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今年热门影片《Birdman》的拍摄研究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分析的倒挺用心,结论部分关注点跑偏了,观点也有问题。长镜头用法多了,空间玩具只是其中一种,这个片子里空间根本不是重点,那几个楼谁在谁旁边儿有什么关系?长镜头只是为了配合剧情所采用的表达方式罢了,戏中戏,跳不出戏的人,虚虚实实,观众被置于和角色一样的境地,这个表达方式是剧本的一个重要部分。
时空在本片中都没有成为重要的要素,所以实际上它的叙事方式和一般电影并没有什么区别,观众并不用担心镜头外的角色在做什么,那一辆装了炸弹的车在上个街口消失了会不会在下一个街口冲出来爆炸。

假长镜头自古有之,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运动长镜头多数时候都是调动观众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已,比如保持紧张感(谜一样的双眼),增加视觉冲击力(地心引力),他们都是假的,是加了特效的,不论真假他们都是有效地出色的。
那什么利用记录的特性啊我大概能明白你是怎么想的,但是想得有问题,你再好好想想,是一个被人控制运动的有很大局限的视角客观,还是一个固定机位的大全景客观。


要说鸟人运镜的难度,可能是卢贝兹基最近几部电影里最低的,完成起来还不如泰伦马利克那几个。前期的难度则能排在前两名。AMC的几篇文章除了对拼接的讨论,更惊叹的都是它的用光,比如说Alexa拍起来很别扭的红光,还有就是拿超广镜头拍摄人物逆光特写时华丽柔美的眩光营造的迷人氛围。

至于这个片子为啥要用特效补楼,理由太简单了,没钱!钱够就搭景了,现在时代广场旁边儿没这么个地方能完成剧本儿里对场景的需要,只好在这些完全无关紧要的地方采用特效去补足。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thetable  于 2015-3-13 14:15 发表
长镜头换个叫法就可以叫现实空间镜头,这不是长镜头的用法之一,而是所有长镜头都必然表现的是现实空间,明白吗?长镜头不能切,目的是什么?是保持一个现实的时空,你现在是破坏了现实空间,这就不是长镜头了。你觉得只要大概开起来好像没切,大概看看好像是连贯的,就叫长镜头?你就没搞懂什么叫长镜头啊,所以你觉得空间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戏,这就说明导演太失败了,他想制造一种重要场景都是同一个楼面楼上楼下的关系,在主角房间里他生闷气的时候头顶上是女儿在跟男二调情,脚底下是老太婆评论人在准备毁灭他的事业,现在你觉得空间关系不重要,那么这种讽刺感唏嘘感就不重要了,你觉得这不是戏?你懂的是舞台上的戏,不是电影里的戏,你就没搞明白电影里的戏是怎么来的
哪跟哪啊 好像俩傻伯夷讨论pc好还是mac好 过来一人一本正经的指出你们说这不对 mac也是pc啊 pc是personal computer嘛

您这个状态吧 就跟纯真的少年读完一本词典然后试图用它纠正世界 偏激的一元洁癖堪比四十年代的巴赞 倒也不是不好 以后会越来越好

您说的那段儿头顶脚下的讽刺感是依靠剧情来实现的 并不是依靠长镜头来实现的 即便使用正常的拍法一样可以分析出相同的结论 而且随便就能想出几种分镜方式效果可以更明显

鸟人也就是个浅尝辄止的精神分析电影 自我渴望在演员和名人之间强行选择一个本我 观众被放在和隐形的超我相同的视角观察一切甚至一同做价值判断 通过主客观镜头的频繁切换让观众不断跳入(到超我)跳出到(观察者) 我认为这是它使用这种拍法最大的原因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