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33远征队的剧情虽然老套,但还是有点意思

剧本非常真实和扎实
就是告诉你生活的残酷性,这是一部家庭伦理的心理治疗剧本,对心理治疗有了解的可能玩到这个游戏会会心一笑。
如果想看类似的可以去看看欧文亚隆的系列小说。
这种有争议的剧本才是可能流传更广的原因
因为如果只按照画中假人视角来写,无论如何都会变得非常飘逸玄幻,就像没有根的树一样,其实这样才真正难以共情到玩家。
你要和假人共情,那我也没办法。再说了,最后的结局你选妹妹,其实也就是共情到了假人,虽然我觉得假索的结局更贴合心理治疗的实际,整个游戏中,假索都在犹豫彷徨中,其实也符合真实世界人类的心理活动,这非常真实。
但现实生活中,无法摆脱残酷阴影的人很多,真正的心理治疗,不是必须你放弃一切的过去,只会让你感受到关注、关怀和爱,最后让你自己去选,多数人会在心底留个伤痕,但慢慢与自己和解,和过去道别。不过游戏的选择只是给你最极端的两个选择,就是这种极端剧情和结局,是艺术加工,才是造就伟大游戏的基础。

[ 本帖最后由 realsquall 于 2025-5-14 13:11 编辑 ]


TOP

因为哥哥有维尔所的记忆,也知道一切真相,所以这是立得住脚的
这是有着真实世界哥哥记忆的假人,但最终仍然需要回归现实,如果不是两个结局,这个游戏的世界观就会和实际脱离了,原因我也说了,心理治疗的目标是让来访者潜意识意识化,这游戏除了大姐,其他几个人都明显被潜意识控制了,意识不清,可以说有严重心理疾病,他们在和潜意识世界里的自己进行抗争,这才是积极的部分,没有这一部分,这游戏有可能会对心理不健康的玩家有负面暗示,不可能成为伟大作品了。



TOP

欧文·亚隆(Irvin Yalom)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团体心理治疗权威。

主要生平
‌背景与教育‌:

1931年6月13日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父母为俄罗斯犹太移民。
1956年获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专注于精神医学领域。
‌职业成就‌:

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与维克多·弗兰克尔、罗洛·梅并称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
曾获艾德华·史崔克奖(1974年)和美国精神医学会基金奖(1979年)。
‌个人生活‌:

妻子玛丽莲·亚隆(Marilyn Yalom)为性别研究学者,2019年逝世,两人合著《生命的礼物》记录临终经历。
学术贡献与理论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提出人类痛苦的四大终极问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
强调治疗中探索自我觉察、责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团体心理治疗‌:

代表作《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被视为该领域经典。
主要著作
‌专业书籍‌:《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心理治疗小说‌:《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叔本华的治疗》等,兼具文学性与治疗洞察。
‌晚年作品‌:与妻子合著《生命的礼物》,探讨死亡与哀伤。
影响与评价
‌临床实践‌:其录音带广泛用于治疗师培训,强调治疗关系的真实性。
‌公众影响力‌:通过小说普及心理学知识,被誉为“当世仅存的精神医学大师”。
‌关键总结‌:亚隆融合存在主义哲学与心理治疗,以人文关怀和文学表达重塑了现代心理治疗实践。

书都很好看,想对心理治疗有了解的,可以去看看他的著作


TOP

其实仔细想了一下,这个压根也不是家庭伦理剧
这游戏通篇有人真的考虑过卢明人的感受么
都是真实世界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冲突啊
绘师是降维打击,可以随意抹煞或者绘出卢明世界里的每一个人
哪怕你选妹妹,等真实世界的妹妹死掉后,卢明最终的结局也一样是灭亡
没人真正在乎卢明人的,这是真实世界的残酷,也是编剧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光与影,本身就是两个极端,而极端在艺术上都是能够直击心灵的,有极端化的正反争议,就是最大的成功。

TOP

绘师所在的世界,如果也有更高一维的,这是令人留下遐想空间的,当然,可能是三体深入人心的缘故吧。

TOP

高维度怎么可能真正的在乎低维度,都是只在乎自己罢了,很残酷,很悲凉,很真实

TOP

引用:
原帖由 vegavega 于 2025-5-15 11: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代人的情绪被爽文和短视频照顾的太好了,所以一旦觉得这游戏的故事走向没有以自己为中心,就感到被冒犯了
切合主题

TOP

马埃尔知道自己是艾丽西亚的时候,为啥不选择复活古斯塔夫,也值得思考啊,这虽然可能是游戏的一个瑕疵,但也可以引发无限遐想,例如马尔埃尔知道自己的高维度的时候的一种极度的傲慢。

TOP

引用:
原帖由 VODKA 于 2025-5-15 13: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选妹妹结局的话,最后不是都复活了嘛,连寡妇老公和古斯塔夫老婆都给复活了,当然哥哥也复活了

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黑镜式的故事,能引人思考的结局,完全秒杀FF几百光年
是第三幕知道自己是真实世界妹妹的时候,有了绘师能力,复活了其他被抹煞的33号远征队队友,但没有复活古斯塔夫。
毕竟古斯塔夫给了她16年的记忆吧,叠加真实世界的回忆,只剩下傲慢了。

TOP

懂一点点心理治疗的估计知道艺术治疗是一个流派吧
有戏剧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动治疗等等

TOP

引用: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25-5-15 13: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不是傲慢,就是游戏系统圆不上了,维尔索顶了古斯塔夫的位置,两个角色定位是重叠的,只能让他死
不清楚,其实后面头发白了,态度也不太一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VODKA 于 2025-5-15 14: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两个结局都不算好结局,这就是个无解问题,孩子想玩游戏,爸爸说不行,这样会毁了你,但其实这孩子本来也已经毁了,都烧成那样了,就算出去也是行尸走肉了。主要还是老头子爹味太重 ...
那就是多元价值观的问题,中国玩家差评的多,是因为本身社会价值观偏向极端的问题,本论坛就是一面镜子,仅此而已。

TOP

为啥说这个制作组野心很大,很简单啊,做大团圆结局没风险,但这毕竟不是春节合家欢档期,不一定要你爽,就是要你不爽,因为爽只能一时,让你不爽可以一世。然后评论多了以后形成口碑和传播效应。剧本写作角度,这样是有风险的,但架不住各方面都很出彩,分数高是个非常合理的结果。
泰坦尼克结局算好结局吗?还有各种死主角的作品,你会发现很多高分作品都是令人如鲠在喉,回味无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VODKA 于 2025-5-15 14: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泥潭应该还好吧,老年人多,对悲剧接受度高

我是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悲剧通常比喜剧更有深度

至于那些只接受团团圆圆合家欢的巨婴,还是玩FF去吧
有时候极端价值观和年龄无关,反而现在的孩子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一些,这和社会经济基础和信息化传播速度正相关。

TOP

傲慢与偏见是社会走向深层次文明的绊脚石,这部作品堪称伟大,我认为值得TGA年度作品。

TOP

 17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