了,你肯定会说,美国比中国严格,所以拿汉语版来作解释了。

35 U.S.C. 102 Conditions for patentability; novelty and loss of right to patent.
A person shall be entitled to a patent unless -

(a) the invention was known or used by others in this country, or patented or described in a printed publication in this or a foreign country, before the invention thereof by the applicant for patent, or

(b) the invention was patented or described in a printed publication in this or a foreign country or in public use or on sale in this country, more than one year prior to the date of the application for pat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c) he has abandoned the invention, or

(d) the invention was first patented or caused to be patented, or was the subject of an inventor's certificate, by the applicant or his legal representatives or assigns in a foreign country prior to the date of the application for patent in this country on an application for patent or inventor's certificate filed more than twelve months before the filing of the appl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e) the invention was described in - (1) an application for patent, published under section 122(b), by another f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invention by the applicant for patent or (2) a patent granted on an application for patent by another f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invention by the applicant for patent, except that an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filed under the treaty defined in section 351(a) shall have the effect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subsection of an application f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nly if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designat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was published under Article 21(2) of such treat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or

(f) he did not himself invent the subject matter sought to be patented, or

(g)(1) during the course of an interference conducted under section 135 or section 291, another inventor involved therein establishes, to the extent permitted in section 104, that before such person's inven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was made by such other inventor and not abandoned, suppressed, or concealed, or (2) before such person's inven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was made in this country by another inventor who had not abandoned, suppressed, or concealed it. In determining priority of invention under this subsection, there shall be considered not only the respective dates of conception and reduction to practice of the invention, but also the reasonable diligence of one who was first to conceive and last to reduce to practice, from a time prior to conception by the other.

链接:http://www.uspto.gov/web/offices ... xl_35_U_S_C_102.htm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6:29 发表



哥们你智商真神了

1,你贴的前四条不正好就是我贴的对应吗?我说两边游戏规则一样,有什么问题?

2,美国比中国的严格,不正好论证了我想说的吗?苹果的专利能在美国通过更严格的审查,肯定当时不会出现 ...
你可以回头看看,我一直在喷你的法规引用,你是怎么回复的呢?
通过哥们你的对喷,我学会了
1.用中国的法规来分析美国的东西;
2.中国的法规就是美国法规的汉语版;
3.最后通过A<B的对比后仍能说A=B,是一样的规则。

受教。

[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1-12-20 16:3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6:44 发表


喷了,你不要老用你脑补的傻逼思路去对应别人

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我只不过把世界专利通用的游戏规则,用中国的版本写出来而已。说你不懂,你到现在还在脑补。专利本质是一种商业游戏规则,绝大多数国家都接 ...
美国法律和中国法律不独立么?中国的法规怎么能和老美等同?
各国之间很多Treaty都是按OECD Guideline去签的,但是你不能引用中美Treaty来分析中日之间的问题。
中美Treaty和日Treaty还就是完全独立的东西。

我对你只有一个喷点,拿中国法律喷美国的事情,神了。

就你上面那个例子,NBA很多规则和CBA是相同的。但NBA比赛的动作犯不犯规,你拿CBA规则来说事。这还不算逻辑硬伤?

[ 本帖最后由 雾桑 于 2011-12-20 17:20 编辑 ]

TOP

1.用中国的法规来分析美国的东西;
2.中国的法规就是美国法规的汉语版;
3.最后通过A<B的对比后仍能说A=B,是一样的规则。

这是我的脑补还是你的实际回复?
需要将你的回复一条条对应起来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7:22 发表


对啊,你要是证明我正好引用了两边不一样的部分,我没话说啊。你的队友帮你引了啊,结果抽了你的脸,这种队友真神了。

CBA和NBA有不一样的小规则,不过代表他们不是一个体系,一个祖宗下来的。都是老美发明的 ...
我队友谁啊?能别脑补好么?我只对你的逻辑分析过程产生笑点。
我一开始就说了,开始时我没查美国法规,我只对你的逻辑产生笑点。

你这一会儿汉语版本,一会儿相同的,一会儿再来个大规则。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舌兰日出 于 2011-12-20 17:27 发表


我不得不说,你思路实在硬伤很严重。我最后一次和你说,专利这东西是世界通用的,不然各国专利互相不承认,这个体系就没意义了。你到底听不听的懂啊?

英国人踢的足球规矩,韩国人不承认,还踢几 吧个世界杯啊 ...
你这人真有意思,反正我喷的东西你不会正面回复,然后绕啊绕啊。

本例中法律抛开不谈,法律的独立性抛开不谈,现在绕到常规体育术语来喷越位,还能再低级点么?
知道嘛叫法么?美国律师拿中国专利法在美国说事,有你的。

TOP

喷你之前我也没查美国法规。上面条文都列出来了,从定义来看中国的定义<美国的定义。
到你嘴里你成相等的了,然后拿中国的定义去说事,服了你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神之右手 于 2011-12-20 17:51 发表
怎么感觉龙同志已经说清楚了
雾桑在绕圈

专利规则基本是差不多的
中国近代的很多法规都借鉴了西方的东西
这是一定的

说白了,专利权有时候是维护自身利益
有时候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
围观的就看是支持出拳 ...
我工作是研究税法的,很多税种的基本原理当然是全球通行的,也是基于相同的理念。例如,中国的增值税就是抄的欧洲的税制体系。
但是提到国外某家的具体事宜时,我们是绝对不会依据中国的税法来作评价的。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龙大也知道在中国已经申请到的专利在美国也要进行去申请专利,显然他在知道在美国要按美国的法律来。
我就不懂了,他为何前面复制粘贴中国的法律原文来喷...你可以讲基本原理,这是通行的。但你搬出来中国的法律条文来喷美国的事儿,在我看来是非常的呵呵厚。我喷他的也只是这一点。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