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转,只要排除XXX我就赢你了(美国最新软硬比)

节选下自己的老文《第三方统计销量的非绝对公正性》:

第三个问题是主机同捆版游戏的销量统计。

所谓的主机同捆版游戏是指为了推广宣传某款新作而推出附带主机的同捆包装,关于这方面虽然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但还是有必要要解释一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知识。那就是主机同捆版游戏和游戏同捆版主机的区别。

这并不是绕口令,虽然厂商推出这些同捆版时也没有明确名称区分出这点,这些同捆版也都有着变相降价促销抢占市场的同一目的,但我们还是需要知道两者之间是有很明显不同的。

主机同捆版游戏其主体是游戏,而且往往是厂商抱以很大目标、希望能获得巨大市场推动作用或巨大收益的大作,其一般推出形式是在发卖日即推出主机同捆版,而且大多为有特别外观的限定版主机,借助主机人气以及变相降价让大多数没有主机的玩家觉得再追加少量金额就可获得一款很感兴趣的游戏何乐而不为呢?近期的例子就有PSP的《LOCOROCO》(由于PSP的特殊原因不是限定版主机)和即将发卖的DS《最终幻想III》《胜利11人DS》等。

而游戏同捆版主机其主体是主机,一般搭配1至数款游戏或有较大幅度的变相降价,其同捆的游戏往往并非新作,可能是已在热销中的游戏、也可能是出货太大而滞销的存货(与其强行推向市场造成值崩还不如同捆造势),借助同捆游戏的量和质以及较大幅度的变相降价达到迅速普及或扭转劣势的作用。

对于这两种同捆版的意义认识不同,造成各国第三方统计机构对这些同捆版的销量统计方式也不同。

日本游戏业界方面一般认为即使玩家是冲着主机而购买的同捆版,由于同时购入了游戏,也成了该款游戏的顾客,所以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同捆版中游戏的销量都应该统计。

美国方面一般认为对于同捆版来说,不管推出的性质、目的如何,作为一件商品,其主体应该是占价格中大部分的主机,游戏只是作为附赠品,因此NPD不把同捆版中游戏的销量统计入该游戏总销量中。

作为厂商来说,即使是同捆销售出去的游戏也是该游戏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因此应该统计入该游戏总销量中。

对于NPD的这种做法大家也都了解,所以在讨论一款游戏的美国销量时我们也不要忽略了这一点,特别是对于同捆数量特别大的游戏(如PS2《GT赛车3》有近400万本同捆)和擅长用同捆方式引导市场的厂商(如任天堂等)。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